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乡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南平湾,一个极普通的山坳,初到的人看不出风景,甚至觉得有些单调;是,是这样的,三座不显赫的山岗,携膊靠肩合围出一个马蹄形的山坳,历经几十代人的改造,“山坳”已成为老人口中的故事,展现在近代人眼前的是一派万亩良田。
从小生活在那里的孩子不免把“故事”当作唠叨,把良田看作单调;唠叨与单调周而复始的碾磨,滋生出一种逃离的意念;我就是一个把意念付之行动的少年。
去年,我有一个出国学术访问的机会,临行前给远隔重洋的朋友打电话,问带什么礼物?朋友脱口而出,“丝绸!尤其南平湾手工丝绸,在美国人眼里是稀世珍品!”
听着,我的心怦然而动;南平湾的丝绸消失四十多年,即便谁家旧箱底偶尔翻出一块“南平丝绸”,在当地人的眼中只不过是“老丝绸”,不如普通的毛料,没想到,在洋人的眼里弥足珍贵!
不知怎么啦,我忽然有一种回家乡看一眼,萌动中隐藏着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正视的期许——从几位叔伯家里,取几块“老丝绸”,带给远方的朋友。
乘坐在回家的列车上,那些从小听腻了故事从遥远的记忆深处被唤醒,在脑海中拼凑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千多年前,南平湾还是一处荒山野岭,我的祖先夏川山为了躲避战乱,携妻新婚妻子,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从嫘祖故里盐亭一路向东,当他们翻过一座山岗,忽然发现一处山坳,放眼望去,幽静的山头像三位威武的罗汉,端坐在一起,像饮酒,像论道。
山坡上百花争艳,油绿绿树叶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泛起醉人的光芒。
新娘走到一颗桑树下,忽然发出带着哭泣的惊喜:“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啊!蚕——”
从此,南平湾有了烟火。
从此,南平湾有了田园。
从此,百花绽放的山林中,每天都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把伏在桑叶的野生蚕小心翼翼带回家。
这就是“南平湾丝绸”初始。
时间定格在四十年前,一天深夜,山外传来消息,日本人打到濠州!
夏氏后人聚在嫘祖庙,商量如何保护祖先建造的嫘祖庙。
所有人同仇敌忾,愿与嫘祖共存亡。
就在众人准备迎战的时候,一位年轻说话:“我们死不足惜,毁了嫘祖庙,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子孙!”
这位年轻人叫夏从时,他建议把嫘祖庙“藏起来”。
一座庙——怎么藏?
“用石头把整座庙围起来,日军即便到了这里,看不见庙,自然不会上山。”夏时从说。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夏氏子孙为了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男女老少,全体出动,用了四天四夜,硬是把一座宏伟的寺庙隐藏在乱石中。
过了两天,日军来了,血洗了夏湾村,炸毁几家纺织厂。
又一个沾满血泪的从此——南平湾再没有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没有了织布,自然无需养蚕。
那一年,南平湾的山坡上桑树异常葱茏,一些孩子把家养的幼蚕放归山林。
夏湾村的人掩埋了亲人的遗体,在山下,从事着简单的耕种。
冬天到了,大雪纷飞,雪后阳光灿烂,山坡树枝上的落雪很快融化,村民们发现,满山的树枝上闪烁着一颗颗珍珠般耀眼的光芒。
孩子们跑到山上,举头望去,满树坠着蚕茧。
蚕茧上裹着一层冰雪,在阳光中,在寒风里,摇曳,闪亮!
村民们看着,并不觉惊奇,这就是蚕的冬季。
严冬过去,春年花开,一夜之间,南平湾的山坡上,天空中,到处飞翔着五颜六色的蝴蝶。
夏湾村的人看着,哭着,仿佛看见祖先回归故里,看望命运多舛的子孙;仿佛在责怪后人,不该放弃祖先遗留的产业!
村民登上北山,拆去隐藏嫘祖庙的石块,让嫘祖庙重见天日!
女人们上山,把桑叶上一个个幼小的蚕卵带回家,精心喂养。遗憾的是,丝绸厂迟迟不能建造。女人们只好采用最原始的缫丝方法,用简易的织布机,把蚕丝织成白丝绸廉价出售。
谁也不知道,这些手工丝绸竟然会漂洋过海,成为洋人的珍品!
我想,手工丝绸之所以能打动洋人,那是洋人从简易中看出一个民族的辛酸与传承;看出蚕从生到死,由死复生的轮回;看出一种生灵吃的是桑叶,吐出的是坚韧,这其中的善良与无私;看出蚕丝吸纳严寒,在炎热的夏季,馈赠凉意的高贵品质;看出蚕丝把阳光储存,在寒冷的冬季,奉献温热的精神!
世上,在没有那种物种,生命的过程没有贪婪,杀戮,只在一片树叶上默默完成从泥土到桑叶,从树枝到蓝天生命历程。
这就是我的南平湾——蝴蝶的故乡!
