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八佰》观后感 1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
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电影《八佰》观后感 2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战役爆发。80万国军惨败于25万日军。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中校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八百将士进入上海闸北四行仓库开始抵抗以拖延日军侵略的步伐。
四行仓库枪声四起,破烂不堪,而对面却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在中国将士抵抗日本人这四天四夜中,视死如归的感人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能忘却,但却让我知道了落后就会挨打这个残酷道理。年仅十三岁的小湖北亲眼目睹了两个哥哥惨死于日本人刀下,喝下酒说老子不怕,自愿加入敢死队。在小小的年纪就有舍身忘死的气概,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刀子,一个普通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用自己的生命接上了电话线。当日本攻城小队即将破墙,陈树生留下留生取义,儿所愿也血书后绑上炸弹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当双方战役不分上下时,为壮我国威,激起国际社会支持,壮士们冒死在仓库顶上升起了国旗。日本战机不断投弹俯射,护旗国军伤亡不计其数,最终在战友尸体簇拥下竖起了国旗。
我们要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警句,一定要勿忘国耻,自强不息,肩负众望,砥砺奋进,让中国屹立世界强国之林。
电影《八佰》观后感 3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八佰》。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松沪会战末期的四天战斗,中国人在四行仓库和敌人日本军战斗。日本军有16余万的士兵,而我们中国只有仅仅420多人,题目之所以叫八佰,是因为团座对人民说有800壮士,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但这还是敌不过兵强马壮的`日军,所以,上海也沦陷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日本兵要把我们最后的阵地——四行仓库爆破,我们没有办法,扔手榴弹下去,可是打不到,因为日本兵用钢板防住了。用枪打,会反弹回来,没法子。大家正愁着呢?突然,一位战士背上炸弹,把一个手帕拿出来,放在队长手上,说:“交给我妈。”然后,他走向大家砸出来的洞,朝着日本兵纵身跳了下去……原来他要用自己的身体来炸日本兵!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顿时,火光飞起。尽管被炸了,但日本兵还是不罢休,继续砸洞。于是,一个个战士背上炸弹,从洞里跳下去,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响起、一道道火光飞起,一个个战士跳下去,终于,日本兵被无畏的中国将士给吓退了,我们守住了我们的阵地。
同学们,祖国的希望是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 4
这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在之前没做过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到了才知道讲的是战争片,而且是很沉重的片子——八百壮士。
影片中有几处剧情另我颇为感动,尤其是欧豪饰演的端午一角,由起初的'想活下来,想当逃兵,到后来的英勇护旗,他那句“飞机被我们打跑了!”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令我的内心触动,也是因端午的蜕变,他在弟弟小湖北心中的形象才变成了一个身披战袍,骑着白马的英雄。
影片中还有一处,是战士们争先身捆炸药包,跳下楼以身炸敌人的一幕幕,此时,对面租界里姚晨实验的角色(忘记了名字叫啥)含泪喊道:“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引起我诸多感想,真的是国人胆怯懦弱吗?回忆起,八国联军侵华时,仅不到两万外军,面对我国16万清军,只死伤几人就能获得“满载而归”,真的是我国人无能?懦弱?胆怯吗?远非如此,武器——实乃我国人之硬伤!骑兵、弓箭对战枪弹、飞机,战果可想而知啊!所以,也不怨士兵们胆怯,实在是曾经的代价太大,心中的恐惧太深;也不怨我国的创造力不行,实在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等创新,武力装备急需啊!
遥观古今,只有正确的领导统治,上下一心,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电影《八佰》观后感 5
2020年9月9日,包材事业部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到太平洋影城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八佰》。
影片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剧中被硬召入伍小人物心系民族气节,抱定卫国捐躯之伟大壮志决心,壮士们甘心以自我牺牲唤醒当时中华四万万同胞奋起反抗之心、坚定华夏发展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向上之心!一帧帧通过中国电影人提炼和还原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壮烈画面,无时无刻不令观众为之动容!
心怀敬意地看完两个半小时影片,心中充斥着意犹未尽,最后镜头切换到当今之上海,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身为和平时代的共产党员,应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尽献自己力量,为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电影《八佰》观后感 6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会涌动出一股豪情。
就好像是透过屏幕,我亲眼看见这些勇敢的战士,民族的英雄,用鲜血,用生命唤醒了我。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准确的主人公;确切地说,每一位奋战到最后战士都是主人公。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一名战士毅然选择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面对子弹,迸开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牺牲绝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轰炸声消失在血烟中的战士,都是无畏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弥漫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但这其中有一直忧心耿耿的民众,他们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这让所有人都看见,这场战斗不是这单单四百人的战斗,是全中华民族的战斗。
而在最后,向租界撤退之时,他们面对弹雨无所畏惧;我坐在椅子上,看见他们身后溅起的`血雾,脑中忽然浮现鲁迅先生的话:“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是的,在这血色之中,我真正看见了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燃烧在我胸口之左;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前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人民。
八佰,不止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电影《八佰》观后感 7
很早就期待《八佰》这部电影,如今终于上映了。今天,我和姑姑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末期,八十八师的战士们坚守四行仓库的真实故事。他们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在地狱般的环境里守了四天四夜,最终打退了敌人多次疯狂进攻。
其中,让我最震撼的是战士们升国旗的场景。为了表明与四行仓库共存亡的'决心,他们决定在四行仓库的顶层升起国旗。国旗刚升起来,敌人就像发了疯一样,派飞机轰炸我们的战士和国旗。飞机经过的地方,尸横遍野,很多战士受了重伤。可是他们依然用最后的力气把同伴的尸体堆在旗子下面,不让国旗倒下。一个年轻的军人,看起来还是个孩子,他的肠子都被打出来了。可是他没有害怕,没有胆怯,仍然举着枪对着飞机扫射,最后,这位战士也壮烈牺牲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潸然泪下。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那种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电影《八佰》观后感 8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
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的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电影《八佰》观后感 9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它讲的内容是:日本人要打中国,想要攻下上海,但是他们必须先拿下一个放着很多武器的大仓库,那里由我军坚守着,敌人有很多很多人,但是我们只有420人,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谎称八百人,这也是这部电影名字的由来。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有:战争刚开始,有一些胆小懦弱的人,特别怕死,甚至还有人不会拿枪,总想逃跑,可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战友和亲人都被打死或流血牺牲了,他们也鼓起勇气决定和敌人奋战到底。还有对面租界外的上海滩,灯火通明,因为日本人不许打那边,所以那边的'人过的相对安全,老百姓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主动给我军运送食品、医疗器材,打气加油,这些镜头看的我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现在我们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可以过上心满意足的好生活,那是由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们简直是太幸运了,作为学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新知识报效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 10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百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电影《八佰》观后感 11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人与人的隔膜障壁,近乎绝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电影里年仅13岁的小湖北,跟随着叔叔哥哥落难逃命,却在偶然交错间被带入四行仓库。他看着对岸的灯光戏曲,眼中唯一的光芒是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所有人都照顾他,七月给他带来洋饭店的蛋糕,端午告诉他打完仗一起去照相。然而战争残酷,战火无情,叔叔被日本人切腹示威、七月被窗外飞过子弹一枪毙命、端午在对抗敌方战机中掏空五脏六腑,爱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在眼前骤然离世。后来,他放弃活的机会,用小小臂膀端着枪,眼神坚定地盯紧前方,恨不得一枪毙了日本兵!
