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2022-07-06 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校协同教育2022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1

  此次组织的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大会,多名行业专家直播中给予学校和家长专业的指引,学习下来受益匪浅,很庆幸我的小孩自上一年级就能体验新的教育方式。

  家庭需和学校协同,做到同责、同道、同力、同构。我们家长要率先做代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另外需和老师联系更好紧密,及时了解他在学校的动态,了解哪部分的知识点暂时还没有掌握,哪些方面能力还需要提高,和老师一起制定帮扶方案,在家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通过此次学习也认识到一点,就是家校社政的系统教育,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能够更好的融合社会平台,国家能够提供为家庭教育、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希望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素质教育的生态环境。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2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争取的学习机会。听了郑老师的正面管教的课,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学习和大家分享。

  郑老师对家育正面管教的关心和热情分享触动我很深。我学习到了很多。

  第一:早期父母对孩子的品格、性情、心理等培养要比孩子成长的中、后期重要的多。比如我们家长尽最大努力在孩子早期成长中创建好的家庭环境(不一定是物质财富),比如陪伴、关心和参与到孩子的户外活动中。对培养性情、审美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郑老师提出的具体方法也是现在很多家长正在做的。比如以4-5人以小组,家长轮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博物馆、美术馆,都能更好地学习并陶冶情操、拓展视野。

  如果早期成长过程中父母欠缺关爱孩子,缺乏极积沟通交流,中后期孩子出现的问题则更需要第三方介入,比如心理医生等。

  第二:温暖的家庭,一个有爱的家是孩子最需要的。而不是更大的房子和更豪华的车。实际操作是,争取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第三:父母的成长速度要大于孩子的成长速度。家长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和孩子交流,理解他,尊重他。如果仔细聆听孩子,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是孩子教育着我们。

  第四:为了更好的做好孩子的引导者,我们家长要学会改变。改变可以是这样的,在和孩子有不同意见时,或看不惯他的拖拉,他的成绩暂时落后时,我们要改变父母以权威去和孩子争论准是赢家的习惯,勇敢做出改变:可以多尝试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用信任代替焦虑。

  改变还可以是这样的,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不抱怨是非等。

  第五:要教育孩子的价值观,维护真理,辩别是非,担当正义。

  要培养孩子做到:有底气的不惧,有骨气的不惧,有志气的不惧。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每天通过向上教育,多发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并及时鼓励孩子进步。做孩子可靠的肩膀,孩子会得到更多的自信。这自信来自父母、老师的认可;这自信来自自身知识的累积;这自信来自同伴的一个微笑。

  请让我们继续做温暖的父母,不必做到一百分。但有了心与心的交流,有了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行动,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心上善良,通过自己的“知性意行”主动地改变自己,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3

  一、与孩子一起适应小学新变化

  我们既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套路,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和方法。要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要求,重视对自己教育方法的总结和改进,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玩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记得在开学初,宸宸回来神采飞扬,说了老师表扬他,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做父母的要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又不能以偏盖全,要关心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家长的冷静、耐心、毅力等品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4

  感谢学校和洪老师推荐的陈默老师的教育课堂。听完课,对自己的想法也笃定了些,同时受到很多很多的启发,作为父母,就应该做好父母该做的角色:

  1、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助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基础。

  2、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帮助孩子调理一些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使孩子能踏实,能心神安定。这样课堂才能全神贯注的听课,保证效率。

  3、陪伴。要高质量的陪伴,对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很有益处。只懂得回家休闲享受的父母,陪不出勤奋刻苦的孩子。

  4、增加阅读。双减可能会少了书面的家庭作业,阅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自己不断成长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

  5、注重生活教育。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善待别人;孩子活的踏实,安心,体现自我的价值。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5

  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很重要。

  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6

  讲座上的陈默教授诙谐幽默的指出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重点讲了家长的焦虑对孩子造成的压力,我想这不正是我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讲出了小孩的心声。讲座上总结了焦虑的症状,为何焦虑,以及我们到底要如何做。