故乡作文 篇2
今年是龙年,都说龙年水大,真是应了景,家乡在8月那场台风来临时,大地算是喝了个饱。直到中秋时节,路边的沟渠里还满是积水。那个雨夜,我家的危房,飘摇在狂风暴雨中,母亲看着掉土漏雨的屋顶,急得生了一场大病。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知道了带状疱疹,这个病毒的名字。
故乡路,我已很久没有独自静下心来慢慢的走了,多少次梦里回乡,依稀记得春日里,白色的萝卜花开了满地,遍野都是飞舞的花蝴蝶,柳林里不知名的绿色小鸟,在枝头跳跃着,鸣叫着。我喜欢沿着乡间的小路奔跑,追逐那只振翅的蝴蝶,许是蝴蝶双双舞,引得孩童忘情时。不知道多少次因忘记了回家,被母亲责备;记不起多少次望着窗外,听着窗外的鸟叫,忘记了上课听讲,在那个无知的童年,我总是望着天边的云彩痴痴的傻笑,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不是有个美丽的天堂……
在那个梦里,依稀记得夏日里天空蔚蓝,白云悠悠,雨水过后的乡间小路上,到处是白亮的细沙。我光着小脚丫,和小朋友们奔跑着,玩耍着。光着黝黑的脊梁,互相拍打着,嬉闹着,不时地用黑乎乎的小手擦着鼻涕。家乡的那条小河,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我们拦水筑坝,抓鱼洗澡,好不痛快,在那个童真质朴的年代,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快乐……
如今,我一个人又踏上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没了儿时的大片庄稼牛羊,没了梦里遍野的油菜花黄,没了儿时成片的稻浪青草香,没了梦里河堤杨柳随风扬……到处是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成片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那一行行葡萄架上挂满了紫红的葡萄……那成片种植的玉米、高粱早已离我远去了。
走在这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路上,看不见熟悉的儿时小伙伴的身影,看不见那些抚摸过我小脑袋的老奶奶,老爷爷,他们有的已经背井离乡远在天涯,他们有的已经驾鹤西游仙逝天国,满目的不再是熟悉的面庞,微风里只有特有的泥土香,提醒着我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多想张开手臂,拥抱那旧时光,我多想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躺在儿时的田野里,闻着熟悉的麦子香,看着蓝天白云遐想,可那时光的脚步总是那样匆匆,就如那清澈的小溪,日夜不知疲倦的流淌;就像那窗前的月季花,开了,谢了,默数着岁月的伤……
走了的,来了的,在我的眼前来回晃,我看着低矮的自家草房,想着母亲憔悴的脸庞,一阵莫名的感伤,我的泪默默的流淌,坠落到沙土里,牵动了我的肝肠。我总是淡淡的忧伤,看着远方,不敢正视自己的爹娘,是谁在说故乡明月柔和的光,是谁在轻弹琵琶诉说离别情长,母亲那满是老茧的大手,写满了辛劳的岁月沧桑。是谁总是不敢面对现实的残酷,虚假的说人间最大的孝道,是令父母双亲悦颜不再感伤,我在心里默写着爱的笔画偏旁,那一句妈妈你辛苦了的话语,迟迟的蹦不出我的胸膛……
我一个人在这个中秋时节,徘徊在故乡的乡间小路上,看着夕阳下炊烟袅袅飞向远方,儿时的快乐清晰难忘,妈妈年轻的大辫子在风中飞扬……如今,我又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一群麻雀的飞翔,惊醒了我儿时的过往。我多想,再一次躺在妈妈的怀里,感受那温暖的心房;我多想,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飞奔在田野里享受丰收的喜悦,望着明月诉说我的故乡……
故乡作文 篇3
故乡藏物,亦藏情。
——题记
回想,故乡,那是一抹抹情糊上了心头。遥望,那是一抹抹情在故乡生根发芽。
景与情
风在盘旋也在驻足,如果它停了,顶多把生给抑住。鼎湖峰的矗立把生给托出,如果它倒下,生也不复。
春天的时候,鼎湖峰宛如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睡眠又苏醒了。小河又开始了叮叮咚咚的歌唱,小鸟又开始了扑扑楞楞的飞翔,一朵朵金黄的油菜花开遍了大地,辛勤的小蜜蜂在采蜜。远望,一片黄色;近观,黄嫩嫩的,娇娇的,清香在空气中盘旋着,一股甜甜的味道溢满了全身。
沙沙的小雨浇灌着它们,雨过天晴了,瞧!山谷的水汽笼罩着鼎湖峰,当太阳金光万丈,将水汽蒸发,鼎湖峰便像调皮的孩子探出了头,显出真身,更像一位仙女褪去了白纱,飘渺神秘。也许有一位仙子住在鼎湖峰上吧,绿意攀上了峰顶,也许一身仙衣披在鼎湖峰身上吧,春意布上了峰身。
许许多多外地的游客在夜幕降临之际回到住宿处,而最美的才刚刚显形。五彩的灯光与黑暗的幕布衬得她愈发高大,溪水还在哼唱着一首首不知名的岁月的歌,当月升起,光如春风拂面,心中一阵阵乡情暖意。人都散了,可心依旧平静,人生就如同这乡村画卷一般,当繁华落尽,除了寂寞,还有淡薄。我和她的年纪不知差了几个世纪,我们就隔着这岁月风尘,遥遥相望,这峰,这水,几许情深,几许惆怅,自难忘。
食与情
故乡的小吃可谓是太多太多了,每一种传统的食物都在特定的节日或节气里食用。每每闻见它们特有的香,我也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
