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2-02-25 国学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学作文 篇1

  轻轻地,你——国学,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时常萦绕在我耳边,鼓励着我,激励着我,陶冶着我。

  学习国学,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方面:坚定了学习信念、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并学以致用。第二方面:我从国学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我所理解的国学是这样的:国是指国文,学是指学术,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星相、数术等等。这些既属于国学范畴,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但为何以儒学为主体?因为儒学在最初影响范围极大,统治者如果要治理好国家,必借用其作为圭皋来体现自己的形象。

  记得刚上初中时,国学老师讲了《诫子书》这篇古文,我对“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这句话印象深刻,并且也很喜欢这个句子。记得那一次,我因为对学习有些厌烦了,上课也跟着走神。有次小检测,考卷拿到手,竟然大部分不会写。结果可想而知,成绩出奇的差,只有29分,我后悔了!但是后悔并不能改变事实,经过这件事后,我上课认真听讲并相应的做笔记,平时用《诫子书》中的这句话来反思自己的“所想”,“所做”,“所为”,时常感到惭愧,所以我不停的反思自己,激励自己要做个上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我也明白了国学的重要性,也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比如做事不能急躁不安,不能纵欲放荡,不要有消极怠慢的心态,要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物,这样就会进步,每天进步一小点,日积月累,最后就会进步一大步。”在思想上,唯有加强思想锻炼与思想改造,达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崇高思想境界,才能做到自警、自励。

  呀!学习国学是多么重要,它让我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了我的素质,我从中汲取知识,并陶冶情操。中华国学其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我能带着国学之美,提高自己,感染他人!

国学作文 篇2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那到底什么是国学呢?有人说,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的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有人说,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尝遍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有人说,它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的《四库全书》……国学,不就是经得起时间洗练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还没上小学之前,妈妈就让我接触了《弟子规》、《三字经》等启蒙类国学经典。那时的我内心纯洁地像一张白纸,好奇心重,又爱模仿,记忆力也好。在妈妈的引导下,很多小毛病竟然在潜移默化中消失了,让我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我玩好玩具,书籍乱扔乱放的时候,妈妈就会告诉我:“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就让我懂得了收拾整齐,培养了我的独立动手的能力。

  每当我独自外出玩耍却不跟大人打招呼时,妈妈也会提醒我:“出必告,反必面”,让我懂得了不该让别人为自己担心,让我在生活中懂得了大道理。

  当我吃饭吃菜有挑食偏向时,妈妈定会告诫我:“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就让现在的我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话说我现在我养成的喜欢阅读的习惯,也要得益于那时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幼时的我每天都会选一本绘本,在书房的角落里,一坐就是两三小时,脑海里尽情编制着五彩的故事……

  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好心态,好习惯,所以古人很重视“童蒙养正”,哪怕是现在,也同样适用!

  小学阶段,班主任林老师深知我们在渴求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时间段应多学习先贤求学的一些历史典故,得以启发,少年养志。多少成功人士不都是从小立志,而后矢志不移,成就一番事业?所以,林老师将《小古文》、《诗经》早早地带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读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会明白:人生必有坚定的信念和志向才可立足于社会而有所作为。

  读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方才明白大好青春是如此的短暂,不负时风,奋发图强。

  读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才会明白人生世事不会是一帆风顺,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但要懂得勇者才会有所不惧。

  读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终于才理解,孔子把一生都做了总结,每个时间段都是如此重要。

  ……

  国学里这些经典真是太多了,此后的我还要经历成人养德,修身齐家。总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华民族大国之学,不要以为自己读不懂就是糟粕,人生不易,做人靠学,谁都想自己满腹经纶,言谈之间,高谈阔论,引经据典,谈吐文雅。前提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国学作文 篇3

  国学,对于我们来说,在书本上,电视上,报纸上、生活中都能见到、学到。现在,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国学,能让我们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圣贤为友;国学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

