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将历史上著名的“省港文化名人大营救”首次搬到大银幕上,展现了平凡小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抉择。取材于真实历史却不枯燥乏味,全员演技在线、有泪点有笑点。下面是相关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月几时有电影观后感2017【篇一】
作为许鞍华导演的超级粉丝,对电影《明月几时有》充满了期待。电影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今天的上海影城一号厅座无虚席。
影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1940年香港沦陷后平凡人物加入抗战的故事。导演整体拍摄很细腻,战争中的打斗、战争场面并不是激烈、宏大的,方姑和锦荣的'爱情也不是轰轰烈烈,但整体拿捏很到位。梁家辉的出现用特别的方式介绍个大时代背景下各个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三大主演的演技全部在线,一众老戏骨的配角表现同样出彩。值得一提的是叶德娴,演技堪称完美。
整个影片也不乏搞笑的点,其中方太太那句“死不要紧,但不要连累队友”是全场观众爆笑最强烈的地方。
影片最后是21世纪繁华的香港,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是无数无名英雄的共同抗争换来的,值得铭记。
电影结束后观众分别响起三次掌声,这是属于导演及所有主创们的。
总之,开头热血,过程走心,高潮震撼,结尾治愈。
胜利再见!
明月几时有电影观后感2017【篇二】
《明月几时有》的片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宋词名句,是品质导演许鞍华的最新力作,由周迅、彭于晏、霍建华(按出场序)联手一众当今影坛实力派郭涛、黄志忠、蒋雯丽、梁家辉、王菀之、吕良伟、鲍起静、春夏等主演。还原了一段1941年发生在香港的战争往事。
在许鞍华的调度下,强大的演员阵容各司其职,合力演出了“一幅特殊年代中的人物命运长图”。
纷乱的`战争背景前,三位主演淡定、勇敢、沉着——历史的硝烟散去,那些普通人,小学教师、文员、房东、老村长、村姑……原来都是英雄。
电影《明月几时有》将历史上著名的“省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还原到大银幕上,展现了平凡小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抉择。
面对一场生死未卜的营救行动,小学教师方兰(周迅饰)、神枪手刘黑仔(彭于晏饰)与绅士特工李锦荣(霍建华饰)根据任务随时变换身份,周旋在对敌前线。
明月几时有电影观后感2017【篇三】
许鞍华导演今年整整70岁了。从30岁初执导筒开始,拍到今天依然活跃在影坛第一线的中国导演,算来不多,而每一部作品都能维持较高水准,更为难得。在充满争议的《黄金时代》之后三年,她又携抗日题材的红色主旋律电影《明月几时有》回归,值得期待。
提到抗日电影,观众多半脱口而出“神剧”二字。确实,发生在7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下,前有商业利益,后有审查威逼,不论是否喜剧,多半走的都是《虎口脱险》的荒诞路线,呈现出来的面貌往往背离那场战争的实况很远,但《明月几时有》并非如此,全片的基调相当写实而人文。
影片有一个类似《虎口脱险》和《十月围城》的引子,即营救文化人士脱离日寇围剿的真实历史事件。茅盾、柳亚子、柳亚子、梁漱溟、邹韬奋……一个个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巨人挤在逼仄的一叶轻舟之中,在草莽英雄的掩护下投奔怒海,逃离魔爪。影片的前半段因此显得明快刺激,但许鞍华的用意显然不在做一个龙争虎斗的“局”,此后的剧情转趋平缓,水静流深之下波涛暗涌。直到最后观众才明白,原来那些巨人身后的平凡人物才是电影真正的主角,房东、写字员、小学老师、村姑……抗日英雄原是普通人,一如真实的历史。
拍过武侠、恐怖、警匪等商业类型片的许鞍华显然不是在藏拙,这种与“抗日神剧”大相径庭的处理方式是她一种自觉的创作追求。熟悉许鞍华的观众都知道,她的电影有重复出现的三大元素:政治、师生恋和古典诗词。不一定每部都有,但时常会以其中一种为主菜,辅以其他二者,烹出一席雅俗共赏的大餐,而《明月几时有》集齐了这三种元素。
政治不必多说,东江纵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传奇抗日组织,彭于晏扮演的“刘黑仔”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而在今日的政治背景下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宣传“红色正能量”的意图不言而喻。彭于晏凭借其利落身手承担起了大部分动作戏,谈笑中取汉奸和日寇人头的风范,让几场动作戏声势不凡。师生恋的情结主要体现在周迅扮演的小学教师身上,在房客茅盾先生的人格魅力感召下,这位文学女青年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东江纵队的地下联络人。周迅扮演的方兰造型多变,从大方得体的教师到干练利落的地下工作者,还有别具风情的疍家女造型,充分展示出周公子的个人魅力。
至于古典诗词,是影片一条重要的支线情节。永濑正敏扮演的日本军官与霍建华扮演的地下情报员以中国诗文论交,上演出一幕相爱相杀的基情大戏。片名《明月几时有》就出自他俩曾亲密探讨的《水调歌头》。影片甚至还挪用了“七步成诗”这样著名的典故,不过吐个槽,霍建华做的几句歪诗实在是互联网写手水平。
除了以上这些彰显出许鞍华个人印记的元素之外,她的作者性还体现在影片中众多难以被一锤定音的复杂角色上。一般来说,商业片为了便于观众接受,多半会用比较刻板易懂的方式来塑造主角与反角,但《明月几时有》不是这样。码头上设卡盘查的小卒,按说是最易被脸谱化的汉奸,但影片寥寥数笔,把他们那种犹疑在善恶之间,既想自保又泯灭不了最后一点良知的卑微人性描写得淋漓尽致。方兰的母亲是观众熟悉的“桃姐”,在片中承担了不亚于女主角的戏份,其精湛的'演出让人难忘。但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正面角色,影片在一开始也表现了她身为房东精明悭吝的一面。这些复杂的角色还包括上述永濑正敏扮演的日本军官。曾经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健将的许鞍华,即使在这样一部红色商业电影中,依然坚守了她的写实诉求和对人性的思考。
影片在梁家辉的追忆中开始,又在他步出写字楼,化身的士司机融入滚滚车流的镜头中结束。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上空升腾起一股沧桑寥廓的历史感。是那些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和挣扎,汇成了我们今日命运的走向。《明月几时有》也由此成为许鞍华电影长卷中的一部分,我相信只要她创作的脚步不止,这幅探索近代以来形形色色中国人颠沛流离命运的长卷,还将一直延伸下去。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