最后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在中国人眼里,是最棒的。
电影《八佰》观后感 12
“国家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
前几天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国电影——《八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日激战时那仅存的400名军人对抗3万日军时的英勇无畏。现在闭上眼,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谢晋元带领400人的军队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作为最后的据点,仓库内有煤油等工业燃料,导致日军不敢使用大型杀伤力武器。仅一河之隔的租界有英国人,日方不能攻击,租界的人共同观看对面的场景,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但最令我敬佩的'片段就属于一个个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四行仓库跳下炸死楼下的日军。那一个个名字,至今我难以忘怀。“俺叫王振兴!”“俺叫李救国”。“爸,妈,俺来生再来孝敬您!”
为了在全国会议上维护中国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叠在一起,树立起了中国国旗。
影片早已结束,但我迟迟没有离开观影厅,为的是记住那些烈士的名字。我心中的波澜汹涌,思绪往前,一定要为国争光,做祖国将来的栋梁!
电影《八佰》观后感 13
这天,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抗日电影《八佰》。看后,我被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誓死护国的壮举所深深感动。
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东北、华北依次沦陷,上海也即将沦陷,蒋介石的军队撤出上海,留下八十八师希望得到国际的支持。小湖北和他的哥哥、叔叔本是一个军队的军人,被日军冲散。来到背靠租界的四行仓库,却意外被正在巡逻的八十八师的`团长谢晋元抓了个正着,误以为是逃兵,和他的哥哥在仓库里经过了种.种磨难下渐渐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后来,小湖北的哥哥因为扫射日军的飞机而受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小湖北也因掩护众兵将牺牲。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掉下眼泪。尤其是将士们眼看仓库即将失手,奋不顾身的在自己身上绑好炸药,边大叫着:“中国万岁!”边跳下去炸死敌人时,以肉身捐躯护国,我完全就哭了起来。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就在一瞬间变没了。这是多么强的民族意识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电影,我不禁沉思起来。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就是那些将士们换来的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很强大。
电影《八佰》观后感 14
今天我们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每一个触目惊心的情节和英勇无畏的角色,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刻在了我的心上。
影片的开头,一群来自湖北来支援上海的士兵,而前面,则是硝烟四起的上海。
“快跑!日本鬼子!“开启了整部影片。一路逃避日本人的追杀,他们也伤亡不少士兵。他们来到了“四行仓库”,这就是影片的主要发生地点,接连几次的攻击也让我见识到了日本人的残暴、卑鄙和无耻。
对面就是租界,也就是谢团长说的:“这边是堂那边便是地狱中的天堂了,为了让敌人战败,战士们接连背上炸弹跳下楼来进行自爆。
租界,就在四行仓库的对面,军人们每日夜里都会听到这里戏院的.声音。人们也在给战士们送必要的东西。
到最后,特派员说要他们撤离到租界。因为国民党对谢团长说,没有在三时内攻下四行仓库是他们的耻辱,晚上要和他们绝一死战。接连倒下的战士们,用进最后的力气也要冲进租界。临近尾声谢团长也受了伤,他对战士们大喊:“不要恋战,全体冲桥!”
这部影片使我最震撼的是中国军人的那种毅力,坚持不懈。这影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电影《八佰》观后感 15
对于我们而言,什么样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稳却甘愿踏出舒适区,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样不顾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电影《八佰》故事的开头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慨,四行仓库的背后拥挤着无数的上海市民,灯火阑珊,而四行仓库的正前方,借谢团长的话来说,前方便是地狱。
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 16
前两天妈妈带领着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新电影《八佰》。
电影一开始,我们先看见一队国军从玉米地里走向上海,而上海一半是废墟,一半儿是灯红酒绿。
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有一次敌人用钢板护体,来到四行仓库,准备砸墙而入。国军战士急忙反击,用手榴弹用机枪都打不透别人的钢板。正在这紧急时刻因为暂时说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把他们炸掉。大家不约而同在自己身上绑上了炸药。把敌军钢板护体想砸墙而入的敌人通通炸飞。这是我的心里隐隐作痛,为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们而心疼。为那些桥对面翘首观望看热闹的国人而感到羞耻。这次战斗事迹是英勇的,爱国气节是豪壮的.,振醒国人,震惊世界。
现在我们的中国正站在没有征战的硝烟中。我们青少年要拿起学习的武器,好好学习,才能报效我们的国家。
电影《八佰》观后感 17
苟活着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正的猛士,奋然前行。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年期间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以420人之力四天四夜竭尽全力抗击日军的事迹。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众多,好像没有一个主角,但又好像人人都是主角。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身绑满炸药为护国而勇敢牺牲的陈树生。年仅21岁的'他,只给母来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八个字,然后从楼上跳了下去。
这个影片如果从侧面来看,也是以极废质感且略带讽刺的镜头描述了苏州两岸两个世界鲜明的对此,一河两岸,一边租界,一边战场;一边天堂,一边地狱,一边是战火连天,惨烈人案的场景,一边却是人们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车水马龙的场景,而英祖界的人民也从一开始的冷漠到最后与战士们团结一心。看完后不禁感慨,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这是无数英雄前辈用他们的青春及生命换来的。我们如今虽不用。
每日面对枪林弹雨,但我们仍要将这拼搏劲和历史感放在心中。
正如影片开头所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
电影《八佰》观后感 18
电影《八佰》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与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昼夜,誓死保卫国土不被倭寇侵占的壮烈英雄事迹,为壮声势,实则四百余人的队伍对外号称八百人。
仅一河之隔,完全是两个命运,一边是天堂,歌舞升平,另一边如同地狱,炮火连天,一片废墟,两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剩四百余人的524团战士们,顽强地对抗数万日军,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英雄画面,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中华战死杀场,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唤醒了河对岸麻木的国人抗战意识,他们的英勇、他们的视死如归、他们不畏血泪的民族精神将永远活在子孙后代的心里。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祖国繁荣富强。我们不应该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太平盛世。如今的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大家一定要珍惜。
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干一行 爱一行 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企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电影《八佰》观后感 19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则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绝望与希望缠绕震撼画面,更是民族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影片中苏州河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表面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这一反差确实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希望。
交战中面对日军子弹难以攻破的钢板盾牌,战士们义无反顾地将自己裹满炸药,一个个从楼顶无畏地跳下掀开钢板并引爆自己来消灭日军。正是这声声爆炸声,乍醒了河对岸愚昧又麻木的民众。此时民众开始为战士们捐赠物资,他们燃起了爱国激情。在取得了这场艰难斗争胜利之后,战士们毅然决然地升起红色的国旗,他们知道这样做定会激怒日军,即便如此,也不退缩,更是不惜用身体去拥护国旗。在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守卫下,最终飘扬的升起在仓库楼顶,这一幕更是唤醒了民众的爱国情怀。
