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戏曲进校园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
中华民族艺术博大精深,源于它立世五千余年。
零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民族艺术演走进了我校燕化附中,这是我们的荣幸,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精湛之处,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绝,让我们明白了他永远是中国人的宝,并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脱落,它永远笼罩着中华大地,永世不休!
节目的一开始,是一位长得十分喜剧的哥们,演唱了一首弘扬中国的歌曲,虽然不是民族曲风,但其内容却唱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龙!随后尽是些民族节目,展示了中国人的艺术。戏曲,先是一位穿着整齐的姑娘拿着一杆长枪,向大家传授如何使唤它,然后大声喊: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试试?接着有位身怀绝技的大哥哥上去耍了几下,但它展示的是武术,等姑娘教他的时候却显得十分笨拙。
我听到盼望的瑰宝——京剧了!我默默地说着。一出《红灯记》,道尽国粹艺。但绝大多数的人对其抱有极为不屑的态度,让我对这些人反感。因为他们这是对中国的不屑。
多么动听的唱腔!我高喊。那是一个旦角儿用高细的嗓音唱着: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令我给予了他我最响亮的掌声和呐喊声。
接着川剧神秘的变脸又前来助阵,看到那演员迅速地不露出任何破绽和变换着那一张张戏脸,我迷惑不已,迷惑其中的.玄妙!但我无可奈何,只有用掌声和叫好声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之情。
看完了,回班了。同学们都淡忘了。
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叹,因为他们对民族艺术竟无一知半解,嘴里唱到的是流行歌曲,学的是高雅艺术如钢琴,洋琴等。试问有谁还在听着京剧,相声等民族艺术?那个欣赏民族艺术的地方几乎荒无人烟了。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2
有人看戏看热闹,有人看场面,有人听曲调,还有人看情节,有人把戏当做是人生来看。这看人生该是境界最高的一种戏曲欣赏了。
戏曲一门分生、旦、净、丑的行当,讲究唱、念、做、打的综合舞台艺术。既是艺术,必是高于生活了,但却源于生活。人生不过是一场热闹,物质追求的不持久性,必然让位于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远的'精神文化,其价值已超越了艺术本身。戏曲的地位该与人生并列。
人常说,人生犹如一场戏。在我看来,它是一场长久却无需道具的戏。这场戏的主角是自己,每个人在演戏时都是演真实的自己,感受喜悲自是一种快乐,何必让杞人忧天占了上风!
既是看戏,何不真就当做一场戏。边看边想,看完还要记得摆脱出来,千万不可痴迷。快乐是一生,悲哀亦是一生:碌碌是一生,追求亦是一生!
戏曲与人生,人生与戏曲。
人生这场戏确实是喜剧啊!万不可庸人自扰之,以悲剧收场!切记切记!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3
黄梅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并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两百多年来,它继承了古代戏曲的优良传统,博采众长,吸收各艺术门类的精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抒情见长且通俗易懂的剧种。黄梅戏唱腔优美动听、韵味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国的地方戏曲品种繁多,每一个地方戏都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精华,也是维系某一地域人民的精神纽带,特别是对那些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戏更是他们思乡的精神寄托,听一听家乡戏、哼一哼家乡的小曲,便可足以慰藉自己思乡的心灵。黄梅戏是安庆个家乡戏,也是慰藉游子离别愁绪的乡音,特别是其代表曲目《天仙配》,更是百听不厌,我曾经买过各种版本的《天仙配》卡带、CD、VCD等,当然其中最经典的还是严凤英版的《天仙配》了,可以说《天仙配》的故
事、唱词、唱腔,对于我来说早已烂熟于心了,只可惜自己的嗓子不行,不然的话肯定也会是一名黄梅戏的票友。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
《天仙配》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经典,是因为其剧情、唱腔、唱词、演员表演等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天仙配》也是黄梅戏的传统曲目,解放前就已经在各黄梅戏帮演出,但真正成功还是解放后五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团体对其进行改编版,同时也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演员,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最后该剧也被搬上大银幕,让全国人民都能够欣赏黄梅戏艺术精华。所以说,《天仙配》剧目在黄梅戏中的地位相当于九鼎之尊,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也高于生活,影片中的七仙女真实得犹如我们身边的身着古装的邻家大姐!她的身上没有半点仙家千金的架子!缝衣、补衣、织布、粗活、细活动手就来!她对贫穷卖身为奴的汉子——董永的一往情深,感动了多少古今中外的大众善良人心!严凤英优美的戏曲身段和动听的黄梅戏曲唱段,特别让人们喜爱和欣赏!那身段柔美无限!那唱腔委婉动人心弦!草原此时此刻虽然不会唱黄梅戏,但时而不由得跟着这动听的黄梅戏曲调、慢慢地轻轻低声和着哼唱??
