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2022-10-21 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

  近期看的最为感动的一部电影,因为听了很久,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来,得到的是远比文字所带来的感动。

  内容聚焦在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得开山岛,32年,最终躺倒在了自己的岛屿上,也完成了和开山岛的缘分,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保卫小岛。

  寻常人看来,那不过就是一个岛,缺人一天,又不会怎样,大概为了历史不会重蹈覆辙,为了国家,为了所做出的承诺。就算是前期会想着下岛,忍受不了这里的生活,最终的最终,也都变成了一字不提,一次次的坚守,一次次国旗的升起。这是个苦差事,吃力不讨好,得来的,也不过是世界的遗忘,靠着那么一腔热血活下去,只是一胆忠心。“要个头有个头,帅气”,起初也没想过这么久吧,算是为了证明,是老一辈的意愿,也算是自己的心气神。没有人愿意,就为了国家把这个岛守好,把人生的每一步走好。人生那么短,能干好一件事,明明都是不可多得财富与幸运。所以,这一坚持就是32年。

  大概也是一种朴实吧,这32年得到的没有多少,反而是亏欠了亲人,亏欠了家人。提心吊胆下的生活,并不富裕,亲戚的不理解,生活条件的艰苦。只是说,都是为了把这个岛守好吧,为了履行自己的当时的承诺,为了人家的信任,为了这一方田土。人这一辈子,能够干好一件事请,就不亏心,不亏心,就不白活。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句不亏心啊,不亏欠任何人,了结与开山岛的缘分。很简单,但坚持下来的每一刻,都不算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一个平凡的人,坚持了一件平凡的事情,如果不是大限已至,他也定会一直坚持下去。与世隔绝近32年,就那么自娱自乐着,就那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那么用心的对待每一次升旗,用心的对待每一次记录。满怀热情地对待可能重复了千百遍的事情,内心坚定,至少,现在很少有人在有这样一份赤忱与坚定。  感觉自己的话,几近是从头哭到尾吧,每一个场景都热泪盈眶。

  32年,人生满打满算,又有什么事情能够坚持整整32年呢,还是在外界条件完全苛刻的条件下,没有任何物质支撑与生活补助的情况下。

  因为是祖国的岛,因为是祖国的领土。

  因为不亏心,不白活。

  只是因为承诺,只是为了成为那样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时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在默默付出的人,才能够一直前进下去吧,时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所谓的时代,才多哦了几分光亮吧。

  就像是百年前的那个年代,一群人,就那么朝着黑暗中奔去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啊。

  如果可以,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那样的人啊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2

  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在特别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一己之力,陪伴岛屿走完了人生的漫长岁月,所留下的,是一串让人震撼的数字:508级台阶,300多面国旗,近200本日志,数不清的无数次救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漫长的32年,从日到夜,从春到秋,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斑白。王继才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悉数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看似平平无奇的一位凡人,到底是如何成就这段伟大业绩的?新近上映的电影《守岛人》,为大家讲述了这个关于坚守与信仰的故事。《守》片从普通人的视角,娓娓道来,不事煽情,完整清晰地回顾了王继才的守岛历程。

  英雄起初也只是名普通人,王继才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登上开山岛?或许是出于报恩,或许为了证明自己,或许只是一时兴起,电影里先后给出了几处不同的答案。在刚刚上岛的那段时间里,他一心想着的,只是尽快捱过十五天,那是人武部长王长杰承诺的任务时限。这段日子里,他怨恨天气,害怕孤独,抱怨安排任务的王部长,面对蚊虫、台风和孤独,暗夜的情绪如同滔天巨浪,阵阵袭来,他一度惊慌挣扎,甚至害怕起了所谓的“狐仙”。

  不过,王继才又不止是常人,他经受住了狂风暴雨和内心纠结的重重考验,即便是在“白鹿”最放肆的时刻,为了救人,他从未退缩,毫不犹豫,多少次顶着风雨,冲上灯塔,敲响破盆,向着大海,声嘶力竭地发出安全提醒,多少船只,多少渔民,正因为他的提醒,成功逃离触礁的危险。

  这个中年男人,似乎有些笨拙,默默奉献了那么多,不但不知索取,连朋友好意帮忙宣传都不领情。在他陪伴开山岛的时光里,心心记挂的老父亲病故,爱人艰难生产,闺女学业被荒废,周边不少人都外出挣钱,盖新房了,买家电了,唯有王家人依然如故,只是守着平静的日子,守着那份承诺。

