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2023-06-20 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

  我真的很郁闷,写了篇幅很长的影评因为不小心按了后退键全部消失,现在时间有限,只能简要重写。

  陆川说,他不担心它的票房,因为它本来就是商业片。

  我看到很多影评都很刻薄,因为专业,所以是审视,好像大家去看南京南京是看陆川的期末总结论文去了。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观众,我只想用最平民的视角,陈列或者说是堆砌一下我的感觉。

  今天是南京解放60周年纪念日,也就是公映第一天,配合题材的庄重严肃性特别穿了一身黑色和同学一起去的,电影院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也夹杂着少量的中年人和为数不多的我这样的小愤青。不过话虽这么说,我绝对不是站在国人爱国心爆棚的角度上看它,我只是觉得对于一部花费四年时间制作拍摄的电影,我们有理由以尽量不戴有色眼镜的方式追捧。

  影片的亮点是有很多的。刘烨的硬朗和中国万岁我就不说了,先说说范伟。

  他给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他的小品和非诚勿扰上,感觉他是适合演带有喜剧效果的日本鬼子的料,但他第一个镜头和拉贝出来与日本兵“朋友,朋友”的时候,我还没有把他和他的角色联系起来。直到他女儿被扔下窗的时候,才从他撕心裂肺的哭喊里找到共鸣。那是唐先生从懦弱转变成坚强的时刻,也让我看到范伟在喜剧外面也有发展的空间。

  难以忘记的是唐先生在铁丝网外面含着泪对唐太太说,下个月的薪水我会按时交给你的。这句平淡的话语给我强大的真实感,这比“你要保重”,“我爱你”的离别话语的分量更重一百倍,因为他们谁都明白,这一别就是永别了。另外我也在想,给唐先生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别人的勇气也许来源于那未出世的孩子,如果妻子没有怀孕,他会这样做吗?这里有一点我还是不明白,我没有看到与唐先生交换的那个助手他的感情流露,我愤愤地感到不值,也许他只是唐先生前期的缩影?

  江一燕的表演比高圆圆更可圈可点。她的烫发,她的柳眉,她的浓重的口红,她的眼神,她的言语表现得都很到位。这个纵是社会底层的妓女也有自己的尊严。关键时刻她第一个举起了手,成为这100个勇敢的女人里最勇敢的女人。

  最后,她面无表情地赤裸裸地被蹂躏至死。她的尸体被另外一具一具的同遭暴行的赤裸的尸体堆压放在平板车上当众拉走,远去的时候,角川的视线是模糊的,我的视线也随角川的视线模糊而模糊。她曾经是那么遭人白眼的否定,那么死去的时候她的凄壮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于此相对的是百合子。百合子作为日本前线的慰安妇,让角川找到了依赖。这个对慰安已经职业化已经麻木的女人得到角川的慰问包时,终于露出了让人心酸的微笑。说起“糖很甜”,“有种家乡的味道”更是让我觉得难过。最后百合子还是被折磨致死了。正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悲剧的制造者,所以很多日本人都成了悲剧的承受者。

  作为主线的角川的表演我觉得是很到位的。电影里面最让人记忆深刻的音乐就是日军祭祀庆典,那有力振奋的鼓声把所有角川看透战争狰狞面目的片段串联在一起,化成尖椎形的棒槌狠狠地刺痛着角川的灵魂。他和他的同伴杀了很多无辜的平民,他的.女人被他的同伴杀死。战争里的人,其实活着比死亡更辛苦,是吧。

  最后小豆子和父亲存活下来,看到大家吹着蒲公英走在小路上时我并没有感到轻松。一直有两个疑问,其一是小豆子和刘烨是站在第一排的,扫射的时候没有被射死实在牵强。其二是片末一个日本兵在大缸子里洗澡,要表达什么呢。

  站在角川的立场上看完整部片子我其实是不希望看到角川自杀的。他的罪恶虽然足以死去可是我能看到他没有泯灭的人性。角川之死是复杂的,如果没有百合子的出现,只是在战争的残暴和人性的拷问下死去仿佛不是很活,有了百合子就有了另一个精神支柱坍塌和对战争痛恨的而死的理由,让人物渐渐饱满了。确实不能否认的是那些罪恶的主导者不是日本兵,他们只是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工具,也正是这种精神主导他们军队的严明的纪律性和高质的效率性,这种风格在二战战败后直接转换成日本重新崛起的动力,确实是让人深省的。