影片的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白驹,正是象征着这场战,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最后我想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国耻,吾辈当自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 20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侵华中国军人奋勇战斗的故事。
在东北沦陷后,日军到达上海,当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只有420名军人,团长为增长我军气势,就告诉记者这里有八百名军人,并且会坚守上海到最后一刻。在实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团长带领四百名军人奋勇前行,战争面前,战士们只有向前冲。
一道桥将四行仓库和租界隔开。桥的这边,硝烟弥漫,战士奋勇杀敌。桥的另一边,歌舞升平,百姓和租界的外国人观望着。当战争进行到第三天,一名叫陈树生的战士将炸药包绑在自己身上,跳入日军的聚集处,炸死了数名敌人,他自己也壮烈牺牲。这一幕,感染了隔桥相望的.百姓,感染了士兵们,这种不顾一切保家卫国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英雄。
最后,这四百人撤离了四行仓库,留下来一支敢死队。再撤离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日军的攻击,虽然他们只有区区四百人,但是,在战争面前,他们一个人就是一直队伍,战争夺取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如今的太平是他们用牺牲换来的。电影最后,播放了一段当时的影响记录和当时团长的照片,遗憾的是,那位叫陈树生的士兵,没有留下任何照片。他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八佰》观后感 21
看了《八佰》这部战争电影,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我为敌人残暴而愤怒,为中国人科技落后而流泪,为中国人铁骨铮铮的精神而骄傲。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有一种火焰在燃烧,愤怒的巨蛇在我心里游走。
四行仓库,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六七百余人在仓库里开个会,也不会感到拥挤。那里面防御工程齐全,大部分人背上都背着毛瑟狙击枪,防止敌人突袭。若不是此时我国经济落后,那么多祖国同胞也不会丧命于此。四行仓库里面有炸药,后面是英国租界,所以敌人不敢用重炮,这是一个绝对的地势优势。
这里面有着很多令人流泪的事,敌人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士兵背上背着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开了敌人的盾牌防护;将士们宁死,也不愿让国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来捍卫国家的尊严。
可恶,你们还敢挑衅。这是日本空军说的,但是,日本人残忍的杀害祖国同胞,就连无辜的租借人民也残忍地杀害,这难道不是日本空军的罪行?难道日本人就不会为自己的残暴感到愧疚吗?
让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新中华。
电影《八佰》观后感 22
“中华不亡,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万岁。”这个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使我热血沸腾。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学去看了一部抗战类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第88师524团第一营进入了四行仓库,在守卫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机把墙凿开,随后接连着日本军人冲了进来,有的日本人顶着铁皮开始凿墙。有的中国军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绑住了炸药,一个一个的跳下去引爆炸药。
第二天,有三个人想要通过下面的河水来逃跑,结果在拐弯处遇见了日本人派来偷袭的敢死队,三人立马潜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换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其他二人连忙拉住了他,过了一会儿,日本人走了,那个人也死了,两个人游了出去,有一个人立马喊:“小湖北日本人来偷袭了,日本人来偷袭了。”上面桥上要传去电话线,但日本有狙击手,有一个名叫刀子的'人过去传,他先用帽子试探,狙击手果然开枪了,他趁着狙击手换弹的时间一路狂奔,但是却在肚子上种了一抢,他躲在掩体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抛,电话线过去了,但狙击手却一抢命中了他的头部。
第三天,中国军人升旗,要让旗杆不倒,一个个中国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开着飞机扫射,有一个人用枪瞄准,“砰”一声,飞机被打跑了,因为挡风玻璃被射爆了,当这个人还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边的人却不淡定了,因为那个人看见射下飞机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队撤退,在租借的桥上的门缝中伸出了无数双手来迎接军人们。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林则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 23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河左边,是血肉横飞的战场,每位战士都战在死亡的边缘,河的右边是一派歌舞升平,人们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么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沉浸其中,久久深思。
《八佰》这部电影生动地再现出了当时悲壮的场景。它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影片中的两个情节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就如第一个情节中舍身炸敌的.勇士,他们悍不畏死,在身上绑上十几个炸弹,只为了能把敌人的阵容炸毁,和魔鬼同归于尽。可谓“忠孝不能两全”,一位勇士喊着:“娘!孩儿不孝了!”便拉开炸弹,跳了下去。他们那奋不顾身的一跳,是那样悲壮,让我热泪盈眶。
如果要说谁最不怕死,那就要数升旗护旗片段里的勇士了,他们的抗日热情值得我们敬仰。一面军旗在四行仓库的顶端升起,一架日本的飞机炸毁了旗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身子当支撑架,但是飞机再次把人架打散了。一个勇士冲出来迎战飞机,连被打中了腰也不知道,仍在抵抗。飘扬在四行仓库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它还是中国人不屈的抗战精神,誓死卫国的坚强意志!正是旗下那些伤痕累累的身躯、那些死不瞑目的双眼震憾了全世界。
历史告诉我们:民散则国弱,国弱则受欺。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但不可能一直没有。经济战争仍在继续,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电影《八佰》观后感 24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直到看完《八佰》后,我才真正了解到了这段历史,还有战争的残酷。
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以去享受生活,可以安心的坐下来写作文。如果没有历史上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们,我们又何来这般安宁的生活。我常常听到一句话:“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砥砺前行。”那些勇敢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才争取来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安全,这般美好的生活。当然,让我们能够享受生活的,也不只有在历史上那些血洒疆场,拼死拼活的战士们,更有直到现在仍在守卫疆域的各位解放军叔叔。他们在守护的,不仅仅是领土,更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就在去年六月,我们国家又失去了四位可亲可爱的战士。他们在于印度的'边境冲突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同时,某边防团团长也身负重伤。他们的死,是为了守卫边疆;他们的死,是为了保障国家领土主权;他们的死,更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他们的死,说是为我,为我们,也不足为过。可是仍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网上高谈阔论,以为网络就是法外之地,发表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论,诋毁着这些英雄,让人心寒。
我希望,每一位中国公民都不要忘了到底是谁,给了你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每一位自称“炎黄子孙”的人,都不要忘了根,不要忘了如果没有历史上的各位可敬可亲的战士,就没有现如今这美好的生活。
电影《八佰》观后感 25
“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句振奋人心的话出自电影《八佰》。
一年前,当我看到它的宣传片时就冲出来了一股欲望,终于,在这个国庆假期,我实现了愿望。
它讲述了淞沪会战在上海市内的最后一场战斗“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河边是被称为“地狱”的抗战区,另一边就是“天堂”租界。抗战区这边炮火连天,租界这边就是灯红酒绿,同样身为中国人,租界这边只有很少的人关心中国军队,甚至把日军能不能在三小时之内攻下基地当作看点。这是多么可悲啊!
战士们奋勇抗战的场面让我深受震撼。有一次护旗行动中,旗子被敌机射倒了,战士们不顾枪林弹雨,两步并作一步,冲上前去,死死地保住旗杆。密密麻麻的子弹像大雨一样倾洒过来,战士们也毫不退缩,用血肉之躯迎接它。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就冲上来接替。终于,他们守住了这面代表着中国军队不屈的'信念的旗帜!也正是因为这次行动改变了租界的态度,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尽可能的帮助中国军队。
《八佰》,这部让我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的电影,让我看到了先辈是如何不畏生死,坚持到底的。我们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历史会记住他们,我们也不会忘却!
