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

2021-03-29 家乡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1

  我的家乡在湖北武汉,那里最有名的特产应该是热干面了。

  热干面是武汉人最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很深。单单从外地来武汉游玩的人,再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或在武汉住过一段时间的朋友们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小吃,还是一种情怀。

  热干面的来历很意思。大概是在30年代,一个为卖凉粉和汤面为生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倒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了面条上。第二天,他将这些大致已经熟了的面条在开水里烫了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一尝味道十分鲜美。就这样他在无意中,创造了文明全国的热干面。

  热干面的制作很简单,它是用上好的精粉面加盐和纯碱轧成面条后,放在锅里用大火烧开,煮熟捞出,沥干水,而后用食油一点一点的拌匀,放在阴凉处晾干。这是第一步,等客人到后,将煮熟的面,放到热锅里烫一下,然后放到碗里,加少许盐,白糖,味精,榨菜丁,芝麻酱,香油,葱花,拌匀,就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就做成了。

  热干面的口感很好,面条劲道,香气扑鼻,吃完满口留香。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放上一层红红的辣椒油,吃起来又香又辣,胃口大开,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如此美味的食品,你一定很想品尝吧!那么,快来我的家乡武汉吧!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2

  我的家乡在杭州,温州的杨梅真是让人一见就垂涎三尺。那紫的,那红的,那绿的……哇!好爽!

  紫的在中午吃最好了,只要吃一口保你还想吃第二口。一吃那汁水哗哗地往你嘴里流,你说爽不爽?

  那红的在下午吃最合适了。吃一口那鲜红的,水一直往你的心窝里流,凉丝丝的、甜津津的。让你赞叹不已,可谓“独一无二”。

  那绿的别看它酸溜溜的你就不敢吃。那酸里还会带着一丝丝甜呢!在刚刚醒来,而又没精神时,如果这时来一口那绿的,简直赛过活神仙。你那睡意也无意中烟消云散了。

  还有刚成熟的杨梅,如果上面的三种杨梅拿它做比较,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你看那多彩的颜色,婀娜的姿态,就像一个小女孩挂在树枝上荡秋千。若你有幸能在此时咬上一口,天下之大,假如天下所有的珍品会聚在你口中,那会是怎样的味道呢。想象一下吧,想得出来固然最好,想不出来也没关系,只要你尝一口刚成熟的杨梅,你便会知道答案了。怎么样,刚成熟的杨梅味道就是不一样吧!

  有些过路人口渴了,我们就请他们到家里一坐,端出杨梅让他们一尝。末了,他们竟吃上了隐,还向我们要,让我们卖给他们也行,他们说他们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杨梅。最后,我们送他们一大袋杨梅,让他们带回去给家人吃,顺便也叫他们宣传宣传杭州的杨梅。

  你想吃杭州杨梅,想吃就来吧,我们欢迎你的到来,让你饱食终日,享受杨梅的无限乐趣。你肯定会终身难忘这一口的。

  杨梅,我们杭州人的骄傲!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3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北部的一个县,叫浚县。浚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到今天,浚县县城的古代城墙依然耸立在那里。浚县大坯山石佛像高大无比,可以和四川乐山大佛一比高下,可我现在不说浚县的风土人情,也不说浚县的风景秀丽,而来说一说浚县的特产之一 ——枣。

  我奶奶家在浚县县城旁的一个小村庄,叫浚县善堂乡酸枣庙村,这里以前到处都是枣树,,可是一些人把一部分枣树砍了,现在只有几个大枣园了。听奶奶说,酸枣庙村之所以叫酸枣庙村,是因为从前,有一个人,因为县城生活费用高,所以带着家人、朋友到县城外面开垦荒地来种粮、生活。来到了酸枣庙村这个地方,看到了一大片枣树,这时正是中午,大家跑到枣树下,品尝着枣,有点酸,但十分好吃,所以大家在这里建房舍,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县城里的穷人听到了这个消息,都闻讯赶来,慢慢地,人多了起来,变成了一个村庄。因为村里的人要和城里人交易,所以村里的人和城里人开办了一个庙会,这个庙会主要是交易一些特产和一些日用品,所以十分热闹。小庙会基本上两个星期一次,大庙会则是一年一度,十分热闹。