《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讨巧,深受老百姓的喜好,戏词通俗易懂,达意深刻,故事情节悲喜交加,简洁却勾人心弦,非常的适合普通大众的品味。《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五十年代经改编后的剧本,并没有放弃神话的因素,只是将主题升华,加入“玉皇大帝”、“财主”的`反面角色,将整个剧情改编成包含“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封建制度(统治势力)做斗争”寓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孝道”),又贴近时代的特点(反封建),满足时代进步文化的要求,所以该剧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戏曲绝对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戏曲中的音乐绝对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风格的戏曲音乐也就造就了中国不同的地方戏,黄梅戏被誉为“山野吹来的风”,可见其戏曲音乐风格乃是清新、自然,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天仙配》的戏曲音乐,不论从词或是曲来看,都是非常地朴实,就和家乡的百姓一样淳朴。《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剧、昆曲那样有复杂的曲牌、套路,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黄梅戏这种音乐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些曲目,比方说武戏等,就不太适合黄梅戏来演绎。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4
我观看了一场“戏曲进校园”的演出,这让我对传统的中国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场演出中,我看到了京剧、昆曲、豫剧、秦腔等不同种类的戏曲表演,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表现方式。
其中一位演员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他扮演了一个痴情男子在情感上的挣扎,他眼睛闪烁、动作激烈的表演让我忍不住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位演员的.表演不仅展现了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
在这场演出中,我也意识到了戏曲传承的问题。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许多年轻人都没有接触过戏曲,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非常重要,它能够让年轻人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这次观演让我认识到了戏曲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演员的艺术表现,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戏曲,并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将其传承下去。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5
9月12日,天等县城关小学在xx秋季学期迎来了一年级的新生,为了欢迎他们的到来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开笔礼”暨“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精彩纷呈的戏曲表演,也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需要有人去延续传承。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我对黄梅戏最感兴趣。据我了解,黄梅戏原名为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同时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并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使用安庆方言进行演唱和念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曾一度被称为“怀腔”或“皖剧”。黄梅戏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风格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而闻名,成为演绎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个人深受黄梅戏的魅力吸引,并愿意致力于其延续和传承。我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熟练掌握黄梅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戏曲剧种。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付出,可以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将尽最大努力去探索、学习并传承黄梅戏的精髓,用心感悟其中的情感和艺术,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份有关戏曲内容的手抄报,我选择的主题是黄梅戏。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专注于研究黄梅戏,并收集了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来制作手抄报。通过这个过程,我对黄梅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6
11月30日下午八、九节课,我们在北一阶观看了“戏曲进校园——评剧专场”,让我们得到了精神食粮的补充。
首先,由侯顺成侯老师为同学们系统地讲解并普及了戏曲及评剧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了戏曲。
戏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三百六十余种。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有本地方言的剧种,根据数量的多少而分出六大剧种,分别是:北京的京剧、河北的评剧和梆子、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而在这六个剧种中,京剧和评剧是唯二有国家级剧院的剧种,其它的则都是地方上的剧院。评剧是从唐山地区发源的,评剧的代表作有《花为媒》和《小二黑结婚》。侯老师接着又给我们讲了各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如:曲剧和越调、山东的吕剧等等。接着又给我们讲了唱戏的唱法,现在90%以上的戏曲演员都是用普通话的唱腔、念白,但也是有特殊的,如:演员赵丽蓉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戏曲演员,她唱戏的时候就是用唐山话唱的。还有就是评乐队,它是由古代乐器和现代乐器结合而成,古代乐器有弦乐、二胡、笙、唢呐、梆子、铙钹等,现代乐器有提琴、黑管、长号、小号、大号等。