“清明时间雨纷纷”,是吃清明果的时候。一个个形状各异,口味不同的清明果总是让我们垂涎三尺。年年吃的清明果,让我最爱的还是甜味的。一张张薄艾皮成了一个个圆团子,一按一开,另一支手便麻利地塞入了一大勺豆沙馅,拌着红糖的豆沙馅时常在包清明果时露出,掉在案板上,几个小孩便也麻利地伸出手捡起塞入嘴中,一张张脸便也在陶醉地摇晃。
做好了一笼清明果便要放上蒸了,竹质的蒸笼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竹香。半个小时了,笼缝中透出了几缕白雾。哇!一股艾香与豆沙香冲出来,不停挑逗着我的鼻子。
耐心等待了许久,清明果蒸好了!蒸好了的清明果,碧绿碧绿,还透着艾香,看上去更像一件件精美的玉器。我一口咬下滑糯的皮,饱满的红糖豆沙溢出来,一阵阵甜情在舌尖回绕,皮有嚼劲,馅又香甜,酥到我的心窝窝了。
家乡小吃千千万,烧饼、粽子、腊八粥……都是一段段留恋的情。
做好了一笼清明果便要放上蒸了,竹质的蒸笼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竹香。半个小时了,笼缝中透出了几缕白雾。哇!一股艾香与豆沙香冲出来,不停挑逗着我的鼻子。
耐心等待了许久,清明果蒸好了!蒸好了的清明果,碧绿碧绿,还透着艾香,看上去更像一件件精美的玉器。我一口咬下滑糯的皮,饱满的红糖豆沙溢出来,一阵阵甜情在舌尖回绕,皮有嚼劲,馅又香甜,酥到我的心窝窝了。
家乡小吃千千万,烧饼、粽子、腊八粥……都是一段段留恋的情。
人与情
故乡的人讲着软糯的方言,人们在邻居的花坛中聊天,那软绵绵的语言甚是好听,大家在坛中一面聊一面观那红艳的花儿在风中晃摆,那花儿,像火把,又暖人,这也可能是人情味儿吧!
也许,是友人,也许是街上偶识的一个人,在故乡人谈天论地的话语中总攀的上那么一点亲戚或血缘,也使得自己心中更有安慰“我们竟是亲戚哩!你二舅的父亲是我的……”这么一来,千千万万的人也慢慢熟络了,只为那一句——故乡人,亲人。
也许,在故乡的某一个角落,我们曾遇见,但乡情已筑进了心灵。情似雨,谈不尽,乡在我心中,是家的港湾,是心灵的停靠,怎是一篇短文所能述尽的?故乡,本是诗情画卷,奈何文尽良缘;本是风土人情,奈何不待笔韵。
看见了吗?
那一片浓浓的情……
故乡作文 篇4
巍峨的群山,勾画山谷的壮美;奔放的溪流,再现粗犷的旋律。在那沦落的大山深处,许许多多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纷纷南下。渐渐地只剩下老人、小孩驻守着这个被遗忘的村落。他终于长大了,像父辈们一样走出大山一直是他的梦想。
年少的他跟着老乡孤身来到了滨海城市温州,与老乡一起在瓯江畔上干起了搬运工作。这天有一户人家要求他们搬移一些沉重的家具。面对狭窄而曲折的楼梯,平时空手上下楼都很吃力,更何况今天是背着一个笨重而庞大的书桌。但他绷紧和严峻的面庞告诉他人“我可以!”他蹲下身子,用绳子紧紧地拴着桌子,犀利的眼神扫射着每一个角落,认为都系紧了后,他吸了一大口气,用绳子紧紧勒住自己,憋着气身体使劲向上伸展,一根根青筋像一条条小青蛇,缠绕着他通红的脖颈,在场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终于桌子在他的不屈不挠下,紧贴他被汗水浸透的衬衫,悬在了空中,主人上前帮他提了提桌子,跟着他上楼,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一边用手托着桌子,深怕他支撑不住。但他步履从容,扶着把手小心翼翼地走着。终归到了主人的家,刚放下压得他头晕目眩的桌子,一条热乎乎的毛巾就递了过来,他坐在地上,擦了擦被汗水浸泡的脸。主人又递来一杯盛有蜂蜜的水,他连忙推辞,说只要普通的水就可以了,但主人的盛情难却,只好接来一饮而尽。一股突如其来的温暖刹那间喷涌而出,让他感到家的温暖。“多好的人家,帮我扶上楼,到最后还对我如此关照。温州人真的很友善啊!”在剩下来的时间里,他干得更卖力啦。
当月亮爬上黑夜的时候,他拖着疲惫的双脚,走在喧嚣的街道,灯红酒绿丝毫也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他回到破陋的工棚,工友看到他如此疲倦,便友好地给他放松四肢。紧促有力的敲打声撞击着他的耳膜,疲倦席卷他全身,耷拉着眼皮,渐渐进入了酣甜的梦乡……
他和奶奶坐在竹院里仰望着点缀黑夜如水晶般若隐若现的点点繁星,萤火虫打着灯笼和他捉迷藏,知了在树上尽情为他们伴奏。奶奶右手慢摇这蒲扇为他驱热。左手还替他轻抚胀痛的小腿。每当想爸妈时,她就蜷缩在奶奶的怀抱里,奶奶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便用蒲扇指着天上的点点繁星说:“孩子呀,天上的星星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那是北斗星,那两颗是牛郎织女星,他俩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于是就给他讲起了故事,他听得入迷,渐渐地觉得自己也好像跟随牛郎进入天宫,去寻找美丽的织女,就在他觉得起飞的一瞬间,在奶奶松手的那一刻,是不舍还是害怕拼命地大喊“奶奶——奶奶——”
当他被自己的呼喊声惊醒的时候,发现工棚里只有自己孤独一人,定了定神,饥肠辘辘,才发现晚饭还没吃。揣着几张褶皱的零钱夺门而出,找到了一家卖米面的小摊,要了一碗肉丝米面,老板娘娴熟的把白而剔透的面条遛入浓烟滚滚的铁锅,出锅的时候拌上肉丝和咸菜,他狼吞虎咽的吃着,因为这是奶奶最喜欢做给他吃的面条,是作料特多还是肚子特别饿,他终觉得今晚的面条是来温州后最好吃的一碗。
“多少钱?”