  但王继才不是无情无义的人,他一腔炽热的爱,全部奉献给了戍守岛屿的重任,而这个看似憨厚木讷的汉子,居然也有细腻感性的一面,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王仕花,一位勇敢伟大的女性,愿意舍弃一切,最困难严峻的时刻,始终与他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共同留在艰苦恶劣的开山岛上,“你守岛,我守你”,这样淳朴真挚的誓言,让观影者几欲落泪,心生敬意……

  《守岛人》的叙事手法仿佛纪录片,平实,真切,可信,我们如同王继才的邻居朋友,体验着他的生活,感受着他的孤独。男主人公是如何从常人成长为英雄的?电影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守岛人的那句台词,我们都印象深刻,“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不亏心就不白活!”,几句话里,蕴藏着王继才的人生信条,仿佛雷霆万钧,铮铮在耳,一个民兵营长,一个普通党员,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忠诚!

  如今,倔强的王继才已经离开大家,开山岛附近的渔民,还能记得风雨中屹立如山的那个身躯吗?被他们戏称为“岛主”的男人,早已和他深爱的小岛化为一体,夜晚星星点点的渔火,似乎记录着这位守岛人普通又不平凡的一生。

  看完电影,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要去开山岛看看。出海的人们经过那座小岛时,应该都会抬头仰望吧,即便在风雨如晦的夜晚,依然有灯塔高高耸立,那是王继才生前坚定守护的“眨火”,为暗夜的船只投去温暖又坚强的光芒。出海夜行的人们,看到这束光芒,内心自然会生出勇敢的力量。这股力量,叫做信念……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3

  电影《守岛人》根据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及妻子王仕花真实故事改编,于6月18日在全国公映。

  王继才是江苏民兵的杰出代表,结合电影《守岛人》公映,江苏省军区开展“观看《守岛人》学习王继才”活动,动员各级所属人员以及广大民兵采取多种形式观影,并进行讨论交流,体会王继才“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汲取王继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人生华章的精神力量。

  电影中,波涛汹涌的海浪声、王继才撕心裂肺的呐喊声……无不震撼着大家的心灵。夫妇二人以海岛为家、与大海相伴,艰苦的守岛环境、真实朴素的生活通过画面呈现出来,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催人泪下。

  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六离休所离休干部高友德红着眼睛说:“王继才全心全意去守岛,一守就是32年,直到牺牲,共产党员的本色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王继才经历的除了狂风暴雨还有孤独和寂寞,他很伟大,不愧是时代的楷模,他用坚守和正义守护了祖国一片净土。”

  王继才深知自己守的不只是一座岛,更是祖国的海疆,岛的背后就是祖国,电影中他说只要组织信任,他就会一直坚守下去,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每一名观影官兵。“《守岛人》把我的思绪再次带回海岛。我曾在连云港另一个海岛上工作了5年,回想起那‘海水绕海礁、石头和茅草、蚊子把梦扰’的恶劣环境,再看着荧幕上王继才从战台风斗恶浪再到夫妻俩相依守岛,那永远飘扬的五星红旗、永不熄灭的‘眨火’、永续不完的海岛日志、永久传承的守岛精神,每一幕都让我泪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江苏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龙中锋说。

  “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不亏心就不白活!”电影中的这句台词是王继才内心的真实写照,诠释了他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强大信念,这种甘于平凡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一句承诺,一生守候。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像他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历练和提升自己。”江苏省军区保障局助理员程锰说。

  王继才把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开山岛,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他的守岛精神让广大年轻官兵深有感触。江苏省军区某中队分队长易增爱看完电影后说:“王继才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我相信会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守岛人’。身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会接过他的使命,传承他的精神,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中,踏踏实实,努力工作。”

  守岛民兵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32年,践行了守岛卫国的光荣职责,成为了广大民兵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每一名观影的民兵。在徐州新沂市,观影之前,民兵们在现场重温入党誓词,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影。民兵代表陈壮志说:“电影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个真实的王继才,认识到了一名守岛民兵的平凡和伟大。作为民兵队伍的一份子,我要传承和发扬王继才守岛精神,履行好作为一名民兵的使命职责,争当新时代强军路上的‘守岛人’。”