  不过如果你说叫我说它的看点是什么,我还真的说不上来。有很多亮点确实是它的优点,可是看完以后只能唏嘘却说不出什么感受确实也成了它的致命伤。

  另外我知道也许是因为影院删节版的关系让很多片段都突然中断,不过我还是相信它是不错的片子。总之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它,不是为了仇视,而是为了反思。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2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由陆川导演精心创作的电影——《南京,南京》!看完这部电影,我颇有感触,内心也有所震撼。

  当看到凶残的日本军官放肆地在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不择手段地杀害我们的南京同胞,人们在惊慌而逃,很多人难以幸免于难,三十多万同胞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时,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阵的难受。

  不过我们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就像那梅花,从不在冰雪中向恶势力或者强者低头,它依然在大雪中凌寒独放。我们中国人也是具备这样的品质的。当日军俘虏了我们的一批军队后,日军鸣枪下威,要求中国军队起立,几个日本鬼子挎着枪陆续走了上来,准备扫射。但中国军人都握紧双拳,他们脸上带着愤怒,带着无助,带着悲愤的神情,他们都不向日军低头,他们都不起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起也是死,不起也是死,他们就拿起自己的骨 气跟这些日寇们拼了,他们就这样与日军僵持着。日本军官被这一场面惊呆了,手持机枪扫射了几个人,只听见死者的家属抱着亲人冰冷的尸体痛哭。

  突然一个男的带头矗立起来了,他就是被日军俘虏的`军人中的一员,或许,他不想再听见无辜的人们凄惨的声音,或许他起立是为了表达中国永远都不会是缩头乌龟。小孩也勇敢在走了出来,人们都起来了,向日军走去,只见人们一起高呼: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天空中回荡着这悲壮的声音,最后,他们都牺牲了。

  但是,他们没有为我们中国人丢脸,人们记住他们是中国人,甚至在他们临死前也不忘高呼:中国成功,中国不会亡。这句话给予我极大的震撼,因为这句话透露了中国人民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呀!

  电影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那一段让人屈辱的历史。旧中国国势衰微,中国成为别国欺负的对象。要使这段历史不再重演,我们这代人就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不断增强祖国的综合实力,为祖国的安宁和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3

  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战争就是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明白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

  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了良知的电影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

  仇恨是不能泯灭的,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也没有资格理解所谓日本人的道歉与忏悔,活着的人永远没有资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也奉劝国人不要央求日本人道歉了,这是没有好处的,我们越是这样越会招致他们的蔑视。自强起来,找回汉人的血性,重塑国人的脊梁与气节,莫要让文天祥、李定国这样的民族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吧!诸位不要忘记,你不是上帝。某些人的所谓站在人性的高度着实有些太过了。何谓普世?难道普世者仅仅站在所谓地球人类的角度看待日本侵华是全人类的杯具吗?好高的道德高度啊,高不可攀。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如果打着普世的幌子,忽略正义与非正义,道德与非道德那我看到的这些普世者没有良知,是不折不扣的奴才!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4

  砰,砰砰,砰砰砰!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拉近镜头看一看。原来,我正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名叫《南京!南京!》。“南京!南京!”这是十几亿同胞愤恨而炽热的呼唤,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1937年12月13日,可怕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我们的中国同胞多达30几万!侵略者用机枪扫射、焚烧、活埋等方式进行群体性大屠杀,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恐怖与血腥之中。有一些日本军官还玩起了残酷的杀人游戏,比赛谁杀得中国人多,谁就是胜者。竹竿上,只见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悬挂着,在一旁的日本军官却是满脸的.狞笑。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心里发颤,但更多的是愤怒!

  我不忍再看,但影片中的年龄比我小的两个孩子吸引了我。

  其中一个孩子英勇地端起了重重的机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失败后,他抱着最后的希望与侵略者一战到底,毫无畏惧,眼睛里闪烁着勇气与坚定的光芒!

  另一个孩子,名叫小豆子。小豆子和他的爸爸本来要被枪决,却被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军官给放了。看着城里几十万的尸体,看着自己毫发无损的身体,他们乐坏了,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笑声回荡在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外!他们的笑声,不为什么,只为获得了自由与生命。

  和他们相比,我就显得太幸福了!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枪上战场,更不用为生命和自由担忧,而是衣食无忧。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肩扛武器、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幸福的!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5

  今天,我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影片。

  本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日军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

  印象最深的一处就是在一波手无搏鸡之力的战士快要被日军用机枪扫射时,他们喊出了民族的尊严,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愿:祖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其中不乏刚刚的逃兵,因为在枪口之下,他们的心灵被唤醒了。

