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读后感

2024-04-12 观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道之行》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道之行》读后感 1

  《大道之行》一书是武安作家安秋生所著,全书三十余万字。书中讲述了我们公司董事长郭恩元开拓进取栉风沐雨的创业史。作家安秋生用朴实的语言,详细的讲述了郭董艰难曲折的创业史以及创业精神;讲述郭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从一个太行山区的普通农民,白手起家,历经磨难,成长为享誉全国的农民企业家的光辉历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郭董的创业史真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离奇曲折。然而现在看来,这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转折,又都是郭董的创业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人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从郭董的成功经验来看,说这些话的人一定不是成功人士,郭董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成功想要成功的人,必须是走自己的路,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要知道成功绝非易事,成功的道路上人很多,但大多数人都倒在了成功的路上,只有郭董坚持到最后,如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郭董的经验就验证了这句格言,郭董成功的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郭董的一生有几个精彩的看点:

  一、郭董放弃了高考。这是怎样痛苦的放弃,痛彻心扉的放弃。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人生四大喜事中有句话叫做金榜题名时。可见高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是十年没有高考,这是怎样的一次珍贵的高考?而且有能力高考的人也十分有限,郭董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样的放弃是他一生的痛,也是最精彩的放弃,最华丽的转身。而正因为这样的放弃,才有郭董后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第二个看点是:在炼铁最低迷的时候,可以说几乎是全行业亏损,很多小炼铁厂都已经停掉了。有人说:谁有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资本,谁就有成功的可能。在当时“谁生产谁赔钱”的情况下,郭董依然坚持不停产,终于等来了胜利的曙光,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都不会想到,当时的郭董是没有穿越周期的钱,可他却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穿越了经济周期,取得了巨大成功,绝对是企业家的神来之笔,堪称是经济奇迹。

  后来的炼钢、轧钢都是在逆境中取得成长。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郭董从来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偏僻的太行山中,由一个小工厂历经岁月洗礼成长为闻名遐迩的十里钢城,这堪称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凡做大事者,必有雄才大略,郭董就是这样。郭董最重要的'一点不是他事无巨细,也不是他洞察秋毫,而是他在大势把握上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准确的把握整个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号准时代的脉搏,紧跟市场的脚步,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没有对大势的准确把握,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之上,怎么能看到云卷云舒?怎么能笑到最后?

  如今普阳钢铁已经成为全国五百强企业,十里钢城,巍峨的屹立在太行山中,每到夜晚普阳钢铁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普阳钢铁是太行山中的最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是太行山人的骄傲。

  总之,《大道之行》这本书值得一读,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重温郭董创业的峥嵘岁月,体会成功的喜悦。在书中还可以看到郭董所领到下的普阳人在这几十年中,是怎样艰苦奋斗创建普阳钢铁的。郭董以及所有普阳人的奋斗精神,将永载史册,永不磨灭。

  《大道之行》读后感 2

  咱们传统的圣人孔老夫子是个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总能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长叹生不逢时,公开申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并竭力用实际行动去身体力行。可惜的是,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向我们描绘孔老夫子非常富有人情味、非常钟情浪漫的理想的形象,而我们所关注的,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和激情的,恰恰是这个方面,而不是他老人家板着冷峻的面孔向我们说着之乎也者。

  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当中,一个心性特别高洁,志向特别幽远,内心情怀特别丰富,感悟神经特别敏感的人,不可能不从亲身经历的一点一滴的体悟中生发出旷古的动人感叹。我们完全不必十分认真地以为孔老夫子心向往之的“大同”世界是历史的真实,勿宁把它看作是一种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我们也不必信以为真地以为孔子描述的夏商周小康社会真的就是那种模样,似可把它看作是一种主观的体悟。

  但是,这当中展现了一种理想境界同现实存在的鲜明对比,一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核心是为公和为私,天真淳朴和阴险奸诈的强烈反差。在这种对比和反差当中,孔老夫子还没有浪漫到完全不顾现实的地步:尽管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大同”社会,但“小康”也有可以值得赞美之处;现实虽然札崩乐坏,却也有值得效法的楷模;社会虽然黑暗.毕竟也还有让人欣慰的闪亮之处。