  一位英雄就是一面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江苏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介绍说:“王继才同志是广大民兵的优秀代表,大力宣扬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引导省军区全体官兵和广大民兵坚守平凡、创造非凡,始终不忘初心、忠诚使命,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争做新时代爱国奉献奋斗者,具有重要意义。”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4

  7月27日,全国“时代楷模”、开山岛守岛人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从1986年,王继才接到守卫我国“黄海前哨”开山岛的任务,自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在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每一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在开山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存放着他们190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摇电话机、20台听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王继才曾说过,面对每天飘扬的五星红旗,多年的苦和痛都有了意义。如今,科技解决了用电难题,守岛的日子好过了,王继才却离开了人世,他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永远留在了开山岛。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用王继才精神指引我们前行。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5

  7月27日,全国时代模范、开山岛守岛人王继才在工作中突然生病,急救无效死亡,年仅58岁。

  从1986年开始,王继才接到了保护中国黄海前哨开山岛的任务。从那以后,他和妻子以岛屿为家,伴随着孤独。他在一个既没有水也没有电也没有植物也无法生存的孤岛上默默地坚持下去,并把他所有的青春都献给了祖国。在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岛、观天象、护卫标志、写日志……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在开山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管着190面以上被风雨撕裂的国旗、40面以上的海防日志、1台手摇电话、20台听收音机、10面以上坏煤油灯。王继才曾经说过,面对每天飘扬的五星红旗,多年的痛苦和痛苦都有意义。现在科学技术解决了电力问题,保护岛屿的日子变好了,王继才离开了人世,他爱国献身的赤子感情永远留在开山岛。

  王继才同志守护岛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守护和支付,在平凡的单位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这种爱国献身精神,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用王继才精神引导我们前进。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6

  《守岛人》电影围绕主角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在开山岛守护32年的感人事迹铺展开来。看完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处:

  一是他们多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天早上升国旗、唱国歌,风雨无阻。在一座只有他们二人的“无人岛”上,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的坚持。我很敬佩这样的他们!他们有着中国共产党人有的毅力、决心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二是岛上生活艰苦,他们却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自得其乐。最开始的全身被蚊虫叮咬的腐烂、血迹,到后来王仕花腿出了问题依旧坚持。让我看到他们身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不畏艰苦的大无畏精神。

  三是他们没能出岛陪在儿女身边,不能照料家中老人,甚至王继才没能给他父亲送终。家人由开始的埋怨,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以他们为骄傲。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守卫一方国土,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实电影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岛上的墓碑,信号灯等等。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精神,家国情怀。还有我们现在生活的净土,都是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默默奉献。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7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在2014年的一次报告会上,王继才如是说。4年后,一语成谶,王继才将生命的最后时光定格在他不离不弃的开山岛上。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学习了王继才事迹后,突然间就明白了有信仰,灵魂才不会缺钙,灵魂才不会生锈这句话,只有拥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在孤岛上走下去。夫妻二人在荒岛升起国旗的情景更加让我热泪盈眶。

  我们要深入学习王继才夫妇在平凡岗位上彰显的敬业精神、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王继才夫妇一个岛两个人的担当、一座塔几排房的坚守、一辈子一面旗的信念。

  身为一名青年党员,表示被他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深深所感染,为国担当的热血和激情油然而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勇担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以最青春的姿态投入工作,发挥青年党员的活力,为全面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贡献自己的青春!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8

  王继才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在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守岛卫国32年,王继才很少有机会出岛,当大哥突然离世,当老父亲病重去世,爱女结婚出嫁,他都没有在身边。他把悲痛压在心里,仍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用“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诠释了爱岗敬业。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都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就像王继才同志一样,克服各种困难,守岛卫国32年之久就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岗敬业精神。

  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只是敬畏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仅看作“干活挣钱”的行业,而又很害怕失去它,就会缺少激情和创造力。如此便不利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

  古往今来,很多爱岗敬业的例子就是要教育我们干工作要勤奋、要兢兢业业。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而爱业者能自立自强,对职业感情升华到无怨无悔,不畏困难和复杂的工作,甘于奉献,勇于进取,才能将一个工作做好,作为我们乡镇干部,更要学习王继才同志的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岗敬业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为集体考虑,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就会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工作。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9

