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观察日记

2021-07-06 [第二单元]观察日记X则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蜗牛观察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1

  晚上妈妈做饭洗菜的时候,发现菜叶里有一只小蜗牛,妈妈拿着小蜗牛,小蜗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动,我找了一个塑料瓶,把小蜗牛放进去,然后放了一些水和菜叶子,我在瓶盖上扎了几个眼,这样小蜗牛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小蜗牛的家也就弄好了。我写作业边观察它的动向,小蜗牛也许想出来,一直往上爬,但看见菜叶它又忍不住停下来,两个长长的触角,一会儿伸出来,一会儿缩回去,还有两个触角短短的,不仔细观察就看不出来。小蜗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想起一首歌《蜗牛与黄鹂鸟》,对着它我小声地唱给它听,希望它能明白这首歌。

  小蜗牛真小,背着那重重的壳,能爬的很远也可真了不起,虽然它很慢,但是它不懈地努力,最终爬到它要去的地方。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2

  科学书上常说,蜗牛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潮湿的角落,果然,雨过天晴,我们在学校花坛的草丛下,找到了好几只啦蜗牛,我一扒开草丛,它们就一动也不动了,抓住它们实在太轻松了。

  我用小罐子给蜗牛做了一个温暖的家,罐子底下铺上沙子和泥土,再放上几片菜叶,蜗牛好象很开心,长长触角不停晃,好像在说“谢谢你,小朋友”呢!

  蜗牛好像不喜欢当着人的面吃东西,有一次,我想观察一下它是怎么吃东西的,可它就是不吃,再等着第二天去看的时候,一大片菜叶全被它们吃得一干二净了。

  蜗牛有两对触角,眼睛长在上面。它身体软软的,背上有个土黄色的壳子,这就是它们的家,我敲打小罐子时,它就把头收回壳里,然后再慢慢地伸出来,它们好玩极了。

  蜗牛一般在晚上行动,白天阳光太旨,气温又高,它就收回壳里了,到了晚上,又从壳里伸出来,开始活动了。蜗牛喜欢向上爬,每次我清理盒子时,它们都在上面,也许那儿比较凉爽吧!

  蜗牛生命力顽强,我第一次养它们时,好几天没给它们喂食物,它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死了,后来,在它们身上滴了水,它们就又活了。

  我要继续养蜗牛,它太好玩了!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3

  蜗牛是一个背着房子、走路慢吞吞的东西。它爱吃菜叶、菜茎和菜汁。蜗牛的壳很硬,但它的身体很软,上面还有一些斑点。它会不是地分泌黏液。我的好奇心一时忍不住,拿来了高高的石板挡住了它的去路。过了好长的时间,蜗牛终于打败了我的石板,爬了过去。你太历害了、我真佩服它的坚强——小小的蜗牛居然打败了高高的石板。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4

  10月3日 晴 星期天

  一大早,我和妈妈小区的绿化带寻找蜗牛。可是我们俩苦苦搜寻了大半个小时,连只蜗牛的影子也没见着。“十一长假到了,蜗牛是不是也放长假,去世博会了!”我愤愤地说,“我得把老爸叫来。”我们仨最后协商决定去公园找找。

  来到沿江公园,我们找了个比较潮湿的开着谈紫色花儿的一个花坛。老爸一声令下,我们就埋头苦干起来。不一会儿,就听见老妈兴奋地喊起来:“快看!我我找到了一只蜗牛!”虽然这只蜗牛很小,就如一颗苹果籽。但是很可爱。赤褐色的壳儿下面,一个软软的小身子蜷缩着,不时还会探出两根笔直的触角四处张望一下。没过多久,第二只,第三只。。。。。都落入我们魔掌之中。猜猜,我们捉到了几只?通过我们努力,五只大小不一,可爱又不幸的蜗牛,被我们捉了回来。

  回到家,我把它们放在书桌上。蜗牛开始缓缓地爬行。它的头一伸一缩,把沉重的壳远远地落在后面。等它的身子长得像一根蹦蹦作响的橡皮筋时,使劲地将后面的硬壳一拉,身子一下子就来到了前面。在它的身后留下了像鼻涕似的粘液。

