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2022-03-16 国学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诵读国学经典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1

  中国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可是有谁想过,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文化从未间断过呢?这的确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国学。它好似一根线,把一切的一切都穿插起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思想传统。

  当然,这只是从大的角度来说,而从我们中华少年的角度来讲,国学则是教育我们怎样修身做人,品悟出人生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教会我们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则告诉我们做事的道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告诉我们在寻找真理的路上,都应该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老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不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吗?每天都要想一想,今天你该做的事是否都做好了吗?对待朋友是否讲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掌握了呢?

  孔子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不也正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孝吗?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而孝的基本又是从保护好自己,而不让父母担心开始。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路旁的风景有时温暖和煦,有时也会风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们又该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强壮的体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灵也是人生的必备品。一些人用他们健康的心灵诠释着喧嚣中还有的一丝道德之美,给予我们满满的感动!然而社会上竞有一些人本可以凭借自己强壮的体魄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健康,却不愿去做,甚为可惜。

  让我们行动起来,品国学经典,完善心灵之美。

  人生漫漫,道阻且长,让我们带上精神财富走出灿烂人生!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2

  星期三,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来到学校参加古诗经典诵读比赛。

  比赛前,陈老师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眼睛要看前方,动作忘了,可以看小主持人怎么做。

  比赛开始了,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刷”地站了起来。此时,我的心像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地跳着,但是想到陈老师的叮咛,我挺直胸膛,目视前方,跟随音乐节拍,用最洪亮的声音,最浓厚的感情唱完了《相思》。小主持人领读后,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很有感情地诵读了《清明》和《游子吟》。

  比赛结束后,我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心想:我们得了第几名?当陈老师告诉我们得了一等奖,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付出辛勤的努力就会有好的回报。这次诵读的成功,正是陈老师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3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 人一辈子的。笛卡儿说:“读杰出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促膝交谈。”阅读经典名言《论语》了解古人的教育方法,倾听老子与孔子对人生的理论,感悟成长。认真阅读经典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醉,又转生悲凉;有时一个故事及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每一次与经典相遇共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成为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

  人生就像一盘棋而学下棋的人,不是在学规格而是在学布局,不一定真正有本事的人就能坚强的走向成功,而支配人行动的是一颗心,“神于天,圣与地”心是大于天与地之间距离,人心有大小之分它在不停成长。习道家经典把道作为一个自然的航标更加永恒,让心灵澄澈看清人心,让心灵飞扬,心中有一片天空才能建立一个天高地阔的空间。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宽度。人生的宽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目标就有多么高远。

  中国社会是一个理论社会,中国人的人生是理论人生。心中要想回报社会的心就要先有一颗“孝心”只有先孝敬父母才会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回报社会,所谓百敬孝为先,古代都以孝为衡量一位君子道德高尚的根本。

  假如你问我我的生日是几号,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可我却不知道我父母的生日。哪怕每天都会见面,每天生活在一起父母每天你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们每天上班在干什么?我一概不知甚至从来都没有留心观察过。当他们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后从来都没有给他们捶过背递上一杯温热的茶,送上一句温馨的慰问的话语。当小时侯父母用那双柔软的双手拉着我过马路时,那双手是那么柔软、温暖。现在它变得粗糙了时,我都还没有诚心去抚摸过它,是这双手为拉着我们走过风风雨雨,是这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让我们放飞了梦想。从现在开始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句慰问的温馨话语,不要等失去这次机会后在去后悔。

  孔子说过:“入则孝,出则递。谨而信,范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可学问。”在家孝敬父母,出门传递爱心做值得别人信赖的人,面对别人要付出对家人一样的关爱,这样再去学习更多知识,当你对着三句话真正觉悟时心灵就会有很大的提升。真正的看见自己的心在去涵养这颗心,在社会上以忠诚和宽容的心去体谅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将心比心这才是正的觉悟。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4

  或许风只是稍纵即逝,但湖水知道它来过,给行人带来了清凉;或许花只是绚烂一时,但泥土知道它来过,给世界带来了芬芳;或许人生只是短短数十载,但很多人知道他来过,因为他们笔下的书籍早已成为经典,流芳百世。

  每一缕星光都闪烁着如歌的'往事,每一个清晨都预示着无限的启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回头望,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真真实实地刻在心头,时刻提醒着我:我们在成长。

  人生,就是一节在铁路上飞驰的列车,而我,则是那个怀里抱着书本的乘客,瞳孔里纷飞着黑玫瑰般的铅字,望着窗外那飞舞的人生,不停地转动的时光,我陷入了深思……经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开书本,一切的烦恼忧愁,都离我而去。在我的脑海中,只剩下那壮阔浩瀚的故事,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房。

  读到《大学》,我懂得“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只有现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好的境界。在文章中,“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称为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八目”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只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实质,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只有确定目标,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燥的心安理得的思虑,进而得到收获。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呼?”我相信,每个人在努力之后,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天之明命”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是说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行。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个目标,低着头去努力,也许某一天,当你抬起头的时候,目标就在咫尺之间,不要远望目标,那样只会让自己感觉遥不可及,要“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在做学问的时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样,反复琢磨,就能将自我修炼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地经历,平静地感知,勇敢地面对。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一直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快乐。翻开书本,我默默地成长,合上书本,我看见百变的人生。

  一本本经典让我们成长,看懂人生中的花开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长的脚步。

  经典,伴我一生!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5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引领我们成长,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诵读比赛。

  比赛那天同学们早早地来到学校,穿着干净的校服,按照指定的位置坐好,一切准备就绪,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小主持人闪亮登场。伴随着一首首优美的古典乐曲,参加诵读的班级按顺序上台表演。三年级同学稚嫩的童音和优美的舞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年级同学的《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不畏限险、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看到别的班级表演得那么出色,我开始紧张起来。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场了,我们按要求走上舞台,站好队形,个个精神抖擞。音乐响起我们开始诵读《长歌行》,赛前的紧张,顿时消失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沉浸在古诗文的意境之中。无论是领颂还是齐诵,同学们都配合很默契。

  比赛结束了,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学们举着班旗拍照留念。这场别开生面的诵读比赛让我受益无穷,终生难忘。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6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让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从“自信不疑”到“聪明睿智”;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启发最大。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18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数学天才缑正杰;唱歌能手陈程;小画家刘小琴……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增添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的道理呀!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更持久。

  同学们让我们都参加到《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吧!好好的诵读,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灵的圣地,更让它引领我们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7

  对于经典,我起初并不了解,后来在信息孙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对经典有了一些认识。我现在正在读《论语》。《论语》是我踏入经典世界的第一步,说实话,我对经典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不觉得读经典有多么的好。

  不过,孙老师每逢信息课就向我们推荐。我想:孙老师这么积极,也许经典真的对我们帮助。接着,在孙老师的要求下,我们班很多人都买了《论语》。在经典的世界探索起来。我记得以前孙老师对我们说:“我女儿也读经典,如果我要害了你们,那我也已经把我的孩子给害了。”我知道孙老师的女儿俞典典读经典读得很棒,要是我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我要努力了!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反正也没什么坏处,多读点书也好啊!我觉得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华。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在读中国的经典,我们这些实在的中国人怎么能不如外国人呢?所以说,我们就要更了解经典,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要让自己更深地体会经典。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精选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六篇03-15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3篇03-15

有关诵读国学经典作文10篇03-15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合集7篇03-15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作文三篇03-15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锦集6篇03-15

国学诵读作文汇编9篇03-15

关于国学诵读作文合集八篇03-15

【精华】国学诵读作文300字3篇03-15

关于国学诵读作文合集十篇03-14

国学经典作文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