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2023-01-03 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

  《幼儿园》是一部很有趣的纪录片。当你不再是儿童,再去看儿童,可笑之余,也会觉得儿童和成人之间离得并不那么遥远。孩子们都很可爱,即使有个别孩子很霸道和暴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画面中的情景是在幼儿园里经常出现的,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具体解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他就能用爱心塑造幼儿的心灵,用爱心激发幼儿的热情,爱心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催化剂,只有时刻把他带在身边,才能帮孩子创造美好的明天。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各有不同,从童年就开始了,并且影响人的一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幼儿园生活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许是这部片子的价值所在。

  另一件引起共鸣的就是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守侯家长,这也是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孩子虽然一天没看到妈妈,接孩子时从窗口眺望着妈妈的出现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何况影片中的孩子一周没见到妈妈那种急切盼望的心情,最后一个时孤单焦虑不安。老师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利用玩具和有趣的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欢乐的气氛中耐心等待家长的到来。从中反映了家长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意,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拥抱,导致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虽然记录的是武汉一所普通的寄宿制幼儿园,但精彩而丰富的生活细节却时时令人动容。我们都以为那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实际上他们的小群体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引起我们的重视,时时处处为孩子们树立表率。更应该实行感恩教育,感恩来自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能够促进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只有在家长和老师共同的爱与感恩的教育下,才能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顺利度过幼儿教育这个阶段。如题记所说: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正是我们……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度过童年。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2

  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讲述了一所全托幼儿园里孩子的生活故事。影片很客观,没有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童真,却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忧伤。

  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缩影。孩子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这做那,孩子们本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孩子们慢慢的形成了标准产品,一旦不符合老师的标准,就被认定为“不合格”,需要“整风”,需要“反省”。而小班却是以《请你跟我这样做》开始了第一节课。

  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少。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孩子,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饭还是穿衣,甚至是摆放小凳子,孩子们缺失了许多成人的关爱,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孩子内心的恐惧、愤怒、渴望又有谁能真正的体会到呢。也许成人早已忘记了自己当年的感受吧!集体洗澡时的场景,让人看着那样的揪心,满头满脸的肥皂液,让孩子崩溃到“我要跑,我要跑”。我想洗澡本是件快乐的事情,然而这样的洗澡在孩子心里产生的恐惧将伴随着他们一生的体验。当片中响起《茉莉花》的背景音乐时候,让我增添了更多的揪心与难过。

  大班的一个孩子,在被问起“你的爸爸妈妈都在忙些什么时”孩子回答:“我妈妈忙着做美容,我爸爸忙着和别人吃饭”。父母把所有事情都会排在孩子的陪伴之前。当孩子们望眼欲穿的盼来了周五可以见到爸爸妈妈的美好时刻时,第一位进入教室的妈妈没能让我看到想孩子的那份激动,没能看到那份久别的亲吻和拥抱。而孩子此时的那份高兴、激动、委屈、难过都融入到了刹那间崩溃的眼泪里。

  影片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认识世界了,但是又并不完全懂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欺负我们的人就是坏人,在他们眼里,警察是抓人的,把坏孩子带走,在他们的眼里交警的罚款变成了收钱,自己收的钱要给领导,因为领导不能没有钱,最重要的,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因为快乐是他们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快乐的世界里,我依然慢慢的感到淡淡的无奈与哀伤。

  大班的孩子在户外活动前的聊天“不是天天有户外活动的,饭要吃,就是会回来的晚些。户外活动就是去外面紧玩紧玩,户外活动太好玩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每个孩子在这个时候都笑得特别开心,对他们来说,不是总能有那么多自由时间玩耍的,自由玩耍变成了奢侈的事情,这些时间对他们来说变的少而珍贵。张以庆导演以模糊的镜头给了观众很多的思考。

  9·11事件孩子们觉得那些大楼里的人们太痛苦了,正如自己一样“逃也逃不脱”。没有了快乐而又不能自由寻找快乐的时候,留下的只有无奈和接受。

  在看足球世界杯比赛的时候,孩子们为中国队加油,但是有的孩子并不怎么喜欢中国队,因为他们实在太差。而老师这个时候强加自己的情感给孩子,要孩子给中国队加油,不能在中国队输球的时候疯玩。在影片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教育缩影。孩子们要爱国,但他们不一定非要爱一个不会踢球的中国队。老师们集体教育,过多的统一化标准,让孩子们越来越早的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个性。

