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文

2022-03-10 故宫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宫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宫作文 篇1

  春节期间,我们游览了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故宫,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皇家陵园明十三陵,被八国联军掠夺的圆明园,仿西湖建筑的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八达岭长城等名胜古迹,还参观了现代建筑鸟巢、水立方、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宫。一踏入故宫,就看见壮丽雄伟的午门,金黄色的砖瓦在红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尊贵。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我经过太和门,看到了一对威武凶悍的铜狮,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直盯着我,两只锋利的耳朵听着人们赞叹不已的话,四只有力的脚支撑起庞大的身体,让我对古代匠人的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太和殿门前两侧,有四口用鎏金铜做成的大缸,上面写着“大清乾隆年造”,两边各有一个狮子环。听导游说这些缸的口很宽,容量大,有防火作用。以前的时候缸里储藏着许多水,宫中一旦失火,就可以用水灭火,冬天太冷结冰的话,还要在下面烧炭加热。

  故宫的钟表馆里收藏着许多形态各异的钟表,好多都是英国、法国制造的。珍宝馆里有许多奇珍异宝,我最喜欢的是蓝色的镶满珍珠、宝石、黄金的皇后戴的凤冠。还有御花园、角楼、九龙壁……故宫实在太大了,要我们细细观察,才能体会它的博大精深。

  故宫不但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皇朝的历史。

故宫作文 篇2

  你知道吗?明成祖朱棣1406年始建到1420年建成紫禁城,至今已六百年。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长这么大我没去过故宫,但听老师讲,看纪录片,看央视综艺,莫约也与故宫距离拉近了很多。

  “在故宫里走,你能看到的是古人实实在在生活的地方。你看到某个地方,诶,就想,以前的人在这里是什么样的姿态?如果平行世界真的存在,我相信我能真的感受到那些古人。”政治课讲文化的多元性,讲文化遗产,老师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曾经外国有人来中国旅游之后说,‘我们在现在的中国怎么看不到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痕迹?’,”一番话让全班气氛凝重了几分,“当年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我们的文化和工匠,在日本修建唐朝的寺庙。你们知道吗,现在如果想要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唐朝古建筑,我们只能去日本。”

  这是个令人遗憾的事实。

  后来林徽因,梁思成等建筑学家拼命保护的古建筑,仍然有很多被拆毁,令他们痛心……

  如今日本留下的那些完整的古建筑,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招提寺,法隆寺……它们之所以能够完整保存至今,梁思成有很大的功劳。

  他却没护住中国的很多古建筑。

  在一个国家被侵略的时候,保家卫国不会有多少人优先保护文化遗产;在一个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发展经济,巩固政治,也不会有太多人能意识到这些凝结了古人智慧与辛勤的古建筑。在发展中造成的这些损失,真正要怪的,也怪不了谁。

  “我就很羡慕北京人,坐车一会儿就到故宫啊,圆明园啊,颐和园啊……在一条路上走走,说不定一脚下面就是一个坟。”全班笑。

  讲完关于故宫,关于北京的事,对北京多了一分向往之意。小时候听到北京,哦,那是首都。后来听到北京,哦,那有四合院,有京剧,有天安门广场……想象未来发展,想到北京,哦,好多名校,难考,房价物价很贵,环境不那么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还想在十年之后的十月一日去北京看升旗。听老师讲故宫,讲北京,我还想去北京走走,逛逛紫禁城,离历史再近一点……

  其实紫禁城也经历很多修修补补,除了六百年历史变革,血雨腥风,还有它身上载着的历史,太过厚重。鸟瞰和被仰视的紫禁城给人视觉感觉气势雄伟壮阔,这是中国古建筑之美,是它所载历史之厚重。望而生畏,也生荣。

  那你知道吗?中国上下五千年,这片大陆上承载的历史更厚重到难以想象。

  “可惜紫禁城的历史只有六百年,”政治老师语气落寞,“我们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多希望能看到一千年,两千年,以至更久的中国。”而当年鉴真带去日本的唐招提寺,早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唐朝寺庙。

