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

2021-05-19 [第二单元]观察日记X则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察日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察日记 篇1

  今天早上,当我再次注意到阳台上的白菜疙瘩时,发现她长出了嫩绿细长的茎,还分这叉叉哩!茎上还长着小巧玲珑的绿叶呢!

  细看,只见茎上还挨挨挤挤地拥着黄色的花骨朵儿,每个花骨朵儿好似颗颗金黄的珍珠。簇拥起来多像一朵漂亮的珠花啊!

  这回在伸手摸摸白菜疙瘩,发现她明显地发软了。

  在看根,它变得更长,更粗了。在不停地吸收水分,给疙瘩补充营养。

  我更喜欢它了———————白菜疙瘩!

观察日记 篇2

  今天妈 妈择小白菜时在菜里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就把它送给了我,我像得了宝贝似的,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手心里,仔细观察了起来。它和我的大拇指指甲盖一般大,壳是螺旋形的,而且很坚固。它始终躲在自己的房子里,不肯出来。我用铅笔敲敲,发出咚咚声,我想:小蜗牛怎么这么不懂礼貌,我敲了这么长时间,它怎么还不开门?我放下铅笔,对着蜗牛壳生气地喊:"气死我了,你这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我不理你了!"我把它放在阳台上,写作业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蜗牛的房子的门口粘上了一层白膜,我很好奇,就去问妈 妈。妈 妈告诉我,这是因为空气干燥,蜗牛喜欢潮湿,所以它就躲在家里睡大觉。我听完拿来一个小托盘,往里面喷上水,再把蜗牛放进去,过了一会儿,它便试探性的伸出一对触角,接着,一点一点探出身子,开始慢慢走动。我发现,蜗牛的身子是透明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触角上面长着一双比针鼻儿还小的眼睛,在它爬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它的记号,一种粘乎乎的东西,我想,这样可能会便于它回到原处吧,小蜗牛还真挺聪明呢!

  我会继续观察它,我们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观察日记 篇3

  10月1日 阴转小雨今天,老师布置了我们在家里要种红豆,并且观察红豆.

  放学后,我三步并两步回到了家,我翻箱倒柜,怎么也见不到“红豆宝宝”的踪影,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妈妈见我这么忙,问:干什么?我头也不抬地说“:红豆在哪里呀?”妈妈说“:在厨柜里”。我立刻打开厨柜。经过我百里挑一,选出了几粒穿着一件红外皮衣,胖乎乎的红豆。把他们种在了水盆上的餐巾纸上,我们的“红豆宝宝的新居”就大功告成了。

  等了两三个小时,也不见红豆的动静,他们躺在摇篮上睡得正香了。心想:什么破东西吗,连芽都不长,还不如扔掉算了。正要扔掉的时候,外公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种红豆要有耐心吗”。

  10月3日 多云我忍气吞声的熬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我又来看红豆,发现红豆胀胀的,像一只充满气的红色皮球。

  10月6日 多云转阴过了几天,我迫不及待地又来到了阳台里,来观察红豆。呀!外衣裂开了,露出雪白的肚皮,嫩嫩的,胖胖的,还抽出了嫩芽,白白的,尖尖的像尖尖的钝角,又像一枚细细的别针,弯弯的,像小猪的`尾巴,非常惹人喜欢。但有些“地区”发生了“特大干旱”再也找不到一滴水了。这些红豆只好用茎来表示抗-议了,她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鲜艳夺人的色彩,都无精打采了,嫩叶都垂头丧气。而有水的地方,茎长得洁白无暇的,亭亭玉立,开始生长真正的叶子。因为他们越长越高,对水的需求量也多了,我不得不每天来观看。

观察日记 篇4

  8月2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妈妈买回来两个大蒜,教我把大蒜种下去。

  我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个圆圆的大蒜怎么种呢?妈妈告诉我,先把大蒜的外衣剥了,然后再找个大花盆,里面装些沃土,把大蒜插下去就可以了。我照着妈妈的方法,先剥开大蒜的外衣,我看见了11个大蒜像11“兄弟”抱在一起,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然后我找来一个大花盆,里面放进土,再用棒子把土翻松,正在我要把大蒜放进去的时候,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疑问,大蒜哪边是头哪边是根?

