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2022-05-21 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

  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观看航天英雄们回归地球。航天员们圆满完成6个月再轨飞行的全部既定任务。

  从离“站”上“船”再到返回地面的一系列操作真的是太完美了。那一句简短的“感觉良好”背后的付出是我们体会不到的。但是我能真切的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航天员们的伟大!

  浩瀚的星空,有序的苍穹。作为一名初中生,我要学习他们的航天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要像航天员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

  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彰显了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科技实力。

  采访中聂海胜同志说的“就算牺牲也要把国旗插上去”属实令人感动。可以这么说,每一位航天员都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在此期间每一位航天员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去适应模拟环境、失重、应对紧急情况时的操作处理等等,每一次的训练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付出的汗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做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宇航员,更有千千万万个在载人航天事业背后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载人航天事业,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协调统一的调度等等,没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奋斗努力,载人航天事业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努力过的人!写到此处,也只剩下“致敬”!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3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4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语。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5

  神舟十三号4月16日返回地球,预示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提升了一大步。我们再为宇航员取得的卓越成绩欢呼时,也应该关心一下半年太空飞行将会给宇航员们的身体带来的哪些伤害。

  在地球上,由于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和地磁场,人们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这将允许光线进入,但可以防止我们接受过多的辐射。太空宇航员没有这些防护,这意味着,他们在太空中的时间越长,承受的辐射就越多。

  虽然宇航员通常不会从太空返回时生病,但他们的免疫系统仍有可能出现问题。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太空中免疫系统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人们要将免疫系统受损的宇航员送回地球,这意味着需要弄清楚如何让这个系统保持正常工作,无论是在太空、火星还是在地球上。

  肌肉萎缩只是长时间太空飞行宇航员受伤的风险因素之一。航天飞行引起的肌肉力量丧失、感觉运动障碍、姿势稳定性降低和骨质流失共同导致航天器着陆、飞行后跌倒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动态负荷期间的伤害。

  了解了宇航员面对这些危险,内心不由得对宇航员们多了一份敬意。正是由于他们的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才使得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快速向前迈步。神舟十三号四月返航地球,注定这个四月不平凡,欢迎宇航员们回家,为您们点赞。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认真,火箭发射的成功也就是学习之后的成果。认真努力才是有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6

  我们要从航天英雄身上汲取“我心飞翔”之力,在新征程中不懈奋斗、奋力前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勇飞冲天”的力量。

  航天英雄心中有“九天之梦”,当他们穿着白色航天服出征,探寻浩渺太空,在太空迈出清逸飘然的步伐时,当他们挥动鲜艳的国旗向祖国报告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为他们鼓掌,都被他们不懈追求理想信念的精神所鼓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奋进征程中的“灯塔”,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之向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之志,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迈向远大征程,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斗志,在实践熔炉里经受考验,身经百战、烈火淬炼,始终勇立时代大潮,固牢思想根基、把稳奋进之舵,书写优秀的时代答卷。

  实干的过硬作风,是“飞而不止”的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航天英雄们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凝聚逐梦力量,他们用实干去触碰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去圆梦,奋斗的号角在心中吹响,奋战的脚步从未停歇。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让他们夯实了“硬功夫”,磨砺了“硬肩膀”,让他们对航天任务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学习航天英雄身上的实干精神,勇于在事上练,保持始终如一的干劲,以“铁杵磨成针”的定力、“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干事创业,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夯实事业发展根基,在新征程中“飞而不止”,以稳健的脚步开拓崭新未来。

  不懈的斗争精神,是“逆风向前”的力量。

  征战太空,对于航天英雄们来说,既是职业,更是使命。他们把使命扛在肩上,从不言苦、从未喊累,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或挫折从不言放弃,就像航天员所说“打开舱门的那一刻,我没有考虑过生死,也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生死考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要发扬斗争精神、苦练斗争本领,以“奋斗者”的姿态迎接大风大浪,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7

  去年暑假我们开展了“壮哉,中国航天!”的儿童研究,我学习到了很多的航天知识。

  4月16日,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三名出差太空半年的神舟十三号航天英雄顺利返回家园,我感到特别的激动,整个过程特别的“壮哉”。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为所处的航天新时代感觉幸福。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我要好好学习,向航天英雄致敬,传承航天精神,长大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为祖国争光,做一名勇于追梦的摘星人!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8