  家乡的酸枣十分好吃,刚吃的时候有点酸,慢慢地就越吃越甜,越吃越甜最后就慢慢地散出了一种枣的清香。

  家乡的枣令我回味无穷,这就是我的家乡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4

  我的家乡位于四川的东南部,一座美丽的小县城—富顺。

  富顺的饮食中最出名的要数“富顺豆花”。虽说在富顺这个小城中卖豆花的地方多,但店的规模都不大。“富顺豆花”不是用机器制造的,而是用传统人工方式制作——用小的石磨慢慢磨出来的,所以口感特别好。但仅有口感好的豆花还不行,要配上富顺一绝——秘制豆花蘸水(用二十几味中药加上油、辣椒、花椒等经小火熬制三天三夜而成)那才是人间美味,很多在富顺生活过的人只要一想起豆花、想起豆花蘸水就会流口水。真的是回味无穷啊!在富顺,无论逢年过节、生日婚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富顺豆花”。过节时,大家尤其喜欢吃豆花,几乎每个卖豆花的店里都是“门庭若市”。每年春节,还举办“豆花节”,那可是富顺人一年中最大的盛会。

  富顺还有一个小镇叫牛佛镇,那里盛产一种有名的特产——牛佛烘肘。因为牛佛烘肘的肘皮非常有嚼劲,肘肉又鲜嫩无比,在古代,牛佛烘肘一直是皇帝的御用贡品。因此一般外地的人来富顺,都会带两样东西:豆花蘸水和牛佛烘肘。

  富顺不光美食多,富顺人的习惯也十分有趣。

  由于富顺地处盐矿丰富的自贡市境内,因此富顺人也已经习惯了吃咸的食物。以至于许多外地人吃富顺人做的菜都说太咸了,可是富顺人却说味道刚刚好。

  富顺的美食和习惯都比较有名。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5

  说起我们家乡的特产那可就多了,有蓝印花布、杭白菊、三白酒、姑嫂饼……今天,我就向你们介绍家乡的姑嫂饼吧!

  来到商店。你就可以看见那盒装的姑嫂饼。那盒子漂亮极了!拆开盒子,你就可以看见一个个姑嫂饼。它是一个个像象棋一样的圆形小酥饼。颜色有点淡灰色,其中还夹杂一些黑色的或者是白色的小点子,那是芝麻或者糖的细小颗粒。这时,会有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香得你口水直流,非要马上吃一个不可。放到嘴里,你不用咀嚼,只要轻轻一辨,它就可以融化。你就会觉得有一股咸甜适中的味道进入你的口中,这时你会觉得它不油腻,充满乡野滋味,但不粗砺。品尝过姑嫂饼的人都会连声称赞,说姑嫂饼好吃,还会多买一些带回去馈赠亲朋好友。

  关于姑嫂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早的时候,乌镇有一家家庭作坊,专门制作一种甜味小酥饼。因为配方独特,制作精心,味道出奇好,深受乡民的青睐,生意十分兴隆。主人为了保持独家经营,就制定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法。年深日久,做女儿的就不乐意了,对嫂嫂的嫉妒之心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乘嫂嫂不备偷偷地往配料中撒了一把盐,想看嫂嫂出丑。不料,这一把盐撒得恰到好处。出炉的小酥饼中甜中带咸,味道更好,卖得比以前还快。店主知道了原因,大为激动,索性将错就错,用小姑的新方法改良制作。这一来,小酥饼的名气居然传遍了江浙一带。人们还给这种饼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姑嫂饼”。

  现在,你对姑嫂饼一定有的了解了吧,是不是迫切地想要尝一尝我们家乡的特产姑嫂饼了吧!没有关系,那就请你立刻到我们乌镇来吧!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6

  在我家的地下室里,有一台缝纫机。它算比不上什么奇珍异宝,没有华丽的外表,不是世间罕见,但它被我的母亲视为一件珍品,至今收藏,使用。

  这台缝纫机是我姥姥1978年的时候买的,那是条件艰苦,买不起衣服,姥姥就攒钱买了这台缝纫机来给我妈妈,舅舅,大姨做衣服。后来条件好了,姥姥就把这台缝纫机给了我妈妈。我从小到大的棉袄棉裤什么的,都是妈妈用这台缝纫机做出来的。

  这台缝纫机从1978年买来,到现在都快30年了,不是那么好用了,可妈妈就是舍不得扔。每当妈妈用这台缝纫机时,我就站在一旁,看妈妈有规律的踩着踏板,双手移动着布料,认真的缝每一针。用完后,妈妈又会仔细认真的把它收好擦净。一天,爸爸说这台缝纫机老了,买了吧,可妈妈怎么也不同意,说那是当年的历史见证,可不能随便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衣服种类繁多,人们很少在做衣服了,都是买着穿,缝纫机快落伍了,妈妈也不用缝纫机做衣服了,可还是会用它修修衣服,替别人缝缝裤腿等干一些小活。一次,我在地下室玩时,不小心碰到了缝纫机,虽然缝纫机一点事也没有,可妈妈还是把我说了一顿,不让我在地下室玩了。

