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钱学森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
作为我国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教授的一生为中国的航空和国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为什么他要放下美国那么好的生活条件,毅然选取回到国内,回到一个在外国人眼里,被视作是一个农耕社会的新中国呢。正是因为他拥有着一颗赤诚火热的中国心。即使被美国人软禁,即使已经失去了教授的职位和地位,即使有无数的美国间谍监视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和执着。他放下了在美国时的一点点傲慢,坚持带领所有人学习导弹技术。他放下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坚持在前线指导工作。为我国的科研付出自己半生的心血和精力!他从不放下每一次机会,也从不放下每一个人。即便是失败了,他都不会有任何的埋怨和指责。这也许就是他的伟大的另一面。
我想之所以原子弹能够成功,卫星能够发射。除了所有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拥有像钱学森教授一样的那颗中国心。或许原子弹的威力是超级大的,但是无数个钱学森的能量是无限大。
看过《钱学森》之后,感到一股正气凛然在胸,同时也问自己,如果我是钱,能否像他那样为了祖国,放下在美国优质的生活和研究条件,回来过清苦日子,并且在中国核领域一穷二白的状况下造出两弹?尤其是后者,钱学森徒有高级的大脑,但是双手被中国核背景缺乏的现状束住,他在应对惨淡现实的时候,就应是何等的无力与无奈?就像影片中,他应对听不懂他讲课的中国技术人员,脸上显出的表情是受到冲击、是无比失望,但是,他没有像对外国学生那样,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讲一遍。
对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和回国后的废寝忘食,我感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以致走出电影院后,重新应对外面纷杂的世界,看到现代社会上最多的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梁漱溟语),也生出了无力与无奈,同时思考:此刻这个时代还会不会出现如钱学森般拥有高尚情怀和强烈爱国职责感的奉献者?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人们对国家的职责感渐微,或许只能在面临重大灾害后显现出来;同时由于不再有巢倾卵破唇亡齿寒的状况出现,人们对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再与国家命运相连。作为青年人,我想:如果我们就向这样的人生目标走下去,如果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不再向往报效国家或回馈社会,而是看到国家和社会的不足后不思改变或无力改变,反去崇敬外界更加发达的环境和完美的生活,争先涌出国门,那么我们的国家不仅仅是用资源为外国培养半成品,而且也将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我想,每个看过这个片子的年轻人都就应反思,自己是否抱着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生活,尽管它能够用每个人好国家就好来大义化,另外还要思考是否能够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合,哪怕只是一点,但也是对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的一种回报和推动。
想到龙应台的一句话:孩子,你是否想过,你这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如果我们意识到此刻还算完美和安稳的生活是因前人的呕心沥血甚至捐躯为国,也许我们就能少点自己,多点大我,为这个国家做点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能推动改善的事情。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2
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力。”这一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钱学森的学习基础是在中国打下的。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获得博士学位后,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为早期飞机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此,钱学森闻名世界。钱学森还加入了一个著名的火箭研究团体。1943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希特勒正在德境内大规模建造火箭发射基地,于是火速拨款成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学森任研究组组长。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蔓哈顿计划”。二战结束后,钱学森成为美国空军高级顾问,被授予上校军衔。开放的美国为钱学森提供了诸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20世纪50年代初是美国的“红色恐慌时代”,1950年,麦卡锡分子指控钱学森是共产主义者,并对其进行秘密调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钱学森一直想回到中国。