  很荣幸今年能够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此刻的我为强大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祝贺航天员们平安归家。

  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也将激励此刻正在积极抗击疫情的我们,虽然我不能像爸爸那样走到抗疫的前线贡献力量,但我可以在非常时期继续的努力学习本领,全面发展,不断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强大!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9

  2022年4月16日,经历了半年的太空既定任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及其三名宇航员于今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事件意义颇深,我国不仅实现了快速返回的先进技术,还能达到选择降落点的精确水平,这也无疑证实了中国在人类航天的巨大进步!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0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安全返航,结束了历时半年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三号的返航,标志着这一阶段我国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更对我国开展下一步航天计划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观看这次的返航直播,心中不仅激动不已,更是充满骄傲。嫦娥舒袖多浪漫,卫星探月路艰辛。

  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征途上,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他们埋头苦干的精神,把过去千百年来的浪漫想象,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1

  回望历史,毛主席提出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前人眼里看似梦幻的目标,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步一步实现。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在这种航天精神指导下获得巨大突破的不仅仅是在载人航天上的突破,在太空登月、北斗导航上中国也获得了跨时代的突破。

  这一项项成绩都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端最顶尖的科技前沿。航天梦完成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还没有完结,但是我相信中国人民自古就是顽强坚毅且拼搏的人民,在我们的神话里天塌下来了就去补、山阻碍了人民就移了山、海伤害了人就去填了海,中国人民用自己双手创造出的一个个奇迹让我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是时间问题。

  老一辈的航天精神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展望未来,中国正在一个又一个领域迈向,我相信我们将是历史的见证者,前路漫漫且危机四伏,但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中华民族的崛起不可阻挡。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2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入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告别到了工作生活183天的中国空间站,安全返回酒泉卫定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此次旅行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容驻留时间的纪录。

  看到我们国家航天载人技术进入世界一流顶尖水平,我感到无比自豪。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我们的空间技术都是由中国人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自己独立完成。每一个版本升级都倾注了科研工作者们智慧和汗水。我们的神舟飞船和空间站正帮助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出地球、步入太空。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眺望宇宙,以更宽广的心胸审视自己。

  作为华二附初的一份子,我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做着各项“研究活动”,在各次活动中反复学习、丰富自己,从现在播下科技的种子、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以后,我,也会成为我们国家科技工作者的一份子,为我们的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贡献我的力量,帮助我们国人,走出地球,遨游太空……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3

  今天,神舟闪耀大地。

  我的内心汹涌澎湃,这是伟大中国的胜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评论区中不断有网友刷出“欢迎回家”、“向英雄致敬”、“祖国万岁”的字样,伴随着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传来的方位通报,不间断的掌声,我真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在飞扬的黄沙后,是稳稳着陆的返回舱和已完成任务、静静躺在一边的巨大降落伞,这幅画面在我看来,真是悲壮又雄伟。在完成了一系列检查后,工作人员从返回舱抬出了第一位出舱的宇航员——翟志刚,紧接着,王亚平、叶光富,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叶光富向众人比了“心”,王亚平的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女儿,你去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这让我再一次热泪盈眶,他们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他们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人的思念……

  “神舟十三号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传来的声音让我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4

  今天是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的日子,我早早坐在电视机前,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直播画面中,空中搜救队与地面搜救队整装待发,迎接在空间站工作6个月的航天员们,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激动万分,对航天员的归来充满了期待。

  早在凌晨44分,神舟十三号飞已经成功与天宫空间站分离,此刻,飞船第二次调姿已经到位,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股蓝色的火苗从飞船尾部喷射出来,推动着飞船向预定空域飞去,它即将进入大气层,进入黑障区。“好紧张啊!我不禁想起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号,它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到危险的,神舟十三号能不能成功穿越呢?”电视机前的我像一根紧绷着的弦,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中的白色光点。几分钟后,屏幕中终于出现了飞船的身影,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缓缓打开,与此同时,空中搜救队也第一时间发现了它们。太棒啦!航天员很快就能回家啦!我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大声欢呼:“航天员们!欢迎你们归来!”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5

  秋浓如酒时一飞冲天,春暖花开时载誉归来。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仓,重回地球的怀抱。