之后,就是刘和军老师介绍笙。刘老师先讲了笙的历史。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它最早发源于3500年前,并且很多西洋乐器都是受笙的建造原理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口风琴。笙还有17、21、27、30孔之分。之后,刘老师还亲自现场为我们吹奏了笙。
接着,马旭峰老师为我们讲述二胡和板胡的知识。它们两个的用处很多,如:电影《地道战》和电视剧《西游记》中都有用到板胡的地方。拉二胡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激发大脑,保持体形。
最后,还进行了互动,还进行了现场演唱,并且唱得都很好,台下掌声雷动。
我相信这次活动,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戏曲知识,还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精神上的缓解和放松。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7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信感,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戏曲进校园”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中国的传统戏曲在表演形式上是一种程式化与虚拟化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我手里的马鞭,大家看着就是一根棍,但是在舞台上它就可以代表马,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戏曲大概有360多个剧种,评剧起源于河北,有着独特的表演特点:吐字清楚,语言通俗易懂,表演朴实生活气息浓厚,所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针对评剧舞台上流传较广的唱腔流派,青年评剧团的老师们也为同学们一一进行了演示,带来了评剧的经典桥段,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戏曲魅力,一招一式令孩子们频频叫好。老师们还用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肢体动作,释了生、旦、净、丑等戏剧角色的特征,介绍了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四功五法基本功的要求。随后老师们还邀请了台下的学生上基本功的要求。随后老师们还邀请了台下的学生上来一起进行学习和表演,台上的同学们学得认真,台下的同学们看得也认真。
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校生活,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戏曲文化、感受地方戏曲魅力,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进一步加强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戏曲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现在越来越多的戏曲文艺粉丝把戏曲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进入了校园。对于我们年轻的学生来说,戏曲的文化魅力是不容忽视的。最近,我校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我有幸观看了其中的一场精彩的表演,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感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观看了一场名为《霸王别姬》的.精彩表演。这部剧作品源自于黄河文化,讲述了春秋时期的霸王项羽和他的舞姬虞姬之间的动人故事。整个表演过程非常优美,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演员们将经典的剧本融入到表演中,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在整个表演中,我最为钦佩的就是演员们对角色的完美诠释。每一个演员都将自己的个性与角色深度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角色更加丰满、立体、灵动,让观众沉浸在戏曲中难以自拔。虞姬作为舞蹈演员的代表,她用灵巧的舞步和高度的表现力展现出了自己人物的柔情和优美,令人难以忘怀。而项羽在剧中则是一个英雄角色,演员通过精湛的技巧在表演中充分展现了他的热血豪情和不屈意志,让观众感受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
除了演员的精彩表演,整个舞台布景也让我感到非常惊艳。大气磅礴的舞台布景、华丽的道具和服装、精湛的灯光效果,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视觉享受,让观众沉浸在戏曲的魅力中。
通过这次观演,我深深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和震撼力。相信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收获不同的心灵感受,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古老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我觉得把戏曲文化带入校园,开展相关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戏曲文艺的价值感染,能够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总的来说,“戏曲进校园”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它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戏曲文化,更能够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使人们更好地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魅力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我相信,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也一定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再掀新高潮。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9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形式多样,自然承载了丰富的人文情感与民族心理。在当代,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了解和喜爱戏曲?在此背景下,在校园内推广和普及戏曲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将谈一谈我学校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以及我的一些观后感。
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学校在很多年前就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每年校庆的时候,学校都会邀请名家来到校园内进行文艺汇演。然而,这些文艺演出大多是以歌舞、器乐、口技等形式为主,对于戏曲的宣传相对较少。因此,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学校近年来对戏曲的推广与普及。