  实际上,社会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则。生不逢时固然可叹,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真实处境,人们只能在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环境中进行选择。再大而言之,从氏族部落的公有制向集权世袭的私有制的转变,既是一种必然,也是难以用好与坏的简单标准来评价的。

  人作为群居的社会动物,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恐怕最要紧的还是要有一种公平合理的规则来制约人们的言行。这是从整个社会群体的运行机制来说的。而从个人的角度说,风习则是重要的。人心是淳朴还是险恶,人伦关手是和睦还是疏远,人们为公还是为私,对个人的生存状态影响重大,不可不加关注.理想固然不可没有,但在现实面前,是不可奉行“驼鸟政策”的。

  《大道之行》读后感 3

  我用了两周的业余时间,通读了《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书中没有慷慨激扬的歌功颂德,却让我看到了满腔的爱国热忱和对党的拳拳赤诚之心,可谓是字字珠玑,用心良苦!感觉自己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在感悟颇多的同时,也是茅塞顿开。公司时下正在开展“知司情、献言策、勇担当”活动,这本书值得全体党员和职工去阅读、领会和思考。

  书中绪言部分直接点明了党的生存根基,也道明了党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人民要实现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诚如同志所言“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每位干部,在刚参加工作时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经过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奋斗,被职工群众推上领导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时时处处换位思考,经常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是有些领导,见面打招呼时,如果对方不把自己的官职加上,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浑然忘了自己曾经也是普通群众的一员。作为一名领导,离开了职工群众的支持,注定是无水之鱼。

  作为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既是领导者,更是服务者。要想干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群众,自觉摆正与职工群众的关系,时刻把职工的利益、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大力倡导并践行服务职工的作风。确立“以人为本、顺应人心”的思想,在企业发展全过程中落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满足职工群众发展进步的合理要求。服务职工不仅仅是后勤上的服务,更多是工作上的服务,目标制定下达后,不能一味只要结果、注重考核,而是要再造工作流程,主动帮助基层一线解决困难,调动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达成目标,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去拉近与职工群众的'3关系。要从心态意识上尊重职工,落实并改进民主管理制度,把握民情、听取民意、吸取民智,决策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征求职工群众意见,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彻底务实主义的后果是党的主体性迷失和正当性下降,在许多人眼里社会主义已经逐步变成空洞的说辞、过时意识形态的残蜕。”对于当下许多人精神信仰的缺失,书中毫不讳言的指出。价值上的虚无主义与主体性的茫然失措深入骨髓。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是在基层,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趋于淡化,党的组织机构在逐渐被缩减,功能在逐渐被弱化。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务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务实是为了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务虚是为了创新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党务工作不仅要为企业经济建设摇旗呐喊,更要出谋划策,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为企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把好政治关。

  功成不必在我,但责任必须在我,我们要勇于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以倾心尽力的付出,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鞠躬尽瘁、无畏前行!

  《大道之行》读后感 4

  大道,顾名思义,在古代即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而大道之行也,意思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而《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就是全面的描绘了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世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虽然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免显得有点荒诞离奇,但却阐明啦作者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差、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幻想美好生活。然而我们的祖国现在正一步步的走向繁荣昌盛,在向现代化进军的途中,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瞠目的成果。并且,国家也大力提倡救济老弱病残的活动,成立了许多关心社会每一个人的基金会,以更好的保障老弱病残人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努力成为"大同”社会的标志吗?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大同”社会的。

  《大道之行》读后感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道路问题、方向问题日渐成为一团笼罩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头的疑云,挥之不去、驱散不尽,而且这种疑惑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越发浓重,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厦就在这种不断加深的疑惑中日益风化破损,濒临倒塌。如何力挽狂澜于既倒,如何让“三个自信”在人民的脑海里扎根?除了党的理论工作者在试图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注解当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外,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而且,相较于纯粹官方背景的口径化解读,这种思考往往更务实,更具建设性。由五位青年学者共同完成的《大道之行》无疑就具有这种特质。

  本书在分析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的基础上,诚挚指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正如该书作者们坦承的那样,“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屑于隐瞒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作为学者,我们不惮于尖锐的批判与颠覆性创新。像开垦过的大地裸露自己灵魂一般,我们捧出我们的心灵”,本书的立场观点与他们的良知同样掷地有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为我们如何通向那个我们一直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圣地”——社会主义——设计了明确的方案,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将一个“空中楼阁”的抽象概念描绘成了一幅生动的施工蓝图,这可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的信仰终于从不可望不可及的远处,翩翩走来了。