  望着那含冤而死的一个个生命,我的心灵被震憾了。他们是多么想看到明日的太阳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与他们无缘,满天的白雪盖住他们无助的身体已经算是对他们的尉藉。

  南京,这昔日的首都,已被魔鬼占领,变成难京。难民们的栖息地只剩下一个拉贝开展的难民区。拉贝以纳粹之名作为掩护,终于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日本人的屠杀。当他临走时跪下的那一刻,我真的无法将他和其他的法西斯主义者联想在一起。

  最后,我想以张自忠将军的几句话做结束语:国家到了如此之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同学们,我想问,大家觉得抗战这十几年的历史能被忘记吗?

  如此暴行,良心何在?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6

  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日本人可真是太凶残了,杀了近30万名中国百姓,连小孩子也不放过。害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

  1937年7月29日 和30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就侵入北平的正阳门。大街上,小屋中到处都横尸遍野,鲜血淋漓。日军还在南京活埋南京人民,在南京下关江边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的尸体堆积如山。主人公角川是一个日本人,但是他看见那鲜血淋漓的场面也是于心不忍,因为他是一个好的日本人。

  遇难的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最幸运的也就是断了胳膊或是断了腿。没有几个是一点儿伤都没有的,血花四溅。到处都是废弃的砖瓦,在空中作战的航空战士牺牲了很多。

  1941年12月中旬至1942年1月,日军调集10万兵力进攻长沙,发动第三次长沙作战。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取得会战胜利,百姓们终于可以平安的生活了!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7

  黑白的影片,抖动的镜头,一座沧桑的古城将我带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挹一江一门,南京的城墙,最初的抵抗,一群被抛弃的士兵,用自己仅存的力量与日军抵抗。他们孤立无援,却仍旧誓死抵挡,因为这是他们作为一个士兵,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士兵应有的责任!可是,当“小米加步”碰上敌人凶猛的火力时,他们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们成为了待宰的羔羊,等着着死亡的来临。惨无人性的日军,用五花八门的形式来屠一杀中国人:关进废弃的仓库用火烧死;赶到大海中用海水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赶到荒野中用打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发指,令人痛恨。然而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么呢?

  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掩护受伤的士兵;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冒着当场被毙的危险,去解救那些被日军拉上刑车的男人;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当死亡来临时,那一句响彻南京上空的“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唐先生是拉贝先生的秘书,与拉贝一起负责难民营的安全,然而当拉贝被迫离开时,他却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而委身于日本人。当他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时,他的妹妹却被日本人拖进了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而幸免遇难。他欲哭无泪,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终于明白了:日军是靠不住的,中国人只有靠自己!所以在拉贝的努力下,可以带一个助手和一个助手的家人离开时,他毅然将生的权力让给了另一个渴望生存的人。他留下来了,结果当然是被拉到刑场,然而此时的他却没有了一丝的畏惧。他临死前那从容的.姿态,连那个执行任务的日本军官都不敢直视!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在经历了那段惨痛的历史后,中国重新站立了起来!

  如今,我们已有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可是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却都是那些爱国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下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保护国家而牺牲的伟人们。同时我们也要时时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要让现在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我们的斗志。我们要奋发图强,让中国在世界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8

  看完南京南京,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我观看了南京南京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

  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便是南京南京的最好观后感。

  当我看到日本人拉着一车死去的慰安妇,把我们中国人当货物一样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来,流着泪,向这些慰安妇致敬;我也要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咒骂这些无耻的日本人,他们失去了最起码对人性的尊重!

  日本妇女五元,中国、朝鲜妇女两元。在日本,一位军官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是羊!这一点,中国不会忘!

  是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不会忘!

  华夏大地曾经多么慷慨的给予我们,它给予我们热情、善良、坚强,却忘了给予我们平安。炎黄子孙享受着这一切。但是,当别人攻击我们之时,有无还手之力,这是莫大的悲哀啊!