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极力想把钱学森留在美国,他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后虽将钱学森释放,却仍对他进行监视,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钱学森实际上是遭到了软禁。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监视,在一封写在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信件转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上。1955年8月,中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方面要求美方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人回国,同时释放了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儿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启程回国。过人的智慧帮助了他。
一回到中国,钱学森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成为中国导弹计划的实际负责人。回国不到一年,钱学森提交了一份建议草案,提议发展中国自己的弹道导弹系统。建议很快被批准,1956年底,他被任命为该计划的首席主管。后又研发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999年,钱学森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计划,以钱学森研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2003年10月,中国终于发射了首个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什么是伟人?什么叫爱国?也许我已经明白了。人生只不过是短短的数十载,我们应该努力为社会为国家做些什么。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3
这是一曲英雄的赞歌,恢宏如九天雷落,婉约如陶竹丝鸣;这是一首华夏的诗篇,惊心处山峦崩摧,恍明志四方士起;这是一部民族的交响,凄凄儿女情长,熠熠中华崛起。
两弹功勋钱学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这一长串的评价,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认同,是党和人民对钱老的最高崇敬。90分钟电影的容量着实有限,它无法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但却足以让钱老的精神进驻我的内心,洗涤着我渐趋平淡的心灵。
钱老说,那是我的祖国,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于是,放弃美国唾手可得的地位和名誉,历经五年坎坷艰辛终于踏上的归国路,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那句“一个钱学森,顶上五个师”一语成谶,而且钱老对祖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如此。
钱老说,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于是,在西北山穷水恶的地方,一待就是半辈子,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带领新中国仅有的一些科学家完成了难以想象的工作,奔波一生、废寝忘食,常言道,生于忧患,而我们,还差得很远。十年两弹功成,三千青丝变华发。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执着,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这是一位中华儿女的心愿。 蒋英对钱学森说,“中国可以缺少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科学家,为你而牺牲,这不是遗憾,这是光荣!于是,我看到那些默默为国家、为党、”
为民族付出的无名英雄,那些在影片中挥帽高呼的军人们,那些老远跑来只为看一眼钱老的人,那些从未被提及名字的人,那些被人们统称为英雄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航空国防事业从无到有,是他们,让中华有了崛起的资本。
剧终时,钱老就安静的躺在那里,98岁的老人,岁月蚀干了他饱经风霜的身躯,悲伤笼罩着每一个人。可是,在我们心中,钱老永远都在。我想,钱老一定是心满意足的离开这个世界的,他看到了中华的复苏,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才不断成长,中国,再不需要竭尽钱老的智慧,会有更多的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钱老只有一个,我们最多只是那众多的无名英雄中的一员,但是,中华的崛起,不正是靠着千万人的觉醒和亿万人的努力才能得到的么。温总理说,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和支持。而人民的觉醒,不就是钱老执着一生的爱国、奋斗、坚持、奉献么?
科技兴国,青年,当自强!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4
星期五,妈妈让我去看一部叫作《钱学森》的电影,这部电影对我的感触很大,里面说的是钱学森的一生经历。
对我感触最大是有一段,钱学森的家24小时受到美方全面监控,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的写作,在这个24小时被全面监控的时间里,完成了一篇论文。后来,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们国家周总理,说自已被美方监控,请求回国,因为周总理看过他的论文,于是周总理、毛主席、聂帅讨论后,决定提前放掉美方11名战俘,来换钱学森,美方将军说钱学森可以在任何地方抵上五个师,不能让他走。而他导师的朋友问他你回中国干什么?种苹果吗?钱学森说那是我的国家,我想干什么都行,只要我想我也可以去种苹果!