  时代慢慢发展变迁,有些东西慢慢变淡。我们的故宫,我们的紫禁城,当下的人,一定要让自己好好了解这座城,这个国。

  故宫六百岁,中华五千岁,千古兴亡多少事。今中华有为,往岁残卷今朝醉。我们不会再忘掉什么了。

故宫作文 篇3

  故宫是中国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群,它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并且拥有大量珍贵的中国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故宫象征着中国的古代历史和古代的文化。而在这样的一个建筑中却悄悄地开设了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这一个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了巨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这是外国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入侵,并呼吁“把星巴克赶出故宫!”。先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之所以有人会去设立这样一家咖啡店肯定是存在这方面的市场。而作为设立这个行为,我觉得只要没有对故宫这个历史文化的宝库产生实在的破坏,其行为最多就像普通的旅游商店一样无可厚非。

  而对于由这个事件所引发的外来文化入侵的大讨论,有人说外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导致了国人不知道重阳节、乞巧节;外来的KFC、麦当劳、必胜客冲淡人们对传统食物的渴望,而国外的好莱坞使得中国的戏曲无人问津。于是有人认为所有外来文化都是阴谋,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而事实是这样的吗?西方人所带来的一切全是阴谋吗?就先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国。现今国家的体制不就是源于西方的马克思吗?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巨大进步的科技又有多少不是来自西方呢?所以这“一刀切”的论断一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承认西方文化为中国带来的好处绝不只一点,甚至在危机的时刻还帮了中国一把。

  纵观历史我们就知道中国的文化也曾经推动过世界,中国的指南针、造船术、活字印刷、造纸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这可见中国文化的辉煌,再看中华文明最为繁荣的唐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思想与文化,并且向外也输送了许多中国特色的文明。

  可见,当时之所以繁盛是因为中国对外界的兼收并容。之所谓海纳百出,有容乃大,也可以得知只有开放胸怀才能够国家强盛。当然闭守不前的危害也可以从“近代史”找到。

  但是我们在抱有博大胸怀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外来文化确确实实对国内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比外来工业产品与传统手工商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工业产品在生产线上快速流动,只需一天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成千上外,而手工艺品即使让速度最快的工匠来打制,一个星期也造不出多少。比方说前一段时间的“茶壶事件”中贴标签的行为,充分的反应了手工生产的不足和供需矛盾。对于其它方面可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比如传统戏曲所含有的精彩程度能比得上运用了各种特效的电影吗?

  我认为在传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去思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而我认为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们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所以要想传统文化走出去,就一定不能让传统封闭,一定要让传统与现代结合。

  再反思“节日现象”,确实一下子有许多的节日进入了中国。像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都大把涌入了中国市场,而且很多时候都学得不像,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这哪有什么感恩节、圣诞节?!这已经变成了火鸡节、甜点节、礼品节。很多时候都包含了强大的“商业主义”精神。再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农历新年,虽说是法定假日,又如何呢?!不都到最后只剩下的是粽子节、汤圆节、月饼节、大餐节。这还有什么味道?五味令人口爽!最后可能只是为了节日而节日,谁又知道去团圆?谁又知道去赏月?那一轮明月所带来的宁静已被城市中的烟云所遮蔽,而团聚在一起的温暖已被那“口爽”的食物所埋葬。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人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的高速发展的时代。有调查表明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然后呢?大家累了已经没有多少精力了,所以对于商业思想入侵说,我认为那只是“文化衰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强”,需要我们自己“勇敢”地“站出来”,“批判”自己;“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而不去铺天盖地找别人的理由,挑别人的毛病。中国该怎么发展?中国该往何处去?绝对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中国人自己。而自强那也一定就是唯一的出路。

故宫作文 篇4

  故宫一下雪,就成了紫禁城。

  高高翘起的檐角顶着白雪,光线幽微的宫灯顾盼着皎皎素月,房顶上的瑞兽年复一年守卫着千重宫阙。

  这不是在故宫所见的实景,而是已经开放体验的“全景故宫”项目,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走进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

  我在故宫,为这位600岁的老者拍照,拍好的照片就用来完善这个项目。不用担心屏幕上的故宫不够真实,数字影像的精度已经大幅提升,连宫苑角落边秀竹狭长的叶子上,两三分白雪的寒气都清晰可见。这样的感官体验没有北京冬日一贯的阴霾,甚至比亲临其景都更胜一筹。

  八点半,我和另外几个摄像师来到太和门前。钥匙入锁孔,沉重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周一故宫博物院闭馆,雪中的太和殿广场空无一人。那一瞬我的大脑全都放空了,整个人薄得像影子一般,只剩下震撼的灵魂,立在纷飞的大雪里。

  我想拍尽可能多的地点,又想每一个地点拍尽可能多的角度,无奈时间有限,只能在表盘上追逐秒针的影子。

  讲来或许有些好笑,为了让大家能够尽早地看到故宫雪景,我还特地找了一名同事做“摄影助理”,拍到一半,就让他把其中一张照片内存卡送回办公室。一名少年在满天飞雪的宫宇中奋力奔跑,手中紧攥的,不是十万火急的密旨,而是一张小小的内存卡。这样的场景,竟有一种岁月轮回的浪漫。

  拍摄工作总算完成,我和同事漫无目的地在万里白雪中乱走,看见红墙边有几张石凳,便拂去积雪,坐下聊天。

  “我们文博行业的待遇普遍不高,有没有想过离开?”