  本“方案”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五个领域分析得失,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植根于中国发展现状基础上的思索无疑是客观、理性和深刻的。其逻辑起点,是必须对当前已呈脱缰之势的.“资本逻辑”进行制约,给它戴上“笼头”,防止其“获得支配其他领域的最高优先性”。资本这个“必要的恶”,放出制度的牢笼后,“已经渗入中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将“资本逻辑”纳入到“政治逻辑”的统摄之下,同时不断加强政治主体性、国家自主性、人民主体性和资本社会化建设,天下为公的“大道之行”将在我们坚实的脚步中昂首向前。

  政治主体性。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政治觉悟的政治主体,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不能遗忘、偏离、背弃革命的理想与信念,“确保资本的逐利性不会冲击、动摇、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共识”。要在重建“自我经典体系”的基础上,以“类宗教”组织为目标,通过“实修”来动员广大党员践行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国家自主性。由于政治的主体性,决定中国政府有着不被资本轻易“俘获”的自主性,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为人民服务”。然而官员个体与市场主体间的利益纠缠,“可能扭曲政策的方向”,从而给国家的自主性带来隐性侵害,同时损害执政党自身的先进性、代表性、纯洁性。官员个体的变异,特别是普遍存在的“一家两制”问题是植入国家自主性肌体上的一只“特洛伊木马”。要通过建立“看得见”的授权机制和问责机制,在干部选拔和考核中嵌入更多更有效的民主“防火墙”,防止“木马”作乱的可能。

  人民主体性。社会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个崇尚集体生活的天然的“人民社会”。然而,作为持续30年的大变局的结果之一,基层从“团结”走向“松散”,基层的去组织化、自治不足、民主失序、群众失语等等乱象,让“人民”这个整体逐渐“原子化”。要重新粘合这个分散、分裂的社会,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再组织,必须通过落实基层的实质民主,通过鼓励和引导人民“以志愿和非赢利方式组织起来”,将业已分化的群体重新整合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和文明共同体”。

  资本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资料公有”的设想,是对我们的现实道路构成质疑的主要因素。文字游戏式的理论创新,往往缺乏说服力,更没有在人民群众中达成必要的共识。然而,“资本社会化”理论的祭出,终于让人们看到了“从根本上打破资本的私人垄断,打破资本对知识的雇佣,打破资本对劳动的雇佣”的希望,看到了“资本服务于人民”的希望,看到了“劳动者主体性解放”的希望。到那时,“通过社会制度的有效安排”,“即使不出卖劳动,也可以维持基本的生存”,“许多人真正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

  虽然,这并不是我们原来所渴望的那种理想化的社会,但是,无疑这不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臆想,而是可望又可及的存在。其实,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本不应该是生活上的无止境的享受与物质资料的无节制的索取,而应当是基本生活条件满足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与提升。这使我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极简生活,通常被看作是一次超验主义的实验,他以满足极低生活标准的劳动换取充足的自由时间“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当时康科德人眼中的游手好闲,在今天看来难道不是对自己“主体解放”的一次勇敢尝试吗?

  《大道之行》读后感 6

  《大道之行也》它是选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大道之行也》可谓是当时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是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读完本文理解了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文中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大道之行也》的中心观点是:作者通过对自己理想社会的描写介绍,表达出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的政治理想。

  文章可分层理解第一层:是(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是(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大道之行也》中的理想社会不也是现今共产党努力创建追求的最高理想社会吗。真是期待真的有那么一天,有这样的一个社会。

  《大道之行》读后感 7

  近日,认真学习了江苏海事局马小峰书记推荐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也是一次难得的理论学习机会,提高了我对当今世界的认识观和辨识能力。有几个感悟想分享一下:

  1、去伪存真

  该书从正道上深刻讲解了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达到了以正视听的效果。在纷繁繁杂的各类信息中,我们要去伪存真,要提高个人的政治辨识能力。现在信息渠道非常多,网络、微信等,看似学习不全面、不扎实的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信息的面,但殊不知在此类信息中良莠不齐,应该说真理是少数的、零碎的、不系统的,但是由于我们阅读人的水平限制,对各类信息中提到的都认为有些道理,以至于不了解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深意,有些是哗众取宠引人眼球的,有些是避重就轻故意炒作的。《大道之行》让我们系统性、全面性地学习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提高鉴别能力,解答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疑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需要持续改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履行相应的历史使命