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他没有辜负伟大的祖国对他的培养,他把最先进的外国东西给学会,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被这位老前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这一段让我知道了知识的强大,高尔基说过没能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也可以拿起笔,去学习知识,像钱学森一样,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一颗爱国的心,钱学森回国后,造出了中国自已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可实验并不成功,还牺牲了一名队员,钱学森又造出了第二枚导弹东风二号,东风二号是一枚十分巨大的导弹,这次实验非常成功,导弹在空中正常飞行20秒,落地后瞬间爆炸开来,第二次试验可以说是将中国推出了巨大的一步!而我们也应该为祖国做些贡献,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5
今天 我们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所以我写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 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感动。当年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他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时,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儿种苹果吗?”这一个看似幽默的诘问其实何尝不是当时的事实,相信勤于了解祖国新闻的钱学森不会不知道。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种苹果树。”
这就是钱学森,一个对祖国不离不弃,爱国的一代英才!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6
钱学森,我国当代杰出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其身价被美国称为“一个钱学森,能顶海、陆、空军队五个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道路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开了观影之旅。
电影中讲述在钱学森决定回国的时候,加州理工大学杜布里奇校长就不解地问他:“从一个发达国家回到农耕社会,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微微一笑,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当时新中国非常缺乏人才和科学技术,钱学森回国后,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着科研人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功研制出东风系列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
在整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钱学森胸怀祖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满满的“爱国、奉献”的精神。收获的是慢慢的感动,不禁反思,在以后工作中我该怎么做呢?首先:勇于承担责任,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端正的工作态度,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全力以赴。其次是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开心、快乐的心情开展工作。积极进取的人认为工作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考验自己智慧的舞台,在工作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再次:不断向目标努力,决不懈怠,永不满足,每当达到一个高度就向更高境界努力,永争第一。最后:以自己的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7
前几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钱学森》,这部电影演绎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爷爷传奇的一生。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出身的教授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资源,但他却心系祖国,归心似箭,一心想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意识到钱学森巨大价值的美国政府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中国政府以放归11名美军战俘为条件,迎回了钱学森。
钱学森回到祖国时,中国还是一穷二白,但他坚定地说:“不就是掉下来吗?今天掉下来,明天再射上去,我一定要让中国有自己的导弹”。大家都说他一个人可以抵五个师,可是钱学森却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同志逝世于北京,享年98岁。
通过这部电影,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了祖国,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导弹事业,呕心沥血;为了科学,穷其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值得尊敬、令人钦佩的人。我要以钱学森爷爷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8
从小就知道,“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太小的年龄让我无法说出更贴近内心的溢美之词来称颂他,“了不起”是当时觉得最崇高的词汇。或许和许多人一样,我们并不能真正懂得他所研究的领域,但我们对他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他真的做到:“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钱学森》用一种比语言更直观的形式向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致敬。
陈坤饰演的钱老睿智,浪漫,优雅,坚定,让人折服。他是一个天生的数学家,将爱情,友情,亲情都经营的极好。依我看来,陈坤是很适合这个角色的。他总是有一种优雅与沉稳的气质,像极了心目中那样一个天才又平民的钱学森。就像导演张建亚所说:现在,我们知道,幸亏选了陈坤。
剧中,钱学森有着浪漫而坚定的爱情。当他在音乐厅对着蒋英说出“跟我走”时,蒋英并没有任何犹豫,那样坚定地信任他,放弃掉自己的事业,只为了成全他们的爱情。他们在帕萨迪的家庭宴会中,男子弹琴,女子和曲,缱绻深情,羡煞一群外国人。他们在祖国,因为工作,分离十数载,不减情深。在航空大院中,那么多人见证着,白发苍苍一对伉俪,在夕阳柔和的沐浴中,走过漫长的林荫道,背影相依,平静祥和。他们何其幸运,前世多少次的擦肩才能换得今生的相伴,直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终点。在钱老的追悼会上,蒋老颤巍巍的俯下身,脸颊贴在爱人的脸上,难掩深情,却再等不到一声深情地呼唤。十几年相知相守,让我似乎知道了什么是“相濡以沫”,不胜唏嘘。张雨绮和陈坤将那样一段爱情演绎的温柔缠绵,让人动容。
一生唯知己难寻,而有来真的不愧对挚友二字。“有来”以郭永怀(著名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为原型。当钱学森因被怀疑携带危及美国安全的文件回国而接受美当局调查时,他毅然决然的烧毁了自己的心血,“他们就是用这些东西来污蔑学森的”,“这些都已经记载我的脑子里了”。一个人有多少福气能得朋友这样对待啊。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有着高尚的情怀。钱学森无疑是成功的。他的老师这样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学生,而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他是加州理工的终身教授,生活优渥,却始终心系祖国,因为“我曾经发誓,要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即使因此被囚禁长达5年之久。
