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2022-08-18 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1

  我们的课文就要讲到《虎门销烟》这一课了,为了更深得了解当时的历史,我在网上观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

  《鸦片战争》这部电影把我带到了19世纪初期,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强大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的人民,让许多的人民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失去生命。为了拯救祖国,皇上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带领军民与英国帝国主义做斗争,收缴鸦片。影片演到林则徐带领军民在虎门销烟这一壮观场面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壮举不但灭掉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还大长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志气。

  看了这部影片使我看到了林则徐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英雄,当看到自己的国家将面临灭国危险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带领军民保住祖国,我想要是每个清官都能像林则徐一样,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2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_9在虎门销毁鸦片这件震惊中外的历史故事。

  英国人为了侵略中国,所以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当时中国很落后思想很愚昧不知道英国人真正目的是为了侵略中国。

  鸦片是一种慢性毒药,人吸食后浑身无力,而且容易上隐,更别提打仗了,皇帝看到英国人的真正目的之后,就派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利用自己智慧和当地人的团结一心把洋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跑,这一胜仗体现了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

  《鸦片战争》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为什么洋鬼子不往别的国家输送鸦片呢?那是因为当时中国很落后,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学习,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3

  今天,我看了电影《鸦片战争》,影片记述了清末政治家,禁烟派代表人物林则徐受道光皇帝之命,赴广州查禁鸦片,他以大无畏的爱国精神,禁毁鸦片,严刑烟贩,大快人心,他硝烟的伟大举动,深深的教育了我。

  十九世纪中叶,以英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列强私自往中国输送大量鸦片公然危害。致使当兵的不能拿枪,农民不能种粮。大量白银被掠走,于是,皇上封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他来到广东,结交禁止烟派大臣,微服私访,亲眼看到了鸦片对国人危害的大量事实。并查清了英美等外国列强倾销鸦片的具体情况,但是也遭到中外反对派的陷害。林则徐抓去坐牢,当皇上知道这件事时,林则徐就被放了出来。尽管内外反动势力的迫害、威胁、恫吓,但一下子销毁了三千万斤。是他忠君爱国的思想没改变,他反对侵略、救民族的决心没改变,他坚持禁烟打击外国烟贩的决心没改变。在广州虎门焚毁了英美鸦片237万斤,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一八四零年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林则徐和爱国将领刘延桢等率众坚决抵抗,但清政府抗英中途妥协,中国战败,被迫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看了这部影片,使我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为祖国、为人民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4

  上周,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讲的是“鸦片战争”。它讲述了清朝时期大臣林则徐因销毁鸦片引起一场战争的故事。看了之后我从中领悟到许多。

  电影刚开始就是一幕林则徐与他的老师的对话。身为林则徐的老师,是朝廷命官也是鸦片瘾患者,骨瘦如柴。可见其当时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之深。紧接着是林则徐与皇上的谈话。期间可以看出,皇上对鸦片也是深恶痛绝。皇上决心要戒烟,以处置自己和林则徐共同的老师为代价。在英国鸦片商人的船上,一行人看不出任何对自己罪恶的愧疚感。也刻画了海关官员的生活场景:奢靡没有担忧,贪图享乐。

  林则徐到达广州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审判,并在关大人和邓大人的帮助下顺利将当地的鸦片全部销毁。电影中,林则徐这个人物令我敬佩。他那种一心为国的无私精神彻底打动了我。这样一位有民族责任感的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虽然当时的中国是很落后,但是中国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正视和反思曾经屈辱的历史。”所以我们也要反思过去,让今天的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现!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在网上观看了一部电影叫《鸦片战争》,这是一部对我而言非常有意义的影片,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人生道路上的真谛。

  这部影片主要讲19世纪40年代清朝大臣林则徐上书给道光皇帝,信中讲如果再不禁烟,几十年以后,中国将再无人能禁 烟,道光皇帝便指派林则徐前往鸦片泛滥的广州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严惩了一些内地烟贩,派兵包围英国商人住地,迫使以 颠地为首的英国烟贩交出230余万公斤鸦片,并在虎门全部销毁,英国政府恼羞成怒,于是一场因鸦片而引起的战争在中英两国爆发了,英军凭借先进武器攻占我国定海,中国战败,林则徐被罢官,清政府被迫与英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本片主人公林则徐的爱国行为让我非常感动,他那种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而反抗外国侵略和压迫的爱国精神,以及为了祖国同胞不受强权奴役欺压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民族气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之所以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是因为政治腐败和军事落后,换句话讲一个国家政治落后了、军事落后了,就必然受到欺辱。

  因此我们要铭记和反思历史,增强爱国信念,还要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本片给我的最大启示。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6

  看完电影《鸦片战争》后,我的内心心潮澎湃,是呀!一百五十年前,是什么使一个伟大民族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倒塌在一片茫茫的毒雾之中?是什么使一个古老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增添出一段被奴役的屈辱篇章?正是那散发出白色恐怖的恶毒之花,使堂堂中华七尺男儿变成骨瘦如柴的东亚病夫。

  1840年起英吉利人带着贪婪的欲望,承载着满满的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的泛滥,战争的暴发,彻底洗刷中国在历史上的尊严。

  可是现在,曾经销毁殆尽的毒品却又幽灵般的卷土重来,面对成千上万倍的利润越来越多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又肆无忌惮的走进了中国。