“三块。”
“你为什么卖给我只要三块钱,只是别的店的一半价钱?”他很疑惑。
“因为看到你,我就想到了我儿子,”那女人微笑着说,“我儿子年纪、个子都跟你差不多,他在自己老家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当他拖着—身疲惫回家的时候,如果有人为他煮上一碗他也喜欢吃的肉丝米面,该有多好呀!”老板娘说完又舀了一匙肉汤倒在他的碗里。他感激地忘了她一眼,她笑而不语只爱怜地看着他津津有味的吞食着。
远处一颗格外耀眼的星星闪烁着,为这温暖的人间记录着微笑,天空因爱而不再黑暗,冷风因情而不再刺骨。他乡似故乡,即便身边的人迥然不同,但情依旧厚,爱依然浓。
故乡作文 篇5
霜降已过多日,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可真正感觉到冬天的到来却是那么一瞬间的事。秋末冬初,当拾起一片落叶时,你可否忆起那故乡的小路,也许故乡那条小路也已铺满了柔软的黄叶!
故乡的小路曾经是那样的泥泞,以至于每一步都是格外的沉重。故乡的小路记忆悠远,于是浓浓地怀念不时升起。这条小路上,有过赤着双脚偶尔粘着牛粪的日子;还有时会忽然刺入一根荆棘,那种痛感至今想起来,竟有一种莫名其妙地酣畅淋漓。这是一条神圣的小路,承载了我们祖祖辈辈希冀的小路!他的怀抱里有我们祖祖辈辈的身影,有我们母亲的足迹,飘荡着我童年的笑声,埋藏着童年的美梦!
我还想在河堤上找指甲菜和邻家小妹玩儿过家家,我好想站在高粱地看暮后的炊烟环绕,好想在苦菜花开的时候躺在麦田里晒太阳,好想再在这片田野里肆无忌惮的穿行。故乡的小路,那是一条孤独的小路,承载着我童年的美好记忆。童年的记忆浸泡在孤寂与苍凉的小路上,延伸到千里之外的天南和地北,也延伸到很久以后的永远。好久没有回到故乡了,我知道我开始怀念我的家乡了,漂泊的日子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不知哪里才是终点。我常在心里想,等有机会了,再到那有着弯弯的小路的家乡去走走。看一看路上行走着的朴实的乡亲,瞄一瞄路畔那曾经熟悉的低矮土房和窑洞,尝一尝路边绿色环保的禽畜蔬果。晚上,站在留着我童年无数脚印的小路上,望一望那里清新如洗的宁静夜空,听一听那里鸟虫的低吟浅唱,让自己的心情好好地在乡间小路上放一个假。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故乡的'田野是美丽的,故乡的空气是清新的,故乡的小树是翠绿的,故乡的小路是宽敞的。小时候,傍晚独自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我常喜欢看月,头顶上的月好像也留恋的凝视着我,几乎寸步不离地将我的影子越拖越长。月光与空中的云朵好像在不停地捉迷藏,时隐时现地透过树荫洒下月光点点。我喜欢乡间的小路。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你尽可以边走边想自己的心事,不必紧张地观察威严的红绿灯,也不必担心会有一辆汽车突然地就贴在自己的身旁,使人被吓一大跳。故乡的小路上,总有春风轻轻拂过脸庞,远处的山峰仿佛是被春天的画师抹上了淡淡的绿,淡雅得会让人担心会被风吹去。
儿时的记忆中,村口的小路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不知道它通往何处,更不在乎它是宽是窄。路的两旁,白杨挺拔,稻谷含笑。到了夏天,两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麦地,绿油油的,努力地展示着生命的繁华。乡间的那些小路各有千秋,不拘一格,有时候上下起伏,有时候又左弯右曲的,极尽了自由,仿佛是一条舞动的绸带,飘啊飘的,就会把你带到你要去往的地方了。你可以抬头望望湛蓝的天空,看白云如何在那广阔的舞台上,变换着各种优美的舞姿。也可以看看路边的农人,怎样细心地打扮着田地里的庄稼。经过果园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个熟透了的果子,跌落在你的身上,像是老朋友的一个亲切的问候。那些围园的篱笆上,时常有牵牛花爬在上面,张着小喇叭,广播着菜园子里蔬菜们丰收的消息。在乡间的小路上,有时还会看到一个老年人,手里牵着一头小牛,亦或是一只小羊,悠闲地走着,更是让你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美。
