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2022-04-18 国学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诵读国学经典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1

  中国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可是有谁想过,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文化从未间断过呢?这的确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国学。它好似一根线,把一切的一切都穿插起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思想传统。

  当然,这只是从大的角度来说,而从我们中华少年的角度来讲,国学则是教育我们怎样修身做人,品悟出人生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教会我们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则告诉我们做事的道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告诉我们在寻找真理的路上,都应该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老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不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吗?每天都要想一想,今天你该做的事是否都做好了吗?对待朋友是否讲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掌握了呢?

  孔子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不也正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孝吗?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而孝的基本又是从保护好自己,而不让父母担心开始。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路旁的风景有时温暖和煦,有时也会风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们又该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强壮的体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灵也是人生的必备品。一些人用他们健康的心灵诠释着喧嚣中还有的一丝道德之美,给予我们满满的感动!然而社会上竞有一些人本可以凭借自己强壮的体魄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健康,却不愿去做,甚为可惜。

  让我们行动起来,品国学经典,完善心灵之美。

  人生漫漫,道阻且长,让我们带上精神财富走出灿烂人生!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2

  对于经典,我起初并不了解,后来在信息孙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对经典有了一些认识。我现在正在读《论语》。《论语》是我踏入经典世界的第一步,说实话,我对经典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不觉得读经典有多么的好。

  不过,孙老师每逢信息课就向我们推荐。我想:孙老师这么积极,也许经典真的对我们帮助。接着,在孙老师的要求下,我们班很多人都买了《论语》。在经典的世界探索起来。我记得以前孙老师对我们说:“我女儿也读经典,如果我要害了你们,那我也已经把我的孩子给害了。”我知道孙老师的女儿俞典典读经典读得很棒,要是我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我要努力了!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反正也没什么坏处,多读点书也好啊!我觉得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华。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在读中国的经典,我们这些实在的中国人怎么能不如外国人呢?所以说,我们就要更了解经典,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要让自己更深地体会经典。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3

  国学经典传承着悠悠古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国学经典。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父母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我会给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捶背……《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自从我得了“过敏性咳嗽”以来,妈妈每天晚上没睡几个小时,还怕咳嗽耽误了我的学习,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好的优良品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国学经典,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4

  或许风只是稍纵即逝,但湖水知道它来过,给行人带来了清凉;或许花只是绚烂一时,但泥土知道它来过,给世界带来了芬芳;或许人生只是短短数十载,但很多人知道他来过,因为他们笔下的书籍早已成为经典,流芳百世。

  每一缕星光都闪烁着如歌的往事,每一个清晨都预示着无限的启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回头望,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真真实实地刻在心头,时刻提醒着我:我们在成长。

  人生,就是一节在铁路上飞驰的列车,而我,则是那个怀里抱着书本的乘客,瞳孔里纷飞着黑玫瑰般的铅字,望着窗外那飞舞的人生,不停地转动的时光,我陷入了深思……经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开书本,一切的烦恼忧愁,都离我而去。在我的脑海中,只剩下那壮阔浩瀚的故事,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房。

  读到《大学》,我懂得“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只有现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好的境界。在文章中,“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称为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八目”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只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实质,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只有确定目标,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燥的心安理得的思虑,进而得到收获。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呼?”我相信,每个人在努力之后,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天之明命”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是说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行。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个目标,低着头去努力,也许某一天,当你抬起头的时候,目标就在咫尺之间,不要远望目标,那样只会让自己感觉遥不可及,要“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在做学问的时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样,反复琢磨,就能将自我修炼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地经历,平静地感知,勇敢地面对。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一直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快乐。翻开书本,我默默地成长,合上书本,我看见百变的人生。

  一本本经典让我们成长,看懂人生中的花开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长的脚步。

  经典,伴我一生!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5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先辈们为祖孙后代留下了许多国学经典,如:《唐诗》《宋词》《论语》等,都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

  小时候,我住在老家时,爷爷也总是坐在竹椅上教我读《唐诗》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这一老一小的声音总是从老家书房里传出。后来,在我四岁时,父母把我接回了城里。我在那里没有朋友,爸爸妈妈怕我寂寞,便给我买了很多少儿版的书籍。从此,书成了我童年时期的重要伙伴。随着年岁的增长,读书已成为我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我读过的书越来越多,逐渐也把书从少儿版变成原著。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读书要懂得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更深的知识。我小时不动这个道理,经常看书只是一看而过使我对这些知识映象并不深刻,但在看《论语》时明白了这个道理,让我从书中得到了不少东西。

  《唐诗》是唐代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诗歌首首都富有哲理。单看这里面的诗就可以看到大半个中国的宏伟景象。

  每当夜晚我站在窗前,望着一轮明月,便会不禁念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看看小路上散步的爷孙,孩童看到了月亮,大喊道“爷爷,快看快看!盘子跑到天上去了。”那位爷爷听了孙儿的话大笑了起来也不作解释。看到这一幕我也想起当年的我亦是如此。正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大概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会把月亮当作盘子吧。

  诗描绘了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都是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出了春雨无私奉献的精神。“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白居易的笔下我们见到了江南春天花的红,水的蓝。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都是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写出了洞庭湖的美丽。“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秋天的枫林要比二月盛开的花朵还要红,还要艳。

  “忽如一夜春天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当一场飘飘洒洒的雪花落下来,那细小的雪花落在树枝上,仿佛是梨树一夜之间开满了雪白的梨花。

  国学是进步的阶梯,使我得到明白道理,得到知识;国学是一杯香茗,让我品尝到知识的香甜;国学是一位良师,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国学是一本教科书,让我提高写作能力,开阔视野……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6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自信不疑”这一单元,它用许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古诗来教育我们:人要树立起自信心,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读了之后,我受启发很大,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处处都爱面子,竞选班干部时,我很想当,但又怕落选,结果看到别人当选之后那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败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胆大起来,自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尝试,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于自信”、“舍我其谁”、“集思广益”等,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以后可要多多积累哟!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也愿读这样好书的读者多起来,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同学们,快快行动吧!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7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营造经典文化的学习氛围,我校响应新密市教体局的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并于10月14日、本周五下午接受了教体局领导的验收。

  此次古诗文诵读活动共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诵读古诗《竹石》和《梅花》,我们雄壮豪迈的声音感染了所有人,赢得了领导的阵阵掌声。

  第二篇章是由各个年级分别表演。首先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朗诵《三字经》,他们童稚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悦耳,并且个个摇头晃脑,就好像古代的学堂一样。这时我们中高年级的同学也没闲着:中年级负责打拍子,高年级则负责变成“20xx”的队形。然后该中年级表演了:三年级朗诵了《弟子规》,四年级则朗诵了《千字文》。接着该高年级的同学背诵《论语》了,我们意气风发,气势磅礴。

  第三篇章是由全体老师慷慨激昂的诵读我们学校自编自导的诗篇《我骄傲,我是二中专人》,随着老师的诵读,我们学生则配合着组成了新的队形----“二中专”字形。我们师生配合默契,赢得的大家的掌声。

  诵读经典,可以擦亮眼睛,可以启迪智慧。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吧!让经典国学在我们二中专校园永远绽放。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6篇04-14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5篇04-14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9篇04-10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8篇04-03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九篇04-01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五篇03-30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八篇03-26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六篇03-25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12篇04-09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五篇03-30

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