  在观看讲座之后,我和小孩也达成了几个小小的约定,每两周我们会至少去一次图书馆待两个小时,一起培养阅读的习惯。每两周至少去爬一次山,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提高身体素质。关于学习这块,我们没有约定任何事情,我相信他自己心里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爬山和阅读都是他不太会主动去做的事情,他开始敢于主动挑战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相信学习上他的主动性不会差,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和空间。我也给了自己一个约定:放下焦虑,耐心“等”孩子成长。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7

  观看完《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的专题讲座,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明白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正如讲座中说的,过度关爱,会导致过度依赖;过度操心,会导致过度懒惰;过度限制,会导致过度低能;过度期望,会导致过度压力。我们不能做孩子事无巨细的保姆,凡事包办,而是要做孩子成长中的导师,做永不退休的父母。

  要做孩子心灵上的倾听者,多和孩子做一些心灵层面的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不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要做孩子成长中的欣赏者,当孩子积极努力,体验过程时,做孩子的陪伴者,有人关注和分享,会让孩子更加努力,更加坚定,在鼓励和肯定中收获更大的成功。

  要做孩子的人生规划师,将视野拓宽到课堂之外,陪他阅读丰富内心,陪他运动强健体魄,带他旅游见世面,带他体验各行各业了解生活百态。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8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如何高效的实现家、校共同教育?带着迷茫与疑问,认真观看了《第五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云上大会》,感触很深,也找到了答案。

  曾经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才造成了家长的焦虑,听完陈默老师《“双减”之下父母如何应对》的演讲,认识到是家长自己的焦虑、虚荣、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导致孩子们缺乏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糟糕的亲子关系,让父母无法为孩子们充满乐趣的主动学习和良好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陈默老师的演讲告诉我们要放下焦虑,回归到父母该有的样子,从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开始,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不要三句话不离成绩考试,静心的多陪伴孩子成长,陪孩子运动阅读,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榜样,带领孩子们在生活劳动中积累智力和社会经验,让孩子拥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这是一场优质的教育思想碰撞,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当然关键还是在思考后的落实和执行,我们应该庆幸遇上“双减”政策,也要借着“双减”的东风,引导出一场持续的良好教育和美好成长!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9

  我有幸观看了《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听了讲座后,收获很多。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就能学会自尊;生活中充满关怀,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在平等中生活,他也就学会公道;不断得到鼓励,必然会建立自信;生活中缺乏爱,他也会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会卑微;若总是得到不恰当地夸奖,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会学会了责怪;常常遭到训斥殴打的孩子,也会对人粗暴;常受到辱骂的孩子,难有文明的语言……著名作家罗兰的一句话精辟的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她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的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了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她还说,形成一个孩子的人格与观念的,决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教师的言论,更是环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寸的风沙`每一同伴`每一点滴的生活琐事和每一项课内或课外的活动。这些激情洋溢的话语无不说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源于孩子潜在的模仿意识与家长的榜样作用,因此,家长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等,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10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关于《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认识青少年抑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视频课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水平,因此家庭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承担重要责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我们要充满爱、包容与欣赏,让孩子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的、留恋的东西;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家长会和他们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不抱怨,不逃避;让孩子们在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学会向我们家长求助,或者向专业机构求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最大保护作用,提高家庭凝聚力,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有技巧的,如变命令为商量、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帮孩子做主、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兴趣和欣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孩子、尽量不要用否定的语气、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等。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所以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波动要理性。批评孩子要注意不要超过限度,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话。这样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反而激发逆反心理。我们要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我们千万不要和困难站在一起,打败自己的孩子。注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11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理应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在这样合作、谅解的氛用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而且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也会得到和谐发展,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形同陌路,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学生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治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干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1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我们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孩子。

  听了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首先要做到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的话,知道孩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关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诉说兴的事,我们应该表兴;孩诉说不兴的事,我们应该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并表同情;当孩向我们诉说不感兴趣的话题,应该耐着性听,表我们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更乐意倾诉,也可以提他们的语表达能。