  有坚定的信仰,有朴素的精神,有保护岛屿的奉献。王继才夫妇从1986年开始,被命令保护开山岛,当时开山岛环境困难,荒废无烟,王继才带着妻子长期保护开山岛,两人克服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默默保护岛屿32年。岛上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到20亩,王继才夫妇在艰苦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表现出守岛卫士的凌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不求回报的支付,在平凡的工作场所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干部要负责,有多少责任,有多少责任,有多少成果。负责和责任是衡量党性强弱、风格好坏、能力优劣的试金石。王继才夫妇默默守护职场32年,没有守岛难的抱怨,积极进取,有在位有为的负责人,心有责任,不屈服使命,在职期间,只有5个春节在岛上度过,王继才的父母去世,女儿的婚礼依然守护职场。王继才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约定,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护岛屿。我是共产党员,为了信仰,必须在开山岛守护,直到守不住的日子!王继才用生命解释了自己的约定,用实际行动给自己的人生画了圆满的句号。

  王继才以实际行动实践了甘洒热血固海防,我与海岛共存亡的呼吁,明确表现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积极负责精神,心系防卫,献身于国家的赤子感情。王继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防卫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双重拥抱工作中出现的先进典型。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0

  何为赤诚爱国?何为奉献一切?

  最近集团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对这些文字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解读。集团微信公众号上新增了主题教育的栏目,在寻找素材的过程当中,我一次次被那些英雄事迹所震撼,所感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守岛英雄”王继才。一座岛,两个人,三十二年。

  影片中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讲述了他们三十二年的孤岛坚守,他们舍弃小家为大家、国家,抵御住了金钱的诱惑,违法分子的威胁。190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记,1部手摇电话,20多台听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这些物品见证了王继才为守护祖国边疆默默奉献的32年。

  岛上的岁月对我们来说是孤独的,是煎熬的,也许甚至是无法理解的,然而对他们来说是责任,是信仰,是为之坚守一生的承诺。

  苏联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心中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那么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以前人为榜样,敬业奉献、勉励自身。强化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相信无论是在本职岗位还是生活当中,怀揣一颗利他之心,把困难留给自己,把便利留给他人,那我们将会走得更远,取得更长远的成功。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岛屿,都有属于自己的暴风雨,敬仰他们,学习他们,我们也能成为生命的强者!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1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守岛人》。进电影院后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只到电影结束也只有我们一家三口人,算得上是一次包场了。

  “王继才”想必大家都认识吧,对,没错,他就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他数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着这座小岛。

  王继才上岛时,岛上只有一间小小的破屋,一座灯塔。岛上天气十分恶劣,经常遇到暴风雨毫不留情地袭击,夜里还可能被“狐仙”敲门。他每天早晨都会把五星红旗高高的升起,再到灯塔上瞭望并提醒过路船只。他的食物最多的是泡面,但是相对于食物溃乏来说,我认为更难的是面对无尽的孤独。

  妻子王世花理解丈夫的心情,辞掉了老师的工作上岛帮丈夫。这一次还带来三包种子,夫妻二人在岛上开垦播种,不久地里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幼苗,两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王世花在岛上怀上了二宝,临近生产遇上了暴风雨不能去医院,王继才心急如焚打电话给部长王长杰,让他找人想办法,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叫王志国的小男孩呱呱坠地。

  志国出生以后,变成了一家三口人守岛。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小志国给守卫海岛的王继才夫妇带来了许多乐趣,跟他们一起升旗,一起种菜,一起在岛上散步。

  只到志国长大,该去上学了,全家人都为他欢呼。由于家里没有多少钱,为了弟弟能更好地上学,姐姐果断退学打工。王世花腿脚不好,丈夫让她到岸上治病同时带孩子上学,然而就在这一天,王继才旧病复发永远地离开了他一生守护着的宝岛。

  优秀的共产党员,王继才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宝岛,我佩服他。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2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的前哨,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战略位置非常重要。1985年部队解职后,设立了民兵哨所,但由于条件困难,上岛的10多名民兵不愿长期保护。

  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所长。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保护岛屿的任务,从那以后,和妻子以岛屿为家,伴随着孤独,在没有水也没有电,植物也无法生存的岛屿上默默地保护着,把青春的年龄都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工作中突然生病,急救无效死亡,年仅58岁。

  对王继才夫妇来说,家是岛,岛是家,爱这片热土,保护自己的约定,为防卫事业尽自己的力量!