  “没考虑过。”

  “我也没有。”

  会心一笑。

  我在故宫拍雪景,拍文物,将照片上传至数字平台,进行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的数字化采集,用一张张照片,支撑起故宫的保护、管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除了全景故宫,我们还开发了更多互动体验项目。运用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V故宫”,你可以佩戴VR眼镜沉浸欣赏,没有眼镜也没关系,系统支持裸眼模式,依旧可以自在漫游。延禧宫中未完工的灵沼轩,经过专业人员抽丝剥茧般的研究,这里也展示了它虚拟修缮后的景观。“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更是重新定义了文物的欣赏方式,《清明上河图》中街边商贩的表情,《千里江山图》中山间亭台的构造,《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佳肴珍馐,俱是纤毫毕现。展厅里的文物不能翻过来欣赏,但在这里,鼠标轻轻滑动翻转,底款便清晰地浮现在你眼前。高精度的三维数据,还模拟了文物的材质,打造丰富光影变化,好像宋代青瓷碗、元朝象耳炉、清时珐琅瓶就在你手上把玩。清雅的光晕,是穿越百年的浪漫。

  恍然间有一种错觉,故宫下了雪,就又成了紫禁城。

  但不只是紫禁城。

  它是新城,也是心城。

故宫作文 篇5

  红砖黄瓦,是你向世人展示的盛装;空阁独帐,是你内心无言的孤独。你看透俗世人间,历经沧桑变化,亲睹兵戈烽火。每一次国破家亡,每一次盛世开朝你都亲自记录。谢谢你——故宫。

  我行走过许多地方,遇见过许多的人,品尝过许多的滋味,可是,在你面前驻足时,我却多了一份淡定与恬适。因为心中多了一份虔诚,遇见你的时候就充满了欢喜;因为心中多了一份热情,那瞳孔中倒映出的色泽,才会在与人对视的刹那,透出那股赤子般的红。是你让我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了一个驻足停息的地方;是你让我在车水马龙之中有了一个回顾过往的角落。故宫,谢谢你。

  明清盛世,万国来朝,奇珍异宝,能工巧匠皆在你这里停足。你记录着那一世的繁华;记录着历朝皇帝的君临天下、正大光明;记录着万千学子的满腹经纶、文韬武略;记录着后宫之内的嫔妃争宠、尔虞我诈……你在时光中被雕刻,却又在不觉间惊艳了岁月。故宫,谢谢你。

  大国开放,“一带一路”,世人瞩目,共瞻尊容。你在这个文化自信的国家中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感染着每一位来访的宾客。曾经的繁荣在你这里终结,而今天的繁荣从你这里走出。探不尽的瑰宝,讲不尽的传说,你神奇的面纱勾引着每一个好奇的灵魂。再一次登上世界的舞台,你已不是孤身一人,而是背靠一整个强国。故宫,谢谢你。

  谢谢你,故宫。愿你此生不寂寞,愿你一世无尘扰。

故宫作文 篇6

  世界那么大,我最想去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京城皇帝的住宅。故宫里有博物馆,历史馆,故宫大殿,御花园……里面的许多文物都是经过当时的工匠们、精雕细琢而打磨出来的。故宫里的房子上有许多古代文案,比如回纹、花草纹、云纹、火纹等。

  我经常想象着自己穿着汉服,走进大殿。仿佛看见皇帝身穿龙袍高高在上、坐在王位上,大臣们按文武分为两列、笔直地站立在大殿中,他们与皇帝商讨着国家大事,听皇帝发号司令及训话。

  小时候,我经常问妈妈:“妈妈,您什么时候带我去故宫玩呢?”妈妈微笑着问我:“你为什么相去故宫呢?”那时候,我只是觉得故宫里有皇帝,很繁华,有美味佳肴,肯定很好玩。