  然后父母要学会和孩做朋友。如果总是在上,就很难和孩交知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

  最后要有耐。与孩之间的年龄、理和思想各理解都需要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成为泡影。

  所以孩子有个良好的习惯,健康快乐的成长与父母家庭有很大的关联。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13

  最美人间四月天!实验二小家长学校迎来了两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心育讲座,增进家校沟通,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效防范学生心理健康事件发生得措手不及。

  庞红卫专家的《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从心理特征和压力模型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心理特征看,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由两个:时代性和阶段性;从压力模型看,针对如何为中小学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一问题,提出了两个理念和四个方法,倡导创建温馨、健康、友好的家庭环境,家校共同携手保护孩子们身心健康。

  季蕴辛医师的《认识青少年抑郁,学会与孩子沟通》提出为孩子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预防青少年抑郁的关键。首先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家庭、学校、特殊经历和人际交往;其次是青少年出现抑郁的主要原因: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父母对孩子情绪的不良认知;接着是正确应对青少年抑郁的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沟通需要技巧;不轻易否定孩子,尽量采用单独的谈话式教育;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轻易将孩子与他人作比较,最好跟孩子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作为一名家长,我聆听后受益匪浅,充满着对孩子满满的爱,体验到校文化的另一种教育情怀。身体力行,让尊重和鼓励常伴孩子左右,唤醒伟大的家长形象!

  一、给孩子阳光般赏识,让他的闪光点如金子般灿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道出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被他人肯定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希望自己的进步与成就能被他人看见。如果这个需求在儿时没有得到满足,即便长大后功成名就,心灵上的缺失也无法弥补。

  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享受温馨快乐的人生生命本是一场有限的游戏,越是关系密切的人,越需要通过真诚的沟通走进彼此的内心。和孩子站在一起欣赏他的闪光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接纳他的不足,允许他的脆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轻易否定他的未来,要永远心怀宽容和希望;尊重孩子,变命令为商量语气,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的同时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平常心静待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那不一样的烟火,做家长需要做的是努力给孩子一个健康、美好、安全的家庭环境。

  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果你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将孩子的个性、天赋最大极限地发挥出来,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伶俐。其次,家长还要带着孩子多读书,养成好习惯。“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要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在读书中,孩子可以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渐渐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兴趣方向,养成自觉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和个人价值观的养成。再次,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带着孩子去参加志愿者的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奉献所能带来的幸福感、精神上的愉悦,是物质不能给予的。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获得自身价值感的满足。

  最后,家长要保持积极乐观,敢于接受挑战,敢于去尝试,孩子也会在家长的影响下变得活跃快乐起来,也学会了争取和尝试。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 篇14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支撑。好的家庭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也更有力量去面对不可预期未来。

  庞教授从心理健康特征和压力模型两方面分析了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成长重要性。提出家庭需要为似乎已经长大但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提供身体和心理保护;家庭要有强凝聚力,压力与保护同行和孩子一起面对,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留恋的东西。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与孩子沟通时不可传导焦虑情绪、孩子情感支持给予满足、创造孩子需要安全环境。并提出了四种方法。

  一、多陪伴,多理解;

  二、多沟通,少说教;

  三、制定规则,管理手机和读物;

  四、一起面对压力。

  综上所述孩子学业压力大,发展通道小,缺少陪伴、玩伴,心理脆弱缺挫折体验。他们更需要理解、陪伴、和谐家庭来面对将来不可预期。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精选7篇)06-02

家校协同教育的观后感(通用5篇)06-02

家校协同教育共同体观后感(精选7篇)06-02

2022家校协同教育观后感(通用8篇)06-02

2022家校协同观后感(精选15篇)06-02

家校协同育人观后感(精选12篇)06-02

听家校协同讲座观后感(精选7篇)06-02

家校协同助成长的观后感(精选8篇)06-02

家校协同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9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