  如果要说这缝纫机的缺点,除了样式老旧,真的让人无法再找出些什么缺点了。或许有人会说它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令人难以忍受,但静下来仔细一听,却也能听出另一番味道,声音就仿佛一首来自遥远过去,穿梭了时空的曲子,听得出那多少年来缝纫机随时代变化的进步,听得出那多少年来人民生活得进步。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7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种陕西的特产——红枣。

  家乡的枣树多生长在陕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数耐旱、喜光的木本植物,树冠大、树形高,而且树枝上还生长着许许多多的小尖刺,采摘的时候要小心才行呢!我就被那些小尖刺扎破过手指,不过,家乡的人们可没我那么笨,他们用竹竿把枣子打落下来才收集。

  红枣人见人爱的关键就在它的颜色,成熟的红枣为深红色,一看见它你不由自主就来了胃口。红枣含糖量很高,吃起来甜甜的,非常美味。

  红枣的吃法和用途也很广泛。可以生食,也可以熬粥。如果你想的话还可以去核粉碎成泥,做成糕点,我们陕西的名小吃枣糕就是以枣泥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对了,红枣还可以做成关中地区老百姓喜食的早点——“甑糕”,放上点红豆,别提多美味了!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到时,姥姥包的红枣粽子更是我的最爱。那晶莹剔透的糯米中间嵌上几粒红枣,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红枣很有营养,许多中药都用枣干做药引。

  如果你是老年人,经常吃红枣可以益血补气,强身健体。如果你是一位女士,多吃红枣可以滋补养颜,永久年轻漂亮。如果你有哮喘,多吃红枣还可以帮助你润肺。

  听奶奶讲,在家乡大家还用红枣来祝福新人。将红枣、花生、桂圆、莲籽放在一起,取谐音“早生桂子”之意。

  快去陕西的土特产店买一些吧!送家人、送朋友,红枣都是馈赠的佳品。我爱家乡的红枣!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8

  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特产,陕西也不例外有琼锅糖、蓼花糖、薄脆、石子馍……我猜,大家一定都没有吃过陕西的特产蓼花糖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蓼花糖,是陕西的传统名贵食品,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蓼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制成的。它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形状是圆形的,像一个个圆溜溜的乒乓球一样,十分好看。另一种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个橄榄球似的,十分漂亮。

  蓼花糖的表面沾上了许许多多的白芝麻,让人忍不住的想咬上一口。咬开以后,它的里面是网状的,每隔一点点的距离都会有一两个小洞洞,好像是用来储存空气的。

  它的.味道非常的特别,有浓浓的芝麻香味,还有淡淡的白砂糖的味道。有位诗人曾写诗赞美蓼花糖:“生性冰雪艳,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蓼花糖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明代,县里南茂号有个名叫辽化的师傅,他做了一种香甜可口的食品,表面有许多芝麻,里面特别酥脆,香甜可口。这位师傅死后,当地百姓联名恳请南茂号老板,把这种食品叫做“辽化糖”。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出逃来到西安。地方官员为讨好她,争相送上好东西。这其中就有蓼花糖。慈禧吃了非常开心,觉得色味具佳,只是名字太俗。她想起草原上有一种蓼花,正好蓼花糖的样子很像蓼花的穗。于是将“辽化糖”改为“蓼花糖”,一直用到现在。

  我觉得蓼花糖不仅好吃,而且历史也很悠久。我希望大家来到陕西的时候一定要尝尝蓼花糖。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9

  有句话说得好:什么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产。果真如此,你看:郯城的银杏、沂蒙的煎饼、嘉兴的梅菜、新疆的红枣等,我的家乡在山东青岛开发区,这里就盛产海鲜。

  海鲜有许多种类,比如鱼,他们的肉可以做成汤,味道鲜美;它们的肝可以制成鱼肝油,营养丰富;鱼的眼睛可以让眼睛恢复疲劳,充满活力。再比如蛤蜊,蛤鲜,蜊美,是这里的家常便饭……

  其中,海参和鲍鱼最为名贵。

  海参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软体动物。他的身体呈圆筒状,浑身长满肉刺,海参大约有5厘米,个头虽小,但营养最大,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强大脑记忆能力,具有抗疲劳的功能,可以预防各种肠胃疾病和各种肝脏疾病。它的发制方法很简单:取干海参,放在40—50度的温水中。一般浸泡12—14小时,每8小时换一次水,若有硬心,必须再泡,知道泡软。然后剪开参体,除去肉脏洗净泥沙备用,在浸泡过程中不要沾油腻,盐,负责影响质量。