  一个小朋友被问为什么能张这么高时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帮助下长高的。”听到这个答案我的心很沉重。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孩子就会讲如此公式化的语言?原来他在幼儿园里就已经被教育要讲这样的话了。为了迎合成人,他们早已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影片以大班毕业,袁老师生孩子为结束。最后的字幕里写着“三年后,他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而最开始的字幕是“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就是我们自己。”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只能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吗?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看似拍摄的是一群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但其实这也是一个社会缩影,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起嬉戏、打闹、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无奈与孤独。半夜睡觉却被老师拖起来上厕所,在班上孩子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自己还在等妈妈时的焦虑。一个孩子被另外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没有人关注那个打人小朋友背后的原因和感受,老师说“我把他送到小班去了,我不要他了,没有人喜欢打人的小朋友”。这样的语言让孩子怎能不再一次的奋起反抗,维护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选择了塞进了一个圈子,迫于现实收起了自己的于众不同。使同处一个圈子的个体趋于规则化。例如片子开头几分钟的“第一顿饭”,有个小男孩说“吃完回家”,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午觉依旧在哭,因为他还没有适应这个新环境,但是最后还是屈服了,因为他无力改变他回不了家的现实。又比如马玉兰这个幼儿园的“害人精”,她和其他的小孩子不一样,不爱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她经常在上课时发出声音,在课桌上乱写乱画,在大家坐着唱歌时却一个人站着,甚至还想把脚抬起来放在课桌上。

  片子中经常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师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在孩子们午睡醒来时有像小胖子一样一件一件穿好衣服的,有做在床上满面愁容隐隐哭泣的,也有陈志鹏穿衣服一次次尝试反复脱掉最后还是耐心的穿好了衣服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男孩放小椅子的场景,在老师提醒“换方向,调个面”后,他依旧不能放好椅子,接下来的时间他都是在于这个椅子做斗争,但老师也只是口头提醒一下,并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落实与实际行动。最后画面定格在了他回头想要寻找帮助。

  当然,除却这些让人看了有些伤感的画面,也还是有属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一叶知秋”场景里面,一片叶子也能玩的很开心。

  片中各故事过渡之间经常插入对某个小朋友的访谈,这些小朋友有的多才多艺,两位数的心算能快速得出结果,会说“英语话”,知道日语里“爷爷”和“叔叔”是“一个词组里面的”,会流利快速说出“八啦百啦标啦兵啦奔啦北啦坡……”有的心里面有很秘密,被问道你喜欢哪个女孩子啊这样的问题腼腆而笑,被问及是不是那个白白的那个?他脸红红地说“你知道怎么还问我呀?”孩子们在被问及关于“我爱你”的问题时表现一致暧昧,大多数孩子并不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说“我爱你就是我想把你抱着”,“不好说”。问道“为什么不好说”的时候,孩子扭扭捏捏笑了,说道“这个恶心”。这一句话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一个孩子从未得到过成人给他无条件的爱,更没有感受到爱,我想他们又怎能回答出什么是爱呢?

  《幼儿园》这部记录片,国际评委认为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的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折射,让全世界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那些都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3

  今天晚上和老公一起看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记录片,在看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幼儿园观后感。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没有生孩子之前看到那些孩子第一次离开妈妈那种歇斯底里的哭泣和独自流泪的样子,虽有心疼但心里总会想,老师这么爱你们,到幼儿园还有这么多小朋友和你们一起玩,有很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和食物,为什么还要哭得那么伤心呢?还不太理解家长为什么送孩子来上学看到孩子哭泣时依依不舍的样子,当时就在想,家长就不能狠点心说走就走开,或许孩子也不会这么长时间的伤心,老师也能轻松一点。

  今天看到纪录片里一个小男孩刚入园时那种歇斯底里的哭泣,那种不安的眼神,那份要妈妈的坚持,我的心里很酸,观后感《幼儿园观后感》。我就在想3年后我的宝宝入园时发生这种状况我是否还能那么的坦然,是否还能那么轻松的离开?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我不能,我舍不得。这时,我能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去感受,感受孩子当时离开妈妈的那份不安和焦虑,感受到妈妈离开孩子的那份不舍和不放心。

  宝宝百天的时候我和老公把宝宝抱到我们幼儿园,再看到星星班的那群孩子现已升为月亮班,看到孩子见到我叫我小语老师的那种兴奋,我的眼睛湿润了。孩子是那么的纯真,给予我感动!回想过去的一年里对他们的一些严厉,我的心里很是内疚。我想我再回到教育岗位的时候,我将会多了更多的宽容与关怀,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宝宝的到来让我成长,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面临更多新的问题,这也是我的功课,需要我去学习和调整。不仅要调整我的时间,更要调整我的心态。不仅要学习怎样做好一个妈妈,更不要忘记学习做好一个妻子,因为我先是成为一名妻子之后才成为一名妈妈的。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4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的的确确从内心深处给予了我震撼,和其余纪录片或者是影视作品不同的是,它的导演张以庆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儿童的视角,去记录和反映生活。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儿童一定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是在张以庆的《幼儿园》里,我们看到了一群和我们想象中不同的一群孩子。他们是略带凶残的、他们有时是忧郁的、有时也是被固化了的。