  经过幼儿园、小学前三年、自己的广泛阅读、电视及电影的熏陶,我逐渐了解到:故宫对中国来说,不只是一个皇帝的住宅,更是蕴藏着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宝地。

  为什么我最想去故宫?我想去看宏伟的故宫大殿,想去看故宫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想去看历史馆中收藏的故宫历史,想透过故宫的文物及建筑、了解故宫传递的--中国古代悠远的历史及人文精神。

故宫作文 篇7

  故宫,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举世闻名。

  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帝王的住所。有500年的历史了。

  故宫的城墙有10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故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进了太和门,便到了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宫殿,在湛蓝的天空中,那金黄色的屋顶,十分美丽。

  太和殿的后面是中和殿,在举行大典之前,皇上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的地方。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再后面就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就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不能不令人惊叹!

故宫作文 篇8

  盘点20xx年中国十大文化事件,名列第四的是“故宫星巴克事件”,核心是“在故宫内已经开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店遭质疑”,起因于20xx年初,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并以传统文化捍卫者的'姿态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当诺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这立刻在公众中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论。

  被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曾被评为世界10大博物馆之一。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一直是国人值得炫耀之地。难怪乎当经营六年的舶来品星巴克出现在我们老祖宗的牌楼里,不经意间在芮成钢先生的主导之下,星巴克成为了一个挑动国人神经的刺!以至于在20xx年7月14日,在故宫九卿值房“驻扎”7年之久并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的星巴克咖啡店正式告别故宫。

  碰巧的是,11月份的巴黎之行,我却在世界四大博物馆是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见到了星巴克。这间星巴克店就开设在进入卢浮宫地下一层经离售票、检票处不到10米的通道边!除了星巴克,还有另外两间咖啡店,只是星巴克最吸引眼球而已!在拿起照相机拍下卢浮宫星巴克的同时,我脑海浮现一个疑问“法国人为什么就能够容忍星巴克等上卢浮宫的重要厅堂?”按理法兰西民族也是一个高傲的、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国家之一,以至于法国人认为法语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法国的历史、艺术,乃至文化也是法兰西民族最为炫耀的东西。

  如果说保护历史,捍卫历史的建筑、艺术品,比起法国人,我们是觉得汗颜的!巴黎除了卢浮宫之外,整个的巴黎旧城就是一座完美的古建筑集群,莱茵河两岸的古建筑足以让法国人觉得无比的自豪!但未见到法兰西人拒绝现代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世界最奢侈的物品专卖店就遍布于从凯旋门所在的星形广场,至香榭丽舍大街、协与广场,乃至卢浮宫周边。ferrari、chanel、armarni、versace、dior、lv、lancel等顶级名牌店琳琅满目,但这丝毫不见影响巴黎历史的光辉形象,也未见有损卢浮宫的威严!可见不是在于是否允许星巴克开在故宫或者卢浮宫,关键是在于其装修装饰风格及经营品味是否与这些历史建筑与谐!

  到过故宫的人都被故宫保存完整的历史所震撼,但是也被与故宫整体不协调的地方所侵扰,装修粗糙、服务劣质的小吃、小卖店,乃至坑蒙拐骗的黑车、野导游等等,我们最民族性的一些劣根性的习俗长期扎寨于故宫门前、门后,成为丢国人脸面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倒是星巴克之类的舶来品算是提升了故宫的服务品牌与品味!

  故宫如此,正在改造的前门大街也是如此。曾经盘踞在前门大街的诸多中华老字号,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还有月盛斋酱肉店、都一处烧卖店,这些老字号久负盛名,几乎多是百年老店,像六必居、同仁堂更有着四五百年的历史。

  毫无疑问,它们已经成为展示数百年京味儿文明的“北京名片”。但是除了同仁堂、全聚德之外,这些老字号已经沦落为不再知名的牌子了!充其量有些已经沦落为区域性名牌。根源在于我们怀抱的传统落后经营观念与管理方式!不是在于是否引进的星巴克这类与中华民族传统消费理念与习俗东西,而是开放的中国是否有接纳世界的信心与诚意?

  如果不是真正的开放,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服与谦卑,我认为,无论是故宫,还是前门大街,复古只是国人心里与脸面上的一层胭脂粉黛,历史的美与善、品质与修养是需要真正开放的心态才可以得以修复的!