  10月4日 晴 星期一

  早上,我想让蜗牛陪我玩耍。可是它们个个都沉睡在梦想里。怎么才能唤醒它们呢?哦,对了,给它洗澡呗。早上一洗澡,脑子就清醒了。我连忙跑到厨房,到了半碗水,然后把把这些可爱的小蜗牛都放了进去。起初,没有什么变化。但渐渐地,五只蜗牛都小心翼翼地把蜷缩在壳里的身体都伸了出来。“醒了,醒了!”我迫不及待地把小蜗牛都捞了出来。可没想到,它们竟然玩起了杂技表演——叠罗汉。瞧,一只蜗牛叠在另一只蜗牛的壳上,绕成了一个小圈。机警的小眼睛眨也不眨地环顾四周。咦,怎么只有四只,原来,那只年龄最大的蜗牛在碗沿上走钢丝呢。

  看着自个儿玩耍的小蜗牛,我也来了兴致,想跟可爱的小蜗牛玩玩。我拿来了一根细绳,和妈妈各拉一头,让五只小蜗牛“过铁索桥”。起初,最小的蜗牛表现最勇敢。它在铁索上如履平地,一步一个脚印平平稳稳的向前爬行。它的两个兄弟可就不如它了。它们落在最后,不敢动一步。我想,它们一定被吓住了。可又不敢松懈一下,因为它们一定知道,底下可是万丈深渊呢!不过,也够坚强的,它们把自己倒挂在铁索上一动不动,一定在积蓄力量。爸爸妈妈的技术也不如小蜗牛。瞧,它们也只能把自己的身子倒挂着慢慢地向前爬。不够,还好,它们都顺利的到达了终点,为孩子们做了好榜样。小蜗牛爬了一会儿就停住了,把身子也倒挂了起来。我猜想,它的体力已经不支了。小蜗牛在上面坚持了好久。又慢慢地探出头,坚定不移地向前爬动。这时候,它的一个兄弟也开始倒挂着爬动了。

  看着这一群可爱的小蜗牛,我找来一片卷心菜叶和一片青菜叶奖励它们。那只做爸爸的蜗牛反映最灵敏,它伸出笔直的像天线一样的触角,爬到了青菜叶的边缘,开始狼吞虎咽地啃起来。那吃食的方式可与蚕食桑叶一般。不一会儿,就被啃去了半圈。我仔细观察,发现它吃食的时候,把一对长触角给放了下来。这一定跟我们人一样,吃饭时放松身子,这样吃起来才有味吧。这时,其它的四只小蜗牛好像也醒悟过来了,加入了爸爸的队伍。一会儿功夫,菜叶就被它们啃得伤痕累累了。可卷心菜的叶子却完好无损。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5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到院子里踢足球,累了便坐在台阶上休息。这时我看见一个小东西在慢慢地向前爬,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在背着它的房子一步一步向前爬,我顿时来了兴趣。

  我蹲下身子开始观察,小蜗牛长着一对十分可爱的触角,一摇一晃,仔细一看触角上还长着两个黑点呢,想必这就是蜗牛的眼睛吧!我轻轻地用手摸它的“小黑点”,可那小眼睛像橡皮筋一样立刻缩了回去,变成了一个“黑疙瘩”多有趣!

  我轻轻地吹了它一下,它以最快的速度将全身都缩了回去,这时我才注意到了蜗牛的壳,这里壳就是蜗牛的家,蜗牛一天到晚都背着它的“房子”四处行走。你可别小看这个“小房子”,它可是蜗牛的保护壳,它一但受到侵害或受到惊吓就会缩回壳中,并用粘液把口封住,如果外壳损坏或致残时,它还能分泌出某种液体来修复,这是多么的神奇!

