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2024-12-18 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1

  曾在故宫的神武门展厅,参观过故宫文物修复展览。这次通过纪录片,更详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认识诸位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专家,倍感亲切。正是有了这些样貌普通,犹如扫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于寂寞,苦心技艺,才能使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让后世子孙,有幸能瞻仰古人的杰作。

  文物修复,惠及万代;残破腐坏,改头换面;巧夺天工,旧貌新颜;精绝技艺,代代相传。

  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除了技艺之外,此纪录片重点是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些身处深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日复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宽松的工作氛围,以及故宫修复技艺传承有序的坚守。整个纪录片,生动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复技术人员们沿袭师徒传承制度,工作上严谨认真,也可以看到他们闲暇时,种花植树,养鸟斗猫,欢闹地打杏接杏,收获果实。

  这群人似乎一进宫,就与一墙之隔的浮躁尘世格格不入,但每个人各有性格,却又各有包容。

  很喜欢古画修复的组长杨泽华,工作休息时,弹着吉他,貌似和故宫、古画以及他的工作性质并不协调,但却感到了他的特立独行和个性。当古画修复完成之后,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给人介绍画中人物,那个像赵本山,那处曾经被一个技术拙劣的前人修补过,发现了画中的小秘密……那份得色和骄傲,溢于言表,个性分明而可爱;

  喜欢第三集的一段真实记录,裱画的老专家,在装裱完工后,对不完美处的遗憾;

  喜欢木器组屈峰组长有关格物的那段话,喜欢他在辽金代观音木雕像修复完成后,让旁人寻找修复痕迹时,那份可爱的炫耀;当观音像被搬走时,全体木器组的人们站在门口,依依不舍送别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

  感动漆器组的年轻的小闵组长和伙伴们,忍受大漆的味道和过敏,坚守着最传统的技法。赞叹之前残破不堪的古瑟,旧貌换了新颜之后的惊艳;

  丝织品组的陈杨组长,为了职业使命,忍受枯燥,自己亲手缂丝,令人称道。

  因为故宫禁烟,有烟瘾的王有亮老师傅,坐在乾隆生母寝宫寿康宫的炕上,审视、检查刚就位的紫檀大柜,然后画风一变,忙骑着车,跑到故宫院外抽烟过瘾。

  还有钟表修复组、镶嵌组、青铜组、瓷器组等等,普通、默默无闻而又身怀绝技的.专家们,他们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每天触摸历史,是一群令人羡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们。

  当然,在纪录片中也暴露出故宫管理的严重不足。看到修复办公室里工作场地的杂乱,就体现了中国人的粗糙和不讲究,和管理的落后。工作室里没有专业的修复台,真担心谁走路不小心,挂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损坏。办公室里没有恒温恒湿装备,没有专业冷光照明,这些温度湿度自然光对纸张、丝织物都是严重损害;尤其看到历经千年的辽金木雕观音像,在精心修复完工后,放在一个铁架子推车上,没遮没挡,由一帮非专业的搬运工,送慈宁宫的雕塑馆。当时真想穿过屏幕,来到现场,最起码,在捆扎绳带底下垫块海绵,哪怕一叠厚纸呢,也不能绳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担心在故宫坑洼的路上,一个颠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坏,或者,绑扎的绳子、带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宫里面,文物的运送,不应该有修复组专业人员随行吗?

  看来,故宫的技术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真希望他们够吸取损坏宋代哥窑盘子的教训,制定科学严谨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历经千年幸存下来的文物,在我们这代损坏。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2

  这群神秘又发光的人。明明手中每天都在穿过千年;但当某位师傅骑着自行车,穿过层层红墙到外面只为偷闲抽根烟时,众人打杏儿时,和着阳光喂着“御猫”时,偶有闲暇弹着吉他聊着天儿时,饶有兴致地介绍院子里种的各种花草时,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场伟大而奇妙的相遇。完全意想不到的风格,很燃很纯粹。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意想不到的平实和有趣,处处透着热忱与从容,想走近,想走进。

  旺盛生命力,他们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更饱含传承的温度。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

  3集实在不过瘾,想必只是皮毛。但也足够撩拨很多人为之着迷,艳羡。慢慢意识到他们在怎样生活,谁在守护着故宫,故宫又因何在传承。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3

  50岁出头的杨泽华几乎是一夜“成名”,他不是演员,而是故宫博物院书画组的一名文物修复师。

  继《舌尖上的中国》后,一部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今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来又在互联网上传开,吸引了众多“80后”“90后”观众分享留言,这让杨泽华等一批故宫里的能工巧匠成为令人羡慕、敬重的“红人”。

  与此同时,纪录片界也看到了新气象——从当初的“舌尖”现象,到现在的“修文物”系列走红,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纪录片产业正在迎来又一季春天。

  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普通“外行人”视角,呈现“养在深闺”的中国传统修复工艺,围绕“修文物”展开的讨论,网友以满分10分的评价标准给“修文物”打出了罕见的9.4分。

  杨泽华看了自己在纪录片里的表现,觉得“非常真实”。他和这部作品的导演、“80后”制作人叶君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海见面会上坦言,从普通人的角度看,确实需要这样的纪录片去帮助大家了解故宫和传统工艺,“这是对老祖宗文化的充分尊重”。

  追溯到2012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时,曾令众多纪录片工作者兴奋不已。但那以后,一方面美食类纪录片扎堆拍摄,新意下降,另一方面国产纪录片中尚未能产出与“舌尖”第一季媲美的震撼之作。