电影《八佰》观后感 26
暑期档有一部大热影片——《八佰》,听说好评连连,妈妈迫切地在上映一周后就带我去观影了。一开始并不热衷的我,看完以后深受触动。
这是一部讲述淞沪会战末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国军顽强抵御敌军的一场战斗。是以微弱的420多名士兵以少敌多对抗30万日军倭寇的惨烈战争。然而为了壮大声势,迷惑敌军,当时的团长对外宣称抵抗士兵有800余人,这也是《八佰》这部影片的由来——不是“八百”,而是“八佰”!
这样人数悬殊的战斗无疑是十分艰难的。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最让观众震撼的:有重要人物要与仓库里的指挥官通话,有人捐了电话线却苦于无法送进仓库,爱国人士排队主动请缨跑过桥送电话线,然而无一例外都被日军射杀于桥上,这时看赌场的刀子自报姓名,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跑上桥,拾起前面英雄掉落的电话线向桥那头跑去,一枪,他倒下。又站起来跑出去,接二连三的子弹飞射而来,他无处躲避,两枪,三枪,他已经跑到桥那头,用尽最后力气将电话线抛向仓库,最后倒下。那边的战士终于顺利拿到电话线。仅仅是为了一通电话,仅仅为了跑过一座桥,就是数条人命。我的`耳边一片沉寂,还有隐隐的啜泣声。
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无法感同身受。但是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今天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没有战争不惨烈,没有牺牲不让人痛心,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要了解历史,好好学历,走科技强国的道路!少年强则国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 27
今天,我们全体人员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历史题材电影《八佰》。
我们生活在如此繁华昌盛的今天,是多少革命人士不惧危险,不怕牺牲为我们后辈打下的江山。在观看电影中,给我带来的震撼和感想不是一点点,在电影中虽然刻画的每个人性格不同,但是都是有血有肉,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为了保卫祖国最后一道防线,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电影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许多情节让人泪目。
在观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对岸的爱国民众不畏惧生命的`危险,趁着夜色游过河对岸将国旗带到四行仓库,交到壮士们的手中,在危险面前,在正义面前,团长选择升旗,他希望这样的选择能够燃气中国人民的斗志与激情,也让中国人民燃气希望,不要“隔江犹唱后庭花”。为了鲜红的旗帜能在四行仓库平台上升旗,战士们奋力抵抗,以血肉之躯,前仆后继。守住了战士们用生命、献血凝固而成的国旗,让它屹立不倒。战士们用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会倒下,中国不会亡。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们会前仆后继的去战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屹立不倒。
河对岸有爱国人士,也有“麻木不仁”的一群人,随着镜头在“浴血奋战”与“坐以待毙”间来回切换,让我感觉到民族的悲剧,八百壮士是个孤独的存在,即使绝望的死亡感,无力感,却丝毫为动摇战士们爱国之心,他们愿意舍生取义,唤醒对岸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
当然,整部电影下来,那些用生命用血肉来守护国家的战士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民族之魂。明知仓库是坟墓,甘愿舍命守护,明知前面是刀山火海,拼命也要遵守军令。
致敬那些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八百壮士誓死不退的血性和中国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些都应该被和平年代的我们铭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应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电影《八佰》观后感 28
今天上完了周末补习班,妈妈答应我的要求,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之前的氛围让我震撼,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现场气氛安静,虽然还没有开始,甚至屏幕还没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为中国军人值得被期待。随着安静的氛围,电影开始了,片头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冲散的队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却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军人处刑,刑法恶劣,不忍直视,被发现后也没能逃躲毒掌。
仅有的400军人在四号仓库,意味着中国军人要面对四万日本军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留在仓库,就是为了身后的平民,为了他们中国军人没有退缩,勇敢抵抗。四意味着死,中国军人也有家,有妻有儿,可是他们肩负重任,在他们眼里只有国家,把生命于不顾,把身体当作一张纸,一个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原本的农民也逐渐大胆,拿起枪对准敌人,拉起坂口。谁都会期盼天堂,就如现在的我们,没有中国军人的守护,我们可以在中国生活的舒舒坦坦吗?不可能的。军人也不想死,但是他们死了,死的人就会更多。中国军人在那么小的仓库里面对敌人的百万大军,日本人用车,用芥子毒气,用战斗机……可是中国军人只有一把枪,一副精疲力竭的身体,但是却可以守住好多天。电影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纪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并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话让我触动:老子不怕——一个正直上学堂的孩子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原本可以在家里好好学习,可是天有不测风,日本的侵略导致他们无论可退,只好为了国家做点什么。诸子长大成人,仍以为军,为父报仇,为国尽忠,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耻辱。
《八佰》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是属于历史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也是现在我们所要铭记的的历史。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先烈,让先烈们知道,中国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我们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电影《八佰》观后感 29
昨天我们在段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战士们奋勇抗敌英勇战争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离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里没有战争,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对面,是战火纷飞的战场。租界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对面战场上横尸遍野。战火纷飞。虽然敌人的攻势猛烈,但战士们却一波一波地扛了下来。敌人们的武器先进。但战士们英勇无畏,丝毫没有畏惧之心。敌人攻势越来越猛了。军队里的战士丝毫没有畏惧,但也有贪生怕死之辈,可是最终他们坚持了下来,与将士们一起对抗敌人。从马棚里放出来的白马在战场中奔跑,这匹白马代表着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敌人攻势越来越猛烈了,他们决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们身上绑满了手榴弹,一边喊着娘一边纵身跃下,看着河对面的年轻人为了一根电话线倒在了血泊中,还有那面旗帜在战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飘扬在半空中。我为战士们骄傲,也为战士们留下了眼泪。他们准备撤退时。敌人却早有预谋。用一颗闪光弹发现了士兵们的准确位置。士兵们没有畏惧一步一步的冲上去可伤亡惨重,再没有退缩,没有畏惧,部分士兵撤离了。可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这片战场上。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 30
1937年8月,日本进攻中国上海。淞沪会战爆发,随着三个月的战斗,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全线溃败,国民党军队在上海的据点,就只剩下上海闸北中南部、与租界只隔着一条苏州河的四行仓库。这座仓库,成为了日本人,在上海唯一没有占领的地方。
驻守这座仓库的军队,构成人员复杂——除了正规的中央军之外,还有从其他地方扩充进来的逃兵。他们是中国军队驻守上海的最后一道防线。
和以往的抗战影视剧不同,这部电影更加人性化,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抗战伊始,中日两国军人的作战素质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日本军人残暴嗜杀,军国主义的教育已让他们泯灭了人性。可是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有的压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打仗,他们只是想来上海观光旅游。有的根本没有练过射击,更别说杀人,即使钢刀架到脖子上面对死亡的威胁才敢开几枪。
只要战斗稍稍停顿,他们有的人,看着灯红酒绿的法租界,十分向往美好的生活。更有人甚至有人趁机溜了号当了逃兵……
最终,经历了死亡的洗礼——租界内的老百姓为了给仓库送补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保证仓库的完整性,一些战士奋不顾身扛起炸药包,飞身跳入跳入日本军队之中和侵略者同归于尽。在看到自己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战旗不倒自己十分的受感染。在经历了这些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四行仓库的守军才真正变成了一名真正的抗日战士。