  笔者认为,片中更能引起观众反思的在于穿插的采访部分。其中有一部分采访是这样的,和一个孩子谈了交警和钱的问题,然后画面接到孩子们游戏时,分钱的场景。继续插入刚刚那个孩子的访谈,谈了怎样处理钱和领导关系的问题。这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到的事情,按照我们大部分人的想象来看,孩子的内心应该是纯洁干净的,孩子的回答理应是将罚款上交给领导,而这位被采访的孩子的回答确实让人诧异,他对处理钱和领导的问题上,成熟的超越了他的实际年龄,这不应该是孩子应有的表现,所以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是什么时候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另外,片中的另一个孩子——马玉兰,也值得去仔细推敲。马玉兰确实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孩子,她爱动好说话,尽管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责备她,她却依旧我行我素。你可以认为她应该管教,是不听话的孩子,但是当她一次次被约束的时候,难道不是在抹杀孩童的天性吗?笔者认为,孩子不应该被完全固化,而应该去引导他们的行为,在没有做错事情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他们释放和发掘自己的天性不是更利于个性的发展吗?

  谈到释放天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更引人深思——爱打人的小孩。成人的世界是软肉强食的,小孩子的世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片中的这个孩子也因为总爱打人被送回了小班,就不会再有更多的办法了,这是不是在折射我们的现实呢?对待坏人,我们只能躲得远远的,尽可能的远离他们,但是我们对于他们的暴力却没有更多的解决措施。

  在片中穿插的采访中,让幼儿园的孩子谈论一些似乎是大人才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有关爱、有关政治等等。其中,有些回答是理性的,但也包括缺乏理性的、带有偏见的狭隘观点。而这些从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孩子,他们儿时就形成的固定观念和思维,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决定着他们的未来。所以,纪录片通过观察幼儿园孩子的生活,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面貌,折射了每一个社会人的形象。也呼应了片头语: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除此之外,那个周末总是被最后接走的陈志鹏是否依旧翘首以盼,顽皮的马玉兰是否被管教的变得乖巧听话,那个爱打人的孩子现在又是怎么样了…… 幼儿园其实是一个微缩小社会,在这里同样可以看到各色的人,各样的事,也就是真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5

  看完《幼儿园》这个纪录片之后,我的感触很大。纪录片的开始就是孩子们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与父母分离的场面。许多的孩子都不愿意离开父母,这就是一种分离焦虑的表现。孩子长时间与父母呆在一起,所以第一次长时间分离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的比较焦虑。纪录片中的小孩子就是在与父母分离时不断地哭闹。

  在幼儿园的第一顿饭,有一个小女孩的饭泼了,但是她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很冷静地看着自己满身的饭菜,很久之后才反应过来向老师求助。由于长时间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小孩子们都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第一天在幼儿园睡午觉的时候,还有的男孩哭闹着“我要回家”,甚至吃晚饭的时候还依然叫喊着“我要回家”。但是难熬的第一天过去之后,小朋友们就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与小伙伴的相处变得融洽,即使小男生们之间会有一些矛盾甚至是打架行为,但是还是很快就可以再次玩在一起。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视频中就有一个小男孩在午睡起床后自己穿衣服,还有一个小男孩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擦拭着自己的鞋子。他们不但学会了如何自理,还学会了相互照顾。同时他们也学会了要关注时事,在说到“9.11”事件时,那个小男生还表现出怜悯之心,对受难的人们表示同情。

  还有就是孩子们单纯的心灵是那么的可敬。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当记者问一个小朋友“快乐、钱和,选择哪一样给自己做礼物”的时候,小男生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快乐,他说“钱是买不到快乐的”,看来还是小孩子比较单纯,没有被凡尘污染。

  还有就是在看中国足球队比赛的时候,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小朋友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而有一个小朋友则说出自己的观点。“童言无忌”,那个小朋友并不看好中国队,确实中国足球队并不优秀,小孩子并没有盲目的支持中国队,而是根据自己看到的时间情况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们缺少的。有一个小女生在对日本这个我们曾经的宿敌做出评价时也是很客观的,她能够正确的认识中日之间的矛盾,知道哪些日本人是不好的,哪些日本人是好的,并没有像某些极端的人那样将日本人一视同仁,都将他们看做中国的敌人。

  小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知,即使他们的年纪还小,但是他们还是有着对这个世界的自己的看法。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6

  这部纪录片前后观看了有四五遍了,然而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体会最大的就是,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的不足,离开了实践的理论必将浮于空洞。