  蜗牛的脚十分小,几乎看不见,它的脚上有十分细小的软钩和一种粘液把它固定在地上,所以它会走的十分吃力和缓慢。

  蜗牛你别看它小,不起眼,它可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昆虫,它不怕干旱、不怕饥饿,遇到困难从不言败,它的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6

  上完牛津英语兴趣班,妈妈还没来,我就在路边等着……

  因为昨天下了一宿的雨,今天天还很阴,空气很潮湿,我转过头看见路边灌木丛的树叶被昨晚的雨水冲洗得碧绿碧绿。我蹲下身来,看见土壤很湿润,草叶子上还挂着水珠呢!“咦!这里有一只蜗牛!”我惊奇地叫了起来,接着就很有兴致地观察起来。

  这只蜗牛身上背着螺旋型的贝壳,对它而言显得很大,像一座小屋子,它天天背着小屋子爬来爬去的也不嫌累?嘿嘿,真有趣!“叮铃铃,叮铃铃”,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响起,妈妈来了,我对妈妈说:“妈妈,快来看蜗牛!”妈妈也蹲下来和我一起观察起蜗牛来。

  我们发现,蜗牛头上有一对触角,触角顶端是一双小小的眼睛,四处张望着,身体软软的,在它爬过的叶子上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痕迹,看它爬行真是让人等得着急,怪不得人们在形容一个人动作慢时,总是说:“这个人走路这么慢,活像蜗牛爬!”真是太形象了!“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我便请求妈妈让我把小蜗牛带回家继续观察,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回到家里,我特意打开电脑,上网查寻有关蜗牛的资料,我知道了“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怪不得我在今天这样的天气里看见了好几只蜗牛呢!

  妈妈告诉我,蜗牛如果爬到菜地里,就会去吃蔬菜的叶子、幼芽、花、多汁的果实,农民们就会想办法把它们赶走。可是有些人类养殖的蜗牛,比如白玉蜗牛等,就是人们餐桌上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美味珍馐、保健佳品。

  嘿嘿!没想到在小小蜗牛身上有这么多奥秘!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留意身边的细小事物,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7

  妈妈举着个铁盒子给我看,我好奇地往里一瞧:铁盒子中央竖立着一个咖啡色的螺壳,点缀着黑色条纹,像是“固体咖啡”。难道是海螺壳?再凑近细看,怎么壳底下还有条细细的白边?听了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位无名氏是白玉蜗牛,是小史送给我的。

  白玉蜗牛软绵绵,就叫“绵绵”。

  绵绵初来乍到,十分害羞,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缩着身子,露出条白边。这次,我终于忍不住了,绵绵,就牺牲你了,我必须立刻看见你的庐山真面目!

  “嘿哟!嘿哟”这绵绵的吸盘还真粘,要把它拔离盒子简直比拔萝卜还要难。好不容易把绵绵提到了手中,绵绵害羞地把吸盘粘到一起去,就像个白白胖胖的球儿。左等右盼,淑女般害羞的绵绵终于把触角缓缓地伸了出来,就好像是层层叠叠的皱褶慢慢舒展开来,稚嫩的小胡须也从凹陷处舒展。这模样,还仿佛是一位长须白眉的长者,这家伙,是不是“还童返老”啦?

  我把绵绵小心翼翼地放在铁盒子上,尽管我的动作是如此的`轻柔,但触觉敏感的绵绵还是不见了脑袋,壳前只剩下了一小块胖嘟嘟的肥肉。

  “豆丁,快来看!绵绵把触角伸出来了!”我立马像被闪电击中一样,“腾”的一下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移到了铁盒旁边。只见,绵绵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只触角,那触角上上下下地挪动着,仿佛在探测附近有没有敌情。紧接着,绵绵试探性地伸出了另一只触角。一旁的妈妈偏偏就是那么“调皮”,用食指轻轻地碰了一下绵绵的触角。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咱们家胆小的绵绵就又变成一团肉球球了。

  再次看到绵绵时它正准备从盒子里面钻出来。绵绵的整个身子全部舒展,趴在墙壁上,向外眺望。两只触角犹如天线一样伸向半空,圆滚滚的小脑袋环顾着外边的风景,摇来晃去,十分惬意。还以为你只会像小姑娘一样文静,专会打盹儿,没想到还有胆子想翻墙而过。我狠狠地把绵绵拎到半空,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可是绵绵屡教不改,再次萌生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终于恢复成“正常的蜗牛”,而不是缩在壳中的的肉球了。

  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绵绵这个新成员,它一会儿胆小如鼠,文静如处子;一会儿胆大包天,调皮如脱兔。真叫人又爱又怜!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8

  每当下雨天,我就要爸爸打着伞带我去草丛边、墙壁上仔细地捉蜗牛。我仔细看了看蜗牛,看到了蜗牛想一个大大的“逗号”,而且,我觉得蜗牛非常胆小,你只要轻轻地碰它一下,它的“头” 就会立刻缩进去,可是它又慢慢地探出头来。我本来以为它会在里面呆着,可是,它还是很努力的想“逃出”我的手心。哎,我们要向蜗牛同学学习坚持、努力奋斗的精神!