北方的天气早就开始降温,但艳阳依然,天空依旧睛朗。这时我漫步在故乡的小路上风依然雨依然,漫步在熟悉的石桥,月依然水依然。多少回走在田野的小路上,大树为我遮挡夏日热辣辣的太阳光,就是在酷暑季节,走在已经成荫的林间小路上,也可以躲避开暑热的侵袭,感受到徐徐的清凉。已经很久没有能够悠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了。
许多时候,我若怀念乡间的小路了,就会到公园里去,到休闲广场上去,在那里,有一些用小石子细细地铺就的弯曲的小径,小径旁,有人工种植的花草树木和人工铺就的草皮。这一切,虽充满了城市文明的气息,但却少了一丝大自然的原生态野趣,令人感到有些许的遗憾。
当我再次走在熟悉的小路上,熟悉的味道就像一个多情的女子在诉说她多年漫长的等待。乡间的小路旁,有新建的砖瓦房,也保留着部分颇有年代的土房子,给住在房子里的人,带来风雨无忧的生活;乡间的小路旁,有一条溪水蜿蜒着流向远方,给人带来生活的甜水;乡间的小路旁,依然炊烟袅袅地在天空中飘渺,给人带来简单的粗茶淡饭或丰盛的餐宴;乡间的小路旁,有庄稼在田地里茂盛地生长,给人带来丰收的憧憬。我漫步在故乡的小路上,在秋风的衬托里,山那边夕阳在向我招手。我在地上拾起一片落叶,托放在手心,这是故乡的味道,我轻抚着手心里的落叶,回味着这久违的故乡情。
故乡作文 篇6
火车开了,眺望着远处的美景,既亲切又陌生,我已多年没回故乡了。窗外的一栋栋民房,黑瓦白墙,在绿树的衬托下,白得耀眼,黑得引人瞩目,可这些都比不上故乡的老房子。
那时,故乡的老房子有三层楼,就像别墅一样,只不过缺了一个花园。里面住着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到了寒暑假,我也会过来凑凑热闹。二楼的一间房,总是锁着门,若是来的人多了才动用它作为客房。外婆说:“这里面住着贵客。”我不知道那贵客是谁,我总是问外婆,可外婆总是这一句。终于有一天,我知道了。
那一天,外公、外婆出奇的忙,他们把蒸好的鸡的嘴里放一张红纸,蒸好的鸡蛋下面铺一张红纸,其他的菜也是如此。准备停当后,他们就把这些菜端进了住有“贵客”的房里,我也跟了进去,看见房的尽头有一张神台,上面放了几尊神像,具体是哪路神仙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其中一尊是观音大士。外婆虔诚地把菜轻轻放在神台上,然后点上几支香,在神像面前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说的大抵都是保家平安、子女高中的话。不一会儿,整个房间就被蒙上了一层薄雾,袅袅娜娜地向窗外飘去,像置身于仙境一般,景虽美,可烟味却呛人得很,于是,我便走出了房间。我跟着外公上了天台,外公的手里拽着一些纸,纸上画着各路神仙,还有一些数字,花花绿绿的挺好看。外公不知从哪拿来了一个四周都有圆孔的桶,点着了火,把这些纸一张一张的扔了进去,外公说:“这样上面的神仙就可以保护我们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外婆拿出祭拜过神的菜给我们吃,说:“这些都是吉祥菜,吃完后身体健康,成绩优异。”
后来,我很少来过了,外婆、外公都搬到了广州,舅舅一家也在故乡买了新房子。这栋老房子也就由“儿孙满堂”成了“孤家寡人”了。
听着熟悉的火车声,“况且,况且。”想起了有些事,我还是在回故乡的火车上学会的。
记得到了我该学走路的年龄了,爸爸总是在我的面前隔着一步之遥的距离,拍着手“诱惑”我,“女儿,到爸爸这边来。”可我总是不肯迈步,把父母都急死了。
就在一次回故乡的火车上,我竟迈开了腿,这一迈便一发不可收拾,等走熟了以后,我便满车厢满车厢的走,以至于很多人都认识了我这个光头宝宝。回到广州,爸爸一蹦三跳地到妈妈面前汇报,“女儿会走路了!”
