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绿豆观察日记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豆观察日记 篇1
放假了,我自己在家没事做闷死了,忽然我看到绿豆,就想做个试验,反正不难,以前老师也教过。于是我取出少量绿豆,放在一个装水的容器里。
第一天早上,我把泡好的绿豆取出,分别放在三个罐子里,我往第一个罐子里装水,往第二个罐子里只放一张湿纸巾,在第三个罐子里放一张干纸巾,然后将三个罐子的盖子盖上,放在阳台。
第二天,放了湿纸巾的罐子里的绿豆长出了小小的嫩芽,放了干纸巾的罐子里的绿豆长出的嫩芽要小些,另一个放水的罐子里的绿豆什么也没长。
第三天,放了湿纸巾的罐子里的绿豆芽长高了,干纸巾罐子里的绿豆芽只长高了一点儿,放了水的罐子里的绿豆长出了小小的嫩芽。
第四天,湿纸巾罐子里的绿豆芽长了一片又小又嫩的叶子,可爱极了!
但是,为什么同样的植物放在三个罐子了却长的速度不一样呢?原来这和温度、湿度和空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放了湿纸巾的绿豆因为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空气足够,所以长的最快;放了干纸巾的绿豆因为太干燥,所以长的慢;放了水的绿豆,因为缺乏空气,所以很难发芽。
绿豆发芽这个试验真是太有趣了,大自然真奇妙啊!
绿豆观察日记 篇2
20xx年10月3日 天气:晴
今天我起床刷完牙,吃完早餐就去拿了一个纸杯在,就开始拿绿豆!我把绿豆放在纸杯里,再往纸杯里面加水。然后把纸杯放在了阳台上就开始了泡绿豆。我想绿豆快点发芽、长大。今天绿豆是硬的,到了第二天就应该发一点芽了吧!我坐在旁边等着、盼着。
20xx年10月4日 天气:晴
今天,我的小绿豆果然发了一点芽了!发出来的芽是白色的,有些绿豆已经脱皮了,整个身子光溜溜地。我惊讶的发现杯子上水位的那个地方有一条绿线,为什么呢?我问了妈妈,妈妈说:“绿豆中含有绿色色素,绿色色素浮在水面上形成一条绿色的线”。原来是这样呀!我明白了。
20xx年10月5日 天气:晴
今天我的绿豆发的芽大了一些了,并且全部第一脱皮了。杯子里的绿豆绿白相间美丽极了。我拿了一支没有墨水的笔,想把那些浮在水面上的绿豆皮压下去,有一个绿豆皮被我压下去了又浮起来了,我把它压下去它又浮起来、、、、、、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妙计就是把绿色的皮压在白色的绿豆底下,果然成功了,它就没有再浮起来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很开心!更期待着绿豆可以吃的那一天。
绿豆观察日记 篇3
为了写观察日记,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泡绿豆。
早上,我在家里拿出几颗绿豆放进一个装了水的杯子里。水里的绿豆看上去好可爱!它们一个个像小石头一样硬,又绿绿的像绿宝石一样美丽漂亮!
中午,绿豆已经比昨天大了两倍多。原来紧裹在身上的绿衣裳早已完全被撑破,遮不住它雪白的身体了。两片豆瓣之间还微微地翘起了一条小尾巴,看上去就像一个英文字母“Q”。
晚上,绿豆们都一起脱下了绿衣服,换上了白新装,变成了一个个带尾巴的小白胖子。有的特别调皮还把豆壳挂在头上,像一个个戴了帽子的小娃娃,真实可爱极了!
它们的小尾巴也变得更长了。有的已有二厘米长,有的
却还只有一厘米左右。芽瓣儿是嫩黄的,那嫩嫩的豆芽儿却白白净净的,似乎一碰就会流出水来。
我用手轻轻地摇晃了一下杯子。它们就活动起来,像一个个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又像一头头小象正微微地摆动它们的长鼻子。
绿豆观察日记 篇4
周五一放学,我兴冲冲地赶回家里。从厨房中取出五颗绿豆,然后把它们放进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最后在一面铺上一层餐巾纸。小绿豆泡在水中的样子可真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水里游泳。我为什么这样做,那是因为本周要写观察日记。
晚上睡觉时,我想:“第二天绿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那几颗绿豆。“哇!”我睁大眼睛,“绿豆怎么变成白色的了?”我非常惊讶,然后我找来一个放大镜,全神贯注地盯着它。我在这个时候发现,原来绿豆脱皮了!
它把绿色外衣脱了下来,露出了洁白如雪的脸颊。它和昨天的绿豆相比,似乎软了一些,下面还突出了绿色的小芽,真有趣!今天,我又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所以我对绿豆更加感兴趣了!第三天早晨,明媚的阳光直射到我身上,迷迷糊糊睡着的我一直在想绿豆,于是一骨碌跑到桌子旁边观察,发现绿豆芽长大了不少,健壮了起来,可是在水里的那颗就相对比较矮小。
我不解地看着天,突然想到了一个原因:可能是那颗豆子吃的'东西太少了,才那么瘦小。再想想自己也那么瘦小,看来以后我也得多吃些了。经过这次试验,我看见了有趣的绿豆,领略了自然界充满神奇的植物王国!