回到祖国,他带领着一批科学家攻关研究,“美国人能做出来,我们也能”。加州理工大学院长杜布里奇曾以言相激:“你是航空专家,回到农耕社会,要做什么。”他是这样答的:“在我的国家,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即使种苹果。” 面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他想:杜布里奇先生,这就是我种的苹果。
他放弃一人之家的安逸,为祖国千千万万家庭的安稳费尽心力。那不是常人能想象到的枯燥,寂寞,钱学森坚守了数十年,为中国铸造了一把锋利的宝剑。
天才总是比常人多了那许多的磨难,而让人更敬佩的是他们的精神。即便身死,也会被人们缅怀,钱学森如是,还有更多为国奉献的人亦是如此。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9
近日,为了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为了缅怀这位享誉海内外为中国军事、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西坝河第三小学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钱学森》。
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他发明制造了很多导弹,而且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你大概不知道,钱学森3岁的时候以可背诵百首唐诗宋词了,邻居都说钱家出了神童,5岁时他以可以读水浒传了,还有一次他在测试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却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误,他立刻举手,向老师指出自己的错误,并要求扣分,老师感动了,主动收藏了他的卷子,这份卷子在老师那里一放就是40年。他这种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想回到祖国来,但是美国设置了重重障碍,回国的时间长达5年,他是靠着信心和聪明才智回来的。
回到祖国后,他投入到武器制造中,领导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否搞成导弹,钱学森回答;为什么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头吗,陈赓说;太好了,钱学森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肩上担负着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学习钱学森爷爷爱国、勇于奉献自己的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之才!
他的严谨的学习态度,爱国的思想,克服困难的信心是我学习的榜样。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代人都在谈论自己的理想。虽然我们很清楚,梦想之于理想的区别在于能够实现梦想的几率远低于理想,但是我们却很难弄清楚,将梦想转变为理想的要点是什么。
最近,所党委组织观看《钱学森》,电影讲述了这位伟人毕其一生的心血,克服重重困难,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为共和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艰辛历程,为每一个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关于理想的课。
每天在茶余饭后读报上网的时候,总会听到和看到很多的抱怨,抱怨现实是多么的残酷,仿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永远存在着各种各样我们无法跨越的鸿沟。于是有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现在的人们只有梦想没有理想。但是,电影《钱学森》用这个伟人一生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理想与梦想之间最大的鸿沟是缺乏坚定的信念和真正的行动。
这部电影看似是在讲述钱学森老先生的事迹,但它实际上向我们展现了一代人的奋斗历程。他们就是在那样一种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造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没有来自名牌大学的科学家,没有基本的航空制造技术、没有风洞、没有研制导弹的基本参数,他们有的只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和“一批信仰坚定、愿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就是在这样一个仅由信念与行动搭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在我们“痛心疾首”地空谈我们的梦想时,是否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为这个梦想做过什么。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说“我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我相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份积累,而成功就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获得的”。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1
近日,我们在所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钱学森》,一部感人至深、激人奋发的作品。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同时我还有一位科学家作为榜样,那就是伟大的科学家、控制论的开创者——钱学森。
这部电影真实生动地的讲述了钱学森同志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奋斗一生的感人事迹。从最初在国外留学、突破重重阻隔回到祖国,到为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慨叹这位科学家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在这部影片中,有很多情节令我感受很深。他不畏美国政府的威胁与迫害,不为美国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所诱惑,立志归来建设祖国的精神自然可嘉。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当钱学森同志给我们国家的研究人员有的甚至可以说只是工农兵讲解有关火箭知识时,问大家听懂了么,当大家都一致表示没听懂时,他回想起了当时在美国讲学时对那些人的不理解置之不理,可是在这儿他却笑着说:“来,咱再讲一遍!”。那是何等的精神,之前都不屑给人讲这些自认为很简单的东西,而如今却耐心地给大家一遍遍重复讲解。这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他把深深的爱倾注于这份伟大的事业,倾注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钱学森同志把他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在钱学森先生的耄耋之年,他对夫人所表现出的那种内疚,夫人蒋英所表现出的那种宽容和大度,他们生活上的互相扶持和心灵之间的默契令我泪流满面。
我们敬爱的钱学森同志走了,他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我们祖国的科学事业,是我们每一位科院人的榜样。一代伟人走了,可是他的精神永存。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2
他,是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他,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尽千辛万苦;他,为我国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又是谁,永远有着赤子之心?他,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钱学森。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钱学森》,我知道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学家、世界火箭专家。
为了更好的报效祖国,钱学森早早的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他在离开祖国时,就在心里默默的说,“我一定会回来的!”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的欢呼声中,在礼炮声中,也在钱学森的心中,诞生了。“我想回去!迫不及待的想回到祖国去!”
