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1-04-14 国学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作文 篇1

  今天,我看过《经典朗读大赛》后,发现,好多的国学,在我的眼里,都是一片模糊、朦胧,即使我学过的国学,他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我身在此山中,所以依然看不全,看不透。

  《“国学小名士”经典朗诵大赛》里的人主要包含中学生,他们的国学积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熟悉的,我不熟的,甚至还有生僻的居然都会。真可谓是无事不知啊。这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积累国学的多少,他们不只是会背古文,还理解国学。

  国学,是一个在渐渐消亡的一门知识,从过去的家喻户晓,到现在的没人知道多少。国学中的意义也被人更改,就比如说,有的人看《孙子兵法》,却利用《孙子兵法》想怎么让自己升职。国学现在就像天边的彩霞,看上去美好,可是却转瞬即逝;又像地上的花朵,闻着香气扑鼻,可有怎么样?依然随时会凋谢、枯萎。但是如果想挽救国学,传承国学,那只有让阳光不再溜走,让花儿分撒种子,这样,重拾遗弃的明珠,才能挽救国学,让国学继续传承下去。

  现在的国学,只有往下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下去,可是光背是没有用的,国学,是靠做到的,国学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行。

  但是,如今,人们为什么学国学呢,我猜,可能是为了传承国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品行而学国学,但是真正这样想的人又会有多少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少年,就只能担任起传承国学的事,让国学不再像小花、彩霞,而让他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中。

国学作文 篇2

  国学,乃华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蕴、乃华夏民族千年之精华,它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气节。其底蕴的优厚,使得现在的人们依然感到心旷神怡,当读到一篇好的古文时,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刹那感到了内心深处的净化,超凡脱俗。

  有人问我,问我怎样比喻国学?我这样回答:“国学就像一壶好茶,有着青山绿水的韵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无穷。”的确如此,如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般,真是人间最享受的事。就从我华夏历史最早的一部经典《大学》说起,他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为核心。

  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至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生养性不只是内醒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养的过程;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书我想这也是古人当中君子们都有的宝贝吧。

  发扬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旧的思想和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也就是《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含义,在后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读了以后虽然周围没有其他声音,可是却会让人感觉气势浩荡,激情澎湃,让人引起共鸣。虽然现在是强大先进的社会,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十分先进。

  灯取代了蜡烛、手机取代了书信、汽车取代了马车、高楼大厦取代了小平屋。但是,古人的这些言论,这种修身养性的精髓,现在人能做到吗?发自内心的,大多数古人要两袖清风得多、要高风亮节得多。现在回想古时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难忘的时光!再向古人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不得不感到与众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耸,高山流水的曲调送入双耳,茶已泡得浓香纯,我眼睛已紧闭,在这诗文的意味下回望那远古的大地……

  我梦想着来到了曾经壮观的好水云南滇池,那真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孙髯在大观楼题的长联,深情描绘了着壮观景色,“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奋人心,气壮山河!可是,现在的滇池啊,唉!我也梦想来到西湖,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也没有了漂亮的面貌了。曾经的世界不在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历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弹完了,茶也干了,这时我睁开了双眼,我知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千疮百孔的世界。这意味悠长的国学啊!一时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壶好茶,来再好好品一品、读一读。

国学作文 篇3

  从我上一年级到现在一直在学习国学,这门课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在《礼记》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一则的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业,心里总是念念不忘,每天都会温习,甚至休息、娱乐的时候也不忘学习。老师说:“这则是教育我们一定要热爱学习,按时温习,不忘学习。”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动物园,我心里特别高兴,我都好长时间没有去过动物园了,穿上漂亮的衣服我正准备跟着爸爸妈妈出门,忽然想起来第二天的课文我还没有预习,所以就没有出去玩改在家里温习功课,爸爸妈妈看我这么自觉学习都非常高兴。

  爸爸妈妈每天上班都非常辛苦,所以我们不能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一定要自觉学习,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国学作文 篇4

  漫步人生路,一年年寒暑。多年来我已成长了许多,亦变化了不少,但始终未曾改变的是:我依旧踏着国学的`脚步,走着属于我的道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对于儿时与米饭作斗争的我来说,简直是是私人订制一般。每当我想抛弃碗中剩饭时,这首诗便会不经意间在我耳畔回响,让我着了魔一般将饭塞进嘴里,缓缓吞下。从其中我学会了节俭和珍惜。