  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社会制度是保千年的。每一个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只不过一些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考虑老百姓利益的朝代时间更长些。共产党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使5亿人民摆脱了贫困,高铁、航天、军事、经济的发展,无一不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无比英明。但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应的历史使命,不可能顾及方方面面,因此,方面走得快了点,有些方面走得慢了点,有些方面左了点,有些方面右了点。要把它摆到整个历史潮流中去看,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将一件小事无限放大,从而影响对整个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客观的,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我们也坚信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做好更多的事,但是事有侧重、有先后,有国际形势,也有内部的问题。共产党需要解决是13亿人民的生存发展的问题。我们要相信社会制度制度会不断地完善改进。

  3、从来没有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

  这个世界是任何人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坚强才是真正的坚强。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的治理也是如此。我看到当年的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国民党要扮上帝给人民送"慈善",共产党则是要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让人民组织起来解放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上帝,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奋斗,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样,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矛盾,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能相信资本主义的一套能解决我们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要靠我们自己,根据我们自身的环境,结合我们的人文实际,自己为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之道,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而我们中国的自己,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依靠人民群众,纲举目张,所以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绝对信任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在此基础上的群众路线才能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4、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能量巨大,必须要汲取符合时代潮流的知识

  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其局限性,比如有天子,一切为皇权服务,但也延续了几千年,其实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中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中最连续的就是文明。能够延续5000年,当中自有其道理,但是有些舆论鼓噪西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不知道中华文明能够连续到现在是各类文明的融合和发展,不了解我们的古文化中有我们人类历史的精粹。举例而言,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这个当年的亚洲四小龙,能够在20世纪脱颖而出,令世人瞩目,但经我思考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熏陶的国家。而我们当今之中国,只要继续发扬民主、集中、公正、公开,在原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建设,一定会达到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另一个腾飞。

  《大道之行》读后感 8

  《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一个描述,也是人类的理想社会状态,即大同社会。但大同社会的前提是“大道之行也”。

  和大同社会一样,教育也是需要实现大同的。而实现教育大同的前提当然也在于大道,我认为这个大道则掌握在老师的手里。也只有实行了大道,老师才会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道之于老师应是无限的耐心和爱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几千年来,老师的形象已在人们的思想中定格。拥有一颗爱心是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孩子们的心灵和视野是纯粹的、干净的,所以我们老师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去看待学生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一直谨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第一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个小个子男生语文底子特别薄弱,基本的课文都读不下来,而且心理也比较自卑。于是,我找他谈了谈,发现他现在的学习态度很端正,只是由于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跟不上进程心里很是苦闷。

  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鼓励他首先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其次,针对他的'学习情况,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在学好现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帮助他复习以前落下的知识。就这样,慢慢的,这个男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棒,更重要的,他自己也越来越自信了。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老师都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所有,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何以支撑起她们的信念? 道之于老师应是不断进步的教学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礼不言,下自成蹊。”当今社会发展之迅速令人咋舌。昨日还是粉笔书写的三尺讲台,转眼已全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设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熟练地掌握电脑技术,并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当然,教学水平不光光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上,更重要的还是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以及独特吸引人的教学方式。一堂数学课能上的哄堂大笑,并在笑声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的艺术。作为新世纪的老师,想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就必须得学习这种教学艺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和经营方式,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新时代的我们,要向着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前进。

  道之于老师应是无与伦比的责任感。

  老师的责任感关乎学生,关乎家庭,关乎国家和社会。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提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国家的兴衰在于少年,而少年的兴衰在于教育,教育的支持者则是老师。老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责任关乎民族。所以责任感对于老师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是超乎任何一项技能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一个老师丧失了责任感,那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就不能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工作,这种老师是不允许存在的。在我身边的老师们,都是充满强烈的责任感的。有同学生病了,及时帮他们送去治疗;有的学生思想上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老师们及时帮他们分析开导,让他们走出困境。生活上出现了问题,老师们也都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们……所有这一切,都是老师充满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依旧要不断的加强这种责任感,为了我们的少年而努力,争取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道之于老师应是……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新中国建立之初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也是一样,但离大同社会的梦想还有很远,“大同”社会以及教育大同是一幅宏伟瑰丽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有梦就是理想,为了我们心中这份美好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那份大同蓝图,去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理想并不能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仍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大道之行》读后感 9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出自西汉戴圣辑录、编纂的《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句子的意思是使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