  纪录片一开始便呈现给我们,幼儿第一天入园的情景,哭声一片,简直有惊天动地之势。在校内上分享了这一视频,很多朋友都说看到这些孩子哭的实在是太可怜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可能因为学了这个专业,我反而没这么深切的体验,更多的将这看做是一个正常现象。一些幼儿有分离焦虑症,哭闹不适应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幼儿,是真的当成正常现象置之不理么?我想不然。毕竟声嘶力竭地哭,对幼儿的健康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幼儿。首先我觉得纪录片中教师对幼儿采取的欺骗策略是不正确的,骗他们不哭就打电话给妈妈,或叫妈妈来接他们,这只能起一时作用,等幼儿发现妈妈没有来会哭得更厉害。我们要做的应是努力引导幼儿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是跟幼儿一起逃避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来分散他们的焦虑情绪,比如幼儿喜欢小动物,让他去饲养角喂喂小动物,让幼儿玩玩喜欢的游戏,以逐渐转移其注意力。之所以哭闹焦虑,归根结底还是幼儿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幼儿园可以办亲子班,让家长陪同幼儿来园一段时间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还可以允许幼儿带其心爱的玩具来园。我们队这样的幼儿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恐吓威胁,适当的时候抱抱幼儿,亲抚他们也能使他们平静下来。

  幼儿多方面尚未发展全面,就更多的需要我们的帮助。纪录片中第一顿饭,小女孩将饭菜泼了一身,怯怯地叫着老师"泼了"。此刻的老师应当立即去帮助幼儿处理一下,提供适当的帮助并鼓励她学会自己用餐。

  夕阳下,昏黄的教室中,一个小男孩在一排凳子前反复尝试,怎么也不能将自己的椅子倒扣上面。他翻来覆去地尝试着,这时老师在后面提示"反过来,掉个面",小男孩听到声音后急切扭头并立刻将椅子转了个面,然而仍旧没有成功。画面定格在小男孩无止境的尝试中。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情景都会心酸,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心里是多么渴望得到帮助。对于一个理解能力尚处于象征性段的幼儿,言语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亲身示范一下呢?

  纪录片中还有很多,另外从纪录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儿的差别,小班幼儿主要与老师的沟通较多,同伴之间的交往还是很少的。到了中班,同伴交往增多,伴随而来的冲突和攻击性行为也在增多。纪录片中有一个中班的小男孩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连续打伤几个同伴后,老师威胁将其送回小班。这种做法实际是很不理智的,老师应当做的是引导幼儿化解冲突,而不是带领其他幼儿去孤立打人的幼儿。更不能随意给幼儿贴标签,说他就是个坏孩子,幼儿有攻击性行为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老师应了解原因帮助幼儿去克服。期待的作用是强大的,只要我们相信每个幼儿都是好的,他们都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否则就会造成"5+2=0"的现象,即幼儿园5天加上家里的2天等于零。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时候父母才是影响幼儿最大的人。纪录片中关于"爱"的一个调查不禁让人心寒。"你有没有想对谁说我爱你呀?""没有""妈妈对你说过爱你么""没有""你为什么不好意思说""我觉得那个恶心"…诚然中国传统文化重于含蓄内敛,但是何以我们的孩子如此冷漠?又是什么价值观让我们的孩子觉得爱是个恶心的东西?还有个小男孩说:"我爸爸妈妈都很忙,我妈妈忙着去医院做美容,我爸爸忙着接人家吃饭…",也许我们会觉得很可笑,但是孩子不会这样想,他们内心可能充满了失落与孤独。对于他们而言,父母的爱是无可替代的。片中还有一个等妈妈来接的小男孩,前瞻后顾的神情,噙满泪水的眼睛,等待的焦急与失落。对于他而言,看着同伴一个个被父母接走,心里该是多么彷徨。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该深刻的反思,不要一味斥责幼儿园的失职,想一想作为父母自己做的够不够。

  培养一个幼儿需要一个社会的力量。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或者社会,都应给我们的孩子以爱和尊重,套用一句常说的话,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未来的我作为一名幼师,我相信我不会忘记自己今日所看所感,不会忘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一定努力为孩子,做到最好。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7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基本每个人都在那个地方度过了几年光阴,都在那里欢笑,哭泣,成长。现今的幼儿园不断有问题爆料在社会上,例如前不久曝光的三色幼儿园事件,让人们对幼儿园的现状不断担忧,上节课观看了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再对比如今让人感概万分。

  张以庆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导演对自己作品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也是导演创作本片想极力表达的一点:审视过去。

  俗话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事物所联想的也不同,儿童眼里的儿童,是同学,是朋友,也可能是打闹嬉戏的小冤家。中年眼里的儿童,是顽皮的小家伙,是可爱的小宝贝,也可能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老年眼里的儿童,是希望,是遥远的回忆和下一世的未来。而青年眼里的儿童,是难以言说的过去和现在,是最尴尬的怀念和祭奠。影片是在哭声中开始,在集体的沉默中结束,贯穿中间的有哭有笑、有打有闹、有失望有委屈、有高兴有兴奋,有依恋也有不舍。这多像我们人生的轨迹啊,欢乐有时,痛苦有时,最终归于静寂。给了观众更多的联想空间。

