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观察日记

2021-03-24 [第二单元]观察日记X则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观察日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1

  一身黑亮的盔甲,两根细长的触角,凑成了黑色的小生灵——蚂蚁。

  今天我在放学的途中走着,忽然下起了雨,我赶紧往回家的路上跑。跑着跑着,我突然看到了小蚂蚁们,我想看它们怎样应付雨下得非常大的时候,便蹲下来仔细地看了起来。这个庞大的队伍与雨水混杂在一起,它们拼命的前进着,还保持着有条不紊的队形,真是一个个顽强的生命啊!

  有一只蚂蚁被队伍落在了后面,晃晃悠悠向前走,被水灌过的那只落在后面的蚂蚁,它已经奄奄一息了,不得不停下来稍作休息。过了一会儿,它也没有起来,可能是因为被雨水淹死了吧。再看看那群宠大的队伍,虽然牺牲了不少同胞们,但它们还是保持有条不紊的队形,真是不知道该怎样夸奖它们了。过了好久,它们才走得没影儿了。

  我回家后,去电脑上查了为什么蚂蚁下雨时要搬家?启示是什么?蚂蚁能预感温度,温度过大时,为了安全,所以要搬到高处住。启示是学会危险到来前自保,懂得放弃,敢于去寻找新环境并适应它——哦,原来如此,今天不仅观察蚂蚁写了作文,还知道了许多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2

  我家卫生间的木门下沿,因长期潮湿,大都腐朽,现长起许多小蘑菇。每天上厕所的时候我都能看到蘑菇的`生长,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好奇心理,想把蘑菇的种种了解清楚。

  于是,我打开电脑进行搜索,原来:蘑菇是菌类,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它是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和菌根组成的;蘑菇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尤其是和小鸡一起炖。看到这,我兴高采烈,想:如果我家的蘑菇是无毒的,我就可以吃到蘑菇了!想着想者,我不禁谗言欲滴。

  以后,我每天都给蘑菇浇水,期盼它快快长大,让我一饱口福。

  突然有一天,蘑菇全都死了,我看到后很纳闷,想:为什么天天浇水蘑菇还会死呢?疑问驱使着我再一次打开电脑搜索:它是因为我给它浇太多水了,蘑菇不能通气,而憋死了,但是还有期望,菇种还没死(因为菇种是由子实体和有机物质组成的,这两种物质都不怕水,所以菇种没死),只要操作适当,就能成活。我欣喜若狂,想: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按照电脑上说的做,蘑菇果然又生机勃勃起来。我很兴奋,可这次不光是因为能吃到蘑菇,更是因为自己又学到了新知识。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3

  鸭子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简直让人捉摸不透。

  说它欺软怕硬吧,难道不是这样吗?它一看见人或比它个儿大的动物走来,就会抱头逃窜,有时在隐蔽的地方躲上一天一夜也不肯出来。最可恨的是:它看见比它小的东西、植物,哪怕是蚂蚁这种可爱的小生命也不放过。要么一脚干脆利落地把小蚂蚁踩扁,要么一口把小蚂蚁带土一起吞下去,毫不留情。我想:真是只欺软怕硬的肥鸭。

  说它尽职吧,也是呀,不然生客来了它为什么要跑来跑去、嘎嘎大叫呢?

  说它贪吃吧。每当它空闲时,就会守在门口。因为我们把食物放得很外面,这样它就能把东西吃得一丁点儿也不剩,大饱口福了!

  小鸭满月时更可爱,身子毛绒绒的,摸上去很舒服。大家可别说小鸭子满月时很老实。唉,小鸭子虽然才满月,但是已经淘气得不得了了。光滑的大石头也是它最好的玩伴:它想爬上去,可刚爬一步,就又滑下来,玩个没完没了,屁股跌疼了也不叫,一个劲地玩。但小鸭有时憋不住,“哗”一泡屎尿拉上去,臭烘烘的,它就再找一块石头玩。它把屎尿拉在外面,你也不会体罚它,因为它实在是那么的活泼可爱。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4

  10月2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帮我心爱的螃蟹加水时,把一盆水往螃蟹盆里随意一倒,只见一下子浑浊了,那时因为螃蟹盆底部被我放了许多淤泥的原故。当我放好盆子再来到螃蟹盆边时,惊奇地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我看见泥中有一条明显的水流,在泥水中显得更加的清晰。我想:这水流从哪儿冒出来的?莫非是螃蟹?可螃蟹呼吸应该是一呼一吸,而不是只呼不吸才对呀?我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拿着夹子去试探,果真是螃蟹在作怪。我越来越矛盾,决定采取行动,便用两个晒衣夹夹住螃蟹的“大钳子”,就开始研究起来。