  在生活中,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中的“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让我明白了要相信自己的见解,绝不轻易地怀疑自己。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又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去学校的路上,我刚到教室门口,就看见同学们正在写作业,如果是原来,我还会感到纳闷,但是,今天我并不感到纳闷,因为,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同学们都在做呢!教室里呀,可真是静得不能再静了,仿佛一根针掉下来,大家都能听见呢!很快,我也进入了角色,沙,沙沙,沙沙沙……大家的写字声很快奏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慧玲,这道题是这样做的吧?”一声清脆的声音响在我耳边,音乐停止了,我转过头去,原来是周文文在叫我,我和她对了对,可答案根本合不上呀,我们又各自在草稿本上算了一遍,可还都是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于是,我们都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可我俩还是坚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都没有一点向对方认输的意思。于是,我们去找了许多同学,大多数都支持她的答案,我有一点儿灰心,正准备把自己的答案改了呢!可我想起“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这一佳句,再想了想自己的解法,于是,我坚定地说:“我相信我的答案是对的。”过了几天,老师讲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我发现我的答案是对的。我开心极了,我也更坚信“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后来,我对国学又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我更喜欢学国学了,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体会他的思想,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国学作文 篇4

  今天,学校组织人员对一到五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进行了抽测。

  跳出自己所带的班级,纵观其他班级,年级,乃至全校,突然之间有种优劣尽收眼底,甚至统揽全局的感觉。

  一直以来,始终觉得自己很是重视孩子的积累背诵,于是乎,弟子规的背诵落实到人,落实到组,落实到正、副班长,最后干脆张贴上墙。如此以来,自认为孩子们的目标明确了,任务明确了,激励的措施也明确了,于是班级你争我赶背诵的喜人场面也出现了,一度,在通往操场的`路上,我被孩子们团团围着,呵呵,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来这张榜公布,口头表扬的魅力也着实不小。

  今天,我班抽测到的五个孩子以近乎完美的流畅程度背完全册,受到在场其余四位评委的高度评价,看到孩子们激动的笑脸,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抽测完后,几位评委碰了下头,看了看相互的抽测表,几乎感觉到有一个共性:一个班级要好同时好,要差也几乎同时差。这和我了解到情况几乎是印证了。老师督促紧,要求严的,学生自然背的就好,而相反老师没怎么要求,甚至是不要求,自然背的就差了。而好的班级的学生几乎都能背完全册,差的呢则几十页,甚至是十几页了。

  整体来看高年级孩子的背诵要好于中年级,中年级要好于低年级。其实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孩子越大,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就要强很多,而且由于知识面和眼界要宽的多,背诵上要容易的多,而对于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孩子来说,由于识字少,生活经验少,自我约束力低,在自学能力上几乎是零,而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经历并经有限,相对而言,他们的背诵就吃力的多。

  其实,背诵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难事,他们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只要老师要求到了,并时不时的督促一下,孩子们一定人人都是背诵小天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让他们背点东西,真是太可惜了。

  在抽测的时候,有个四年级的孩子背诵笠翁对韵的时候,几乎就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重复,没有犹豫,甚至哪怕是稍微的模糊,我在听的过程中更是一点心都不敢分哦(一旦分心,就跟不上他,不知道背到哪了)。完了后我真想为这个孩子鼓掌,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生僻的字词和句子能让他娓娓道来,真是让人折服。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像这个孩子背的一样好,为师的我们,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班主任,让所有的孩子行动起来,背诵积累吧,一定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的。

国学作文 篇5

  国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论语、唐诗、宋词,都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与现代相比,都有很多不同。有的比较难理解,有的读着很奇怪。虽然难懂,但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理解后,发现它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美。

  国学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小时候,妈妈经常去上班,那时候的我常常会哭鼻子。长大后,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结合起小时候的情景,便理解了词里所说的一切,“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有相聚就会有离别。这首词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都万事如意,不如意的时候,不要过分的计较,最好坦然面对。论语中有子说道“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就非常有道理,有些人在家不尊重父母,更不用说在学习上听从老师教诲。有些人在家听从父母的指令,那么不可能在学校不完成老师的任务。