窗外的景色快速的闪过,突然我看到了几头牛,有的在吃力的干活,而有的却在悠闲地吃草。我小时候总爱在火车上数牛,并时不时的提醒爸爸妈妈,“有一头牛,又有一头牛。”妈妈曾为我照过一张照片:我站在一片绿草茵茵的田野里,身后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可妈妈说这是我在火车上数牛,不是在什么田野里,是她故意为之。
说起牛,我不禁要提起我和表姐,因为我俩都属牛,都有一股子牛脾气。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和赵刚一样,一会儿还在愉快的玩耍着、谈论着,可一会儿又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吵后又泪眼汪汪的“称兄道弟”。
年轻真好,可以这样不计后果的争吵,年轻气盛,是青春的资本。
就这么一路回忆着,渐渐到站了。故乡,我,又回来了!
故乡作文 篇7
“在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还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时间。我小时候,一回到家就要把饭煮好,上学就更困难了,学较离我们家非常远,而且那个路特别难走,用来铺路的不是水泥,也不是沥青,而是一些泥巴和沙子,一下雨,路就凹凸不平,如果要坐车子的话,从里面飞出去都有可能。”妈妈滔滔不绝地讲着
听完了妈妈的话,我猛然想起来小时候曾经去过外婆家一趟,那景象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放眼望去、山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泥巴坑,人们居住的是用烂铁和铁丝搭成的屋子和低矮的房舍,最高级的也不过是用自己在路上捡的黄泥压成的砖,再用浆糊贴成的屋子。
可是去年寒假回去的时候,那场面却让我大吃一惊,以前崎岖不平的小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昔日低小、破旧的瓦房也摇身一变,成了一幢幢小洋楼。往年,每一个村都只能有三十台的黑白电视机,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一辆自色的小轿车迎面驶来,车主笑盈盈的跟我打招呼,看到这,我不禁有些吃惊,过去连拖拉机都很少看见的家乡,今日却已是轿车遍布每家每户了。
改革春风吹大地,城市旧貌换新颜。家乡的人民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弘扬伟大的中国民族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化成报国之行。使我们的家乡更加繁荣、昌盛。
故乡作文 篇8
其实,有的时候真说不清那个普通的小村有什么可恋之处,然而那却是我的故乡。总感觉说不尽的是故乡,那地、那人、那印记着我童年的小河。离开她的时间愈久,思念就愈深。每当忙于工作而疲惫不堪的时候,每当纠结在心而闷闷不乐的时候,每当听见他人谈论故乡而兴高采烈的时候,故乡就会自然地浮现在我的脑际,特别喜欢一个人坐下来,静静地仰望连着家乡的那同一片蓝天,任凭微风拂面,似是故乡呢喃的呼唤,勾起我所有的思绪,随风飞扬。是什么让我对故乡魂牵梦萦?
故乡,是温馨的港湾。孩提时代,她以舔犊之情护佑我成长,尽管外面的世界风起浪涌,尽管也会有风霜雪雨袭来,有了她的遮蔽,我照样尽情地欢呼雀跃,历练自己的翅膀。长大后,故乡把我放飞,却用情感这根结实的线儿,牵住我这飘摇在外的风筝,生怕我有什么闪失。这个时候,工作上的失意、奔波的劳苦、生活的烦恼......只有她才可以倾诉。尤其是活在当下,有谁不戴着假面具示人呢?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办着违心失意的事情,个中的苦恼向谁说?故乡!回到这个温馨的港湾,我才能找到自我,才能展示自我。在我心里,这里才是地球上的一小块乐园,一个和平的角落。
故乡,是苍劲的大树。她植根于这方肥沃的热土,更深深地种植在我的心里。她见证了无数成长的身影和轮回的春秋岁月,自己也在这轮回中感悟着人间冷暖与尘世风月。而我这故乡的游子,就是这树上的叶子,故乡泥土的芬芳沁润了我的灵魂,总有某种难舍难分的情感。多少年后不管是功成名就,荣归故里,还是心烦意乱,失魂落魄,这里就是唯一想回去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拉一把条椅躺在树下,这棵大树就像是慈祥的母亲一样,分享我的快乐,或者陪伴我休养疗伤。
故乡,是唱不完的歌。她的旋律和着你喜怒哀乐的节拍,时而欢快,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时而委婉。那深情的曲子大概从我一出世的时候,就已经融入到了我的血液和精神之中,陪伴我一生。不论是身在咫尺,也不管走到天涯海角,这首悠扬的歌儿,总是会从我的心底流出,与我的心脏一起跳跃。唱起这首动人的歌,我就会自然而然的昂首挺胸、轻松自如走世界,就会觉得与母亲之间,其实也就是这首歌的距离,她始终和着我的脉搏在我的耳边轻柔地响起......