此时,我国的经济状况很不好,要钱没钱,要车没车,要设北美设备的情况下,他的心没有一丝动摇。而且,美国的条件优越,要什么有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都没有改变,如果是你,你一定会选择留在美国吧!
这部电影演绎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传奇的一生,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让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让世界上重新认识中国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他没有辜负伟大的祖国对他的培养,他把最先进的外国东西给学会,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被这位老前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钱学森回国5年后,为祖国的我国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看钱学森,为祖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又如此的爱国,我们身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又生活在这么优育的环境下,就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好好报效自己的祖国。因为我们小学生都肩负着为祖国建设的使命,一定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3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钱学森》,我被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事迹深深的感动着。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于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在别人眼里,是多么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啊!然而,钱学森却把这一切看得很淡,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但是美国多方阻挠对钱学森威逼利诱不成,又把他软禁在美国,并诬陷他,使钱学森被软禁了八年之久。在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以美国11名战俘作为交换条件下,美国才把钱学森给送回国内。在到了祖国后,由于国内设备不先进,技术不够好的环境下,钱学森带领着一批信仰坚定,肯为祖国作贡献的科技人员,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制造出了中国第一颗导弹,并实现了两弹合一的成果。使我们中国终于不会再被别国瞧不起,因为钱学森为中国铸造了一把锋利的宝剑。
我觉得钱学森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是他的爱国精神。在美国,钱学森什么都有了,金钱、地位、和名誉,他还是果断放弃了,他准备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其次,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候,他的坚强信念支持他,不畏挫折,永不放弃的精神。最后,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终身,就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此时神舟十一号的顺利升天,正是一代一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的结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该院技术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这是这样的一个个年轻充满朝气、充满战斗力的航天技术团体。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的战斗精神,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更大的业绩。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4
澎湃的海浪拍打着船舷,1934年的一天,浪潮将一位立志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中国青年送出了国门。时隔二十年,同样的碧海蓝天,怀抱着同样坚定地报国之志,他历经种种艰难阻挠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就是钱学森,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观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之后,我不仅被钱学森克服艰难险阻,不言放弃,回国指导新中国导弹卫星研究的精神所感动,更是被影片中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情和友情所折服。
1934年钱学森考取了公费留学,在离开之前,他紧紧的握着蒋英的手,对她说:“跟我走吧。”此时的蒋英刚刚从欧洲学成归来,并且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可以说是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此时的钱学森不过是个不知未来如何的学生而已。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蒋英冒着放弃自己理想的风险答应了钱学森的请求,和他一同踏上了异国之旅的征程。而后的事实证明,蒋英也的确为了支持钱学森的事业而失去了成为一名著名歌唱家的机会。但她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影片结束的时候蒋英的一句话更是深深打动了我,她说:“中国可以少一个我这样的歌唱家,却不能少了你钱学森这个科学家。”
宽容大度的她一直都是钱学森最坚实的守护,在美国被美国政府怀疑、诬陷、囚禁、监视的日子里,是蒋英一次次守候在钱学森的身边给他温暖,给他信心和力量,让他坚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我想,如果不是有蒋英的存在,钱学森也不会在被美国囚禁监视的日子里创造出巨大的成就吧。