看完《八佰》后我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些逝去的英雄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电影《八佰》观后感 31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的英勇故事。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八佰》里既有战士们的热血精魂也有小人物的挣扎坚守,既有真实的人性弱点也有令人动容的人性闪光点,既有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有抗战者的血色浪漫。电影里展示了战士们身为儿子、丈夫、父亲在国家和亲情之间做出的选择,呈现出平凡的中国军民共同奋勇抗战的英勇情怀。希望与绝望并存,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震撼着我们每个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的'三个细节令我热血沸腾。
第一个细节是国旗,谢晋元团长最后决定在仓库楼顶升起国旗,这无疑是激怒具有绝对优势的日军。谢团长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他不仅要在楼顶升起国旗,他还要在人民心中升起希望的旗帜。在炮火连天中,染血的国旗无数次倒下又重新升起,直到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基石,国旗在人民的心中就再也倒不下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真正被唤醒了。
第二个细节是电话线,为了将送电话线送入战场连线起前方和后方,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牺牲,电话线却始终在桥中央不能移动半步。在租界帮“蓉姐”管理赌场的“小刀”,一身狠戾之气但身手不凡,他是一个在乱世中只为谋生的人,但是在看到对岸军人的壮举时,他扎起头发,飞奔到青帮大佬面前,在投名状上义无反顾地按下血手印,用生命完成了他的承诺——送电话线过桥。
最后一个小细节是白马。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邪恶与正义、绝望和希望,对比十分震撼。奔驰在残垣断壁中的白马,影片最后从废墟中带着血红色的伤口踏出,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白马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激发每一位中国人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电影《八佰》观后感 32
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观看《八佰》这部影片,观影完毕,震撼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平静的湖面扔下来一颗石子,波澜起伏,这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我觉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该影片以电影的独有形式拍摄,还原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国民革命军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段历史,那段满目疮痍、山河动荡的年代。
如果你问我“八佰”是什么,我会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四百孤军、以寡敌众、血战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在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事奇观。
他们不只是在抗争,他们是在向那些看戏的人们证明,华夏儿女的气魄还在,他们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有胆怯、有害怕,但危难关头国家最大;有争吵、有嫌隙;但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他们捆着炸药包向敌人跳去的时候,何香凝含泪说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诚哉斯言,我有国士无双,又何惧外敌!当别人问到坚守的意义何在,谢团长的回复是“这里是我们的家”,这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们的.大义凛然着实让我敬佩,我从“中华不会亡,中华民族必胜”看到了他们的士气;“丈夫许国,实为幸事”看到了他们的志气;“我们的旗帜终将飘扬在富士山头,让我的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们的豪气。
“八佰”壮士,向死而生,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他们以生许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伟大的历史篇章,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用血肉之躯来捍卫民族尊严,我们为他们而骄傲,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许家书会泛黄,也许照片会变淡,但他们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会在历史中闪耀,会在时代中延续!
我爱祖国,爱她万家灯火的繁华;爱她历久弥新的精神;爱她万众一心的团结。古有岳飞,心怀家国,身刺字,精忠报国;今有“八佰”勇士,赴汤蹈火,不足惧,舍生忘死!心怀鸿鹄志,敢为天下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居安思危,国泰民安当思来之不易,山河已无恙,吾侪当自强!
谨以此文,表达我观影时所感到的震撼、感动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盛世长存!
电影《八佰》观后感 33
今年八月,电影大作《八佰》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了朋友圈,各位观众也对这部电影非常认可。《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看完后,我这整个人都热泪盈眶,感动、激动、愤怒不已。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仓库与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的四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进军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都将攻下哪里。而电影《八佰》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的一个小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经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了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团长杨瑞符集合部队做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驻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团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对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八佰》电影的最后,电影镜头从四行仓库的断壁残垣慢慢过渡到了今天的繁荣的伤害,当东方明珠出现在眼前,苏州河静静地流淌。历史和现实交映,才懂得今日的可贵。
《八佰》对淞沪会战的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可以煽情,而是理性的,导演管虎就用了一个“佰”字,体现了中国人都懂得中国军人的内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成为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赢得了胜利。这部电影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
电影《八佰》观后感 34
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动。
在战争中,死亡是司空见惯的,但在我的日常中,死亡离我是遥远的,绝不是我每天要面对的事。所以我对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的,心情压抑的。
战争的残酷可能远超出我的想象。只是简单的交火,在短暂的内就会有大量的伤亡,战士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结束了短暂的。死神盘旋在战场上每个人的头顶,不论年龄。这让我想起故事的主角和小湖北,他们年纪轻轻却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战争,死亡离他们是遥远的。但是没有如果,战争无情,或者说是侵略者无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死亡之神离他们是如此的.近。
正是这种民族团结凝聚的精神让我感动。毕竟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就像面对战争,有人冲锋陷阵,有人临阵脱逃。但在危难之际,大多数人的心都在一起:中华民族不亡。这样自发的凝聚力让我感动。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战争中尽职尽责的将士都值得我的敬佩。正如片中所说:你们是。他们在保护着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离不开他们的牺牲。从短期来看,他们的牺牲毫无意义,国军连走麦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从长期来看,到了抗战胜利,便就有了意义。没有他们的坚持付出,就没有后来的胜利。后来的后来,也许都不一样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
战争早已结束,电影也已结束,但斗争还没结束,国际上依然不。美国带头制裁抹黑屡见不鲜。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过。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尽可能地保护自己,予以还击。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电影《八佰》观后感 35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王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在香江电影院包了场,带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八佰》。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样一个片段:当日军要炸毁四行仓库时,战士们为了保住仓库,陈树生带头抱着炸药包从楼上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没有看清他的脸,就这样一位年仅21岁的小伙牺牲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他的名字。像这样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把他们永远铭记在心!
看完电影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国家,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昌盛!