  当我看到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镜头前甜美微笑、开心挥手的王亚平,笑着送给红裙相迎的女儿“星星”,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这是对女儿的,更是对祖国人民的。

  通过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我体会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中国身影,为人类科学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在人类航天留下中国精神。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并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将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我们学习的内驱力,握好祖国科学发展的接力棒,承担我们的使命,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6

  在举国欢庆的祖国生日后不久,我们凝聚了各种高精尖技术的神舟十三号,和经过各种专业训练的三人小队,带着探索太空的任务,远离了家乡6个月后,顺利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指令长翟志刚出舱过后,说“感觉良好”,这让我不禁欢呼了起来。这次的神舟十三号,任务长达半年,又刷新了中国载人航天生活时长的记录。神舟系列飞船,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23年的历史,从无人飞行到模拟人飞行,到短时间载人飞行,再到现在的长时间的载人飞行。一次次立下新的里程碑,这都离不开我们的祖国,和所有努力工作的人民。

  看着这些宇航员叔叔阿姨们,我十分羡慕,我也希望能为我的祖国出一份力量,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正是我们学生时代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认真读书,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力量!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7

  神十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180多天,每一天都见证多次日出日落,每一天都是峥嵘的伟大岁月,每一天都默默地进行伟大的科学实验,每一天都兢兢业业地守卫着祖国的空间站,看着直播,我不禁为三位航天英雄点赞,为冉冉升起的中国航天点赞!

  若干年前我们还处于落后阶段,但现在我们已经骄傲地矗立在民族世界之林中。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8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天上的世界就充满着遐想,如今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航天载人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同时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的“太空之家”上度过了180余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超长的太空出差时间,并成功的在太空中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19

  神舟十三号胜利回归,三位英雄胜利归来。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人对航天的关注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新一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学子们更是祖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未来,祖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疑会带动新一代青年对航天的兴趣,继而为航天事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中国航天精神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充分提升航天文化影响,可以极大提高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使广大学子自信自强,奋发有为。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0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三个宇航员返回地球,并在东风登陆地上安全降落。

  欢迎英雄回家,向英雄致敬,看到了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自豪,骄傲的感情油然而生。

  “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很好!”这是最令人开心的话语。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体现了我国的强大。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1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在神舟十三号里三位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宇宙空间站中“出差”六个月,要完成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与研究。在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也就是今天上午神舟十三号圆满完成了任务,顺利返回了地球。

  这一次载人航天推动了祖国的科技发展。这是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中国的信念,更是属于中国的璀璨辉煌。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2

  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五十多年以来,中国航天在极短的时间内达成了从零到一的成就。航天人始终坚持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卓越的创新能力。中国航天,历经风雨路程,创造辉煌成就,产生无数英雄,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3

  4月16日9时58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我觉得十分震撼,我们中华民族“上可摘星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目标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步步实现。这一项项成绩都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端最顶尖的科技前沿。

  中国正向一个又一个领域迈向,我们将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力量!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4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飞行,再到太空生活6个月之久,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将“手可摘星辰”从梦想变为了现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今天看了神舟十三号的回归直播,我发现他的安全回归是经过了很多人的努力与配合,也说明了我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我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也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强,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祖国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5

  今天是2022年4月16日,是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是一个值得中国人自豪的日子,因为就在今天,离开我们183天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我和哥哥一大早就守在电视机前,怀着无比激动与好奇的心情,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接宇航员们的归来。当返回舱出现在屏幕上时,我的心也跟着颤动起来,我目睹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缓缓打开,它带着鸡蛋似的返回舱在湛蓝的天空中悠悠降落,美丽又神圣。当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我的心也慢慢提到了嗓子眼,9时56分,返回舱稳稳地落在地面,静静站立在祖国的土地上。“成功了!成功了!”我和哥哥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与此同时,电视机里也传来现场人员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历经整整半年,183天,太空“出差”的三人组顺利凯旋,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当看到叶光富叔叔出舱后俏皮的对着镜头比了一个“心”时,眼里带着激动泪花的我不禁笑出了声,此刻,我只想大声的喊:“致敬英雄!欢迎回家!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6