  国学中蕴含着生活的美。就像《望庐山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李白详细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和自然风景的壮观。当我真正到三叠泉去看的时候,这句诗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诗人真的把自然景观的状丽表达的淋漓尽至。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描写了庐山的山从各各角度看都是不一样的。这两首诗真正把生活的美展现了出来。

  国学中还蕴含着做事的方法。论语里的一句话就让我受益匪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指复习旧的知识时发现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比如,以前我看过《西游记》,很多词都不懂,前几天又拿出来翻了一遍,许多不懂的词,现在全明白了。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这就是国学里的学习方法。

  国学是个博大精深的学问,我现在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后还要继续学习它吸收它有益的影响,让我能更好的成长。

国学作文 篇6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

  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比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多处可见。

  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这就是论语,读了论语我非常高兴,因为《论语》是我爱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位老师,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学习的道理,让我从这里看到了许多。

  我还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国学故事,还有一些做人的和读书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篇的故事是晋代有一个叫周处的人,身高体壮,凶强侠气。因为父亲早死,所以没有人管教,动不动就打人,还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龙、山中老虎和他称为“三害”这三害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周处,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周处去杀蛟龙,老虎,周处便答应了,周处带着刀来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杀了,又来到了水上去杀蛟龙,他和蛟龙战了三天三夜,人们还以为可以杀了三害,没想到三害都杀了。人们纷纷祝贺摆酒,结果周处杀了蛟龙来了,看到人们都还以为他死了而欢呼,于是周处便开如认错,开始从新做人,他认真学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里我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国学作文 篇7

  其实“国学经典”这四个简单而又深沉的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长辈们提起过。

  依稀记得是春节拜年的时候。我随着爸爸妈妈来到大爷爷的家中,那时候表姐长我几岁,她见到我就欢欢喜喜地把我拉到她的房间,看着那布满灰尘的书柜,轻轻地对我说:“小妹啊,你要多读国学经典啊!”

  吃饭的时候,大爷爷看向我,我记得那眼神,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爷爷这般意味深长的眼神。他沉默片刻,低沉地对我说:“丫头,好读书,读好书,读国学经典。”

  回家时,表姐递给我一本书,纸张有些泛黄,却依旧能看清楚封面的字:“红楼梦”。表姐对我说:“小妹,多读国学经典!”

  那时的我还很小,就单纯地以为“国学经典”是一本书,而且很重要。我慢慢地长大,慢慢地知道“国学经典”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种传承。

  我慢慢记得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记得《道德经》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记得孟子的“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我在生活中也见到了“国学经典”的真实事例。在火车上,我见到一位花甲老人,他戴着老花镜,饱经风霜,他用皱纹遍布的双手吃力地翻动着手中的“国学经典”。在路边,我看见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推着婴儿车,悠悠地漫步在公园里。年轻妇女轻柔地对婴儿车里的婴儿念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想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你想学国学,一切就都还来得及。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品,就像品一杯好茶那样,去品国学,让心记得这一本本厚厚的、耳熟能详的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国学经典。

  我长得越大,就越清楚春节三次听见“国学经典”的缘由,也明白“国学经典”为什么妇孺皆知,而且还那般深入人心。

  “国学经典”不止陪伴我成长,也陪伴了老人的垂暮,婴儿的童年。国学经典,谢谢你!

【【精品】国学作文集锦7篇】相关文章: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集锦8篇02-01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集锦9篇01-26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集锦5篇01-22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集锦6篇01-21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集锦十篇02-21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集锦七篇02-12

【精品】国学作文集合9篇02-24

【精品】国学作文集合6篇02-24

踏着国学的脚步作文-国学01-24

【精品】国学作文300字汇编8篇02-12

国学作文 国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