  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构想了美好的大同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年人应有的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时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是大同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为实现这样的社会生活而奋斗着,奋斗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人民是社会主义生活的主人,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各个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水平都逐步提高了。各种慈善机构相继成立了。如老年人协会,(还有养老院)、孤儿院、残联协会等等,使“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的思想逐步得到落实。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因为它充分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就在社会主义公德正在得到认同和颂扬的同时,却正遭受一些人的亵渎。

  一次,我到县城去玩。在餐馆吃午饭时,碰到了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老奶奶从门外走来,老板说:“老奶奶又来了,真是小猪儿好卖,天天来呀”!接着是招呼老奶奶坐下,连忙给老奶奶打来饭菜,让老奶奶吃。因为老奶奶是壮族,老板用汉话告诉我们几个宾客,老奶奶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很有钱。分家后,老奶奶轮流着跟四个儿子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却让老奶奶成了无人供养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大家住,还差四五天才满一个月,可老大就叫着让老二接走。这到没什么,最让老奶奶受不了的是,每次让老奶奶吃饭,汤汤渣渣就是一碗“咚”地,砸在老奶奶的面前,说:“来,吃饭!”。老大如此,老二老三老四也是这样。

  老奶奶边吃饭边用壮族话对老板表示感谢,说没有老板了,她可能就活不成了。老板用汉话给我们说,他没有母亲,老奶奶就是他的母亲,他要做老奶奶的儿子。我听了老奶奶的遭遇,停了老板的话,心里有一股激流在涌动,眼睛湿润了。临走时,那个老板又说:“只要老奶奶一要钱,他就给,每次都是五元”。我在想,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不供养自己的老人,而别人却要供养呢?怪哉!

  不能成为现实,在当时雄霸天下的社会不会有太平的日子,而21世纪的今天,人人都是守财如命,人心险恶,所以,这种社会永远不会出现。

  从孔子回答言偃的话来看,“大道之行”先于“三代之英”,则“大同”社会当指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因而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又不然,因为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世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如果在“五帝之世”和“大同”社会之间划上等号,则孔子的“大同”说就成了一种历史倒退的主张。这恐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的原意只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一点上,决无倒退到“五帝之世”的意思。何以见得呢? 我们细读论“大同”这一段文字,便不难看出,孔子所看重的不是传闻中五帝之世的社会实况,而是包含在实况之中的“大道”——确切地说,他是将五帝之世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提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并利用它们来揭示人类社会所应普遍遵守的法则。例如,他从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两件事实中提炼出“天下为公”的观念,指出了社会权力的归宿(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从舜举“八元”“八恺”一事中提炼出“选贤与能”的观念,指出了社会管理者产生的途径。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二者决不可同日而语。此外,还要看到孔子将这个理想社会定名为“大同”也是有深意的。郑玄注云:“同,犹和也,平也。”既“和”且“平”,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大道之行》读后感 10

  《大道之行》是一本探讨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学著作。作者通过对市场机制的批判和对公平分配的提倡,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系列经济问题。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市场机制和公平分配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对我个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首先,作者通过对市场机制的探讨,揭示了其存在的缺陷。他认为市场机制容易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从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一点让我对市场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反思了市场经济的缺陷。

  其次,作者对公平分配的提倡,让我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提出,社会应该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实现公平分配,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社会公民,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此外,作者对公共物品的探讨也让我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和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为,公共产品容易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来提供。这一点让我意识到,作为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弥补市场的不足,提高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最后,阅读这本书也对我个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以公平和正义为目标,这让我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正义,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大道之行》是一本深入探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经济学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市场机制和公平分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我个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我相信这本书将对我们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相关推荐

【《大道之行》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岛之行作文02-29

国庆之行作文01-19

月球之行作文02-22

深圳之行作文03-07

大连之行作文10-15

★大连之行作文10-15

厦门之行作文02-08

黄山之行作文02-06

欧洲之行作文02-04

香港之行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