  我仔细观察螃蟹嘴部,看见螃蟹一直在吐泡泡,便随着泡泡找,发现螃蟹嘴得来两边各有一个绿豆大的小孔,泡泡正是从里面冒出来的!螃蟹真的只出气不吸气?我更加奇怪:生物基本法则就是要呼吸,不吸,它怎么获得氧气呢?我再次认真观察了螃蟹的嘴部,忽然发现稍稍偏下的地方又有两个更小的孔,我想:这应该就是螃蟹的进气孔。为了证明,我拿了一小片面巾放在螃蟹的那两个小孔上,真的吸住了。我终于弄清了!那就是螃蟹的进气孔!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大自然中有很多物是不能,以常规的思维去想的,螃蟹就是一个最好的!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5

  多观察,多思考。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观察的东西,比如说,水变成冰后体积为何会变大,苹果为何会生“锈”……这些都是很好的题材。而我观察的,是周六晚上我与妈妈共同完成的烤桔子。这时肯定有人要问了,烤桔子?你开玩笑吧,桔子也能烤?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尝过了,桔子不仅能烤,而且还很好吃呢!

  先说说为什么要烤桔子吧。主要是我爸爸咳嗽,妈妈听同事说一个偏方烤桔子可以治疗咳嗽,于是决定试一试。烤桔子,顾名思义,当然是要把桔子放在火上烤咯。首先,把燃气灶的火开的最小档,用一根筷子从中间穿过桔子,像烤羊肉串似的放在火上烤。要把桔子放在距离火芯远一点点的地方,这是因为火芯处的温度并不高。我先看妈妈示范操作,觉得没什么“危险情况”,于是接过筷子也试着烤了起来。可这桔子到我手里怎么就不听使唤了,一下子烧着了,没等我反应过来,一边的老妈已经夸张的大叫起来:“喂,烧起来啦!”吓了我一跳,心想,老妈,你可以去演《河东狮吼》了。有了这一次的教训,我不敢三心二意的了,眼睛死死盯着桔子看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用意念移动桔子呢。老妈看我这样子,担心我的眼珠子会掉出来,一把抢过继续烤起来。果然,老妈出马,不同凡响,三下五除二就烤好了。这时一个黄橙橙的桔子已经变成一个“黑煤球”了。那么这个黄橙橙的桔子究竟是怎么变成“黑煤球”的呢?根据我的观察,首先,在桔子刚遇到火时,只是一点点地变黑。过了一会儿,当我接手的时候它就烧了起来,这是因为卖桔子的为了让它好看并且好保存,在上面涂了一层蜡,而蜡是易燃物,于是就会烧起来。后来妈妈烤得那么神速,就是用了桔子“自焚”这个原理,让桔子皮自己大面积的燃烧,不快才怪呢!

  看着那黑乎乎的“煤球”,我咽了口口水,心想这玩意会好吃吗?剥去那层黑乎乎的桔皮,还好,里面的桔肉还是黄橙橙的,咬一口,热乎乎,酸溜溜,甜丝丝,咦,味道不错嘛,好吃!

  这次的观察,还有美味相伴,真是一举两得!

四年级观察日记 篇6

  暑假,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去动物园观察动物。

  一进动物园,我就看见了许多动物,有金丝猴、大象、河马……一看到河马,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因为我是河马的爱好者。但是,让我失望的是,一只只河马都沉到水底下了,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露面。于是,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用食物引诱河马。我连忙把口袋里的食物都拿给河马,终于把河马引诱上来了。

  我连忙仔细地观察河马,突然发现河马的皮肤分泌出一种红色粘稠的水滴。我想:这难道是河马受伤了吗?回家后,我找到了关于河马的资料,知道了原来这红色的水滴不是因为河马受伤了,而是叫做“汗血”。而“汗血”正是它的防晒乳液,是为了避免脆弱的皮肤被晒伤。

【【推荐】四年级观察日记6篇】相关文章:

1.【推荐】四年级观察日记

2.四年级观察日记【推荐】

3.绿豆观察日记推荐

4.绿豆观察日记【推荐】

5.【推荐】蚂蚁观察日记

6.蚂蚁观察日记【推荐】

7.黄豆观察日记【推荐】

8.植物观察日记【推荐】

9.观察绿豆日记【推荐】

上一篇:小学生观察日记 下一篇:连续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