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1-10-16 国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作文 篇1

  自中国实行了合校的政策,一切似乎都不同了。没有了三本院校但是一切改变了吗?没有。

  没有了三本院校这个名称不代表没有了三本院校,只不过现在的三本生拿的是二本的毕业证而已。三本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与青岛大学合并后改名为自然科学系,然而教导的老师没有改变、师资力量没有改变、学习氛围也没有改变。它改变了什么呢?只不过有了别样的名称而已。

  青岛大学正式申请了一本大学,而在三大校区内又有多少二本和专科。青岛大学与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之间只隔了一道“青大一路”,然而两校的师资力量差别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在青岛大学里四处走动你会发现在上晚自习的人少得可怜,图书馆里的几位也是为了考研而在奋斗。学习氛围十分淡薄。中国海洋大学呢?可能一个教室都装不下所有人,为了听课的时候有位置坐,有人宁愿自己饿肚子先去教室占位,然后等着另外几位同学吃完后把吃的东西给他带来在教室里面吃,这样的学习氛围,怎么比较?在中国海洋大学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学习上,而在青岛大学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玩上。

  合并学校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自然也有糟糕的地方。像上文所提的青岛大学,合并了周围的大部分二本和专科学校而自身的力量并没有得到加强。而浙江大学可谓是强强联手: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共同组合使浙大实力迅速提升,虽然位居北大、清华之后但是“211”第三的位置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浙大校长曾经说过:“我们要保持‘小三’这个名次!”浙大的强强联手不值得深思吗?

  如果中国学校都想浙大这样中国发展就不用担心了!

国学作文 篇2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有自己的特点,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的国学就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国学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华,他们构造了精神生活的环境,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这是曾子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出谋划策,而不忠诚吗?和朋友交往不够诚信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次反省自己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人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要虚心和要有求知精神,还告诉我们需要持之以恒来巩固知识。这些经典的句子告诉了我的许多的道理。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学生。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格言收录下来,编成了论语,流传后世。孔子的思想也从此传承下来,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对后人起着指导和警示的作用。他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就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用点点滴滴来影响他的他的第子。论语的好处还有很多,他不但教你如何为人处事,还教你怎样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孔子的精神,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心,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价值观练是非的标准,是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经典源远流长,经典伴我成长。我们要学习经典,他不但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帮助,还让我们知道做人道理。你也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一直伴随我们健康的成长。让我们多读这些书,让国学和我们一起长大。

国学作文 篇3

  国学,如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照亮整片大地;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滋养一方生灵;如春夜里的一阵细雨,滋润世间万物。

  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能体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峥峥傲骨;能体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洁身自好;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如果说国学是片汪洋,那么我就只是一滴牛毛细雨罢;如果说国学是片森林,那么我只是其中的一片叶子而已;如果说国学是浩瀚无垠宇宙,那么我只不过是一只渺小的蚂蚁而已。其实我对于国学还是解甚少,我所接触的只不过是它的冰山一角罢。

  第一次看国学经典的书,是那本百看不厌的《三国演义》。那时我八岁,处于拥有极强好奇心的年龄段,我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仍然被誉为名著,所以打算“探究竟”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内容烦琐,毫无趣味,可是我看着看着,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对它爱不释手:吃饭拿着,上学带着,连走路都想着。另外本书,是我们中华民族之国粹:《论语》第一次接触它是在六年级时,爸爸推荐的,我自然也读,只是没有那么用心去读就是。但它还是给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其中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记得最清楚,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菜根潭》教会我们要在普通的生活中寻找快乐的影子,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它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无穷趣味。教会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读书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获越满。让我们多读这些书,让国学和我们一起长大吧!

国学作文 篇4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

  《老子》作为国学的精粹,它像春风细雨丝丝入地,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书。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人生观,无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满了一种彻察彻悟的大智慧,体现出人类从原始崇拜时代走入理性思考时代的文化进步。而且,正如多数中国古代圣贤一样,其思维的焦点在于人生。虽然老子对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都作了深刻的追问与解答,创造了独特而且自洽的形而上体系,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问题。他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强调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启发人们从“天道”体察“人道”,引导人们顺从规律而少犯错误。

  道,这一课告诉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无”与“常有”同出于道,名称却不同,同样叫做微妙。

  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今后,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世代相传!

国学作文 篇5

  12月31日晚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满腔的热情观看了城北小学全体老师和部分学生的庆元旦经典诵读晚会。那天晚上我们师生欢聚一堂,我们热烈欢呼,我们激情澎湃,我们斗志昂扬。

  晚会在《木兰辞》歌舞中拉开序幕,精彩纷呈的节目让人目不暇接。五年级老师的书法表演《兰亭序》令人耳目一新。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劲有力的毛笔字,让人不得不对中国书法及古典诗词的精妙赞不绝口。

  六年级老师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将晚会推向了高潮。首先是集体诵读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老师们的朗诵高亢激越,充分展示出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我喜欢《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话表达了岳飞的雄心壮志;我喜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反映了岳飞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后人的殷切希望;我喜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话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不论事实如何,志向却不改变。紧接着是师生的歌舞表演《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深沉、浑厚的歌声,更叫人浮想联翩。它把我们拉进了那段群雄逐鹿的动乱时代,也引我们进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岁月。以前每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就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它让人在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最后是吟诵雄浑磅礴的《沁园春·雪》。它给我们带来了威武雄壮的气势、沁人心脾的情感、成就伟业的抱负!再次聆听这首词,有种如逢故知的感觉。它激起了我心底的涟漪,激起了我的爱国情怀。毛泽东主席的预言,今天实现了!看!中国的风貌“红装素裹,分外妖绕”,中国的事业“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儿女正为振兴中国,实现我们国家更强大的梦而拼搏争取。历史已证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整场晚会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了一次梦的旅程。广大师生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了经典诗文的美感,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由衷赞美。在《祝愿歌》的一句又一句祝福声中,晚会圆满落下帷幕!

