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

2022-12-14 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1

  在去年年底,我正在看《唐人街探案3》的时候,就已经推出了《外太空的莫扎特》的预告片。不过就在昨天,也就是8月12日终于迎来了全球首播,我也终于看到了《外太空的莫扎特》。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父亲任大望一心想把喜好天文的儿子培养成钢琴演奏家,为此父子争吵不断。一天,神秘的外星人莫扎特出现,从此莫扎特帮助任小天开启了和父亲“斗智斗勇”的生活的故事。

  其实许多的孩子像任小天一样,被父母强迫干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情,为此奋起反抗;许多父母也像电影中的任大望一样:望子成龙,希望把自己以前的梦想托付给孩子,希望让孩子替他们自己完成梦想。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往往出在沟通上,父母只要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并且没有人来调解感情或调解的不公平的.话。孩子就会慢慢地对父母以及调解人出现不信任。从而不回答父母的问题,不听父母的话,产生所谓的“叛逆”。我还很喜欢这部电影中任小天的一句话:“你们既然都把我的人生都安排好了,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这句话不知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啊!

  也许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莫扎特”,我们也总是想把这个莫扎特具象化。有些孩子将它具象化成了游戏:有些孩子将它具象化成了电视:还有些孩子将它具象化成了漫画。但是很少会有孩子将它具象化成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呢?对父母缺乏最基础的信任。

  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时不能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只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发言,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些调整。

  当然作为孩子,也要去尝试理解父母的感受,给予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2

  《外太空的莫扎特》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冲着黄渤去的,黄渤在我眼中眼技在线、人品在线、情商在线的好演员,稍觉不足的就是感觉影视作品偏少,这样的好演员就应该多演一些好作品。上次看到黄渤的作品应该是《我和我的家乡》,再上次还是《一出好戏》。

  影片讲述了父亲任大望逼迫儿子任小天放弃喜欢的天文而练钢琴,为此父子争吵不断。直到外星人莫扎特的出现,打通了小天的任督二脉,获得了全国钢琴比赛的冠军,最后在营救莫扎特的过程中任大望才意识到孩子快乐、健康、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电影的基调是温馨的、好笑的,我所看的场次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略显夸张的笑声。

  每个为人父母者在十月怀胎时起,不就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吗,但后来他幼儿时期,我们还要求他得听话,再后来,他上学了,我们的要求又进阶了,他不光得听话还得学习好,得按家长的步调来,否则就是“我是你爸(妈),我能害你吗,一切是为了你好呀,孩子。”

  最后以纪伯伦的《孩子》来结束吧: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3

  今天,我和父母共同观看了《外太空的莫扎特》这一喜剧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导演取材非常现实:主人公任小天从小父母离异,爸爸立志要培养任小天成为大钢琴家,于是每天逼着任小天练琴。直到一天,任小天遇到了一个被外星人“附身”的玩偶,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巨变。

  在我看来,在整部电影中刻画最为传神的就是由黄勃饰演的任大望,从他对任小天不止一次的责骂中,我们也逐渐了解了他的身世,他原本是一个热爱摇滚的乐手,与一个爱慕他的女人结婚,谁知道这个女人却是个势利眼,嫌弃他太穷,后来与一个富家老板结婚。而任小天的爸爸也只好把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全部寄托在任小天的身上。人们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报无数个课外班,恨不得榨干孩子的所有的休息时间。电影中的任大望也是如此——每天,任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如果琴练得不好,那就连半个小时的自由时间都没了。不仅如此,就算任小天只是看了一小会儿天文杂志,任大望也会毫不留情地撕碎儿子的限量版杂志,把任小天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直到爷爷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因为一直以来,任大望都在玩摇滚音乐,所以爷爷就总是希望他考一个文工团,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歌唱家。任大望从爷爷对他的日复一日的责骂中幡然醒悟。一直以来,任大望也在用爷爷教育他的方式去教育着任小天,所以任小天才会产生那么多的反抗情绪,一直以来,他都把自己的梦想强压在任小天身上,从而扼杀了他的自由以及梦想。原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件事,全世界都是统一的。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他们给我报画画班、架子鼓、跆拳道……有时妈妈看到电视上弹钢琴,突然就说:“儿子,你也去学钢琴吧!”看到体育频道,立刻就要联系学校,学打篮球……幸运的是我有个理智的爸爸,会听取我的意见,尊重我的选择。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过度了,就成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它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身体,还会破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百害而无一利。希望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看完这一部电影之后,能改变自己的看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活泼的人,而不是变本加厉地去摧残他们,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自由,实现自己的愿望,活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4