  曾经的百万富翁因吸食毒品变得倾家荡产,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因吸食毒品变的支离破碎,曾经前程似锦的优秀学子变得一蹶不振,曾经大红大紫的明星变得身败名裂,数不胜数的真实事例告诉我们吸毒是非常可怕的,毒品的'陷阱就像一个泥潭,掉下去了就别想再爬起来,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一些人吸毒则是在毒品贩子的煽风点火下走上一条不归路,一失足成千古恨呀!从此便和自己的身心越走越远。灵魂被恶魔所侵蚀,意志被噩灵所摧残,一个大活人,便成了如行尸走肉般的傀儡,这是多么可悲呀!这都是因为有毒品这个披着红色面纱的魔鬼的存在。

  毒品带给世界的只有毁灭,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死于吸毒,有1000万因吸毒从而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每年毒品的交易金额达到了8000亿美元,这些惊人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同学们我呼吁:每一个青少年都要学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远离不健康的追求,不要因一时的好奇掉入毒品的圈套。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一起携手与毒品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明天!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7

  看完了《鸦片战争》这部优秀的电影,能够说回顾中国之前的屈辱史让我倍受感染,思绪也瞬间被打开。

  在这部电影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很多,但其中最令我思绪绵绵并且意久弥长的是片中林则徐说:“此刻世界上已经大国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以及他在被发配到新疆临行前拜托琦善把一个地球仪交给皇上这两幕。

  我们明白,中国古代在清朝之前或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一向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但可能正是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傲慢让中国变得不可一世。(他确实需要点失败来警醒下自我了)

  于是,所谓的天朝,完全笼罩在一片愚昧之中,在无知的闭关锁国中早已落后于西方的先进礼貌,之前积累的所有优势瞬间土崩瓦解。而大清国在战争来临前仍还以为自我很了不起,因为无知所以虚妄!

  在你还在“怡然自得”时,别人可能已经走了很远。

  最终两国兵戎相见时,只能是以卵击石,失败妥协也就不可避免。空流几滴民族英雄的血泪罢了!

  所以我一向很佩服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创举,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伟大的邓小平已经深深意识到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并以自我非凡的魄力将之变为现实。改革我那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下开放的问题,开放意味着信息的流通,意味着两个不一样的个体之间交流的过程,这透漏出一个我认为最为重要的理念—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一向把学习看得十分之重,因为我深知其重要性,每个单独的个体,不论你是多么多么的优秀,相对于整个大的群体来说绝对只是缥缈。所以,任何个体,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地学习。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8

  暑假我看了一步影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这是一部真实的历史电影,它讲述了清朝时期大臣林则徐因销毁鸦片而引起一场战争的故事,我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人生道路。

  林则徐是大臣中支持销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上书给道光皇帝,指出如果不立刻阻止英国卖鸦片,几十年后,中国就恐怕没有能战斗的人了,军钱也全用来买毒品了,中国也就陷入危机了。道光担心自己的江山和统治受到影响,便让林则徐去广州禁鸦片。到了广州后,林则徐立刻围住了英国贩鸦片客商,并逼迫他们交出了鸦片,在虎门销毁了它们。然而好景不长,英国人见林则徐销毁鸦片后恼羞成怒,再加上英国女王本身就已对中国虎视眈眈了。于是,一场战争引发了。英国占领了定海,并继续向着中国心脏——北京进发,情形迫在眉捷,中国人面对英国强大的势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最终,懦弱的道光以林则徐为替罪羔羊,罢了他的官,令大臣琦善前去求和,以割香港为代价,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电影中的主人公林则徐的销烟行为令我十分敬佩,他那种为了国家不畏权威的无私精神以及挺身而出,不顾自己安危的精神彻底打动了我。这样一位有气节,有民族责任感的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尽管有如此忠心的大臣,也还是无法力挽狂澜,我国的腐败已无可救药,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就连那自称最厉害的炮台也瞬间灰飞烟灭。

  当时的中国就像英国人说的;骄傲、自大、不堪一击。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在的中国虽然富强,但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要以古人为镜,才能使中国更加强大!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正视和反思曾经屈辱的历史。我们也要反思过去,使今天的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祖国。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 篇9

  今天在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上看完了《鸦片战争》这部优秀的电影,可以说回顾中国之前的屈辱史让我倍受感染,思绪也瞬间被打开。

  在这部电影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很多,但其中最令我思绪绵绵并且意久弥长的是片中林则徐说:“现在世界上已经大国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以及他在被发配到新疆临行前拜托琦善把一个地球仪交给皇上这两幕。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在清朝之前或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一直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但可能正是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傲慢让中国变得不可一世。(他确实需要点失败来警醒下自己了)

  于是,所谓的天朝,完全笼罩在一片愚昧之中,在无知的闭关锁国中早已落后于西方的先进文明,之前积累的所有优势瞬间土崩瓦解。而大清国在战争来临前仍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无知所以虚妄!

  在你还在“怡然自得”时,别人可能已经走了很远。

  最终两国兵戎相见时,只能是以卵击石,失败妥协也就不可避免。空流几滴民族英雄的血泪罢了!

  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创举,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伟大的邓小平已经深深意识到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并以自己非凡的魄力将之变为现实。改革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下开放的问题,开放意味着信息的流通,意味着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交流的过程,这透漏出一个我认为最为重要的理念—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一直把学习看得非常之重,因为我深知其重要性,每个单独的个体,不论你是多么多么的优秀,相对于整个大的群体来说绝对只是缥缈。所以,任何个体,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地学习。

【《鸦片战争》观后感300字】相关文章:

鸦片战争电影观后感800字12-08

2015关于鸦片战争观后感500字10-04

风之谷观后感_电影观后感09-26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观后感04-13

小孩不笨观后感-观后感03-28

超级战舰观后感-观后感03-10

《狼图腾》观后感-观后感03-02

暖春观后感_观后感03-29

宇宙与人观后感_观后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