  而今,《我在故宫修文物》受欢迎,也令纪录片行业再度受到关注。

  近期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超30亿元,总收入接近47亿元。2015年,卫视频道、专业纪实频道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小时,其中首播节目总量24000小时,同比增长3.9%。

  报告还显示,从行业投入占比看,电视台依然是纪录片制播的.绝对主力,投入占全行业的六成多,在2015年,仅各大电视台对纪录片生产的投入就增加了3.2亿元,增幅达21%。此外,民营机构、新媒体的制作投入也均以亿元计算,成为行业后起之秀,与电视台进一步形成合力。

  除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央视纪录频道近期将集中推出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自然的力量》《功夫少林》等。

  据央视纪录片项目负责人介绍,近年来4K超清技术、无人机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全球不断升级换代,纪录片创作也必然不断与时俱进。央视通过一次次深入实地的“探奇”,近期将故宫传世技艺、少林武术绝学、藏羚羊的生存现状全貌等罕见题材,呈现在观众面前。

  无独有偶,在中国纪录片拍摄重镇上海,4月诞生了首个纪录片公益放映空间,每月定期免费向观众播放4K画质的纪录片,首期呈现四集大型纪录片《西藏》。

  项目主办方、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干超说,中国纪录片产业正在经历一个爬坡阶段,在经济社会类、探险类题材摄制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

  2015年上海尝试了由纪录片团队摄制的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在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点播量上取得“双赢”。片中主角、英国探险家贝尔与中国团队还一起研发了“中式”探险真人秀模式,今年将作为一种新的电视模式出口到法国。

  “除了技术进步和叙事模式的创新,作品中特别讲求的情怀和担当,依然是纪录片发展的根本。”叶君说,他把纪录片摄制与文物修复做了一个比较,相似之处在于都有一种执着,最终都是通过最恰当的方式,把中华文化呈现给世界。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4

  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后,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世界,对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影片中,那些看似平凡的文物修复师们,用他们的双手和耐心,让一件件历经岁月沧桑、破损不堪的文物重新焕发出光彩。他们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无论是青铜器上的细微纹路,还是书画作品的纸张修复,都展现出了精湛绝伦的技艺。这种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对文物的敬畏之心,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这些修复师们,就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他们默默地在故宫的`角落里,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延续着文物的生命,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同时,这部纪录片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慢生活的美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匆匆忙忙,而文物修复师们却能静下心来,专注于手中的工作,数年如一日。他们的工作环境宁静而祥和,仿佛时间都为他们而放慢了脚步。这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应该在忙碌中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专注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被浮躁的社会风气所左右。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5

  《我在故宫修文物》犹如一扇窗,让我窥探到了故宫深处那鲜为人知的世界,也让我对文物修复这一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片中的文物修复师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文物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他们不仅仅是在修复文物,更是在修复历史的记忆。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故事,而修复师们就是这些故事的续写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填补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让文物能够继续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从这部纪录片中,我还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文物修复往往需要多个工种的协同配合,从清洗、修复到保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修复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明白在任何领域,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实现更大的价值。

  此外,纪录片中展现的故宫美景也让我陶醉。红墙黄瓦、雕梁画栋,与文物修复工作室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相得益彰。这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既有雄伟壮丽的建筑,又有精美绝伦的文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6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内心被一种宁静而深沉的力量所填满。

  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文物修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修复师们的坚守与付出。他们面对的是千年的文物,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小心翼翼地修复着每一处破损,让文物恢复往日的神韵。这种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影片中,文物修复师们与文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也让我动容。他们把文物当作有生命的个体,用心去呵护、去倾听。在他们眼中,文物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历史的`馈赠,是需要被尊重和珍惜的宝贝。这种情感的投入,使得文物修复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同时,这部纪录片也引发了我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文物修复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师们也会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材料,这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7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让我对故宫文物修复这一神秘领域充满了向往和钦佩。

  纪录片中的每一个文物修复案例都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从文物的最初状态到最终修复完成,我们见证了历史的重现。修复师们用他们的双手赋予了文物新的生命,让那些沉睡在故宫库房中的文物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修复,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在保留文物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雕琢和完善。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所蕴含的`工艺、审美、历史等元素,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文物修复师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精髓挖掘出来,展示给大众,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此外,纪录片中所展现的故宫文化氛围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宫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片古老的建筑群中,文物修复师们传承着先辈们的技艺和精神,延续着文化的血脉。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力量。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8

  《我在故宫修文物》给我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让我对文物修复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

  影片中,文物修复师们的工匠精神令人钦佩不已。他们对每一个修复步骤都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无论是对文物材质的研究,还是对修复工具的选择,都体现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完美的执着追求。这种工匠精神,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质量和品质。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文物修复师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古老的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古代文明的辉煌。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修复文物,更是为了让文化的火种永不熄灭,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

  同时,这部纪录片也让我看到了文物修复工作背后的人文关怀。修复师们不仅关注文物的.修复效果,还注重文物与历史、文化、社会的联系。他们通过研究文物的背景和历史,为文物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这种人文关怀,使得文物修复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呵护。

  总之,《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对文物修复这一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 相关推荐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通用10篇)09-02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通用8篇)03-26

故宫文物和修复师02-20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03-22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范例06-20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通用33篇)08-18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08-17

传承工匠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精选14篇)09-08

2024年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精选8篇)06-08

我与故宫作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