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该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Pépinot adulte,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 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一】
其实观影之前,看它的剧照已经可以隐约嗅出一丝《春风化雨》(《死亡诗社》)的气息来。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春风化雨》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此外,非常有趣的是,由于这个学期开始上教育心理学,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如果是放在从前,自己绝不会注意的一点:那就是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以中文系学生的眼光来看,可能只会看到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与Clement Mathieu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对比,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话说回来,仅以行为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校长的教育手段也颇多可指摘之处,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强化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遑论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为积极反应。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诫着不许这样做,不许那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所以,即使是典型的行为主义者,肯定也会对这个校长的教育方法大摇其头的,因为他太缺乏建设性精神了。当然了,影片本来也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庸碌小人来做Clement Mathieu学监的陪衬,我们不必对他抱太高期望。
相比之下,Clement Mathieu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还在于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的,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让我们来看看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七大基本需要中,Clement Mathieu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因此,他首先是一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老师。归属与爱的需要: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Pépinot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尊重的需要: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Corbin所偷时,他询问了原因;想要一只热气球的愿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藏“坏孩子”的“同谋”。审美需要:这无需拿什么特别的例子来多说,整部电影的核心事件——成立合唱团——足以凸现这一点。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集中体现在那个有着“天使脸孔”的音乐天才Pierre Morhange身上,可以说,完全是Clement Mathieu的慧眼识珠,为Pierre Morhange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再说一点跟心理学有关的东西,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老题目。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无意识流露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反差。课上,小Pépinot因为答不出玛丽莎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课下,校长和蔼可亲地给了他最喜欢的乖孩子Boniface饼干的奖励,说:“你知道玛丽莎内是被枪决的吧?”Boniface自信地说:“是的,先生,就像拿破仑一样。”校长十分尴尬。另一幕,Clement Mathieu在厕所里堵住了偷他乐谱的学生,刚好被学校的老师Chabert撞见。Clement Mathieu想要大事化了,谎称是在教学生合唱。Chabert不相信,警告Mathieu不要总是袒护学生。Mathieu愤愤地说:“你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Chabert转过身冷漠地说:“在这里吗?没错!”如果一个老师认定自己的学生无药可救,那么自然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坏事,哪怕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也很可能是在进行预谋策划。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一旦过了头,势必就要演变成罗森塔尔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以想见,在老师的偏见与歧视之下,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极有可能成长为心理扭曲的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引以为戒。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二】
很意外的得到这个片源,有朋友推荐过,只是当时都没有听他们的,后来偶然间在音像店找到了,就顺手买了。回家后也堆着许久才找了个时间看,看完了才感幸当时幸好买了,否则就错过这样的好片了。
法国电影不同于美国电影,他们使用的煽情总是在平淡中积蓄,在最未处让一切升华,在落幕后尚能令人气息不平,令你久久回味影片的意义。而《放牛班的春天》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看到电影,相信你一定有一股温暖久久绕于心间,我们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我们都明白身边学生的感受,能让人感动的便是好电影,好电影让人感觉那是你人生的一种诠释,偶然间你发现那部分似乎曾经就在你的生活中擦肩而过,比如说我们也差点遇上像电影这样一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老师。
雅克贝汉,这个在导演和演员界都有强大影响力的名字,《梦与鸟飞行》《喜玛拉雅》《微观世界》这些大牌影片都紧紧的与他联系在一起,也佩服他在制作方面的才华。在本片中他饰演一名回忆着,同时也担任本片的制片人,如同《天堂电影院》一样,他也扮演着一个回忆的角色,在这里,你也同样可以看到他表演的才华。
看完电影,窝在沙发上,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很喜欢这种感觉,像暖暖的春意。师生情的电影似乎不多,但质量都很好,像《死亡诗社》《心灵捕手》这样的电影永远只有一部,而《放牛班的春天》在我眼中,又是另一个这类题材的奇迹。初初看来,整个剧情似乎煸情过头,却细细品来,却段段都合理完美。
故事讲述一位秃头的马修老师被调往一个称为死亡池塘的学校,那是一个汇集了所有不安分学生的学校,或者说是一个病态的学校。马修老师如同其他老师一样服从制度,但却也能够实实在在的为自己的学生做点事。他相信学生的纯真,他以温和的作风感化他们,用音乐的魅力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在能力。而马修老师最后的成功也是值得庆幸的,他的忍受和温和努力没有白费,即使他因此招来的结局被校长赶走,但他已经真正的改变了他的学生,尤其是莫杭治,这个有着天使的面孔和天籁租嗓音的男孩。
马修老师的特别在于他不用体罚,用心去和他们勾通,很感动他让学生重唱那段骂他的歌词。有几个老师能做到,能够如此坦然接受一位学生在众学生面前这样唱自己的短处,这背后藏着怎样一颗宽容的心?孩子们并不是病态,病态的是社会,是社会的不理解,是社会和教育的不理解造成他们心里上的病态,比如放火烧学校的学生完全出于学校对他的不信任,他确实没有偷钱,被逼急了才做的恶行,能完全怪学生吗?又如同校长,每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就在暴露他丑陋的灵魂。而马修老师,这样一个个子不高,甚至秃头的失败音乐家,有点不同凡响的耐心和理智,一个偶然的带点自私的理由,让他开启了孩子们一片音乐的天空。且不说他最初的理由,只说他到底成功了。
当伯爵夫人来听合唱时,那段黑夜》的歌声从孩子们的嗓间流出,真的如他们所形容天簌之声。尤其是小男主角的独唱传来的时候,那种沁入心田的美妙,怎用一个好字了得。如果马修老师是一位心灵天使,那么莫杭治便是音乐天使,尤其是他的独唱,在其他孩子美妙和声的衬托下,他那纯净清亮的声音好象湛蓝天空下的飞鸟,自由轻灵,穿透人心,让人感觉自己的心好象也被插上了翅膀,跟着他的歌声一起飞翔。
马修老师离开时,孩子们的歌声从窗口飞来,一片一片纸飞机上签满了名字,那种温暖我们几时有过,那是来自心灵的尊敬与感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对你的尊敬,还需要什么,即使千言万语也无法胜过这种赞美。而片中最后那个小不点,每个周六都在等候家人来接,影片很顺其自然的完成他的心愿,马修老师就在周六那天带走了他,故事带着点点遗憾圆满结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三】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也被静静的感动了,回味一下整体感觉是和《春风化雨》很象。
因为感受深,登上了豆瓣看评论,看到你的,觉得切中了故事和人物内在的核心,撇开电影的技术层面而从教育心理学分析,到位!向你致敬!!
我再添加点技术层面,这片子更强化了电影的声画,用童声合唱这一声音艺术大大强化了感染力,把声画的其中一面--声音也发挥到了极致,暗想这类题材可能很难有其他模式可以超越了。
对情绪展现的控制也非常静态和细微,让片子的张力更强了。高潮处老师被辞退离开时,没有传统的热烈送别和依依不舍,通过纸飞机的飞舞来传达,新,而其中一个仰拍窗户中召唤小手的移动画面展示了离别。演员的展现也很细微,很多,不具体说了。
能在这里看到同样能回想起《春风化雨》而十分欣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