家乡的年俗作文

2021-04-29 家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年俗作文1

  我的家乡在江西的井冈山,那里过年很特别。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家一行人便到赵氏宗祠烧香、拜祖仙,烧了香,鞭炮响完才算好。回了家,只能吃斋饭,没有任何荤味儿。中午饭,开荤了,煮一个猪大腿,大家分着吃,吃完的骨头却被爸爸收了起来,我感到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吃完了肉,要把骨头收起来呢?”爸爸默不作声。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一个春节的末尾。爸爸拿出一个大猪骨头,这是初一留下的,这一天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把猪大腿的骨头吃掉!我不明白:大家难道饿得要吃骨头了吗?中午,大人用大骨头煮了一些羹汤,农民伯伯们拿着大碗喝着,他们喝完就要去春耕了。看着看着,我明白了,这是初一留下的骨头熬成的羹汤,喝下羹汤就代表年过完了,大家要开始劳动了。

  劳动可不能少了我们小孩儿。晚上,我们要做一件大家肯定不相信的事情——到别家的地里去偷菜。你震惊了,我开始也震惊了:“大家难不成要当贼?”爸爸苦笑着回答:“当然不是!我们去偷菜是为了博一个好彩头,偷菜也叫‘偷青’,我们偷的这些菜必须是青色的蔬菜,每一种蔬菜都有对应它的彩头:偷到大蒜——好打算;偷到青菜——发财;偷到葱——聪明。”哇!彩头这么好?我有点期待去偷青了。

  半夜,我和堂哥蹑手蹑脚地走进了一家院子,弯着腰,低着头,生怕让人发现。他们院子里种的菜真丰富,我一拔,嘿!是个白菜,我要发财喽!堂哥拔出来一根葱,他很高兴,我们相信他真的能变聪明。我们开心地拿着菜走出这家院子。回了家,妈妈把我们偷来的菜一起煮了,妈妈告诉我:“这些菜必须当天吃完,才不让好彩头溜走。”

  第二天,被偷了菜的人家生气极了,一个劲儿地骂我们这些“小偷”。我们不大开心了,但爸爸却安慰我们说:“据说,这一天,谁被骂得最狠,谁的运气就会越好!真是恭喜你们了!”一下子我就把生气抛在脑后,“嘻嘻”地笑了。

  你想不想来我的家乡试试?交交好运呢?

家乡的年俗作文2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我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过年有许多讲究,村子里年味十足。可是,我现在好像并没有感受到啊!我把我的疑惑告诉妈妈,妈妈笑盈盈地说:“现在城市里年味渐渐淡了起来,你们蒲公英假日小队可以搞一个活动,我们去农村寻找年味好不好?”听了妈妈 的建议,我们母女俩就开始了策划。

  下午,我们蒲公英假日小队来到锦香来农庄体验过年习俗。农庄的一个负责人先带我们去观看杀年猪。我们看见一头母猪被泡在热水中,两个师傅用石头在母猪身上不停地敲打,我十分好奇,便走上去询问,才得知原来石头是用来刮掉母猪身上的杂毛用的。只见,两个个师傅又合力将母猪抬到一个平板上,开始剖膛刮肚。我们所有的队员都是第一次观看杀年猪,觉得新奇而有趣。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这使我想起了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可见以前的时候,人们生活贫苦,过年时能吃到猪肉便是极大的享受了。

  看完杀年猪,我们就开始打年糕。我们把手洗干净。只见师傅端出两盘香喷喷的热气腾腾的糯米,倒进干净的石缸里。师傅教给我们打年糕的方法,我们立刻挽起袖子,拿起木棒打起来。我们还喊起了独特的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年糕!”在一阵阵呐喊声中,我们每个队员都体验了打年糕的滋味。说实在,这打年糕可真是一项力气活。年糕被盛出来了!我们纷纷跑过去,迫不及待去尝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用手抓了一块,蘸了点糖,味道真是不错。我这个小不点还特意多吃了几块,希望来年能够长得更高。打完年糕,我们还磨了豆浆,做了豆腐。