有人说,当一个人不能从爱情中收获甜蜜的时候,真挚的友情同样能给他安慰。这么说来,钱学森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不仅收获了爱情,也获得了真诚的友情。
影片中钱学森的好友罗友来为了不使美国政府从自己身上下手诬陷钱学森,就将自己多年来辛辛苦苦研究的成果付之一炬,并在钱学森最艰难迷茫的时候,与他一起听《我的祖国》共勉,给予钱学森精神上的鼓舞。他的导师冯。卡门也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钱学森被囚禁的日子里,他不辞辛苦的四处奔走,倾尽全力解救他最心爱的学生。
在钱学森一心一意要离开美国回到中国的时候,很多人都设法阻挠,虽然冯。卡门也清楚地知道钱学森的离去将是他和美国航天界的一大损失,但他始终选择尊重钱学森的决定,从来没有利用导师的身份强迫或是威胁过钱学森,这也使得他后来成为钱学森一生的良师益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钱学森才能在重重阻挠下顺利的回到祖国。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因素,最重要的还是钱学森有一颗坚定的爱国心。在他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美国政府给他抛出了橄榄枝,承诺了他丰厚的薪水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并允许他进入美国尖端航天事业研究中心,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最先进和精准的设备,但这丝毫动摇不了钱学森想要回到祖国的决心。
他的导师冯。卡门曾经问过他:“你打算在一个农耕社会怎样运用你的航天技术?“钱学森回答道:”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回去种苹果。“多年后,钱学森将他种的”苹果“送上了天空,让世界见证中国的奇迹。如冯。卡门所说,我们国家当时的情况是很艰难,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让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
我们财政紧张,但从来不让科研人员为难,我们国家尽最大的努力给导弹研究提供条件,在1958年我们因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的时候,国家依旧为科研人员提供肉,蛋等营养品。1966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的科技帮扶人员,我们中国的科研人员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却突然失去了方向,很多人都开始不知所措,对中国的导弹研究失去信心,苏联和美国等也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
但钱学森和我们众多的科技人员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他们坚信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也一样可以成功。钱学森说:“我们中国人不比他们少长一个脑子,他们美国人能造出来的东西,我们一样可以造出来。”我觉得这句话绝不只是在鼓舞士气,因为它的的确确的被我们勤劳而有智慧的中国人民证实了。
电影影片中有一个人物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叫张工农,是一个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战斗英雄,他是个粗人,不懂什么科技,但他有一颗求学上进的心,不懂就问,不会就专,最终他在一次导弹发射失误的探讨会上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做到了一鸣惊人。
有这么多张工农一样的奋斗者,有钱学森这样的指导者,还有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环境艰苦又如何?无人帮扶又如何?我们的科研人员一样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在艰苦的环境中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天的我们如此的幸运,生活在一个文明而远离硝烟的国家,我们不用为了国家的独立而像众多烈士一样献上自己的生命,我们不用为了国家摆脱帝国主义的围困而日夜辛劳,但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坚定地爱国心,爱人心。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爱国者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更多的是人世间的正义与真情。冯。卡门是一个爱国者,但他不会用爱国的名义去强迫他的学生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守护或是坚持的信仰。我们无法要求别人改变他们坚守的立场以成全我们的信仰,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立场,坚守自己的心。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5
今天,老师要我们写一篇电影的观后感,我想来想去,我一直被一个人的故事感动着。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
他的一生充满神秘和传奇,虽然我看的不太懂,但看我看到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还是感动了我,特别是看到他在沙漠戈壁里的画面,那风吹起的沙子,连对面的人都看不见,看到那时侯的生活的艰苦,再想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们是多麽的幸福,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钱学森的身上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想想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多麽幸福,跟那时的钱学森爷爷相比,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还有他对父母老师的彬彬有礼,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令人景仰。