  同学们,你也可以观察它呀。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9

  “走,我们去抓蜗牛吧!”我对梦宇说。“好呀!”梦宇高兴地答应了。

  “你从那边找,我从这边找。”吩咐完之后,我便来到一处非常阴暗、非常潮湿的地方,因为蜗牛最喜欢生活在那里。大概找了六七分钟,终于,我在墙角的一块泥土下找到了一只小蜗牛。我的梦宇把小蜗牛带回家去观察。

  我们先为这只可爱的小蜗牛制作了一个小房子。我们先拿来一个装香皂的小盒子,然后,在里面装满泥土,再把蜗牛放进去,最后,把小盒子放在一个阴暗的墙角边。这样,小蜗牛就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像我们人一样有了个家。

  中午,我打开盒子,一看,小蜗牛把头和脖子伸到壳里,正在呼呼呼地睡大觉呢。过了一会儿,小蜗牛好像睡醒了,又把头和脖子伸了出来。原来小蜗牛真和书上说的一样,头和脖子都是白色的。我轻轻地摸了摸,“好粘手呀!”我不禁地大声喊道。

  “佳辰,过来一下,帮我拿一块软布来。”我听到妈妈的叫声,连忙跑到客厅里。可是我太马虎了,走时,忘了把盒子关上。我帮妈妈干完了事情,又跑到了我的小卧室里。“咦,小蜗牛呢?”我惊奇地喊道。我还在小盒子的周围找了找,可是连个影子也没有找到,就更别说是一只活生生的小蜗牛了。就在我放弃要找的时候,突然我墙上我发现了这只小蜗牛。奇怪,蜗牛怎么会上墙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观察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原来蜗牛是靠脖子粘着墙,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没办法,小蜗牛爬得太高了,我够不着,只好出去玩一会儿了。我叫上我的小伙伴们,玩红灯、绿灯、小白灯这个游戏。当我回到家时,竟意外地发现小蜗牛又回到了盒子里。

  好可爱的小蜗牛呀,我太喜欢它了!我真想把它留下来,做我永永远远的好伙伴。可是没办法,它毕竟是属于大自然的。没有办法,第二天,我又把它放回了大自然里。

  

小蜗牛观察日记 篇10

  小蔓(小蜗牛的名字)来到这个新家已经三天了,我也换了好几种新鲜的菜叶,可它一点东西都没吃,这是为什么呢?

  我马上上网进行了查询,终于知道了其中原因,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小蔓确实已经冬眠了。蜗牛对于太冷、太热、太干燥的环境都不能适应,所以会有冬眠。每到秋天时,它们便会找寻树根下的洞穴作为休眠的场所,然后用一层混有石灰的黏膜把贝壳的开口封起来,此膜硬化后便形成一道保护身体躯体的膜,可防止外物侵入。这层硬膜泛称上隔膜,具有轻微的透气性,使蜗牛能够呼吸而生存下去。同时,任何水分都很难经此而散失,这对蜗牛来说非常重要,一等到冬季,所有的蜗牛便都已酣畅的熟睡。我再看了看小蔓的开口,果然又被封住了,所以没有吃东西的举动。

  我还是不要打搅小蔓了,让它安安心心的休息吧!

【小蜗牛观察日记集锦十篇】相关文章:

1.小蜗牛观察日记模板集锦十篇

2.小蜗牛观察日记

3.小蜗牛观察日记范文集锦十篇

4.小蜗牛观察日记集锦5篇

5.小蜗牛观察日记集锦7篇

6.小蜗牛观察日记集锦9篇

7.观察日记动物:小蜗牛观察日记

8.小蜗牛观察日记汇总十篇

上一篇: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下一篇:仓鼠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