  我看见大蒜有一个地方尖尖的,我想那一定是头,所以我把它朝上,然后我在上面撒上了一层土,浇一些水,就可以了。我看着大蒜,心想:大蒜呀,大蒜,请你快快长大,我好把你给我同学看。

  9月2日 星期天 阴

  今天,我把作业做完了,就赶快跑到阳台看我的大蒜,我看见大蒜已经发芽了!那又绿又嫩的小芽儿好像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可爱极了!我想:大蒜。你已经发芽了,请快快长大吧。

  9月23日 星期天 阴

  今天,我一睡醒就跑到阳台看大蒜。啊,大蒜有的长出两片叶子,绿绿的,直直的,像亭亭立立的少女;有的在两片叶子之间又长出一片小叶子,好像袋鼠妈妈袋子里的小宝宝。

  晚上,妈妈用大蒜炒肉给我吃。我吃到了自己种的大蒜,觉得格外香,我高兴极了!

观察日记 篇5

  20xx年11月14日星期三晴

  第一天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观察和写作能力,今天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种蒜苗。放学后,我一回家就拿了两头新鲜的大蒜,坐在茶几旁来剥。剥新鲜的蒜可真不简单,它外边的皮,手轻轻一搓,就很容易剥下来。但是,最里层的皮紧紧地贴在蒜瓣上,真难剥。于是,我使劲用大拇指搓,搓了好几次才搓下来。我整整花了十多分钟才把两头蒜剥好。接着,我把它们一个挨着一个摆放在小盘中。

  那大蒜就像一朵美丽的白莲花,再加上一点干净的自来水,莲花栩栩如生。

  20xx年11月16日星期五晴

  第三天今天,我发现有些蒜冒出了一点儿小苗,有些长了大约一毫米,有些长了一厘米呢!蒜的底部长了一些白色的根,那根犹如老爷爷的白胡子。

  20xx年11月14日星期二晴

  第七天蒜苗长得可真快呀!

  有的又长了一厘米多。但是随着个别蒜变“瘦”,白莲花也开始慢慢萎缩了。蒜底部的须根长得更长了,并连在了一起,中间的蒜连拔都拔不起来。蒜苗一开始是淡绿色的,随着一天天的长大,从茎里面竟然还冒出了翠绿色的小芽,看上去就像一颗细小的葱。难怪蒜苗长得这样快,小盘中的水又被它喝光了。我想:如果自己是蒜苗该多好,也能像它一样每天长一厘米多。指导老师:高丽

观察日记 篇6

  一、观察时间:20xx年3月

  地点:教室

  人物:袁思怡

  内容:语言(V)动作()社会性情感()社会性发展()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特别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她都能积极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老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今天的科学活动中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小朋友的发言还没有完,袁思怡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老师,我来,我来。。。”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小朋友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分析:

  袁思怡是我们班上性恪开朗,活泼大方,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聪明能干的孩子。当她打断我的话或者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或问题她都懂。其次,她的个性有善于表现自我的一面,平时唱歌阅读时她的声音总是特别大,也抢着上台表演,出现插嘴的情况也是她表现自我的体现。

  措施: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控制”表现欲强的孩子,使他们明白既要自已讲,也要听其他幼儿讲。在课堂上,要发言时一定要先举手,老师点到谁发言就谁发言。活动后,我及时与她交流沟通,让她明白打断别人的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别人讲话时,我们也要安静地听着。其次,在其它活动时,我们引导她用正确的方式来展现自已,比如举手。一段时间以后,袁思怡小朋友上课时再也没有插嘴,知道回答问题之前先举手,等着老师让她发言,别人发言时,她也很认真地听着。

  二、小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它可伤心类!”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看!我这里有奥特曼!可好看类!”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4、书然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他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我的反思: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

  三、个案观察记录。

  情况实录:汤玉驰小朋友是我班这学期新进的学生,对于学校里的生活及学习还是很陌生的,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虽然他在老家读过两年,但与这边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常规是很容易能跟上的,但学习方面就难了,数学基础很差,音乐常识也很糟糕,表演也放不开,对于这样的新生,要求不能过高,只能说慢慢培养。

  观 察 分 析

  音乐课的时候,他呆呆的坐着,也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在了解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小嘴巴只是跟着大家一张一张的,问他有没有听明白,他只是狠狠地点头,到唱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真正在唱。表演环节还可以,至少是参与的,和大家一起动手表演的,虽表演的不够到位也不够准确。

  改 进 措 施

  1。引导家长在家多给孩子倾听儿童音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2。上音乐课时,教师可采取图片或音乐视频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地学习歌曲。

  3。对于像汤玉驰这类的幼儿,多关注,多细心指导,帮助他更好地学习各门课程。

  四、观察背景:小开吃饭时有把不要吃的饭菜倒进别人碗里的现象,户外活动时,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不愿意分享,交往方面不太主动。

  观察目的:教育孩子各种蔬菜都要吃,和同伴交往时态度要大方,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观察实录:

  片段一:一次吃午餐时,小熙告诉老师:“小开把不要吃的菜放我碗里。”老师:“小开,是吗?你这样做了吗?”小开看看我,不说话。小开看着小熙把刚才自己倒进去的东西挑出来,没有说什么,反而自己大口大口地在吃饭了。“小开,你觉得不要吃的东西该放哪里?”小开看着一桌上同伴吃着饭,好像觉得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小熙指了指中间的小碗。“小开,你看见了吗?小熙告诉你了。”我继续对小开说着。小开点点头,低头继续吃饭了。

  片段二:一次户外体锻时间,小开乘着小谈脱衣服之际,拿起独轮车自己玩去了。后面的小朋友紧跟着他,说:“给我玩一会,好吗?给我玩一会,好吗?”小开只当没听见,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呜,呜,开啊……”边说边往前开着玩。“小开,你玩了会了,让别人玩会,好吗?”我提醒小开。小开就是没听见。

  分析:

  小开把不要吃的饭菜舀进小熙的碗里,其实老师知道小开明白的,不应该把饭菜放到别人碗里的,因为老师走过去向他询问时,小开埋头不响,表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知错不肯说。也或许是怕引起老师的批评,因为午餐时老师告诉幼儿,不喜欢吃的菜不能倒掉,每样菜都有营养的,而且也刚吃不久。如果老师看见这个情况,老师肯定会叫小开吃下去的。小开也正是实在不喜欢吃这个菜,又怕老师看到,所以他只能往小熙的碗里舀去。

  对于玩具的分享,小开表现得不是很大方,因为这样玩具很好玩,自己也是好不容易从别人手里拿到来玩的,怎么刚玩一会,就有人跟着自己了。所以当同伴在后面一直提出要求时,小开像没听见一样,跑得更快了。在家跟伙伴玩时,小开妈妈反应,孩子也是这样,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肯给别人玩了。

观察日记 篇7

  近期我观察了蜗牛,它很可爱,现在我就来说说它吧!

  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雨下完后蜗牛一一出来了,我捉了几只就回了家,我回到家后打开灯,把蜗牛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蜗牛有口,它的口在一对短触角的下面一点。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它们都睡了,我去查《百科全书》,一看,原来它们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我还知道了蜗牛是无骨动物。我想:它吃什么?我代着疑问去上学,第四节课上科学,老师说:“你们把很多食物都放进盒子里,看蜗牛向哪跑,就证明它爱吃这个”。我回家试验,我把苹果、白菜、萝卜、放到盒子里面,我看见蜗牛向白菜跑去,哦,原来,蜗牛爱吃白菜。

  第三天,妈妈说蜗牛的粪便太恶心了,叫我把蜗牛的家清一清,我去清的时候发现,蜗牛的粪便有时拉的是黑色的,有时候拉的是绿色的,我仔细地看了看,发现它吃菜拉出来的是绿色,不吃的话就是黑色的。

  你们说,蜗牛可不可爱!

观察日记 篇8

  今天观察蜗牛,想知道蜗牛吃什么。没有脚怎么爬?如何呼吸?

  我拿着放大镜观察它的样子,它的眼睛长在长长的触须上,像两颗黑色的小珍珠。嘴巴卡在触须下面,像一个小圆圈。它也有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觉,可以遮风挡雨。

  我找到了很多叶子,甚至卷心菜的叶子,放在它的前面。他们一放下,就慢慢爬到了白菜叶子的另一边。当他们到达树叶时,他们开始吃东西,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特别喜欢吃。我明白了,它喜欢吃白菜叶子!

  第二个问题是蜗牛没有脚怎么爬?我把一只正在睡觉的蜗牛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当我钻进玻璃杯的时候,蜗牛在着急。我发现蜗牛爬上玻璃来创作,它用它的胃和脚爬行着。它爬行的每个地方都有痕迹。我查了一下,原来它的皮肤比较细腻,有点滋润,所以会留下痕迹。

  第三个问题是蜗牛是怎么呼吸的?我查了一下,螺蛳屋门口有两个小洞,一个是呼吸用的鼻子,一个是排便用的肛门。怎么区分哪个是鼻子哪个是肛门?很好处理。平时开合的小孔是鼻子,因为要保持呼吸,经常闭合的肛门是肛门,因为只有排便的时候才会打开。

  我发现蜗牛喜欢吃白菜叶子。它们爬行时,用肚子爬行,用鼻子呼吸,用肛门排便。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蜗牛小小的身体里有那么多秘密。

【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8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九篇

2.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9篇

3.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10篇

4.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五篇

5.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7篇

6.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5篇

7.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6篇

8.实用的观察日记范文六篇

上一篇:观察日记 下一篇:绿豆成长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