  这部纪录片多条线索联合,并采用了丰富的转场方式,在我看来最大的特色在于导演采用了平拍的方式,在面对成人时采用了仰拍的方式,所以镜头的视角就是孩子所看到的世界,这让本片的画面感十分强烈,朴实平和,却又不失乐趣。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8

  通过观看纪录片《幼儿园》,里面的8个场景深深感染着我,分别如下:

  1、孩子由最初上小班时的哭闹不止,到升到中班后的训练有素,可谁知两个简单画面的剪切,里面包含了我们幼儿教师多少的辛勤汗水和无私付出啊!

  2、有一个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可是他努力了好多好多次却都没有成功,但是孩子丝毫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尝试,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也深深感觉孩子是那么的无助,帮助每个生命,该是多么重要啊!

  3、独特的马玉兰,本应也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是被无情贴上标签后的她,竟是显得那么的不和谐,老师的一句引导有时或许真的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啊!

  4、周五放学了,可是还有一个孤独等待的孩子,迟迟没有人来接,()那弱小的背影,那极度渴望的眼神,都让我们心酸不已。孩子的父母啊,有时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真的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快乐或痛苦,好好想想自己的行为吧!

  5、对于不听话的、不乖的孩子,老师简单粗暴的要把他送到小班去,孰知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请用心呵护吧!

  6、通过采访孩子,孩子们对爱的曲解,对爱的冷漠,都让我感到阵阵寒心。而对恨却如此入骨,作为老师,我想多奉献自己的爱吧,让孩子慢慢从感受我们的爱开始,然后学会去爱别人,爱家人,爱祖国。

  7、孩子拿着杯子喝水时,吃午饭或玩玩具时,都会互相交流,我感觉那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多么值得赞叹呀!

  8、还有整篇贯穿其中的《茉莉花》的音乐,那么又香又白的茉莉花,却要摘一朵送给别人家,送给别人家,也就是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幼儿园,幼儿园这个家的舒适度与否、老师的关爱程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幸福啊!

  发掘每个孩子的聪明,发掘每个孩子的悟性吧,帮助他们,尽心呵护我们的茉莉花,让每个祖国未来的花朵越来越芬芳,越来越充满蓬勃生机吧!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9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

  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掉队了,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中挣扎,走的时候也许会若无其事地打个喷嚏。都与他人无关。

  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都还只是一个人。这种独处让我们都会感到孤独,剧照当中的那个女孩子在片子开头哭得梨花带雨,背景音乐是《茉莉花》,幼儿园的门把孩子们和这个世界隔开,让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个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会将这一切忘记,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片子当中那个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总是不停地在幼儿园的前门后门张望,每一分钟都显得充满期待却又焦躁不安。孩子们在这一时刻是柔弱的,我见犹怜。也许我们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简单,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门儿清着呢。

  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就和小孩子打架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孩子又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曾经带着这个民族无限伤痛的日本人,他们的仇恨又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孩子。除了幼儿园当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访问被穿插在片子当中,他们狡猾地在那里笑着,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显得真实而又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心算着数学,练习着八百标兵的顺口溜,他们有的时候会因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来,有的时候偏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要专业的答案。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0

  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这句勾起了我许多回忆的话语,“这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是我们自己”,确实,我从他们身上看见了诸多我童年时的影子。纪录片《幼儿园》记录了一批孩子从刚进学的第一天到幼儿园毕业的这段时期间的最为真实的表现,它将这个影片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部分交替穿插播放,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的表现和差异就可以显而易见了。

  这部纪录片的一大特色,便是在本真条件下对小朋友的提问。镜头中我们甚至找不到采访者的相貌,有的只有她的声音,这样就把画面完完全全地留给了孩子们。采访者对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好比编者闻道“你知道我爱你是什么意思吗?”镜头真是地记录了孩子的第一反应和回答,我们才得以看见各种充满了童真的答案,有个小朋友不假思索的就答道“就是我抱你”。看到这儿的我们笑倒了一大片——我想给观众留下深刻映像的,肯定是老师说起无数次的这句话“马玉兰你又害人啦!”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了,就达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让观众在影片放结束了还可以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还能想起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最令我动容的一幕场景,平日里专门爱欺负别的小朋友的一个男孩,打人与被人打是他的家常便饭且构成了他幼儿园生活的主要内容,就这样一个十足的小恶霸,在周末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一个人寂寞地坐在传达室里,东张西望,焦急地等着最后前来的妈妈,坐立不安的神情活生生的勾勒出了一个爱打架的坏孩子实质是缺少亲人的关爱,是想引起大人对他更多的关心。