故乡,是流不尽的河。尽管今人的改造使得我已经看不到她原来的模样,尽管我找不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然而她却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上,与我血脉相连,成为永恒的记忆,成为每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心底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萦绕在心底最深处,几多怀想、几多留恋。在那蓦然回首的寻望中,更涟漪起几多的情感,使得我每段文字或多或少都闪现出她的迷人风景。
故乡作文 篇9
有人说,人出生以来就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对他而言只能叫“家乡”,而不是“故乡”,只有游走在他乡的人,那个地方才能叫做“故乡”。一字之差,感受却大有不同,遥望明月,故乡永远在别处。当我们身在他乡的时候,我们才更清楚哪里是故乡。
“好 ”&“好唔好”
第一次搭飞机,想不到那目的地竟然是上海。“魔都”,魔幻的城市、东方巴黎、犹太人曾经的避难所,那到底是什么样子?满怀期待,我终于登上了上海东方航空的班机。
到达一个地方,首先听到的是这个地方的语言。对于上海话,最初的认识是小时候《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刘涛扮演的上海媳妇胡幸子。每当要发表意见的时候,幸子都是“阿拉”这样“阿拉”那样的。那时候觉得“阿拉”就像是那个音符的名字“La”,有着某种音乐美,很适合幸子这上海女孩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份气质。后来认识的是微博上热起来的“好 ”、“侬”等,这些都是对上海话的零星认识。本来以为这次到上海,就能轻易地听到地道的上海话,殊不知在上海的机场、出租车、街道上耳边掠过的都是带着各种味道的普通话,京味、东北味、港台味,甚至还有外国味。于是,直到登上回广州的飞机,我的心中都有着某种遗憾,也许是因为我在上海走过的地方太少了,也可能这地道的上海话只藏在这弄堂的一扇扇窗里了。
一座城市,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越高,就越不可避免悄悄地淡化一些本土性很强的东西,如方言。上海地方虽小,却有足够的吸引力,五湖四海的人都来此做着自己的梦,普通话成了很多人交流的共同语言。不知道是否值得庆幸,在上海人心中还只是“乡下”的广州,在街头、地铁、饭店我还可以听到亲切的白话,听到美女帅哥讨论着哪里好玩“去边度”,听到阿姨们说别家孩子考重点大学“好威水”,听着婆婆公公们说着回家“煲靓汤”。听到一些人操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不可以介样啦”、“湿湿碎啦”,同时也听到各种口音的白话,“内猴”、“大佬,你好么”。如此种种,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令人哭笑不得,心里却更觉得他们可爱。
这几年,各个地方保护方言的呼声都较高,身在粤语区感受尤为深刻,“保护粤语”曾经闹得挺大,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有香港“撑住”。其实,粤语历史悠久,是广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梁文道言“粤语是可以思考的语言,讲粤语是天经地义的”,粤语足以成为广州的名片、城市印象。卡尔维诺曾经写道:“方言文化有其完全的影响力,确保一个城市、地域、流域身份的认同,与附近其他城市、地域、流域区隔开来。”“在这个世界上(说实在并不大)方言是界定自己会说话,赋予地方习俗形式,总而言之,存在的方式。”广府文化中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和气生财”也许会让人觉得广府人做人做事“是但”、“求其”、“所谓”,但其实“内秀”或者“不争辩”不代表没有底线。原则上的东西是动摇不得的,如一些传统习俗,如粤语,这并不是因为排外,或者是傲慢,而是因为源远流长的文化系统使然,而是因为这些就是他们的存在方式。
下了从上海飞回广州的飞机,在机场里走着的时候遇到了一对母子,母亲貌似正在教训调皮的儿子。听到了那亲切的“一早话你噶啦”、“好心你啦,好唔好!”我长舒了一口气,我知道,我回来了。
“弄”&“巷”
大城市往往会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我们称之为地标,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如广州的“小蛮腰”,它们让城市变得更有知名度和辨识度。但其实,在我心中它们都是一个地方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志,时刻在要求着更高更大更有设计感,却也同时让人有着某种距离感,缺少生活的亲和感。木心说:“生活是琐碎的,是琐碎方显得是生、是活――小慷慨、小吝啬、小小盟誓、小小负约,太大了非人性所能挡得起,小街两旁的屋里偶有悬梁或吞金服毒者,但小街上没有悲观主义,人们兴奋忙碌营利繁殖,小街才是上帝心目中的人间。”小小的角落里,琐碎的生活,反而显得更真实。一个城市的灵魂就在民间,在角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厌贫家活计微。大有高门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相比于去参观上海的“东方明珠”,还有微博上戏说的“上海滩三大神器――注射器、开瓶器、打蛋器”,我更愿意走进上海的小街小落去感受上海。在去上海社科院的那一天,当听到“淮海中路622弄7号”这个地址的时候,我的心兴奋了一下,这意味着我要看到上海的弄堂、石库门了吗?在淮海中路又走了一大段路,路过了一个门牌“××弄××号”。抬起头往上看,被法国梧桐半遮半掩的楼并不高,窗是旧式的,窗框是朱红色的,两扇玻璃被分成六个格子,紧闭着。放下头来继续走着,心里却想着那窗里关住了多少故事,挡住了多少流言,是否也有鸽子飞过。
去完外滩原路返回的那一天,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我看到远处一字排开的民居,不知道那些都是多少弄多少号的房子?窗子也是旧式的,比现在普遍的铝合金窗外加不锈钢有味道得多。窗下固定着几根铁棒,有些则是不锈钢架子,晾着些衣服。有些窗是紧闭着的,有些则是接近180度的敞开。没有阳台不要紧,精明的上海人总能想到好办法,每一寸地方都能用得恰到好处,物尽其用。