  “最牛出差组”回来了

  看着三位宇航员被缓缓抬出船舱的一刻,看着她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听着他们说出身体状态“感觉良好”的话语,我的内心激动万分,眼泪都跟着出来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太空生活的不易,也懂得这次圆满完成任务后所有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与各行各业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阿姨给我印象最深。我听过她朗读的《激流》,“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这股生活的激流跟随航天员的脚步,汇入了星辰大海。此次“太空出差”,她成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星海征途背后是一次次拼搏、突破自我。作为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航天员,她争分夺秒的学习,超负荷的一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付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与意志力,虽然她陪女儿的时间不多,但她用“摘星星”的方式给了女儿最好的教育。通过两次天宫课堂,许多孩子和我通过王亚平阿姨的目光看见了宇宙的光芒,相信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点亮了属于自己的航天梦。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7

  “神舟十三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即将返航啦!”一直关注着神舟十三号的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兴奋极了。4月16日上午,我和妈妈早早守候在电视屏幕前,等待着飞船返回舱回到地面。

  9时57分许,返回舱成功着陆,屏息凝视,看着搜救队伍和医监医保人员迅速集结赶往着陆点,按照既定程序对航天员进行状态检查,当听到三位航天员在舱内向祖国报告“感觉良好”时,我和妈妈的内心都无比激动。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依次安全顺利出舱,看到他们的满面笑容,看到他们热情地挥手致意,我们禁不住呐喊和鼓掌。神舟十三号乘组,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恭喜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当听到王亚平阿姨说出这句话,我顿时泪流满面。航天员王亚平,你真了不起!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你是山东的骄傲,是航天人的骄傲。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我们会全力以赴!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越来越强大,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8

  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在十六日早早开始的直播中,无数满怀激动的中华儿女共同期待着英雄归来的一刻,直播观看人数不断增长,弹幕上不断滚动着“英雄们,欢迎回家!”,这一切无不令人动容,观看直播视频的我也不禁红了眼眶。

  “感觉非常良好!”“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我实现了飞天梦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到!”随着三名航天员被牵引出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颜,也轻松的吐露着自己的心情,这份在经历艰难之后的淡然和乐观,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精气神。半年前,送你们出征的画面历历在目,如今,赢你们凯旋,也为你们感到无比骄傲。

  最后,我想用微博热搜#欢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地球#的一段导语来结尾——

  太空出差六个月,远征星辰大海,谢谢你们带来的‘宇宙级浪漫’和‘世界级惊艳’。摘星星的英雄,欢迎回家!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29

  秋浓如酒时一飞冲天,春暖花开时载誉归来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仓,重回地球的怀抱。

  当我看到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镜头前甜美微笑、开心挥手的王亚平,笑着送给红裙相迎的女儿“星星”,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这是对女儿的承诺,更是对祖国人民的承诺。

  通过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我体会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中国身影,为人类科学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在人类航天史上留下中国精神。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并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将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我们学习的内驱力,握好祖国科学发展的接力棒,承担我们的使命,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技兴国,航天筑梦,力学小学此次组织观看神舟十三号返航直播活动,不仅在小米粒心中播撒下了太空梦想的种子,也点燃了科技梦,愿祖国生生不息,伟大富强。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 篇30

  从新中国建设之初,祖祖辈辈中国人就在为发展祖国航天事业而奋斗。

  翟志刚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我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永远不变。”他也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作为航天“老将”,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次挑战,无论是十四年前的神舟七号任务,还是刚刚圆满成功的神舟十三号任务。这种积极乐观、镇定自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亚平,她是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飞行员,也是三次“天宫课堂”的主讲老师。在本次出征前,她曾向自己的女儿承诺,会带一颗星星回家。而事实上,为祖国航天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她,自己就是中华民族航天史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还有叶光富,虽然是三位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位,此前也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但他在出征前就表示“对完成这次任务充满信心”。正是这种对自己的坚定信心,以及十一年如一日为梦想付出的汗与泪,才让我们看到了今日这位可亲可爱的航天英雄。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想,我们应当学习中国航天人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坚定梦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在长大成人之后也像他们一样,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通用30篇)】相关文章:

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精选9篇)04-18

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700字(通用5篇)03-30

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精选19篇)04-15

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600字03-30

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500字(通用11篇)05-19

神舟十三号返回观后感(精选14篇)04-17

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观后感(精选10篇)03-30

神舟十三号观后感(通用26篇)04-17

2022年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精选20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