  《幼儿园》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它的背景音乐了,《茉莉花》的旋律在影片播放过程中不时地响起,这样一来打破了纪录片播放的连贯的节奏,让它有起有伏,有紧凑有舒缓。另一来背景音乐的奏起,也给观众留有了可以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只在看纪录片,或许不思考的话,纪录片看完了,除了看的时候的几声哈哈大笑,留下的也什么都没有。

  纪录片中记录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其实也真实的折射了一个家庭,折射了一个社会。一组最为明显的体现了家庭教育差距的对比就是,一个是班级里的小霸王,揍人、动辄就把同学打到出血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在看到同学受人欺负后主动把自己碗里最好吃的肉夹到了他的碗里的小女孩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的对比,不正是折射出了这两个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与差距吗!

  从现在而言,这部纪录片它拍的正是我们自己,从长远意义而言,它所起到的教化的作用,让我们意识到,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不要让你们的孩子变成影片中的小霸王,只有自己先以身作则,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1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幼儿园里孩子生活的故事,我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缩影。《茉莉花》的背景音乐响起时,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爬到我心里。

  孩子都是不同的,孩子有个体差异,孩子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但是来到了幼儿园却必须一模一样,仿佛工厂里生产零件一样,如果有一个是不符合标准的,那就是“不合格”,需要“反省”。

  《幼儿园》的孩子们缺乏真正的关注与爱,在与孩子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你的爸爸妈妈都在忙什么?”

  “我妈妈忙着做美容院,我爸爸忙着和别人吃饭。”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幼儿园在看世界杯比赛的时候,孩子们为中国队加油,但是有的孩子并不喜欢中国队,因为他们实在太差。而老师这个时候强加自己的情感于孩子,要孩子为中国队加油,不能在中国队输球的时候疯玩。孩子们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不能喜欢别的队,只能和老师一样喜欢中国队,中国队输了,就必须难过,不能疯玩了。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难道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也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吗?人云亦云吗?

  影片也给我一种孤独冰冷的感觉。特别是孩子独处的镜头出现时,再加上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

  比如:孩子们午睡醒来时,有的能自己穿衣服,有的坐在床上满面愁容隐隐哭泣的,也有穿衣服一次次尝试反复脱掉,最后还是耐心地穿好了衣服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男孩放板凳的场景,在老师提醒“换方向,调个面”后,他依旧不能放好板凳,接下来的时间他都在与这个板凳作斗争,但老师也只是口头提醒了一下,并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落实于实际行动。

  孩子的内心世界应该是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得到帮助的,只能依靠自己不停地探索发现了。

  其次,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认识世界,但是又并不完全懂得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欺负我们的人就是坏人,在他们眼里,警察是抓人的,把坏小孩带走,在他们眼里交警的罚款变成了收钱,自己收的钱要给领导,因为领导不能没有钱。

  在《幼儿园》影片里比较缺乏爱的教育,在采访一个男孩时,问他:“你最喜欢班里的那个同学?”

  这个孩子说:“不知道”,其实从他害羞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是有喜欢的女孩的,但是他不敢说。

  问:“什么时候说我爱你?”

  孩子回答:“不知道。”

  问:“你没有听过吗?”

  孩子回答:“没听过。”

  “不好意思说,恶心!”

  爱是很神圣的东西,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大放异彩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温暖。不是爸爸妈妈们不爱孩子,我相信每一位爸爸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表达得太少,让孩子也羞于说爱,觉得说爱是恶心的!

  爱在心口难开,不止电影里这样,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特别是现在的成人,明明很爱自己的父母,但几乎不会表达,我们会给父母买东西,节日时问候他们,但我们几乎不会说我爱你。

  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勇敢地去表达自己,让孩子也学会表达,不要把爱藏在心里。

  整部影片中,我学习到了以下几点:

  一、我们需要尊重我们的孩子,把他当做和我们一样的成人去对待。尊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观点。

  二、给予孩子真正的关心与帮助,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多陪伴孩子。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道德观。

  三、勇敢地向孩子表达爱,让孩子感觉到爱是美好的,让孩子也勇于向别人表达爱,形成美好温馨的生活环境。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2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纪录片《幼儿园》一开头的两行字幕,前一句是片子中所拍摄的、清晰可见的客观事物,而后一句便是站在摄影机后、坐在剪辑台前的编导想要通过片子来表达的主观思想。可以说,张以庆的《幼儿园》是一部通过对真实记录画面的重构,从而恰如其分地渗透创作者主观倾向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的细节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孩子们有趣、纯真的一面。入托第一天哭闹的小男生、第一顿饭时泼饭的小女孩、睡觉时千奇百怪的睡姿,都尽显小朋友们的天真无邪。同时,导演还捕捉到了穿衣服、系鞋带和摆凳子等一些细节。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孩子们内心的执着,也反映了大人们对于事业或生活的执着追求。