  我觉得南京南京这个名字更像是一句口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从现在起,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昌盛,更繁荣,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9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废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泸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很多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却无意抵抗,麻木呆滞地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倒,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的废墟中做着最终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地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过胸膛的那一刻齐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张自忠将军死前的一句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头像的士兵和平民从各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潮水般倒下,画面残酷,简直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经死了,安全区是唯一一块苟延残喘的地,拉贝从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很多女人便前来索要一百个,姜教师和拉贝先生无奈答应。当姜教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地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出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式顽强的。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和绝望,仅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期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已经被唤醒,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仅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很多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主角,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逃避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最终完成了——对人生的救赎,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明白角川的悔过,但比起我们死去的三十万同胞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让中国沉睡的雄狮永远咆哮!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1

  刚开场的时候,枪声、炮声。惨不忍睹的杀戮,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国耻,我们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强大我们的祖国!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2

  1937年,在那个炎热的时代,中国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卢沟桥事件和南京大屠杀都让人感到苦涩和悲伤。南京大屠杀尤其著名!仅在三天内,整个城市就有多达30万人被日军屠杀。手段的残忍和内心的冷漠是不可接受的。

  南京!南京!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觉好多了。在看这部电影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活无能为力和痛苦的感觉一直紧紧围绕着我,挥之不去。

  我见过南京!南京!“让我从心底感到悲伤和震惊。在浓烟中,穿着盔甲、拿着枪和刺刀的日本士兵走过摇摇欲坠的中山门。断肢和赤裸的尸体布满了城市的街道。人们冰冷的头颅堆积如山,覆盖着路边的河岸。机枪火力、挖洞活埋、刺刀刺伤、石油和火力都用尽了不人道。

  两个小时的电影看不到一滴血,但能让人感觉到血变成了河、尸体。电影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不管他是富是穷,高是低,他随时都会像烟花一样消散。我无法想象人们是如何生活在这个人间地狱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是如何生活的。然而,这些只是历史事件的艺术概括。更可悲的是,这部电影可能比现实更加微妙几十倍。只有经历过这场灾难的`同胞才能真正体会到苦难。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来自无数革命烈士不屈的战斗,来自无数中国同胞鲜红的身体,来自无数铮铮铁骨的坚强脊梁。正是他们用他们的誓言、鲜血和生命歌颂了这多事之年的苦难和死亡,写下了中国儿童不朽的篇章,锻造了国家崛起的繁荣。

  这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虽然有些人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欺骗事实,以掩盖他们的罪行。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甚至没有勇气回顾自己的历史,那将是非常可悲的。我们不仅不能忘记,而且必须把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变成不屈不挠的意志,鞭策我们自己继续前进,逐步改变落后和挨打的卑微处境,把悲痛变成力量,把软弱变成力量。只有通过我们中国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并有能力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别忘了国耻,南京!南京!“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和感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懂得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懂得感恩和回报,尽最大努力回到父母和社会,为我们无愧于国家的培养,无愧于自己即将死去的青春。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3

  昨天在宿舍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看后感受颇丰。永记南京,勿忘国耻!我想但凡一个中国人都会记得那个让人害怕让人伤心让人悲痛的年代。也许有些人无法体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复杂心情,那么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你就会知道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年代!

  《南京南京》采用的是黑白的背景,更加的渲染出了主题,开篇就是南京沦陷后的断桥残垣,给人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战争的气息,破坏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的心情紧张起来了,当看到孙忠三先生的铜像被日本人摧毁时,没有来的一阵酸楚;当看到中国的士兵被活埋时,心情是无奈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啊;日本士兵的残忍实在是让人发指!在演到难民营时我又被中国人的坚强感动,正是这种坚强这种毅力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国人挺过了那个黑暗的年代

  当然电影并不是一味是战争,当看到唐先生哄孩子时,我想看得人心里都是甜甜的,可是正是这种温馨的'画面更加突出了战争的可怕。当看到日本士兵角川正雄遇到爱情时,我想他肯定暂时的忘记了战争忘记了杀戮。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角川的爱人被征为慰安妇,唐先生的孩子被日本人当面摔死,我看到得是角川的迷茫“为什么要战争?”,唐先生的绝望。当难民营被日本人占领时,姜老师的反抗,拉贝的保护也是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

  电影的结局十分耐人寻味,角川的自杀,小孩的苦笑都是有着意义的,我想每个人看完后都会体会出些什么。

  《南京南京》,勿忘国耻!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4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

  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

  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

  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5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组织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从而,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我的内心。

  军队溃败了,大屠杀开始了。尸横遍野,影片没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日军千奇百怪的屠杀方式,它将这场浩劫落到了每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贝的秘书,与拉贝共同负担着难民营的责任,当拉贝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他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当他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的时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进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幸免于难。他,欲哭无泪,欲吼而无声啊!