  接着,我们又跟着负责人去参观一个晒肉场。到了那里,我们立刻被震惊了,只见那里晒着腌鱼、腌肉、酱鸭等腌制品。黑的,白的,金黄的,一行行、一列列挂在晾干上,就像那整齐排列的.士兵。一股股香浓的酱香味扑鼻而来,那味道,那么绵长,那么厚重,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说的 “年味儿”。我们还向那里的工人阿姨讨教了腌制腊肉的方法。看着如此壮观的“晒腊肉”场面,我们才真实地感受到:新年真的要来了。

  回来的路上,妈妈还告诉我们过两天要带我们去龙门古镇,那里有更加丰富的传统项目:做面筋、包春卷、剪窗花、写春联等。我们听了都很期待。原来,过年在农村有那么多讲究,那么多习俗。我们这些城里孩子,可算是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家乡的年俗作文3

  我的家乡在湖北襄阳,妈妈说襄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过年的习俗自然不少。我不太懂,都是听长辈说的。襄阳的年俗,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衣。特别是小朋友,过年一定要买一身新衣服。有万象更新的意思,也有驱邪降吉祥的意思。

  食。我的家乡襄阳,过年关于吃的习俗最多了。吃了美味的腊八糑之后,农家就开始杀年猪。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过了小年之后,家家便忙着做甜酒、炸米花、蒸年馍、炸油条等等。我最爱吃姥姥炸的油条了!特别是大年除夕那天的那顿团年饭,讲究特别多。有几个菜是一定要做的,比如青菜、白菜、黄豆芽、圆子、全鱼等。青菜寓意“清清计计”,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不生病。白菜寓意“百事大吉”,凡事顺利。在我的家乡,豆芽也叫“长菜”寓意“长财”。圆子意味着全家团圆,和和气气。全鱼不能吃完,要把鱼头与鱼尾留着,意味着有头有尾、年年有余。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吃饺子,寓意“得元宝”。

  住。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送灶神。由于过年都要讲吉利话,而小朋友不懂事。所以,家里的春联特意写上“童言无忌”。大年夜,主人会在堂屋中烧一个平时准备的干树疙瘩。老人说,除夕夜烧树疙瘩火,彻夜通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里就会喂养出大肥猪来。除夕夜,全家围着树疙瘩火守岁,长辈打发小孩子们压岁钱。在零点时分,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家家燃放烟花爆竹,迎接喜神、财神进门。不少农妇还忙着把外面的木柴朝厨房里拿,拿得越多越好,这又叫“新年柴(财)进门,满屋堆金银”。另外,正月初四之前,不倒垃圾。不然,会倒掉新年的财运。

  行。襄阳农家一般正月初一不出门,在家拜父母、守财神,初二才开始出门拜年,相互走动,恭贺问候。走亲访友,大家都会带着礼物,也叫新年“见面礼”。而且,为了祝愿新的一年里出门顺利,襄阳人多会在门外的大树上贴上“出方见喜”、“出入平安”等纳吉祥的春联。

  过去襄阳农家还有个“闹春客”的习俗。就正月十五之后相互请左邻右舍吃饭,过“二道年”、“喝春酒”热闹热闹。这一“闹”就一直“闹”到二月二,才算过完“二道年”,人们才一心一意投入到春耕生产第一线。

家乡的年俗作文4

  春节是每个人心中最祈盼的节日。老人们盼望的是奔波在外的子女回到身边;大人们盼望的是长长的假期;而孩子们盼望的就是痛快的玩耍了。今天,请跟着我体味一下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除夕的早晨,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做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贴春联。我们先撕掉旧的对联,接着,妈妈把大门擦得干干净净,我帮爸爸将大门扶住,由他来贴。他先贴横联,接着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正中央。我奇怪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贴呢?”爸爸笑着回答说:“因为‘福倒’就是‘福到’啊!”我恍然大悟。这时,我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来,早在宋朝就有贴春联这个习俗了。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平安,我们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