  在这部片子中,采访占据了很大的戏份。心算高才生熊经纬、参加了四个补习班的冯梦然都是被采访的对象。他们小小年纪便被父母施以重压,借他们批判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同时,当记者问及孩子们对“爱”的理解时,孩子们有的觉得“爱”是恶心的象征,有的认为“爱”是种难以启齿的东西。其实,孩子们的内心并非完全纯真洁净,他们有时会存在邪恶的歪念,他们扭曲了“爱”美好的含义。记者也问了孩子们一些关于政治事件的看法,孩子们各抒己见,有些孩子很有智慧,但立场却极易改变。这一点也与大人们极为相似,编导通过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话语来反映大社会中的种种,从一个孩子的.眼里观察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光线的刻意安排和追求,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好的光线效果,将孩子们的世界展现得柔美、动人。如教室里上课从窗外透射进室内的柔和光线洒在孩子们身上、空空的教室下单独一个小孩子坐在那里的光线安排、一个小女孩站在门缝边上向外看,光线从外洒满孩子的脸颊、一个小女孩扒着百叶窗的光线安排、夜晚月光洒向熟睡的孩子们的身上……这些细节上的光线追求使得画面变得柔和曼妙,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描绘给大家的是一个美好的孩子们的小小世界。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3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片头的话似乎在引导我们对这部片子反思些什么。

  在我的定性思维里,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模样。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就可以开心很久,一只虫子可以围着看一下午;他们的烦恼也很简单,系不上鞋带、穿不好衬衫,简直整个天空都灰暗了。小男孩被欺负后情绪低落,小女孩赶紧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他,哄他开心。问“爱是什么?”,小朋友回答:“就是我抱着你。”我以为这些就是幼儿园孩子的全部了。然而看完这部片子,我恍然发现,原来幼儿园里已经可以看见众生相……

  记录片的好处是没有设计和偏见,一切都那么真实,于是我们看到本以为是后天形成的如今的种种行为念头其实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突显了,照样是有欺凌、瞒骗、暴力、虚荣。片中有这样的毋宁说搞笑的镜头:一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张桌子上,对面的小朋友说“我不要你坐我对面,看着烦人!”说着还表情狠狠而诡异地征求别的小朋友意见:“看着都烦,是吧?”其夸张的表演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的更多不是孩子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大人们和社会上的各种“德性”。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能唱出“I love you”,却觉得“我爱你”是恶心的话、说不出口?为什么孩子会去憎恨没见过、甚至不确信是怎么回事的“日本鬼子”和美国人?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观,他们会有这样的一些思维无疑是被成年人灌输进去的。

  该片背景环境是武汉一所全托住宿制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们即便是在夜间也难以安心睡觉,惦记着唤醒孩子们起床小解、给孩子们盖好被踢开的被子,老师们的辛勤工作看在眼里,对于在这一点我是给予认可的。但依然无法抹灭的一个事实是:教师们的一些言行和教育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片中有一段老师不停点名批评一个名叫马玉兰的小朋友,甚至说出“马玉兰你又在害人”,才三四岁的孩子却被冠以害人的罪名,而无法为自己辩解;有小男孩无缘无故打人,欺负别人,老师脱口而出“打人的都是神经病”;最不能接受的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幼儿园就给小朋友们男女混浴?我认为,孩子们的言行都是受家长老师的耳濡目染,幼儿园教师理应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每一句说出口的话都应该慎重考虑;孩子的性别意识也从小就要树立清楚,“男孩子不可以欺负女孩子”、“女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些也都应该从娃娃时代就要抓起,给予正确的引导,切不可大意。

  其实说到底,我们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多少有些不公平。总之最后,我还是希望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可以少受一些成年人社会气息的沾染,而更多一些童真、欢乐和美好。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4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是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但其实这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起嬉戏、打闹,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无奈与孤独,半夜睡觉却要被老师拖起来上厕所,在班上孩子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自己还在等妈妈时的焦虑,并且常常发生乖巧懂事的孩子被娇生惯养的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选择地塞进了一个圈子,迫于现实收起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同处一个圈子的个体趋于规则化。例如片子开头几分钟的“第一顿饭”,有个小男孩说“吃完回家”,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午觉依旧在哭,因为他还没有适应这个新环境,但是最后还是屈服了,因为他无力改变他回不了家的现实。又比如马玉兰这个幼儿园的“害人精”,她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太一样,不爱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她经常在上课时发出声音,在课桌上随意乱画,在大家坐着唱歌时却一个人站着,甚至还想把脚抬起来放在课桌上。