  这部电影其实拍的很真。但是真实过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萨列里同样是个著名的作曲家,才能上也许真的不如莫扎特。但是是否真的是萨列里逼死了莫扎特呢?我们要知道,这个电影里有着疯狂嫉妒心的男人教出了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还有李斯特和舒伯特。至少这样的一位老师是绝对有一丁点胸怀的。但是故事片究竟是故事片。电影中最大的美感在于莫扎特的音乐,直至今天,依然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我认为这个故事片不能正确的表现莫扎特一生,因为他是没有意义的。他除了展示莫扎特“神奇”的一生之外,它并没有值得注意的价值。莫扎特是个天才,但是却绝对不是个偷懒的天才。但是若是我这样的苛刻一部故事片有人文价值我就是罪大恶极。

  但是我们不防认为故事讲的是真的。这位萨列里大师失败的地方在哪?他嫉恨的不是莫扎特,是上帝。他认为上帝不公平,他多么希望上帝公平。但是他不懂,在某个特定时代的特定时期,每个人的.出生本身不带有不公平性。我们难道要羡慕音乐神童莫扎特吗?还是要嫉妒这个已经死了几百年的作曲家?不会,天才是存在的。贫富差距也是存在的。何必跟音乐天才莫扎特相比,又何必跟电影天才威尔斯对照,你为什么要羡慕世界首富的儿子?

  莫扎特说过一句话,“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这是我想表达的。中国报纸上总是会出现很多的天才,高考满分,哈佛天才。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最后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音讯。成名早并不定好,孔子就并不是年少成名,当然历史上很多都是。

  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功不成功却并不一定。但是要求问心无愧不是吗?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5

  当他死的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伪装都是虚假的承诺。

  那么瘦弱的身体躺在那个狭小的棺材里。他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安魂曲不知道是否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但他那一首首熟悉的宛若天籁般的旋律,却始终提醒我们有他这样一位音乐天才,曾经多么真实的存在过。

  他的歌剧我们没有来得及观赏,但是他的曲调却得以流传。嫉妒他的才华的人,是多么卑微的在羡慕着他。萨列里,这个不知道在外人看来是他的朋友还是敌人的人,就是那其中的一个,莫扎特死了,而萨列里却永远活在了自己良心不安中。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最后死了,死了,在他苦苦哀求想休息一下的时候他永远的休息了。不再受精神的折磨不再受贫困带来的'窘迫。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在尝试着世间最残酷的折磨。天才,我们姑且以为他是天才的时候,他没有骄傲,虽然他一直坚持着自己所拥有的音乐天赋是最完美的。但是他还是在努力的为了他的音乐谱写最后的辉煌。他没有停止梦想的追逐,他不会因为使他成功的也会使他致命的音乐而停止。

  莫扎特用尽一生在谱写华章,用他那单薄的血肉之躯诠释对音乐的理解。他和命运的抗争他失败了,他和音乐的战斗却大获全胜。在音乐的世界里,所有的音乐家都知道有那么一位自己想去超越的天才,天才就是莫扎特。他的音乐造诣,所有的人只敢用“天才”两个字来给他定义。

  星星陨落了,却再也不会有一个可以和他媲美的冉冉升起。但他一直在那里,只因他不死的旋律。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6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13岁的男孩,努力追求着成为天文学家的梦想,而他的父亲却想方设法地让他成为一名钢琴家。