电影《八佰》观后感 36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们的“白”在于愿意为八百壮士捐物资,在于企盼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不能死,我娘还等着我回家呢。”这是剧中的一个人物端午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见,他们所令人愤怒的“黑”其实是由每个人对团圆尽孝这一期望的“白”所产生的。每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
影片中的苏州河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外表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确实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满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百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电影《八佰》观后感 37
现在有一个电影特别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结束时,这个电影上线,随后就掀起了热潮,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谈论这部电影,我也想看看这部电影,昨天晚上,写完作业,就去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抗日时期,上海被日军轰炸,只有上海租界没有被炸,日军想进入上海租界,可却被四行仓库里的四百名国军守着,四百对几万,多大的差距,人们说他们守不过半天,可是他们却守了四天,最后他们的长官下达命令,让他们进入上海租界,放弃坚守。
这是一部抗战剧,也是由真实的故事改编,不难想象那时有多困难,在第三天时,日本扬言要在三个小时内攻下四行仓库,日本立马发起猛攻,日本为了打破墙体,组成了一个铁皮阵,也就是日军头顶一个大铁皮,让国军枪打不进去,手榴弹扔不到。这时一位国军做出了自杀的'举动,他身上拿着好几个手榴弹,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军,其他几个国军见到之后纷纷效仿,最后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赖活,能活为什么要死,可有这样一群人,不怕死,困难来临之时,冲杀在最前面,他们就是抗日军,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泱泱大国早已沦陷。
让我们铭记历史,从惨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好好学习,报效中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 38
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八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0年9月18日晚上7点30分,电影开播。断壁残垣、战火连天的场景一下子就让全场静悄悄的,瞬间安静下来。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终一役,导演管虎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他们都是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的`芸芸众生,这些普通士兵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展现出一幅英勇顽强的抗战群像。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一次次被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一次次被影片中的情节感动落泪,一次次被中国军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抵抗外敌侵略、拯救民族危难而不惧牺牲的精神所震撼。
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守家卫国的故事深深感动和震撼了学生。“教师,你哭了吗”走出电影院,这是学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普通士兵挥洒民族气概,小人物舍生取义哭倒学生是我真实的感受!”这就是教师的答案。到了泪点,整个影院抽泣声一片,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看完电影后的学生被片中平民英雄的坚守感动,也被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振奋,有学生真挚表达:“电影《八佰》,异常棒异常感人的一部电影。这些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义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一位学生在回到的路上说:“看到那么多战士壮烈牺牲前喊娘,忍不住流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我们很多同学却不好好读书,沉迷手机,活在网络世界;也有同学在学校不想努力学习,只图安逸享受;更有同学在教室不认真学习,不尊重教师……我们不指望一部电影能够改变什么,我们只愿大家有所触动即可,哪怕是一丁点的都不枉费13元的电影票钱。
电影中,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天堂,构成强烈比较,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不由感叹: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珍惜此刻来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必须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立足学习,锤炼本领,奋发有为,以千万个“小我”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电影《八佰》观后感 39
近日,电影《八佰》被导演管虎搬上荧屏。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参加这场保卫战的士兵仅有几百人,但是他们却勇敢地抵挡住了日军的多次轮番进攻,将来犯之敌,一次次打退,成功的掩护了国民革命军大部队的撤退。并且这次保卫战的成功的提升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士气低迷的中国军民。参加了这场保卫战的军人被称为“八百壮士”!
电影开场就讲述天堂与地狱之间仅仅只相隔一条苏州河。一边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般的生活。一边是可歌可泣奋勇抗敌的中国军魂。在这场众寡悬殊生杀较量中,中国军人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遍遍抵挡日军的轮番进攻。在漫天炮火洗礼中,中国军人用自己最后的牺牲告诫对岸的同胞,没有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就会遭受外敌的侵袭,没有军人的奋勇杀敌就会沦为亡国奴。
气势浑宏的战争场面,紧随抗日国军战士身捆炸药包,与来犯日敌同归于尽的剧情发展而步入高潮。此时影院中不乏哽咽抽泣之声。剧情在四昼夜的艰难困守中,最终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为友军的.撤退换来了喘息之机。同时也激发了对岸民众的抗日情怀!犹如星火之种,必有燎原之势。
当影片步入尾声,最终落下帷幕,但全场观众复杂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常言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当我们与敌力量悬殊,无法直接取胜之时,最大的依仗乃是视死如归的亮剑精神。时至今日,当洪水滔天,外敌来扰时,依旧是那一道道绿色的身影,挡在我们的前面。是他们撑起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守卫祖国的万水千山,也是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印染人们心中的那面共和国红旗。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中国军魂!
电影《八佰》观后感 40
最近,最火的电影非《八佰》莫属了,也经常看到同学写《八佰》的观后感。正好妈妈单位发了两张票,趁今天下午没事,就把电影看了。
《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电影取材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讲述了中日淞沪会战交锋近三个月,彼时的国民心中遍布恐惧和迷惘,军人畏战,人心涣散。在上海濒临沦陷的时候,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命带领420余人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他对外谎称仓库内有800人,“八百壮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当时还有英国等国家的租界,所以日军打的时候,不能打租界,轰炸也是如此。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虽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别,一面到处是硝烟、废墟、千疮百孔的建筑,衣衫褴褛的'人们,而对面灯红酒绿,有唱戏、赌场玩牌,人们有时髦的发型和名贵的衣物。
日军用钢板阵掩护工兵爆破墙体,手榴弹无法击破,壮士们就将炸药捆到自己身上,从楼上跳到日军的钢板阵中。一位赌场老板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个女孩冒着生命危险,从河对面游了过来,送中华民国国旗,升旗必定会激怒日军,可在自己地盘上,为什么不升?民国国旗升起来了,日军战斗机扫射,人肉来挡,死一波,上一波,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你们!
电影《八佰》观后感 41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有讲不完的故事。在这讲不完的故事背后,又是一个个鲜活生命。观看《八佰》这部电影后,使我感触到,不管是哪个党派,只要是华夏儿女,都有家国情怀。
电影一开始展现给我们一个满目疮痍的上海,乌鸦横飞,尸体遍野。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什么权利可言。废墟下面埋没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欢声笑语只是过去,面前的只有恐惧与哭声。哎!真是国不强则无主权,无国则无家。小家的幸福来源于富强的国家。
视死如归,同仇敌忾。中华上下五千年,哪能是几个倭寇想颠覆就能颠覆的。从古至今,华夏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这些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作战经验。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国在科技上落后于其他国家,也大大束缚了国人的思想,从此东方雄狮沉睡了。从这部影片中,战士们的顽强抵抗,视死如归,同仇敌忾。有时候感觉是以卵击石,有点不敢想象。我认为它有以下几点意义:首先在敌军锐气正盛的时候杀杀敌军锐气,告诉世人,日本军人不是不可战胜的。再次向日本军人展现,中国军人誓死抵抗的决心。最主要的是唤醒国人,共同抵御外敌。
电影中塑造的逃兵,从小湖北的叔叔开始。在湖北保安团进上海前,叔叔教育小湖北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到跟随难民进入英租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面对死亡时,表面的大义,就烟消云散了。最后落入日军的手里凌迟处死。战争到来逃避是没用的,只有勇敢的去面对。瓜怂,从一个胆小懦弱的逃兵,成长成舍身取义的革命烈士,从中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只有用生命才能唤醒外面的人,才能拯救这个国家。
冰火两重天,不同的热情,不同的爱国热情。一条苏州河分开了地狱和天堂。电影用硝烟四起的四行仓库和歌舞升平租界的两个鲜明的.地方,向观者展示了国强才有主权可言,国弱则是受人宰割的羔羊。同时也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爱国热情。首先是四行仓库英勇抵抗的英雄们,他们用生命诉写着顽强抵抗的凯歌。租界的中国人,用自己的热情捐资捐物,支持在前线抗战的烈士们。他们用生命给前线的烈士们送去补给及电话线,这证明了每个中华儿女都有国难当头视死如归的精神。
从这部电影使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活的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深深的看到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主权。所以我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的发展添份力量。
电影《八佰》观后感 42
看完片子,走出电影院,看到幢幢高楼,迎风而舞的落叶,我感慨万分。
爱国之情一直都有,当然,影片让我们对英雄更加敬佩,对国家富强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的感受。可是,待燃起的激情冷却,劈头而来的依然是现实的残酷。
老算盘大概是片中最怂的角色了吧。不会干活、不会开枪,人如其名,什么事都会有自己的打算。按照唯物论,应该是时势造英雄。老算盘怎么就不能成为英雄呢?他的热血怎么就不能抛洒在战场上呢?他一次次的逃跑,怎么就那么怕死呢?