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任务只有好好学习,将来作为有用的人报效祖国,钱学森爷爷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之后,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默默地为祖国做着贡献,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爷爷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小学生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爱国,就是要努的好好学习,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的将来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钱学森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的力量。不仅为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留下闪光足迹,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和科学家的价值。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主要表现在文明创造,反映在科技发展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方可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来讲,我们的学习可能没有什么高科技,但是我们也一样要好好学习,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6
最近,我学习了《钱学森》这一课,所以,这个周末,我便看了一部叫《钱学森》的电影,它讲述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36岁到98岁的经历,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眼眶便情不自禁的湿润了。
钱学森是那么的爱国。在美国,他的生活条件绝对是非常的优越,研究院专车、专房什么都有。当他决定离开美国时,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想留住他,但他却意志坚定,坚持要回国,最后,美国人都让他坐牢了,他也毫不屈服,最终让美国人们无法挽留,把他放回了祖国。
我觉得钱学森的成功也离不开爱他的妻子蒋英,以及与他协力同心的好友。当我想起钱学森80岁时与蒋英的那次对话:“蒋英,对不起,要不是你嫁给我,中国一定会有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可蒋英的回答却是:“世界上可以缺少很多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一定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所以我愿意牺牲。”看到这儿,我不仅仅是敬佩钱学森了,还有他的夫人蒋英。
看完电影后,我不由的想到了第一个站起来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他也是为了不让祖国被外国嘲讽而历尽千难万险造成这条京张铁路,最后取得了成功,人们还为他立了一座铜像。相反,像周福海这样的大汉奸永远遭世人唾弃。所以,我认为:爱国者名垂青史,卖国贼遗臭万年。
钱学森,你为中国做出了太多贡献了,“两弹结合”、“东风二号”……我深深地敬佩您,最后,我还要说一句:“钱爷爷,我向您致敬!虽然,您已经离世,但我们现在活着的中国人将会永远记住您,缅怀您!”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篇17
星期五,妈妈让我去看一部叫作《钱学森》的电影,这部电影对我的感触很大,里面说的是钱学森的一生经历。
对我感触最大是有一段,钱学森的家24小时受到美方全面监控,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的写作,在这个24小时被全面监控的时间里,完成了一篇论文。后来,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们国家周总理,说自已被美方监控,请求回国,因为周总理看过他的论文,于是周总理、毛主席、聂帅讨论后,决定提前放掉美方11名战俘,来换钱学森,美方将军说钱学森可以在任何地方抵上五个师,不能让他走。而他导师的朋友问他你回中国干什么?种苹果吗?钱学森说那是我的国家,我想干什么都行,只要我想我也可以去种苹果!
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他没有辜负伟大的祖国对他的培养,他把最先进的外国东西给学会,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被这位老前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这一段让我知道了知识的强大,高尔基说过没能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也可以拿起笔,去学习知识,像钱学森一样,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一颗爱国的心,钱学森回国后,造出了中国自已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可实验并不成功,还牺牲了一名队员,钱学森又造出了第二枚导弹东风二号,东风二号是一枚十分巨大的导弹,这次实验非常成功,导弹在空中正常飞行20秒,落地后瞬间爆炸开来,第二次试验可以说是将中国推出了巨大的一步!而我们也应该为祖国做些贡献,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钱学森》的观后感11-12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06-26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06-26
《钱学森》电影的观后感06-30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作文06-22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作文07-09
钱学森电影优秀观后感07-23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精选14篇)08-08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想500字10-26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600字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