  吃完中饭就要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奶奶为今天的主厨,只见她娴熟地拿起菜刀,把白菜飞快地切成一片片,往大锅里一放,“滋啦滋啦”的声音霎时间响满了整个厨房。她又拿起铲子轻快地炒了起来,很快一碗醋溜白菜就烧好了。奶奶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金黄的白斩鸡、赤红鲜嫩的大虾、色香味俱全的螃蟹、红烧鱿鱼……摆了满满一桌,一看到这些菜,我的口水就“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吃年夜饭了。

  吃完年夜饭,爷爷郑重地把我叫到楼上,从抽屉里抽出一个大红包给我,并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我也祝爷爷新年快乐。奶奶叮嘱我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把红包压在枕头下,这样我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了。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睡梦中的我惊醒。我打开窗子一看,一个个烟花在黑夜中飞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最后在高空中绽放,响彻云霄。我也拿出昨天刚买的烟花,走下楼去。我先放九连珠,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一发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了出去,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又点燃一支火花棒,在空中转圈,地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这就是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家乡的年俗作文5

  拜年的习俗各地都有,我们家乡自然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起个大早,同一家族里的弟兄们便结成团队,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一起到同姓、近邻或平时交好的乡亲们家里去拜年了。晨曦中,村里每条大街上都是一拨拨赶着去拜年的人们,有些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平时根本就见不到面,这时候也会出现在人群中,偶尔遇见了,赶忙相互问声“过年好”。

  拜年大体上也是有个先后顺序的。通常是先到与自家血缘关系最近的伯伯叔叔、堂伯堂叔家里去,然后再到其他人家里去。我们这里拜年不光问一声“过年好”就完事,去长辈家里拜年,须得跪下磕头。初一早晨,几乎每户人家的堂屋地上都铺着席子或垫子,那是为了防止地上的泥土弄脏了前来磕头的晚辈们的新裤子。尽管如此,由于多次跪下磕头,膝盖处也难免要沾上一些灰尘,于是有人初一早晨干脆就先不穿新裤子,直到把所有该磕的头磕完之后,再回到家里换上新衣服。

  初一去磕头拜年是一种礼节,长辈们一般不必给前来的磕头晚辈们发压岁钱,只需准备些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食物招待一下就可以了。记得小时候生活艰难,一年到头吃不到稀罕东西,初一跟着大人去拜年,往往会得到不少水果糖、爆米花,回来时,兜里都会被塞得满满的。现在的孩子们好东西都吃腻了,拜年的时候,再也不为这些东西所吸引……

  除了男人结伴去拜年,女人们也同样如此,她们通常是妯娌一伙,姑娘一伙,拜年的路线和顺序与男人们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媳妇们拜年时要磕头,而姑娘们不必磕头,只需问声好就行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中还都是一条条的胡同,拜年时比较省时省力,几条胡同串下来,年就拜完了。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新房子一片片盖起来,胡同被拆除,村子被扩大,人们住得也不再集中,拜年的范围于是变得“点多、线长、面广”,这时候,我们的拜年也就成了“急行军”,当全部拜下来之后,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近几年,家乡的拜年仪式也在慢慢发生着变革,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磕头这种礼节被逐渐淡化,很多人家都推让着前来拜年的人们不要再跪下磕头了……

【家乡的年俗作文5篇】相关文章:

1.家乡年俗作文

2.家乡的年俗作文

3.写家乡的年俗作文

4.家乡的年俗作文范文

5.家乡的年俗作文精选

6.家乡的年俗小学作文

7.家乡年俗作文:拜年

8.家乡的年俗作文400字

9.家乡的年俗作文500字

上一篇:的家乡作文 下一篇:我爱家乡的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