  初中时,我离家百里,到县城里去求学,心中总不免有些苦涩。人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在那时我却深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一种这样的伤感。

  大抵也是在那个时候,由于深患“独生子女症”,我根本找不到一个朋友,总是一个人形单影只。正值无奈之际,《论语》和《中庸》却突兀地从书柜角落走进我的生活,带我走出了这无人问津的境地。一个告诉我“直两用中、不偏不倚、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才是处事之道;另一个告诉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至理。于是乎我渐渐交到了一些知心好友,渐渐远离了孤独。

  三年初中生活一晃而逝,三年的同窗终究是要走散。在那时我终究是领会到王维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的伤感;也终究是领略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放洒脱。

  骊歌仿佛还在耳畔回响,我却已然踏进了高中的大门。也依旧是离家甚远,虽是已不复往日的忧伤,但身边却充斥着喧嚣,内心充斥着迷惘。正值迷茫之际,似乎是受了那文艺范十足的老师的感染,我又重新捧起了那一本本已然放下的国学经典,开始细细品味起来,去寻觅那错过的风光。虽然时间不长,但那一本本经典却如同那盖不住的茶香,在我四周散开了,萦绕在我的身旁,洗净去那些喧嚣,拂去那些迷惘。夜明珠的光芒在喧杂浮躁的白天被太阳似火的光辉遮盖,而到了夜幕降临,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就默默地发出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光芒。而国学经典不就像这夜明珠一样吗?当我们心灵嘈杂而无法沉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将它忽视,从而无法欣赏其美丽。而当我们心灵的灰尘沉淀下来,腾出一片安静的时候,它们就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引你走向光明。它们就像是一把把古色古香的掸子,为我们拂去心灵的灰尘。

  带着一颗已然纯净的心灵,我又将踏上新的征程。《诗经》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鸟鸣叽叽喳喳,书声朗朗入耳,坠入在国学的海洋,享受这清新的空气,这是何等乐趣?

  归期未有期,只愿轻踏国学的脚步,去寻觅那一抹缥缈的墨香,寻找那属于我的远方。

国学作文 篇5

  国学,古意,旧时国学,如今古意。

  秋风秋雨煞人,面对此情此景,寡居的易安,是否愁肠百结?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易安的文字总是如此柔媚衷婉,她总是把你轻轻带入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尽思念,连接起两段相融数百的时空,让你深深沉入她的愁海,“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也不例外,为她而泪眼婆娑,愁肠百结,可是触摸到她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震惊了!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强?无论多么凶猛的狂风暴,也无法撼动她的坚强,她的执著信念!

  橙,如易安。

  “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一生极坎坷,仕途的不畅,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委身文坛,又何谈终身,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白,如东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清静与自由。尘世繁杂,官场黑暗,为名利而争者不乏其人,唯有他归田园而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为朴实,”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为清静。

  青,如渊明。

  国学本为一张白纸,正是这些另一番神采为它独添神韵。与其纵横千古的风尘,倒不如为国学者一抹亮色,还可于无声的静夜,伴你入梦。

  幽婉醉梦中,缄默着色,把三千欢愁溶于国学其中,微慰平生。

国学作文 篇6

  观数十年高考在中国的发展,重理轻文已成了学子们的普遍思想,俗话有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乎,在中国传统主流教育中的文科与国学偏被遗忘,甚至成了理科生中没用的学科。

  对于现状,作为一名倾向于文科的文科生,心中自有感慨万分,却也倍感无奈啊。当今世界发展之潮流并非学术研究,并非什么大思想,并非是古时百家争鸣的时代,现在国家倡导的是经济,是民族复兴与发展,要大力发展,必重视科技,想科技兴国,必重视理科。但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我们却丢落了一些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思想的发展。因为国家的发展重视科学,所以后面直接面对社会的就是理科专业,国家得任意部门都需要一名理专的人来提高科技含量,并且,社会的企业注重实际效益,能带来效益的人才就是好人才,科技常常注重创新,然而现在的科技却被格式化,新中国的重理教育像科举制重文那样失去新意与活力。