  英雄去世了,很多人怀念的时候,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大部分人都选择保护孤岛。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傻吗?但是,在这个红酒绿、个人主义至上的时代,我们最缺少的是这种傻瓜。

  每个人都要削尖头脑,在世俗定义的统一成功学中钻头。例如,财产万贯,身份显着,世界闻名……但是,能够定义一个人的人生不仅如此。

  傻瓜就像王继才一样,以祖国的安危为自己的责任,一生的籍籍是无名的,但是都很孤独,但是保护祖国的疆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成功吗?这样的选择,真勇敢!知道即将面临的痛苦和牺牲,继续前进的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英雄。

  金钱和地位,永远只是我水平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没有献身和博爱。

  王继才是我们今天时代正确的英雄。

  现在,在我国广阔的疆土上,牺牲自己的一切守卫国土的哨兵还有很多。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总是受到他们的保护。

  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敬仰和尊敬!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3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弹丸小岛上坚守32年,只为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私的奉献,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王继才夫妇俩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通过学习,我们深受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要有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夫妇,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先进典型,正因为有很多像王继才一样爱国奉献的人,我们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国家的前景才无限光明。王继才走了,更多的人应该接好他的接力棒,从王继才身上汲取爱国奉献精神的正能量,让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成为全体国人的自觉行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作为青年一代都应该向王继才看齐、学习,给自己补充道德之钙,为自己补钙壮骨、强筋健骨,将爱国奉献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让爱国奉献精神筑牢新时代的价值地基!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4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能正确的运用它,一次足矣!

  王继才,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坚贞不渝的护岛32年,没有半句埋怨与推卸,用最平凡的方式书写了不平凡毕生华章。他的一生仅仅选择了这一次,但也是这唯一的一次选择成就了他一生的价值,成就他一生价值的工作作风与态度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习于身并积极的继承、发扬下去。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忠诚为先。忠诚之心,使我更加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信念,不偏不倚地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正轨之上。若把中国共产党比作是一艘船,那么忠诚之心就是灯塔,只有忠于党、国家和人民,我们才不会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才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坚持为先。坚持之心,是我们在践行理想信念道路中的最优保障,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若没有一颗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决心,在充满挑战、机遇的新时代中又如何立足去实现党的最终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奉献为先。奉献之心,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淡化个人名利,抛弃那些庸俗、短浅的思想观念,时刻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为先,也只有这样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每一个任务。若每一名中共党员能够将忠诚、坚持、奉献三“心”融入本己的血液里,那么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中国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梦”。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5

  “一件事,一辈子。一句承诺,一生守候。”电影《守岛人》是以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夫妇坚守祖国海岛32年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电影情节紧凑,内容完整,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26岁的王继才在正值青春年华时放弃民兵营营长的职务,凭借着一腔热血不顾母亲的阻拦毅然登岛,应下了守开山岛的任务。那是一个荒无人烟且物资缺乏的岛,就连淡水和电都没有。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是相当重要的战略位置。

  在夜晚只有满地的老鼠作伴,在白天只有耳旁的风声相依。就这么过了48天,一船只停在了岛前,可下来的却是他不敢面对的人。他的妻子王仕花抱着女儿探望,看着丈夫蓬头垢面站在风雨中的样子,王仕花心疼的劝王继才同她回家,可却遭王继才的毅然拒绝,于是王仕花愤然登上了补给船离开了岛。在离去后的晚上,丈夫那憔悴的面孔一直在她脑海中环绕,于是王仕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决定上岛陪伴着她的丈夫。

  就这样一座岛,两个人,三只狗,一辈子。像是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描述,可谁曾想到,真实的样子确是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如此残酷的现实生活。但这对貌似寻常的夫妇,岛上守了整整32个寒暑,与之相伴的只有三只狗和雾中若隐若现的航标灯,还有那一本本日志和几百年挥舞过的国旗。他们后背上那一个个伤疤,记载的不仅仅是守岛的日日夜夜,而是为国守岛的光荣。

  黑夜里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座孤岛,孤岛上有两束光,一束光是灯塔照亮每搜渔船的航线,一束光是他们夜以继日坚守的哨所那温暖的光芒,照亮的不仅是岛,是家,也是国家。