  海参可以用鸡汤清炖,切片炒或切成细块加鱼、肉、鸡蛋。(作料需煮熟。)海参也可以甜吃,加蹄膀、鸡蛋、桂圆、冰糖清炖,味道极佳。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实为海中八珍之第一珍,实在是名不虚传。

  鲍鱼味道鲜美,便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鲍鱼的壳最为有趣,把壳洗干净,便会呈现出七彩光芒: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在一起,交织,旋转,凝聚,升华!我想:如果在壳中放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必定会绚丽夺目吧。鲍鱼的做法最为简单,把水倒进锅里,煮开,放上鲍鱼,再加点盐,炖熟,一盆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的炖鲍鱼就做好了。

  怎么样?听完我的介绍,你迫不及待地想尝一下吧?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10

  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的灯盏糕,就是我家乡的特产。

  酷似古代扁圆形菜油状的灯盏糕产自瑞安,是由米粉和黄豆组成,馅是萝卜丝和猪腿肉合成的。据说在元末明初刘伯温义军攻温州城的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温州俗话“等斩”和“灯盏”是同音。另据传清光绪末年,温州人陈大海、陈碎海两兄弟,在东门陡门头设摊炸灯盏糕。

  我爱吃家乡的特产——灯盏糕。当我第一次吃时,是在4、5岁左右。而那时我大病初愈,饭也吃不下。那时爸爸带我去吃灯盏糕。我本来不想吃的,可是,那扑鼻而来的香气让我的味雷蠢蠢欲动,然后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哦!灯盏糕的外边脆脆的,里面的萝卜丝松软可口,真是独具风味啊!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灯盏糕的做法十分独特。是先将大米、黄豆浸泡二个小时,然后磨成米浆,白花花的,十分漂亮。一层浆刷在特制的圆形勺里,再把萝卜丝和猪腿肉放上去,然后打上一个金黄的蛋,然后再刷上一层浆,最后放入滚烫滚烫的油锅里。油炸时,漫溢成圆状的米浆在沸油中迅速发酵,充气成圆顶形,渐离圆勺浮出油面。

  每一次我去买灯盏糕时,都是大排长龙的。有一次,一个老外吃了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呢!

  快来吃我们家乡的特产——灯盏糕吧!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11

  我的家乡新丰镇位于嘉兴南湖之滨,新丰姜是家乡的土特产。

  说起新丰姜,远近闻名,它的用处很多,烹饪、佐餐、配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它。

  我们全家对新丰姜有特殊的感情。爷爷早先是开姜行的,他对姜的知识懂得很多。每年6月开始种姜,9月下旬,姜便可以从畦里挖出来。一到10月,便有大量姜货运往外地。这时,小小的新丰镇上,街道两侧摆的都是姜,新姜、窖姜、嫩姜、老姜,应有尽有。姜家客商,你买我卖,十分热闹。

  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辣味喷香,味道鲜美,烧鱼、煮肉、除腥、去暄,都离不了它。在丰收节的河蟹家宴上,各家各户都在餐桌上备有一小碟姜粒子普油,这才使河蟹的味道更加鲜美。

  爷爷还常用嫩姜浸腌美味清口的“紫姜”。这也是本地传统的名优产品:把刚挖出的嫩姜洗干净,用盐拌一拌,去了卤水,把嫩姜浸人酱油中,放些糖,过两天便可食用。它不论过饭,还是过粥,都能让人胃口大开。爷爷爱吃“紫姜”,我们全家也都爱吃。

  听爷爷说,新丰老姜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它可以配制健胃祛寒的良药。

  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发寒热,有时卧床不起,当时去嘉兴大医院也不方便。妈妈便将老姜切成片,煮成汤,放上红糖,端到床前,让我一饮而尽。这花不了几分钱的姜汤,还真灵,喝下去,一会儿,便出了一身热汗,第二天下床,便觉得精神清爽。

  去年冬天,我手上生了冻疮,怪痒痒的,我涂了好多种冻疮药都没能治好。爸爸拿半截子老姜在痒块上擦了几次,慢慢我的冻疮便消肿了。

  新丰姜看上去不起眼,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赞美家乡的新丰姜!

【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11篇】相关文章:

1.家乡的特产_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300字

2.介绍家乡特产作文

3.介绍家乡的特产作文

4.介绍家乡特产的作文

5.介绍河南家乡特产作文

6.介绍家乡的特产作文550字

7.介绍家乡特产的命题作文

8.介绍家乡的河南特产作文

9.介绍家乡滁州特产的学校作文

上一篇:家乡的景物作文 下一篇:家乡的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