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观后感

2022-08-31 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非诚勿扰2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得以古希腊有个民间故事,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的时候,装上了两只口袋。一直口袋放着别人的缺点,一只口袋放着自己的缺点。遗憾的是他把装别人的缺点的口袋放在了前面,所以人们总是先会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不是自己的。这个道理很浅显准确,这种毛病不但别人有,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样的本性让我们往往对待一件事物不够客观,妄下结论。就好比岁末年初的电影们,对他们的评价也颇有些厚此薄彼。

  《非诚勿扰2》我是在看完《让子弹飞》以后看的。在看之前的评论将这两部作品完全放在了对立面上,不过看完《非诚勿扰2》,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的.高度最起码应和《让子弹飞》持平,且应远超《非诚勿扰1》。

  有网友说:“《让子弹飞》让我们认清了国人的观赏能力,《非诚勿扰2》让我们高估了国人的包容能力。”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但略有些过。毕竟电影并不是束之高阁的青花瓷,也不是宝椟装潢的玉器。电影应是平易近人,用来娱乐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冯小刚不算成功。《非诚勿扰2》的整体过程过于“王朔化”,多了很多直白的讽刺和说教,缺少了冯小刚个人的老北京讽喻腔调。大多数人觉得《非诚勿扰2》不好,无非是说没有像《非诚勿扰1》一样继续让爱情成为主题,而是把甜蜜背后的现实,爱情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一拿出来展现给大家。片中无处不存在着对爱情的讽刺,对人们想爱却不务实的讽刺,对假慈善拍卖的讽刺,对暴发户们洗脚捏脚文化的讽刺,处处流露出对世俗社会的一种不满。于是,我们甜蜜幸福的生活在自我满足状态下的年轻人不满了,他们不愿意被植入王朔冯小刚的“苍孙”思想,更不愿意被植入中国人寿的广告。

  其实这部片子的受众本就不应是85后的人群。这是给一些走过那里,走到那里的人们看的。没有经历过李香山那种想爱却错过的感情,没有经历过勤奋在现实尔虞我诈的虚伪之下寻找自我的经验,是没法看懂电影中那所谓“假文艺”的概念的。这种小众的思考,体现在很多细节中:当胡德夫的《匆匆》响起我熟悉的旋律时,我想起了几年前金曲奖看他表演时的感慨。当仓央嘉措的诗句念出时,我也同样感叹这位喇嘛诗人的才情。

  文艺片往往是给那些真正能和导演的思路融合的观众看得。《让子弹飞》姜文的快意恩仇,善恶有报能让人们接受,而《非诚勿扰2》冯小刚的思路,则是直白的讽刺社会,直面人生。《非诚勿扰2》并不成功的一点就是他竭力要扩大受众。实际小众一些,有何不好?

  要谢谢冯导在20xx年的岁末带给我们这样一部影片,把一些人想说的话全部都从电影中说出了。这感觉就像当你想向谁表白时,有人替你转达了一样。中国电影缺少的就是

  为小众说话,缺少的就是思考香山这样的人所注重的亲情,思考勤奋这样的人爱情背后的苦衷的电影。“你诚我扰”。当你拿出这样的作品,我看到了冯小刚的诚意。思考人生——中国电影这崭新的一页,会从《非诚勿扰2》开始……

【非诚勿扰2观后感】相关文章:

《非诚勿扰2》观后感08-19

电影非诚勿扰2观后感02-24

《非诚勿扰》观后感08-10

非诚勿扰观后感09-01

非诚勿扰2观后感影评范文09-25

非诚勿扰-歌词06-27

非诚勿扰歌词09-16

非诚勿扰2观后有感01-20

《非诚勿扰》观后感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