但他有错吗?他以前做的是文职,干不了这个。他还没见过自己的老婆,肉嘟嘟的。他逃跑了或者留下来,都起不了什么作用。那他,为什么不能活着呢?他心中有国,但他真的扛不起那杆枪,去冲锋陷阵。
普通人,应该都想成为老算盘吧。在物质飞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可悲的是,多数人可能还没有老算盘的能力,影片中的他成功逃走了,活了下来,至于怎么逃的,我们需要想象。可如果换做我们,能成功吗?不一定。
战争只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我们只记得那些牺牲生命保卫国家的英雄,诸如老算盘一样的小人物会被我们遗忘,甚至不耻。但历史的大潮退却,留下来的我们不都是当年夹缝中求生存的老算盘吗?
有人说,像老算盘这样的人,在大义面前,处处强调自我,战争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国家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个人不认同,即便是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中,个人的生存依旧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不抢不杀,认真干着自己的活,娶妻生子,相夫教子,规规矩矩过一辈子,怎么就是自我了?非得要冲在前面,丢掉性命才是爱国吗?不是谁都要当英雄,我们就是一介凡人,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我们的肩上扛不起那么重的担子,我们只希望不成为别人的担子。没有错,人与人之间需求满足的标准是模糊的,不一样的。
最后,还是希望战争不要出现,让我们都拥有平凡、安定的生活。
电影《八佰》观后感 43
《八佰》是我看过的抗战电影中特别的存在。它不同于其他同题材电影中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讴歌,也没有从一而终的站在正义凛然的一方高峰俯瞰世界。它甚至有些反其道而行,把英雄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怂”“轴”刻画的入木三分。
他们中有血性且偏执的人,也有只想当个会计而逃跑的人,更有怕到只会说“害怕得很,害怕得很”的人。那时候他们都只是一个“人”,眼下的活着是本能,谁也没想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但正是这种真实的刻画,才凸显出了后来的热血,热血且沉重。在那个成就了无数英雄们的时代,他们也不过是被时代退走的.普通人而已。
可经过一波又一波战争的洗礼,他们内心深处的热血被激发,越来越懂得牺牲到底是为了守护什么。拼死扶起的国旗、不计生死的过······用血肉之躯捍卫着自己和民族的尊严。
或许,英雄们生错了时代。如果在这个和平自由、张扬个性的年代他们也许会成为不错的rapper、尽责的会记、精明的商人……总之不必经历乱世纷争、流血牺牲。
但他们都成为了英雄。
可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
不管是从一而终的热血正义、还是浴血奋战后的觉醒抗争,奔向国旗的那一刻,他们都是勇士。
所以,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父母,爱国教育是必要必须的。因为只有深入了解那段历史才真正明白“英雄”的分量,才真的懂得“和平”的珍贵。才真切感触到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电影《八佰》观后感 44
这个周末我看了《八佰》这部影片,让所有人都铭记了四行仓库的历史。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整部电影就讲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场由谢晋元带领的432名战士在四行仓库与日本人对抗的故事,但他们却向外宣称八百壮士,这就是为什么叫《八佰》的原因了。
影片开头,大部队进了四行仓库住了一道道防御工事,埋了许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个伙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军攻来了,许多人冲进仓库,但他们中计了,全部身亡。门外还有很多的日本人,他们停下进攻商量对策,仓库内战士们把日本人的武器装备全部收集起来开始训练,突然无数个介子毒气弹砸进仓库,大家手忙脚乱带上防毒面具,没有的就尿湿毛巾捂住口鼻,整个仓库叫声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橙色毒气。团长大喊:“打开排风扇!快!”毒气从仓库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国人的地盘,租借的人纷纷向中心跑去,河边空无一人。过了半天,好多日本人从水道溜进仓库,嘴里衔着刀,就这样一场在仓库内的战争开始。一个小时后,我方损失好多士兵,但获取很多刀器,这么一场一场的战斗打了四天,最终所有士兵在英国的帮忙下快速过桥,影片结束。
整部影片里有许多令人震撼又感动的片段。我对陈树生烈士身捆手榴弹跳楼,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段最有感触。当日本人用钢板顶在头顶时,大家朝下扔手榴弹,可总会被弹开,于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把十几个手榴弹用线串起,捆在自我身上,走到墙边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线,跳了下去,嘴里还喊着:“娘,是孩儿不孝了!”说完,纵身一跃,用身体砸开了日本鬼子的盾阵,手榴弹爆炸了,顿时破坏了鬼子的`阵型。陈树生舍身杀敌令我感慨万千,他仅有21岁却能做出这么英勇的决定,我想必须是因为他心中想着国家,不顾个人安危。并且他肯定想着如果我不跟着跳下去就没办法阻止日本人,就会让他们把墙打穿,我们也就失败了。这正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所说的一样,我们都要有陈树生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
《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触的影片,我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牢记历史不忘历史!