想起了广州那些门牌号“××巷××号”,想起了小时候伯公伯婆经常带我在楼下附近的小吃店吃滑滑的肠粉,那一条条随处可见小吃店的巷子,爱吃和会吃的广州人散布在每一个角落,想起了那些风格各异,或可爱搞怪或古雅别致的巷子名字“甜水巷”、“飞来对面巷”、“杏花巷”、“九兜二巷”,想起了《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西关大屋,西关那大街,连接着不知伸向何处的小巷,小巷连接着人家,有玩捉迷藏的小孩、树阴下聊天下棋的老人,想起那天跟同学去完陈家祠后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走在陈家祠的巷道里,仿佛走进了别人从前的一个梦,我要窥探,他们都梦见过些什么。在光孝寺的菩提树下,我闭上眼睛,念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请求佛祖赐予我智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做着普通人做的事,怀着一些普通人的心愿。”…… 上海有里弄,北京有胡同,广州,有巷子。巷子里是平民化的广州生活,朴素而真实,琐碎而生动,它承载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一些人成长的记忆。
“城里人”&“乡下人”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一个段子,说在广东人的眼里,除了广东或以南的人是南方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北方人”;而在上海人的眼里,除了上海人是城里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下人”。当时对于前半句话我只在心里一笑,对于后半句话则没有什么感觉,现在,短短的几天上海之行却让我对后半句话有了更多的认识。
走在上海的街头,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很多,外国人也多,而且很多都是白人,不知道他们是在这里旅游的,还是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不管是哪样,都让我觉得上海的国际视野比广州的大得多。也许就是因为国际范较足,上海人觉得自己见识广、文明程度高而自居“城里人”,将自己跟“乡下人”区别开来?
很多人都说来上海出差或旅行,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被这里很讲究穿着打扮、注重时尚的上海人“看不起”。在上海的文化里,宁可住得简陋吃得不好,出门的衣着打扮也要光鲜,穿得朴素会被认为“寒酸老土”、“下里巴人”而被势利眼。幸好,在上海的几天我还没遇到过“只认衣衫不认人”的情况,而且,他们的穿着打扮也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除了那几天不怎么看见有人穿人字拖上街,看见的多是皮鞋、凉鞋、洞洞鞋,而且见到的穿洞洞鞋的人都穿袜子的。另外,在天桥走着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孩,我看了她一眼,她一直看着前方。后来,她走过很远后同伴告诉我那个女孩背着的LV是假的,有一个细节处跟真品不同。
记得有朋友曾经开过玩笑,“在广州,别看人家穿着人字拖、短裤在街上闲逛,分分钟有可能是百万富翁!”也许,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广州只能叫做“城乡接合部”,有很多“乡下人”,不过相比于做过分注重门面功夫、讲面子的“城里人”,我倒更愿意做一个“乡下人”,“舒服就好、实用就好”这样的务实有着更持久的力量,最起码做人更轻松一些,“装”的生活会很累。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当我们身在他乡见识到更多了解到更多人,拓宽了生命的宽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更容易重新审视自己,深化自身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审视那自以为熟悉的在别处的故乡。“流浪的去程有多遥,回家的归程就有多远。”希望每一次归来的都是不一样的、更美好的自己。
故乡作文 篇10
第一次听到“故乡”这个词,是在五岁的时候,是在一次与爷爷的闲聊中得知的。当爷爷提及到“故乡”时,我便问爷爷,故乡是什么。爷爷只是不语,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我从抽屉里搬出了字典,用爷爷之前教给我的方法,在他那老式字典上翻到了这一页,我找到了“故乡”这个词。故乡,出生或长期住过的地方。也许吧,年幼的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就到这里了。
再一次听到“故乡”这个词,便是在三年级,也就是在九岁时,我考上了市里的一所寄宿学校。于是,父母就把我送到了那所学校读书。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有谁不天天享受着父母的关爱?而且,我们是一星期回家一次。我和新同学说着自己故乡的许许多多好玩的地方,我说着说着,心中的五味瓶混杂在了一起,心中的难受、酸楚,都随着眼泪流了下来,却怎么也流不完。那时候的我想,也许,这就是思念故乡的滋味吧。
渐渐地,我长大了,然而时间仍旧消不去这份裹藏在心中的思念。
小学毕业后,我再度离开故乡,一别就是一年,我只能和他一年见一次。每一次相见,却又是匆匆而别,每一次的我,却总是要以泪洗面。因为,我已经扎根在此,又不得不离开他的怀抱。
在无数个梦里,我梦见我回到了故乡。在那条江,我们捉过虾,还相互戏水。在哪一座座的大山中,我们野餐过。在那些景点里,我们一同游玩过。我和朋友们,一同游山玩水,彼此不知疲倦。我还回到了家里,打开了被尘封了的记忆。回到了爷爷那儿,全家人一起吃饭。奶奶做的海蛎煎,是令我难忘的美味。
呼吹来一阵风,不禁让我战栗,梦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睁开眼,原来是窗子没关。回想梦中,竟如此美好。夜风惊梦,让我思绪万千。现在明白,原来,故乡是多么让人魂牵梦萦。
【故乡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2.故乡,故乡作文
3.故乡故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