  后来在拉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应可以让拉贝带走两个人,当他们即将踏入生门的时候,唐先生,这个典型的中国男人放弃了生的权利,把它让给了另一个急于求生的人……后来唐先生即将被押赴刑场,他看见蒙着眼睛的中国人像小鸡一样被绑在柱子上,一个个的被射杀,轮到他了,他拒绝蒙眼睛,他笑着对日本军官说:"你晓得吧,我老婆又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这是他临终前胜利的'宣言,他的从容让那个日本军官不敢直视!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然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当时的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怎么能忘记?尽管日本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但近来发生的钓鱼事件有一次给我们敲醒了警钟,现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已经觉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会问自己的主权做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历史永不能忘,我们要将这段屈辱的历史转化为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断前进,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只有通过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6

  《南京,南京》堵了中国人的心,甚至日本人也不领情。可是,凡是打过架的人都可以明白。

  中学时候,打架的发起人一般都躲在后面指挥战斗。打人者,被打者本来素不相识,也没有仇恨。但大家都上,我不上就被鄙视,不去就没面子,何况我校与他校历来有仇。面对面,开始忐忑不安,面对陌生面孔,面对弱小,也曾犹豫。但是有人动手了,所有人马上热血沸腾,同伴们的凶猛,刺激到自己的'自卑。为了不被鄙视,便猛下黑手,对倒地者也猛跺几脚。什么无辜的弱小,女孩子也一样不放过。

  虽然一瞬间觉得自己很无耻。但是,回去后得到老大的表扬,得到弱小同学的敬畏,得到谄媚的同学的吹嘘。不久,那些内疚就被自己故意忘记了。很快,对方来报仇,更多的人又有了直接的仇恨。

  回想起来,恃强凌弱的胆小鬼仍然是胆小鬼,大哥依旧是大哥。受伤的,被开除的基本是冲在前面的傻子。在某些需要的时候,大哥们会不计前嫌的和谈,俗称不打不相识,可是身心的伤疤永远跟随我们。打人者,永远难逃内疚,被打者变得心灵扭曲,充满仇恨。莫名其妙的仇恨来得本无意义。

  战争本来就是一场以暴力为表现的集体无意识斗争。参与者往往是失去思考能力的,仇恨本来与自己无关,从此就有关了。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7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

  “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

  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8

  怀着沉重的心情,我关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30万中国人,无辜的中国人被屠杀!鲜血染红整个南京城!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但是没有人离去。这群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子弹穿过胸膛的前一刻一齐呼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多么感人的又多么伟大的一幕,他们是中国的英雄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这场战争中也十分形象的体现出来。十几名日本军在一个教堂里发现了无数中国人,其中还包括一些中国军人,日本军恐慌的叫援兵,而中国人们根本无意抵抗,那么多中国人被几个日本军吓得连忙往后退, 麻木呆滞的举起双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奇怪的看了看四周,最后也跟着举起双手。日本军的几声枪声就使他们彻底绝望与崩溃,而教堂外孙中山的雕像,被五花大绑的拽倒,被日本军欢呼着拖走。

  画面中,无数投降的中国士兵,老百姓,被从四面八方驱逐到一个地方。枪杀,活埋,火烧,如退潮般倒下,一张张绝望的面孔,狰狞的面孔,画面残忍的不忍直视。南京,真正的.地狱。拉贝以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但是,在日本军知道那里有很多女人的时候,便去索要100个,并且带有威胁,姜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在姜老师和拉贝哭着告诉大家这个消息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去。”他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他特别的方式勇敢的与日军敌寇做着斗争,证明了中国人的顽强。

  整部影片都弥漫着绝望与压抑,南京这道深深的伤疤,将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19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来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组织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从而,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我内心。

  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我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着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

  整部影片弥漫着残酷的压抑的绝望,仅有结尾才稍稍点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不可能,那么仅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怎样能忘记?尽管日本人为了掩饰自我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但近来发生的钓鱼事件又一次给我们敲了警钟,此刻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已经觉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会问自我的主权做不懈的的努力和斗争。历史永不能忘,我们要将这段屈辱的历史转化为不屈的意志,鞭策自我不断前进,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仅有经过我们华夏儿女共同努力,祖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决不能让历史重演!铭记这段忧伤的历史,珍惜今日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铭记这段沉痛的历史,让自由的和平鸽飞翔于神州大地!

  东方雄狮已经觉醒,宏伟的蓝图画卷正在勾勒,作为我们青少年一代,必将肩负起神圣的民族复兴的重任!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相关文章:

南京大屠杀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01-31

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01-27

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01-30

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01-28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汇总01-30

电影南京南京800字观后感09-01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通用26篇)12-01

爱国电影观后感最新600字:《南京!南京!》08-16

战争1200字作文:南京,南京!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