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先生观后感

2023-06-07 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纪录片先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 篇1

  我要给此纪录片满分。评价纪录片的准则有很多:拍摄手法,拍摄画面,后期制作等等,但拍摄的内容才是它的灵魂。一部纪录片能够揭开了被掩盖了许久的幕布,带给大众震撼,可谓振聋发聩,这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一代大师的是非曲直并不是某些所谓政府想要隐藏便能石沉大海的,历史终将冲刷掉所有的虚假,展露出事物的本质。对于我等小辈来说,很多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仅仅知道郭沫若,老舍等等追着共产主义跑的作家,以为这就是语文,他们就是文学学者的代表。但实际呢?看完纪录片的我开始不断的搜索陈寅恪,郭沫若,红卫兵等这些关键词。而蒋天枢能放弃自己的事业,首先完成老师的遗嘱。此举方为我中华文人之举措,称之为君子,看后不仅赞之,叹之。进来宣传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国学,学的是什么?这些榜样才是我们缺失的精神。感谢《先生》纪录片,为我打开了一扇精神的大门,三十分钟一集的简短介绍仅是抛出的一块砖,让我们自己去追寻先生的足迹。我要为此纪录片打满分,也希望身边更多的人能够尽早看到这部片子。以下是我的总结: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有一件事给我印象比较深,陈先生出一考题为对对子:孙行者。他认为古文相对来说不方便口语,但最能体现出中国文字的对仗,押韵,平仄。的确,四字成语记忆,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他本人也一直使用古文写作。

  2.先生坚信思想应自由,哪怕要经受罹难。

  3.数学非常重要,因为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

  4.先生留学期间多方学习,科学,语言,等等。但并未获得这些博士头衔,因为他认为学习知识本身是重要的,但要三年的时间研究一个问题未免有些浪费时间。

  梅贻琦 两岸清华 本是同根 。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

  1.“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

  2.高尚人格具体体现在“团体精神”、“急功好义”、“遵守纪律”上,要借团体的运动“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今天我们提倡体育,不仅是为了锻炼个人的身体,更是为了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要借团体项目,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体育比赛的目的不在于能不能取胜,而在于是不是各尽其能,使本队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有效表现。在体育比赛中,“胜固大佳,败亦无愧。

  晏阳初 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竺可桢:浙江大学校长。校训 “求是”Faith of Truth。 1939年2月4日,他对一年级新生作了《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讲话,深刻、精辟地阐述了“求是”的涵义。“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 篇2

  "先生们的很多故事,我们也只能拍出一点点,他们心底的善良、焦虑和无奈。我们要在点滴中呈现他们大写的人格,正本清源,让他们回到受敬仰的位置。 "

  是素描,勾画的很粗

  但看的时候还是被感动到了

  "他们的背影,是一个民族的正面"

  陈寅恪、胡适、张伯苓、马相伯、竺可桢、陶行知、晏阳初、梅贻琦、梁漱溟、蔡元培……这些闪耀民国的大师们,最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术造诣,更是他们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仍然拼尽全力救国救民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精神!物质条件艰苦匮乏至此,精神世界却丰富的让人赞叹。感动之余让人不禁思考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到底缺少些什么?

  "大学里应该教授通识,学生应少问政治"

  "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来源于传统的社会结构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并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社会的风气是人人都想成为劳心者,看不起劳力者,于是农民和体力劳动者沦为二等公民,失去工作的自豪感。于是孩子们为了通过成为劳心者的层层考试,成了读死书的没有创造力的书虫,从这一点切入,陶行知发展出一套较行做合一的教育理论。"

  振聋发聩!!!

  往事越百年,大师已不再。

  仰望苍穹,他们,是最闪亮的的星!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 篇3

  何谓先生?在现代,先生也不过是一种称谓。但在近代,“先生”却是称呼老师的。在清末民初的年代里,多少大德先生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优秀的人才,催生了多少优秀的思想。张伯苓,力排非议创造了全美式的南开大学;蔡元培,创造了一个拥有自由的思想言论,林立的各种学派的北京大学;梅贻琦,背上不作为的懦弱名声,只为学子打造一个安心读书的学习环境;胡适,纵使站错党派,世人也难掩饰他身上的光辉……正因有了这些各具特色的先生们,才能够使中国在经历独尊儒术后,再次进入一段思想蓬勃发展的'年代;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使21世纪的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向来认为,生于21世纪的我是幸运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外来思想、文化汹涌而至。上至学校任课老师的各具特色,下至家里老妈的爽利作风和老爸的敦厚稳重。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及民国时期先生们的思想大勃兴。我可以去任意评价这些思想的长短,任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不被拘束,不违于心。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打磨得更加理智,视野更加广阔。

  现在的长辈总喜欢说我们是蜜罐里长大的。是啊!正因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忘记那些用血泪铺就我们今日康庄大道的革命烈士,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用心血和汗水培育这些革命烈士的大德先生们。

  先生者皆大德!

  • 相关推荐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敦煌纪录片观后感范文04-11

纪录片观后感01-05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04-27

纪录片冲天观后感08-21

讲究纪录片观后感11-07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6-14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2-09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04-17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03-17

纪录片长征观后感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