绿豆观察日记 篇5
9月2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养几颗绿豆观察一段时间,据说以后它还会发芽呢!我半信半疑,在家里找了十颗绿豆,放在小水杯里,往杯子里加了一些水,刚好将绿豆淹没。透过水帘看过去,小绿豆原先披着的一件苍翠欲滴的外衣显得更美了。它的个头是那么的小,小得就像一颗米粒。轻轻地把它摸一摸,咬一咬,都是硬邦邦的。每颗豆子都有一个“胎记”般的黄色的口子,就像是绿豆的小肚脐。大概发芽的时候就是从肚脐这儿冒上来的吧,但是它的衣服穿得那么紧,怎么脱下来呀?我心里打了一个个问号。
绿豆观察日记 篇6
10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太阳公公终于露面了。绿豆娃娃似乎觉得很热,衣服都脱了。它已经长得又白又胖的了。手臂也长长了些。有的都裂开了,好象婴儿的小屁屁一样,似乎在说:“看我的小屁屁多圆。”
小绿豆真可爱!!!
10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看见“小朋友”的手臂又长长了。还有很多身体都分成两瓣了。摇一摇玻璃罐,小绿豆儿就在水中翩翩起舞,像在跳水上芭蕾一样。
小绿豆,你快快长大,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位水上仙子。
绿豆观察日记 篇7
前几天,老师让我们发绿豆芽,上周周二时,我就在一个盆里泡上了绿豆。
第二天一早,我看到昨晚的绿豆和今天早上的绿豆完全不一样,绿豆变大了,绿豆的“外衣”裂开了,露出了嫩黄的“身体”。
第三天绿豆有的已经把外衣全脱了,有的却只裂开缝。脱掉外衣的绿豆长出了长一厘米的嫩芽,嫩芽是白色的。
慢慢的,豆子的皮已经完全脱了,嫩芽逐渐长到了3.5厘米,生长的速度惊人。而且,有一部分绿豆头上裂开了一条缝。
豆子逐渐由黄变成了淡紫,豆芽跟我的无名指差不多有6.5厘米。绝大多数豆子长出了小叶子,微合着,小叶子继承了豆子的颜色——嫩黄。
发芽接近尾声了,所有豆子都裂开了一条缝,叶子是绿色,张开了,好像一只刚出生的小鸟正在朝我要食吃,芽长11厘米,下半部分为嫩红,上半部分仍为嫩白,豆子有的是黄色,有的是淡紫色,或是绿色。
这次发豆芽不仅让我知道了豆子是如何变成豆芽的,还让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也让我尝到了一次培育植物的果实,真期待下一次发豆芽。
绿豆观察日记 篇8
9月29日 星期一 阴
前几天,罗老师叫我们种豆芽,并让我们每天观察它的变化。
今天,我把约二十来颗绿豆装进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罐里,加入少量的水。只见绿豆像一群穿着绿色衣服的小朋友。再看看又像一个个地雷,绿豆中间有一条白线,好似地雷的导火线。我拿着玻璃罐摇动,发出悦耳动听的响声。妈妈告诉我,等明天它长胖了就不会发出这种风铃般悦耳动听的响声了。
捧着玻璃罐,看着小绿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希望它早日长出豆芽,到那时它就不再是穿着绿衣裳的“小朋友”了。
9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绿豆怎样了。我惊奇的发现,小绿豆“长胖”了。圆溜溜的大肚皮撑破了绿色的衣服,白胖胖的。摇一摇,正如妈妈所说的,它长胖了就不会发出风铃般悦耳动听的声音了。
小绿豆,你一夜间蹦出了手臂。我想你快点长大变成豆芽吧!
绿豆观察日记 篇9
10月10日:
我们播种的是使用浓缩营养液的绿豆。10月10日中午开始的,首先我们取一大半数量的绿豆放在一次性水杯里,加水浸泡3小时。下午,我们将浸了几小时的绿豆用浓缩营养夜A、B倒入一次性水杯里,然后将绿豆放在海绵里面,把它们放在栽培架里面,最后把它们一起放在浓缩营养液A、B里浸泡。
10月11日:
第二天早上 ,绿豆没有变化,直到下午,我们发现绿豆有一两颗发出小小的嫩芽。第三天早上,绿豆全部发芽了,我们还把它放在浓缩营养液里浸泡。过了几天,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没有认真 按说明书的方法来种,绿豆被泡死了。经过我们认真的检查,发现是我们把浓缩营养液A、B放得太多了,所以被泡死的。这时,我们和老师再次重新种过绿豆,这次绿豆是用土种的。
10月28日:
我们重新种过绿豆。我们开始播种了,首先把一些土放在花盆里,再把绿豆放进盆子里,最后浇水。第二天早上,有一些绿豆发 出了一点点 嫩芽,那时我们浇了一点点水,再把它放在有太阳的地方晒,晒太阳它就会长的比较强壮。
10月31日下午:
我们去浇水的时候发现绿豆差不多全部发芽了,我们发现前几天发出的那几颗嫩芽,现在它长了两片嫩绿的叶子。
11月5日中午:
绿豆全部发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而且最高的有14、15厘米,最矮的只有5、6厘米,长得也挺强壮。
10月7日下午:
我们看到那些绿豆很强壮,很美丽,我们就照了二、三 照相片。
11月14日中午:
最高的有20、23厘米,在我们一边观察 一边以给绿豆照了相。我们已经几天没写观察日记了。
再11月19日:
发现绿豆越来越瘦弱了,而且死了几颗。我们想是不是没施肥、缺营养,还是土太少了呢?可能这几样都是。
总结与体会:
1、第一次按说明书的方法用浓缩营养液培养时,发了芽之后全部死了。我们认为可能是浓缩液放得太多。
2、由于用完了营养液,我们改用土种,开始绿豆幼苗长势良好,最高的长出20、23厘米,但后来变瘦弱,而且死了几颗。原因可能是没施肥,缺少营养。
3、通过这次观察活动,我们收获很多,使我们学会怎样从一颗种子培养成植物的过程;学会了观察记录;初步学会了分析失败的原因。
【绿豆观察日记模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