故宫作文 篇9

  春风吹过柳枝,草地一片碧绿。春天的故宫,清风拂面,柳树发芽。我和妈妈一起去故宫,观赏神秘的九龙壁。

  站在九龙壁的正前方,抬头仰望着近30米长的琉璃影壁和神采熠熠的龙时,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勤劳而赞叹。

  我最喜欢的龙,是居为中间的大金龙,它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眼睛十分有神,坚定地目视着前方,长长的须在空中飘逸着,威风凛然。金龙的旁边是一条蓝色的龙,它似乎要和金龙争抢这颗火焰宝珠,腹部绕了一圈又一圈。蓝龙嘴巴微张开,身上的鳞片闪闪发亮,好像要跃出影壁,朝我们扑来。蓝龙旁边是一条白龙,头向上伸,尾在壁上盘旋,爪紧紧的摁住墙,尾巴略有上扬。

  看完九龙壁,我来到了故宫中的御道。在台阶的中间有一条长而宽的浮雕,上边刻着许多的龙,所有龙都是龙头对龙头,也再次验证了故宫中有许多对称的装饰,所有龙的面部雕刻也都十分细致,一丝不苟。

  这次对故官的走访我印象深刻。虽然皇王时代与封建社会已离我们远去,但是龙的精神依旧存在,龙的气魄也值得我们去传承。

故宫作文 篇10

  一座座红黄相融的宫殿伫立在皇城的每一处角落,显示着庄重与威严。故宫,这个响亮的名字,我一次又一次的被它吸引。亲近着它,那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辉煌衰落的历史了然于胸。

  踏入午门,顺着主轴线缓缓步行,远望前方,宫阙竖立,像是向我展现它们的风度。我站于大地中间,宽阔而深远。回首后方,文官武将几列整齐走来的样子仿佛历历在目:头戴黑色官帽,身披各色官服,一步一步朝皇帝身边走去。朱红的宫墙似为他们张开双臂,欢迎他们入殿,却又似要将他们吞没。清风吹来,我感受到了沉稳与忧虑。

  手轻抚宫墙,已然能蹭上些灰尘,一粒一粒,好像在不断提醒紫禁城,你已老。鲜艳而明亮的红披上一丝朦胧的纱,抬首那琉璃黄顶依旧在阳光的轻拂下泛着光,像是皇帝的一缕魂魄就在其上,永恒地守住紫禁城,为四方百姓祈祷着平安康泰。时光的流转依旧未能模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芒,皇威永在。

  继续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乾清宫,字迹色彩有些凋落却依然坚强地挺着,扒着栏杆向内看,中央便是龙椅,宽大的、舒适的,即使太阳的光辉在侧门两处照不进来,但眼睛还是会被那金灿灿的鲜艳色泽所晃。坐在上面的人便是古代皇帝,龙袍在身,大权在握。我感到皇帝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坐在龙椅上却焦虑不安。这一坐便是天下人的王,事事便要为百姓、国家着想,他的肩上多了一份比常人更重的责任,护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弘扬先祖遗志,这桩桩件件头疼的事让皇帝心忧,但这是他职责所在。上方有块牌匾“正大光明”,字方正端庄,气势磅礴,想必是皇上勉励自己、时刻提醒自己的名言警句。殿内陈放了些物品,在外面看不真切。我虽未踏入乾清宫,却依旧“看见”天子威仪以及肩上那份沉重的责任。我们如今身处21世纪,肩上有着不同需要担负的责任,天子尚勤苦去完成,我们更不能轻易放弃、灰心丧气,而是应努力的去拼搏,完成使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正大光明”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相信它会成为指导每一个参观者行为的准绳。太阳逐渐偏西,紫红的晚霞将故宫渲染的迷离而别具风情,不同的斑斓色彩,将步入傍晚的故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亲近故宫,宛如穿梭于茫茫历史长河中,朝代光衰的一幕幕,帝王履行责任的点滴,“正大光明”匾额的勉励,总让我一次次感到惊喜与憧憬;亲近故宫,沉浸入那古老的故事中去……

【【精品】故宫作文锦集十篇】相关文章:

北京故宫作文锦集十篇02-15

有关故宫作文锦集十篇02-04

写故宫作文锦集十篇01-30

【精品】游故宫作文锦集10篇03-09

【精品】北京故宫作文锦集9篇03-04

【精品】沈阳故宫作文锦集九篇03-03

【精品】写故宫作文锦集八篇02-24

【精品】写故宫作文锦集10篇02-23

【精品】沈阳故宫作文锦集6篇02-23

【精品】写故宫作文锦集7篇02-22

游沈阳故宫作文 写故宫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