  苏联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心中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那么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岛屿,都有属于自己的暴风雨,让我们敬仰他们,学习他们,我们也能成为生命的强者!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感人事迹创拍的电影《守岛人》选取王继才夫妇守岛生涯的经典片段和闪光瞬间,在守与走、得与失、苦与乐的矛盾纠结中,展现戏剧冲突、传递情感精神、刻画人物性格。从主人公登岛初期的犹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击走私商贩以及暴风雨中接生、战友临终送别、岛上家庭春晚等情节故事,一组组充满质感的镜头细致表达了夫妻情、父子情、战友情,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王继才夫妇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

  该片不仅还原了王继才夫妇32年与恶劣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经历,更将主人公爱国奉献的价值追求贯穿影片始终,对于激励各行各业坚守平凡、创造非凡,都深具心灵观照和精神滋养。荒岛本身好像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从国家领土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寸领土都是神圣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尽心尽力,都是对国家的背叛。这是王继才同志所有坚持还存在意义的出发点。抛开这一点所有的坚持都没有意义。由民兵来守岛,是时代变迁留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同样王继才同志坚持的方式,对妻子、家人的态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坚持守岛,王继才并不是对家庭完全置之不理,应该是以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过这样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员来说,担子更重了。

  可喜的是,在王继才的影响下,其他家庭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也都取得了进步。中国式父亲的爱,特点就是不善于表达,将对子女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儿的婚礼,在王继才的心里也许想到更多的是奉献,在自己还能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的情况下,不会去想其他的融通办法。那个夜晚,女儿结婚,他一个人在守岛。他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充满了对女儿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儿能理解他的苦衷。如果我们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难,就能理解王继才同志的守岛初心,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7

  王继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甘洒热血固海防,我与海岛共存亡”的号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学习王继才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扎根基层;学习王继才心系国防的赤子情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学习王继才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不畏艰苦、干事创业。

  王继才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作为自己一生的坚守,无论身处多么艰苦的环境,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听党话、跟党走,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摒弃“守岛不易”的抱怨,在农村这块广袤土地上,勤学习、善总结,为实施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2年来,王继才只有五个春节是下岛过的,没能陪父母走过最后一程,没能参加女儿婚礼见证她的幸福时刻等等太多的缺失。但他吃尽一家苦,换来万家欢,无怨无悔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小岛的平静安宁和祖国的国防事业!我们广大基层干部应心系群众,把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满不满意当作自己工作的衡量标尺,把让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聆听群众的心声。要有奉献精神,秉承“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情怀,舍小家顾大家。

  王继才在开山岛上不畏艰苦,以收音机、煤油灯为伴,却通过苦学海防勤务知识,成为海防业务的“行家里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在位有为的担当,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干事创业,做到敢于担当、实干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王继才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的先锋模范,是甘奉献、爱国防、敢担当的优秀党员代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该以王继才为榜样,向王继才学习,新的历史条件下,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不畏艰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蓝图愿景。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 篇18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

  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对于王继才夫妇来说,家就是岛,岛就是家,热爱这一片热土,坚守自己的诺言,为国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英雄已逝,当大多数人都在追思怀念的时候,有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选择用大半生去守护一座孤岛,这样的一生,是不是太傻了?然而,在这个灯红酒绿,个人主义至上的年代,我们最缺失的便是这种“傻气”。

  人人都削尖了脑袋,要往世俗定义的统一成功学里钻,比如家产万贯,身份显赫,名扬四海……但能够定义一个人这一生的,远不止这些。

  傻子如王继才,以祖国安危为己任,虽一辈子籍籍无名,却甘之如饴;虽一生孤苦,却成功守卫祖国疆土,保障人民安全。

  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成功?这样的抉择,简直太勇敢!知晓了即将面临的苦痛与牺牲,依然坚持前行的,不是傻子,而是真正的英雄。

  钱财和地位,永远只是小我层面的成功,这样的成功,也远没有奉献和博爱来得有意义。

  王继才,便是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如今,在我国广袤的疆土上,这样去牺牲自己的一切来守卫国土的哨兵,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却始终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中。

  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景仰和尊重!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守岛人观后感范文07-16

《守岛人》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08-12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精选13篇)08-10

电影守岛人观后感(精选6篇)07-19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精选11篇)08-23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精选7篇)08-10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08-12

《守岛人》电影观后感(通用10篇)02-18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07-19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通用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