通过创新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的瑰宝,感受到它的深邃内涵与历史厚重。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都会邀请几位名家到学校给学生讲解戏曲文化,演绎一些经典剧目。这些名家不仅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懂得戏曲的内涵与艺术魅力,而且还会在讲解与演绎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表演的氛围中,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在这些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江南皮影戏和京剧。尤其是江南皮影戏,它是一种手工制作的皮影戏剧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了人物、历史、文化等丰富的内涵,是一项极为珍贵的民间艺术。在学校的活动中,我看到了江南皮影的展览,并有幸参与到江南皮影的玩法之中。我走到展区前,看到板式的人物形象被精妙地刻画在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皮质后面,感到十分惊叹。那些皮影人物的脸上,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和神态,它们精美的造型和细致的制作,让我跃跃欲试。在掌故介绍和老师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操纵和制作皮影戏,使之动态起来。我很高兴能够在校园中接触到江南皮影这种民间文化,并且发现了它的奥义之所在。
除了江南皮影戏,京剧也是我在校园演出中观看的重头戏之一。京剧,它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等特点。在我看来,京剧的表演形式是非常独特的,它的表演方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比如说脸谱、唱腔、功夫表演等等。当演员在脸谱的.衬托下跃出舞台时,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使人沉浸在京剧的世界中,感受强烈的情感冲击。在看完这样优秀的京剧表演后,我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它带给了我独特的艺术体验,并教育我如何对京剧进行更多的了解。
综上所述,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有机会了解到戏曲的内含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究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和普遍价值。此外,这种活动不仅仅让我们学校的学生们接触到这些具象化的戏曲,也鼓励了更多的艺术家创造出适合现代人欣赏的戏曲剧目。在我看来,这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学校能够继续推进这种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从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内涵,以及传承中国的艺术传统。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0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当几位优雅娇柔的侍女登台亮相时,我心中就断定,这是一场大戏。
那几位侍女身着薄如蝉翼艳如云霞的粉色衣裳,双袖轻盈舞动,如纤云弄巧般,那灵动的碎步如同仙女在天上嬉戏。当婉转的戏腔响起,贵妃的可爱、眸动与羞涩被我们尽收眼底,身于台下,却又好似我就是那盛唐之主,尽享荣华富贵,沉醉于其中,欣赏着侍女翩翩起舞的步伐,如临仙境。
一曲终了,还未于那盛世中缓于神来又上一曲,那是名为《梁祝》的名曲。跪下的祝英台用杜鹃哀鸣般的长调诉说着对梁山伯的爱恋,梁山伯也用爱的臂弯保护着祝英台,美好的'感情却因现实的残酷而无法实现,“死要与哥哥同坟……”一句如泣如诉,令人泪涌如泉,为他们有情人难成眷属而扼腕长太息。
现代京剧《江姐》又将热情调动起来,江姐那坚定的眼神望向远方,望向未来,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也激起我心中对党的向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曲暂终了,而历史的大戏、我们人生的大戏却才起幕……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1
今天我们观看了戏曲,有包公断案,红灯记,袁门外三声炮,等等,戏曲让我们重温了以前,现在很少人有愿意听戏曲了,戏曲是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在中国戏曲很早就存在了,我们不能让戏曲消失在中国!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2
近年来,戏曲进校园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刻的含义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换,戏曲的受众面逐渐扩大,进而成为了学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戏曲进校园表演中,我观赏了中国传统戏曲《红楼梦》。
这次观看戏曲节目,我受益匪浅。在节目中,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表演,更加体会到了戏曲的独特之处。戏曲中的.表演形式独特,它融合了传统的音乐、舞蹈、说唱等元素,将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多种表演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整个表演中,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台上的角色栩栩如生,看得我连声称赞。
通过观看戏曲,我还深刻理解了戏曲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延续,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精神追求。
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快节奏,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单一,注重速度和效率,这样的现代化生活让人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而戏曲这种缓慢而深入的文化传承,能够让人慢下来,沉淀自己,思考自己。正如《红楼梦》中所说:“读书人不搜求玩世之志,不丑化当世之风,不厌弃人世之好,只在墨者心中,经墨达墨之境”。
综上所述,戏曲进校园这种文化传统的再度回归,不仅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复兴,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寄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我这位普普通通的学生也能够了解和感悟到自己继承着的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精彩的戏曲进校园表演,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复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3
