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作文

2022-05-07 国学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国学经典作文 篇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作为其中的一支,它通过朴实的文字、优美的韵律、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儿时的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咿呀学语的我,每天便随父母拿着鹅的图片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虽不明其义,但那简短的句子却朗朗上口,令我牢记于心。每次在电视上或乡下见到鹅时,这首《鹅》就会脱口而出。

  大一些时,幼儿园的老师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并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种下了要珍惜粮食的信念。

  读小学时,我已经能够读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么雄奇壮丽,也能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是多么可贵,还能够体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不一定那么准确,但我对诗词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后,随着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读到了更多优美的诗词。当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时,我不禁热血沸腾,真想披甲上阵,与诗人共御外敌;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时,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诚爱国,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当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放与洒脱时,我倍受感染,告诉自己事无完事、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计较得失;当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哀与无奈时,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体会到了诗人的愁绪……从诗词中,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爱国,学会了洒脱,学到了优美的语言。

  中国的诗词,细腻处如少女情怀,欲语还羞;豪放处似天马行空,徜徉恣肆;悲伤时如杜鹃啼血,寸断肝肠,激昂时似金戈铁马,锐不可挡。中国的诗词,国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语言中的精灵,它是会燃烧的句子,它激励我前进,它指引我提高,它将一直伴着我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2

  浩浩青史,浓缩了几多历史的文化;渺渺哲史,阐述了几多历史的经纶。翻开历史的书页,本本经典让人对它不赞一词,更耐人寻味。从《诗经》、《论语》至《史记》、《资治通鉴》。我生来就受它们的熏陶,就像我生来就是一个黄种人,生来有它们的熏陶,就像我生来就是一个黄种人,生来有它们的踪影,生来就有转身忆经典,抬头悟国学的传统。

  咿呀学语,离不开“人之初,性本善”的引导;钻研学习,必谨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克服困难,心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保持良好的心态;漂泊在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萦绕耳边;望见父母,便心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让我明白了从小到大,由内及外,种种都离不开国学及经典的导航。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它让我明白了事情过后的美好邂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它让我明白了默默奉献的惬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它让我明白了心里有她的暖暖。这些让我顿悟:作学问的三重境界。作为一名中学生,心中有经典,心中有国学,走在黑暗处,也会有一片光明。

  和他人交友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和他人合作惊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了解他人,别人会心念: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感慨世事,解剖是非,才有: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些让我明白了国学与经典的无处不在。步入深世,有它们,足矣。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勾起丝丝愁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引起屡屡伤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便触发了心中无限的.过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形象具体地表述了我的情绪。这些牵挂着我愁,挂着我的情,是国学,是经典,搭起了这有形的桥梁。

  经典史册,见证了几多历史的变故;国学长河,浓缩了几多历史的文明。国学经典,带着我的情,我的人生,更领着我,走向未来。

  儒家孔孟,经典数部;大师梁纪,国学数千。悟今世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忆当年风华正茂,还看今朝经典,永垂不朽。她引领着我,步入了人生殿堂。

  走着,走着,心生感悟:忆经典在转身后,悟国学在抬头间。

国学经典作文 篇3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

  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1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译文】 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1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译文】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9、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译文】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2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2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7、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2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3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3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35、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3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3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译文】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39、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译文】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4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译文】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国学经典作文 篇4

  我先读《王泰让枣》,知道了不能和兄弟姐妹抢东西吃,要懂礼仪,知谦让。第二篇是《曾子避席》,我的感受是求学的态度要端正,像茶杯一样,只有自己的位置低,茶壶才能给你倒满水。

  第三篇是《孟尝君请学》,我明白了对老师要尊敬,这是一个学生对待给自己传授知识和道理的老师的最基本的尊重。第四篇是《隔篱偷学》,我懂得了不能因为经济困难就放弃求学,要像贾逵一样,求知若渴,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国学经典能带给我这么多的知识和道理,以后我一定要多读多学,成为一个儒雅博学的人。

【有关国学经典作文锦集4篇】相关文章:

有关国学经典作文锦集7篇05-02

有关国学经典作文锦集八篇04-27

有关国学经典作文锦集九篇04-11

有关国学经典作文锦集6篇04-07

有关诵读国学经典作文锦集8篇04-28

国学经典作文锦集6篇04-29

国学经典作文锦集7篇04-27

国学经典作文锦集10篇04-27

国学经典作文锦集六篇04-11

国学经典作文锦集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