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观后感优秀

2022-12-05 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姜子牙观后感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姜子牙观后感优秀1

  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

  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

  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算卦的故事

  姜子牙的前半生可谓是穷困潦倒,一身的本事,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却不多,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怎么办呢?于是姜子牙开始给别人算命。

  人要是倒霉,那是真没办法。姜子牙从山上学师归来,卖面的时候,面摊子被大风刮跑了。卖肉吧,不仅一毛钱没赚到,还赔了个底朝天。最后,在街上支了一个摊子开始给人算卦。但是这城里城外谁不知道他姜子牙走背运,自己的命都算不好还给别人算,能准么?

  过了几天,有一个从别的地方来的年轻人,他是来卖柴火的,性格特别的倔强,然后他跟姜子牙杠上了。他问姜子牙他的柴火能不能卖出去。

  姜子牙沉吟片刻说道:“你到前边的大柳树下,你这柴火不仅能卖掉,卖了250文钱,还能得到三杯美酒。”

  年轻人不服气,走了过去,没有人来买柴火。但是他刚刚走过那棵大柳树,一个老头叫住了他:“你把这些柴火送到我家去,然后我给你250文。”小伙子心里一动说道:“老先生,我只要你200文。”他想证明姜子牙错了。

  他帮老人把柴搬到了家里,老人掏出了250文,对他说:“这是你的200文,还有50文的脚力费,明天我女儿出嫁,请你喝杯酒。”然后拿出一壶酒,三杯正好倒完。

  小伙子也是一个实在人,回到了姜子牙的摊子前,将250文给了姜子牙,承认他算得准。然后周围看热闹的都来找他算命。之后姜子牙的名声就传了出去,再后来他就进朝做官了。

姜子牙观后感优秀2

  很多人在纠结,要不要看《姜子牙》,因为评论两极分化太严重。你在纠结,就对了,说明你跟姜子牙有缘,你所缺乏的就是亲自去探索了。

  是什么支持我看下去呢?

  因为期待和探索。

  一直在期待,期待什么呢?惊喜?热血沸腾?笑破肚皮?不知道。.。.。.

  因为没有看影评,没有看剧情简介,所以更加期待未知!

  一直在探索,到底谁才是小九呢?,她会不会是九尾狐和纣王的女儿?,她会不会是哪个神仙转世?

  然而,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就是那个肉身妲己。这可能是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因为小九太普通了,没有任何光环,只是一个缺乏父爱的小女孩。为嘛小九的记忆只有父亲,没有母亲呢?这就是现实,太多的小孩子天天被母亲的啰嗦包围,而父亲成为稀缺资源,越是缺的,越向往。

  这么普通的人,姜子牙为什么要为她而战呢?

  首先是姜子牙太善良,太纠结,面对恶人,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处决,面对无辜之人,他想救;问题又来了?到底是该救,还是不该救呢?舍一人,可以救更多的人,可以息事宁人,但是违背道义;救她,会连累自己,还有更多其他的人(包括自己的boss),这也是很多美国大兵电影里面的痛点,经常为了救一人,丢了一堆人的性命,到底值不值得?(看电影的你,可能已经气到捶胸,这么傻,太不划算了,不要救了。)

  其次是九尾狐太聪明,她会迷幻术,其实是读心术,她故意让姜子牙看到小九,又不说破,既能制造逃跑机会,又给姜子牙埋了个雷,让姜子牙怀疑他的师父。她这么做,也是为了她的家族利益。她虽然代表了恶的一面,但她让姜子牙看到了师父的丑。

  在期待和探索结束后,留给观众的就是思考了;一部电影,能引人思考,就是有灵魂的电影:

  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什么是局?作为局中人,怎么破局?作为布局人,怎么自圆?

  什么是战争?战争能解决根本矛盾么?

姜子牙观后感优秀3

  续哪吒之后,彩条屋又改编了一个神话。老实说我还是挺期待的',但是在这里我要给彩条屋提一个建议。那就是:

  不要再改编神话了。

  不是说你们改编的不好,如果说彩条屋公司专门为改编神话而成立,那么继续改编神话,我也不会再说什么了。可是,彩条屋是为国漫崛起而成立的。

  如果彩条屋因改编神话而成名,那么是为国漫崛起而拍电影的说法就毫无意义了。

  实际上,国漫的创新程度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既然你是导演,你为什么不可以自己搞人设,自己搞主体呢?因为懒么?因为想象力不够么?

  自己搞人设,自己创新一点难道就那么难么?彩条屋的实际能力只有这么一点么?肯定不是!

  改编一个故事,谁都会!作为一名导演,拍电影的最大难关就在于人设!在于世界观的设定!如果电影只是改编一个故事,那么,岂不是人人都能当导演了?

  我所希望的“中国风”是不抄袭好莱坞,而不是改编中国神话。

  《罗小黑战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无论彩条屋将来会火成什么样,千万不要忘了:

  神话传说只是介入,并不是主体!

  给导演再举几个例子吧。

  例如,古代的白蛇传说,猫妖传说,九尾狐传说,都是很好的题材。包括昆仑山传说,甚至是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等等。

  这些没有历史考证,各种民间流传的说法也不一的传说,不都可以用来作为电影的题材吗?

  与其硬把新的故事套入板上钉钉,说法统一的神话故事里,不如找一些不统一的传说来创作一个新的故事,这样,最难搞的世界观就OK了。

  接下来就是人设,既然世界观已经出来了,那么人设也就容易了,只要不那么奇葩就可以。

  这样,不就很好了吗?既具有中国风,又有创新,不会太死板。

  在20xx年,我要祝彩条屋的各位导演和员工们新年快乐,也祝福彩条屋将来能够胜过好莱坞,让国漫崛起!

【姜子牙观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姜子牙》观后感06-20

《姜子牙》观后感07-17

《姜子牙》精选观后感12-13

《姜子牙》观后感05-18

姜子牙的电影观后感12-10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09-19

姜子牙观后感(精选28篇)07-21

姜子牙观后感7篇12-26

姜子牙观后感(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