电影《八佰》观后感 4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题记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我,就如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眼角残留的泪水以及冰冷的身躯,仿佛让我不要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涛,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首先这部电影令我惊讶的是,它并没有在影片开头打一些领衔主演、特邀嘉宾的名字,而是在一开始打出的'是美术指导,爆破指导,场景制作等幕后人员的名字,非常特别。如此尊重幕后,仿佛告诉我们,面对强敌侵略,每一场战争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将士和民众才是反侵略的主角,才是保家卫国的中流砥柱。
电影开头一只乌鸦站在一个布满泥土的头颅上,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一条河隔绝了四行仓库和租界,一河岸,两世界。应了那句话“那头是天堂,这里是地狱”。桥的这头,四行仓库就像急流中的孤岛,没有援军的八百壮士,用铮铮铁骨守卫着四行仓库,用鲜血保卫者着租界的人民。而桥的那头,纸醉金迷,歌舞升平,歌女衣着华丽,欢歌笑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莫过于此。租界里的洋人们市民们难民们隔岸观火,喝着咖啡就能现场围观核枪实弹军事战斗,对他们来说四行仓库就像一个血肉铸就的戏台。日军多次向四行仓库进军,战士们全身绑着炸药从楼上跳下去,引爆和他们同归于尽……在没有粮食,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八百壮士整整坚持了4天,击溃了至少6次日军进攻。
当隔岸人亲眼目睹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击溃日军时,他们终于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应该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他们给八百壮士捐款捐物,女童军冒死送来国旗。第二天,四行仓库的顶端升起了五星红旗。为了涣散军心民心,日军企图炸毁国旗,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士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人肉底座是,使国旗屹立不倒。八百壮士,用生命“赢得生前身后名”,诠释了“死,会作为生的一部分”。
“四行仓库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一个个渺小而伟大的战士们,他们背着炸药大喊自己的名字,抱着必死的决心赴往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英勇抗战,令人潸然泪下;一位百姓不顾危险,拉起电话线让两头相通,不幸牺牲于敌军弹下,至死也未曾放手,令人动容。“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这一群平凡的人,用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四行仓库的屏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向八百壮士致敬,向守卫祖国的所有战士致敬,是你们让我在这个歌舞升平的世界读书写字,让我们免遭战乱之苦。八百壮士毅然赴死的壮举只为了保卫故土安宁,诠释了国魂,书写了未来。
居安思危,国泰民安来之不易;
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 46
这周三,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
《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800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有两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怀。
第一个画面就是日军疯狂的轰炸国旗,而我们的国民革命军,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不畏生死,前赴后继,去保护这面国旗,甚至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成了坚不可摧的国旗底座,让国旗牢牢的飘扬在四行仓库的上方。第二个画面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名军人,他叫端午,他为了抵抗日军飞机的轰炸,为了避免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被日军的飞机杀死,他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拿起机枪,对着飞机进行扫射。
然而很不幸的是,虽然他把飞机打跑了,但是自己也中弹倒下,他这英勇的行为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看完《八佰》这个电影,我哭了很久,我在想,战争真的太可恶了。那么多多才多艺的中国人,中国的军人在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的人民一直在被日本人欺负,甚至20万的东北军都被几万的日本鬼子吓跑了。然而这个电影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军人,那种不畏强敌捍卫国土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当时的所有的中国人民,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
我爱我的祖国。我为我的祖国而自豪,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电影《八佰》观后感 47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近日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观影活动,也算圆了观看《八佰》的心愿。
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于是影名《八佰》。
伴随着灯光的关掉,电影开始:一支保安团穿梭在杂草丛生的荒原,几个人嘴里念叨着湖北方言,“迅速打扫战场,秋收前回家收庄稼”。怀着疑惑的想法随着镜头一拉,不远处便是黑烟滚滚、断壁残桓、满目苍夷的上海城,心里一窒,他们此去必凶多吉少。镜头一转,保安团被日军发现,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
随着镜头一暗,一条苏州小河分隔了四行仓库与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构成强烈比较,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给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战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日军组队扛着钢板阵冲到最薄弱的西墙下,爆破楼体,我方手榴弹又不起作用,在这最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从电影一开始就没出现的小主角却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陈树生。
他脖子上挂上两捆手榴弹,冲向被日军炸开的墙口,拉开弦又身中数枪,毅然决然的纵身跳了下去。嘭!之后一个又一个战士捆着手榴弹跳了下去,听到那声“娘,孩儿不孝了!”我已经控制不住眼泪,握紧的的'拳头一直没松开过,正所谓“我以我血荐轩辕”。
国难当头之际,看赌场的小刀哥、台上的戏子、女童子军、没了工作的教师,都成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宁死守护国旗不倒。
这部电影观看完,我迟迟不能从悲伤中缓解过来。能够说电影中的许多片段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还有来自民族苦难的同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的舍生取义。
电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马,在如此混乱的战争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来,也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无畏不屈精神的延续。历史虽然过去了,可是我们要牢记历史,要努力变得更加强大,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们,致敬!
电影《八佰》观后感 48
9月30日是纪念烈士节日。这一天,王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香江电影院观看爱国电影《八佰》,我内心非常激动。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是护旗的那一段:18岁的童子军杨慧敏冒着着生命危险送来一面中华民国国旗。第二天,谢晋元团长命令在四行仓库楼顶升旗。日军为了挫败我军士气,开着飞机前来阻止,我军用机枪进行反击,无耐机枪敌不住飞机的扫射,旗子倒下了,战士们跑过去把旗子扶正,又倒下了,又扶正,他们用身体一次又一次地紧紧地护住旗子。为了护旗战士们倒下一批又一批,直到最后一刻战士们都还依然坚守着,最终取得了护旗的.胜利。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他们的这种爱国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 49
前几天我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大家。
一条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千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里展现的画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希望与绝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交加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掺杂了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地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在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确实繁荣。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麻木,“地狱”充斥着不屈与坚守。“地狱”承载着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的壮士们,一个个从楼顶无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时,接连不断地爆炸声炸醒了河对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被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时,民众欢呼叫好时,中国人的家园情怀,才被真正唤醒了。
影片最后在废墟中出来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着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梁。
电影《八佰》观后感 50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在静谧的苏州河畔演绎着曾经一段真实且惨烈的革命故事。仅仅一河之隔,此岸,繁华热闹,纸醉金迷;彼岸,炮火连天,生死搏斗。
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户会战末期,国名革命军为守上海最后防线四行仓库,仅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孤军奋战4个昼夜。营造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壮士。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的情景,更有民族耻辱感与自豪感相交错。
影片开头的人们像看戏般望着对面的仓库,与身旁的人打赌他们能坚持几日。可这四百壮士真的`只是让人看戏用的吗?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他们也会害怕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他们也有生命啊!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了吧。四百壮士里有人很透彻地说了这样一句话;“靠我们这区区四百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人来抗,我们不只是在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绝望中的希望”。这四百人便是唤醒河对岸的一剂猛药!
影片中令我一瞬间便泪目的就属陈树生身绑炸弹,首当其冲,跳下仓库,以一己之力唤醒其他壮士的爱国之志,若国人皆如此,倭寇怎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那一具具燃烧的血肉之躯,是烧醒对岸的熊熊烈火啊!
片中,四百壮士在日军的阻挠下,升起了国旗,在四行仓库始终屹立不倒,壮士们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他们的信念。他们向苏州河对岸的中国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倒下,中国不会亡,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们会前仆后继的去坚持战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屹立不倒。
最后,河彼岸冷漠的人们不再冷漠,他们纷纷落下眼泪,推开铁门,伸出一双双希望之手,就像打败了内心面对战争的恐惧,对未来重新有了希望。沉睡的东方雄狮已然觉醒“来生再见”四字诀别感动了河对岸的看客,也感动了身处和平时代的我,我想这是一种对情怀的激发。‘八佰’不只是八百壮士,更是八佰精神。“够花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是的,在血色里,我看见了希望。
带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曲未终,人未散,回归如尘的生活,是‘八百壮士’最大的心愿,那渴望的双眼望向的大概是我们的现在。此情此心,青天郎朗,日月可鉴,作为后辈的我,不希望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和平时代的负重强行,同样匹夫有责。
【电影《八佰》观后感】相关文章:
看电影《八佰》观后感07-20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06-14
《八佰》电影观后感(精选20篇)10-27
观电影八佰有感11-03
电影《八佰》观后感(通用24篇)08-28
《八佰》电影观后感(通用28篇)09-21
电影《八佰》观后感(通用38篇)10-21
爱国电影《八佰》观后感(通用13篇)09-13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精选24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