  所以回到高中,有多少学生忍着外界与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艰难的选择了文科,而且不仅数量极少,质量也实在不能恭维。因为教育重心的移,文科不可避免的失去主线,与社会脱轨,无论是就业还是一个人的成长,文科似乎只是被看作辅助性的东西,而不能作为人生的方向主流。尽管是一些文科生,也不明白自己的清晰方向与未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文科的失衡导致国家文化的残缺,传统文化的断代,直至近几年,中国又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提高文化实力。

  这种亡羊补牢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对文科生产生积极影响,但究竟是把文化放在辅助方面。然而国家要发展和复兴,却只能把理科放在主要位置,因为它关系着国家的现实利益。但重理也绝不可轻文,特别是国学与古哲学等方面,原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绝不应该在近代被丢弃。虽然我们倡导取之精华,弃其糟粕,但精华的部分一定要继承下来,这便是文科发展民族文化而要完成的任务,这便是文科的意义。

  现代文科切不可学文而不知文,文科应有文科的风范,文科有文科的重要与任务。若说理科为历史的缔造者,那么文科便是历史的承载者,文科不可不自重,不可不被重,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华文化的传承,文科生必不可少,国学与文科必然会被历史所留下来。

国学作文 篇7

  漫步人生路,一年年寒冬与酷暑。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东方腾飞的巨龙。但“踏着国学的脚步,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始终未曾改变。

  “国学”,顾名思义,“国”便是中国,“学”便是学问。那“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是外国所没有的。原来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其余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了,包括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其代表的“哈巴拉文化”早已被历史所遗弃。历经历史选择与时代变迁,只有我们大中国的古文化与国学传承了下来。

  细数年轻的梦,轻指幻想的风。微风拂过,霓裳飞舞,心之深处,有暗香盈袖。我愿追随国学的脚步,沐浴着窗外阳光的气息,用国学之美洗涤我的心灵。

  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曲折,有时我也感到迷茫与彷徨。这时又是国学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屈原含恨九泉著千古《离骚》,司马迁忍耻宫刑留“史家之绝唱”,秦始皇作为人质扣在赵国后一统天下为世人敬仰。国学告诉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窗外姹紫嫣红的春天,怎一个美字了得?国学告诉我“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原来,美好的春天还可以这样赞颂。国学让我认识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子,让我认识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仙,并被他的崇高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徜徉在国学的星空,我看到了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

  啊!原来国学已在我的心中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

  清晨,国学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天边的第一缕曙光;夜晚在孤灯下品一壶清茶,淡淡的香令人神爽。翻开那书架上泛黄的《诗经》,纯净的文字,唯美的意境,令人心醉。

  带着一颗止水般的心灵,我又将踏上新的旅途。鸟鸣叽喳,书声入耳。坠入在这国学的海洋,享受这清新的空气,又是何等乐趣?

  归期未有期,只愿亲踏国学的脚步,去寻觅那一抹缥缈的墨香,寻找那属于我的远方。

国学作文 篇8

  国学是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智慧铸成的瑰宝。它涵盖了各朝各代文化艺术,古代的哲学、文学、政治等诸多方面都称之为国学。国学以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根基,各家学说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擅长的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因此,国学的各个学派并没有主从之分。

  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伴我们成长,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这些经典教授了我们许多道理,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传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一起坐车回乡,一个小孩在路上用砖石泥土盖了一座城池,挡住了去路,孔子要小孩给他让一下路,小孩却说:“先生,车应该给城池让路,而不是推倒城池给车让路,你说是吗?”孔子听后大吃一惊,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小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它告诉我们: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方面学习,对照别人的缺点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还有许多经典的文学著作,无不为我们展示着语言的魅力。《三字经》语言精简,寓意深刻,“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全都告诫我们要趁着年少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学名著之一,其文意深刻包涵广博,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宠辱若惊,贵大患者身”。“人之所畏,不可无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都是出自《道德经》的名句,表现了老子思想的精华,当属国学一大经典。

  国学,教我们明事理,辩是非,冶性情。我们从小在这些历史的沉淀中熏陶着感染着慰藉着,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蜕变,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因这些瑰宝而丰盈!

【关于国学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1.关于国学作文汇编6篇

2.关于国学作文汇编八篇

3.关于国学作文汇编5篇

4.关于国学作文汇编9篇

5.关于国学作文汇编五篇

6.关于国学作文

7.关于国学作文汇编七篇

8.关于学国学作文汇编10篇

上一篇:国学作文300字 下一篇:国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