国学作文 篇6

  早晨7:30分,小记者工作室的老师带领着我们31位小记者来到马仁奇峰风景区,这里有高大的山峰,清澈的湖水,景色十分秀丽。下车后,老师带领我们去宾馆——马仁山庄。宾馆环境优雅,我和一位可爱开朗的小姑娘——陈思璇是室友。

  稍作休息后,我们来到了贵宾厅听“启蒙国学经典讲座”。听小记者工作室的老师说,这次给我们上课的是芜湖顶层美术学校的美女老师,据说她授课绘声绘色,课堂内内容丰富,学生和老师互动很多。所以对这次讲座我非常期待,激动地等待着老师的出现。不一会儿,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走了进来,吸引了全部小记者的目光,教室里静极了。老师开始向我们介绍了《三字经》,她讲得有声有色,大家时而惊讶,时而紧张,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课堂内容的丰富程度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之后,老师还问了我们一些小问题,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老师一会儿讲解,一会儿提问。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小记者都在吸取《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里的精华。

  在国学夏令营活动中,我们还玩了击鼓传花、寻宝等游戏,大家都玩得好开心。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的国学夏令营的活动结束了,我们坐上了返程的大巴,在车上,我反复回味着学习和游戏的情景,觉得此次夏令营不虚此行啊!

国学作文 篇7

  成长的路上,父母、老师,总是会给我们讲一些国学故事,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程门立雪》,都能为我们的成长带来许多有益的道理。现在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国学成长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了,故事讲得是:孔融把大梨给了别人吃,把小梨留给自己吃。这个故事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觉得孔融是个谦虚的乖孩子,我想向他学习,于是养成了我爱分享的习惯。我在班上有许多朋友,大家都愿意和我玩,在学习上也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其实不只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许多的国学经典或多或少,都能让我们收获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喜欢阅读国学故事。

  国学故事就像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明灯,又是一位良师益友。我喜欢国学,它让我变得十分充实,我也想让更多的人爱上国学,这就是我的国学故事。

国学作文 篇8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而积淀下来的精华。

  王国维为它衣带渐宽,毛泽东为它橘洲东览,叶嘉莹为它扬书阔谈。中华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展现它动人心魄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启蒙人生的智慧。

  关于学习,流芳百世的孔圣人字字珠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虚心的学习精神,正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荀老先生则苦口婆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让我们懂得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忧国忧民的陆游,也总结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格言。就连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宋濂,也不忘告诉我们“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样的学习的心得。

  至于国家大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精神。龚自珍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忠于国家的爱国品质,岳飞、辛弃疾、文天祥……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女子都发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呐喊。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生活在祖国庇佑下的我们,如何不热血沸腾?

  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诗词歌赋,常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尝出淡淡的情感,有甜有苦,正如人生百味。读经典,也却似是读一个又一个人生。

  每一句景色,都似是一句疑问。边草、明月、胡笳绝,边塞寥广何人了解又有何人在此逍遥?青杏、绿水、人家绕,添加换了谁人体会又有谁人迎风调笑?西风、马蹄、雄关漫道,战争残酷无人知晓有哪儿有人明了?

  每一句疑问,都似前人的前尘往事,如今还可回味到。除此,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前人的故事与心跳。

  我们痛,痛楚怀王终不察夫民心,又悲屈原步马兰皋、泪洒汨江的凄凉;我们怨,怨焦仲卿软弱无能,又怜兰芝不惧世俗,为情投湖的情长;我们恨,恨战乱世道的昏暗,又伤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伤。

  由经典,我们懂得了世间冷暖,也懂得了家国难忘;我们了解了世事繁华,也了解了饥疾病荒;我们看尽了离合悲欢,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无论我们所在何时,身处何方,国学经典所带给我们的训诫与感动,永生难忘。

国学作文 篇9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大家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

  在这一周里大家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大家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后来,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把我喜爱的文学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去享受这份美,不断地陶冶着自己的情操,真好。当我有孩子后,那时社会上掀起了学《论语》的高潮,提出半部《论语》走天下,孩子五岁时,我和她一起听《论语》的光碟,她虽听不懂,但多听几遍后就能背诵,而且背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我一边听她诵读,一边看文中注释,我深感古人是那么充满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讲得那样精深、透彻,充满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古,也同样适用于当今,乃至于永远。

  学校大家又开展了“诵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的”的诵读活动。而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鼓舞大家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学生还小,我给他们推荐的是《三字经》和《弟子规》。早读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诵读,班会课上。大家选一些浅显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让梨》、《昔孟母择邻处》等来讲或看这一类的故事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些句子深奥,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网查资料,自己消化后再讲给孩子们听,一学期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礼,让我不自觉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真是润物细无声。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进去是不够的,我也应该让我的学生通过对国学的诵读与理解,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知书达礼。谦让、勤俭、善良等。这是大家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大家应该学习和具备,只有不断地学习优秀的东西,不断地纠正自己,完善自己,大家所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华夏的风范,要让大家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下去,而学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只有让国学走进课堂,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受到洗礼,才可能使大家的民族精神成为大家的信仰。

【【推荐】国学作文汇编9篇】相关文章:

1.【推荐】国学作文汇编六篇

2.【推荐】国学作文汇编7篇

3.【推荐】国学作文汇编八篇

4.【推荐】国学作文汇编6篇

5.【推荐】国学作文汇编5篇

6.【推荐】国学作文汇编九篇

7.【推荐】国学作文300字汇编九篇

8.【推荐】国学经典作文

上一篇:国学作文300字 下一篇:国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