9月12日,天等县城关小学举行2017秋季学期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暨“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我看到了精彩的戏曲表演,也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中,我感受到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需要有人去延续传承。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黄梅戏。据了解,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份有关戏曲内容的手抄报,我选择的就是以黄梅戏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我在网上寻找了有关戏曲的知识和图片,并把它们摘抄到手抄报上。制作手抄报让我对黄梅戏有了更深的了解。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4
“太过瘾了!不仅能欣赏到本地戏曲家的表演,还能现场学艺!”昨日下午,在市艺术学校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现场,不少学生听完我市艺术家表演的剧目后,十分兴奋。
当天,来自市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为该校100多名师生送上一台戏曲大餐。戏曲表演结束后,市艺术剧院的老师还现场教学生唱戏。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市自7月份启动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新广局主办,市艺术剧院承办。
根据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底活动将覆盖全市各大中小学校。我市将在2016年12月底前,编写出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学生接受的地方戏曲通识读本。2017年上半年,将培育表彰一批优秀戏曲学生社团(兴趣小组)。鼓励中小学校聘请名家名师、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学校兼职戏曲教师或戏曲辅导员。
看完了,回班了。同学们都淡忘了。
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叹,因为他们对民族艺术竟无一知半解,嘴里唱到的是流行歌曲,学的是高雅艺术如钢琴,洋琴等。试问有谁还在听着京剧,相声等民族艺术?那个欣赏民族艺术的地方几乎荒无人烟了。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15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戏剧文化博大精深,京剧又是我们国家的国粹。
但是11月30日下午我们在学校里听到了被誉为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评剧。其实之前在我心里,戏剧都是一样的,我听不出戏剧里的抑扬顿挫,咿咿呀呀的曲调更是让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摸不着头脑。可是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评剧,是流传于我们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二。而且评剧还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戏曲文化都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精华。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更应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我们爱国意识的体现,更是我们对我们精神境界的一个提升。然而,在11月30日的下午,我们在学校里聆听了一种被誉为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评剧。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对戏剧没有太多的了解,无法辨别其中的抑扬顿挫,也无法理解那些曲调中的吟唱与咿咿呀呀。然而,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评剧是一种流传于我们北方的戏曲表演形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被列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二。更令人骄傲的是,评剧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戏曲文化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精华。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了解这些历史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我们爱国意识的体现,更是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的机会。
今天在校园里,我们聆听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评剧表演。评剧老师亲自教授给我们一个关于评剧演出的基本动作——原场。通过与老师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我们真切地领悟到戏剧工作者的'辛勤与不易,实在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简单的动作却涉及到繁杂的肢体配合和优雅的身姿。尽管我在学习中进展一般,但仍然获得了老师的赞扬并收到了一份奖品作为鼓励,我感到非常开心。
另外,评剧中的乐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二胡。它发出的音色非常悦耳动听。这种只有两根弦的乐器,在老师的演奏下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包括喜悦、愤怒、悲伤等。这些乐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我想有机会亲自探索一下,向老师学习。
这次戏曲进校园的活动给了我很多启发。除了学习到了丰富的戏剧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才能收获赞美的掌声。这就像我们学生学习一样,尽管有时候乏味枯燥,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付出努力,我们不仅能够汲取知识,还能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付出总有回报,只有我们努力了,我们的青春和校园生活才不会留下遗憾!
最后,感谢学校、感谢班主任梁琦老师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相关文章:
2016年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06-02
戏曲进校园的作文500字(通用22篇)11-14
观看戏曲进校园观后感05-06
中小学《戏曲进校园》观后感04-26
戏曲大舞台作文07-05
戏曲大舞台作文06-26
[精选]戏曲大舞台作文08-22
戏曲艺术作文06-09
(经典)戏曲大舞台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