  导演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在孩子们午睡醒来时,有像小胖子一样一件一件穿好衣服的,有坐在床上满面愁容隐隐哭泣的,也有陈志鹏穿衣服一次次尝试反复脱掉最后还是耐心的穿好了衣服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男孩放板凳的场景,在老师提醒“换方向,调个面”后,他依旧不能放好板凳,接下来的时间他都在与这个板凳作斗争,但老师也只是口头提醒了一下,并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落实于实际行动,这也像极了这个大社会,最后画面定格在了他回头想要寻求帮助。

  当然,除却这些让人看了有些伤感的画面,也还是有属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一叶知秋”场景里面,一片叶子也能玩的很开心;会大方地分一个肉丸子给同学;会说“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会说“在四岁时恨日本人恨的流鼻血”;也会摇头晃脑地说“幼儿园永远是春天”……他们是快乐的,而观看他们的我们在慢慢长大变成熟这个过程中可能已经失去了童真。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国际评委认为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折射,让全世界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不同年龄段的看这部纪录片看到的找寻的也是不同的,那些都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5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这部纪录片选取了一个非常好的拍摄素材。幼儿园其实也是一个微缩小社会,在这里同样可以看到各色的人,各样的事,也就是真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影片中采用了采访的方式,让幼儿园的孩子谈论一些似乎是大人才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有关爱、有关政治等等。其中,有些回答是理性的,但也包括缺乏理性的、带有偏见的狭隘观点。而这些从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

  主题深度上来看,张以庆曾认为:“孩子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但在他14个月细腻、敏感与冷静的观察、等待、体验后才发现,幼儿园与成人社会完全重合,孩子们被“公共媒体渗透、被社会格式化、被商业化与外来文化深深影响。”纪录片通过观察幼儿园孩子的生活,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面貌,折射了每一个社会人的形象。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孩子,他们儿时就形成的固定观念和思维,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决定着他们的未来。而当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他们又将同样的观念延续给他们的孩子,一代又一代。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内容上很是创新,没有一个人会想去拍摄幼儿园,并且愿意在幼儿园中拍摄一年之久。大家都认为幼儿园是个单纯幼稚美好的一片净土,谁也不会认为孩子们会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只有张以庆不这么认为,虽然他拍摄的内容和他最初的想法并不一致,但是他认为:“选题天然流露出来的承载能力是最为可贵的。”

  镜头质量很高,很多细节都被他用镜头记录了下来,这需要很敏捷的跟拍技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他所关注的都是普通人,平常人,并且很理性的把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尽量不带任何个人色彩。

  画面编辑很独特。整个片子只记录幼儿园室内的生活,室外的生活全部用模糊的镜头带过,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幼儿园的整体色彩不是五彩缤纷的,反而有一点点灰色的色调,片中部分镜头衔接,导演明显是有自己意图导向的。所以容易让部分观众反感,觉得幼儿园的小朋友不该是这样的。

  音乐音效的设置上,《茉莉花》贯穿全片,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听到《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仿佛在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中国不止前进着。”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篇16

  幼儿园,多么遥远而又熟悉的记忆啊,那是最纯真的年代,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年代。虽然看着幼儿园好像离我们的记忆很遥远,但那是记忆最初萌芽的时候,虽然幼稚,但很多事还是依稀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都说小孩子和动物是最令导演头疼的两个,而却有人能够聚焦于小孩,拍摄出《幼儿园》这样的纪录片,听起来着实令人敬佩。本片拍摄于2001年,历时14个月,真实记录了湖北一幼儿园小班、中班和大班孩子们的生活。没有剧本创作,拍摄场景也没有选择明显的主题,基本上是拍一段小班拍一段中班拍一段大班然后又拍小班。

  影片活动从镜头上来讲,场景多用长镜头,摇镜头虚焦镜头、平拍极少俯拍、统一交叉叠化转场大量运用中远景,特写多用固定镜头,极少推拉,使影片风格统一、画面切换流畅、情节发展自然、情绪变化平稳。此外,《幼儿园》讲述的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小班讲到小孩子幼儿园毕业,真实还原了小孩子一个完整的幼儿园故事,若干年后的今天,这群孩子已经长成我们这般大的年纪,回忆起来应该是感慨万千的吧。

  多年之后,观看《幼儿园》会引起许多共鸣。影片中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守侯家长,这也是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小时候,我的家离幼儿园很遥远,每天父母需要骑行很远的距离来接我放学,由于工作繁忙,接我时迟到是常有的事,但有幼儿园老师和小伙伴的陪伴,现在想来心里还是暖暖的。此外,片中小孩子之间的大闹也是常有的事,但多年之后,如果有一个从小打到大的小伙伴,岂不是一种幸事?

  • 相关推荐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11-08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作文07-07

黄河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央视黄河纪录片观后感08-27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精选8篇)09-26

纪录片观后感06-04

纪录片《看见》观后感01-19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01-19

讲究纪录片观后感11-07

纪录片书迷观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