  “人生该不该被设计,该由谁来设计”,这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父亲通过强迫来预设孩子的人生,是大多数中国父母正在做的“正经事”。他们痴迷于比赛、证书和成果展示,却忽视孩子的自我意愿和真正喜好。

  这时,来自阿尔法18星球的使者出现了。这个可爱的毛绒玩偶被小主人公叫作“莫扎特”,它来到地球就是为了纠正这个“未来伟大的天文学家”即将被迫改写的人生道路,进而完成拯救两颗行星的使命。

  镜头聚焦到小主人公身上,他坐在钢琴前,呼吸着不自由的空气……家长们对孩子施加不适当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看起来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氛围。事实上,家长们都在潜意识里试图将他们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给下一代。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7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看“外太空的莫扎特”,很被他的题目吸引。首先想知道“外太空,是不是外星人?外太空也有莫扎特?”主题又是家庭喜剧,会碰撞处什么样的火花呢?

  故事讲述了初中生任小天特别喜欢探索宇宙,父亲却希望他成为音乐家,每天催促他练琴……父子俩斗智斗勇坚持他们自己所坚持的。

  任小天和他的哥们都被父母安排着……像极了现在的我们。

  突然有一天,外星人莫扎特随流星雨到来,借助默默送给哥哥的小玩偶上,被小天取名“莫扎特”,他替小天弹琴,掩父亲之耳目,为小天打保护,父亲因儿子的“认真”、“飞跃”,陶醉其中,他想在钢琴老师面前“长回脸”,可是没有外星人“莫扎特”的帮助,结果可想而知。弹了8年钢琴的孩子,还在演奏小星星,钢琴老师愤然离去,爸爸也终于知道练琴的不是儿子。

  最让我喜欢的是外星人“莫扎特”带着小天,行走在书的天梯上,体验从未有过的喜悦;实现洁灵想要登上废旧水塔看看自己生活城市全貌的愿望;解决马元思念妈妈,外星人“莫扎特”捎来妈妈想念和祝福的善意;实现孩子们心中愿望,陪洁灵在离开这所城市前登上万里长城,给孩子们看了地球建筑与外星人有关的建筑,场面震撼(世界著名七大建筑)……

  其中,父子打赌以“晋级学海杯决赛“是外星人帮助小天逆袭的精彩部分,外星人告诉小天,他们的能量源于音乐和艺术,艺术感觉越高,能量越高,这也像极了我们人类社会需要发展孩子们的艺术素养的目标,小天通过外星人“集训”,倾听,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声音,感受大自然,用心表现,让一切活起来,他成功的获得乐海杯冠军,成为父母的骄傲和自豪……

  在长城上,莫扎特讲述了自己来到地球的原因——他所居住的星球和地球未来共同建设新星球的科学家成长轨道走偏,他作为外星勇士,帮助他回归,保护他成长,说的就是小天……“莫扎特因能量耗尽,”被坏人抓走,小天和他的哥们追索定位,最后用来自心灵的音乐拯救了“莫扎特”。全剧最终父亲放弃了执念,释然告诫我们:孩子们应该自己追逐自己的梦想,做父母的不该把自己的梦想再转嫁给孩子,强求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平安、健康成长为他们渴望的样子最好!

  全剧在小天自己坐在钢琴前主动弹琴结束……我在深深思考,剧中的爸爸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小天也像极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在斗智斗勇,在为他们好,但却忘记了点燃,唤醒他们的主动性,内驱力,“被动”之下,只会越来越糟糕,当下小目标,点燃内驱力,多读书,多体验,多感受,丰富感官,保护好孩子内心才最重要。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通用5篇)12-10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12-12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通用6篇)12-11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12-13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12-13

外太空的莫扎特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12-13

看外太空的莫扎特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12-13

外太空的莫扎特电影观后感(通用5篇)12-13

外太空的莫扎特电影观后感(通用9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