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歌曲吧,由于歌词表达了歌曲的宗旨和灵魂,阐述了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所以即使年代久远,有的歌词也不容易忘记。歌词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云南弥渡山歌歌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背景
云南弥渡山歌(当地称“调子”)。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全曲五个乐句。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意,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居住的地方。歌唱家黄虹的演唱,使这首民歌更加迷人。作曲家牛践耳曾将它改编为钢琴曲《流水》。作曲家孟贵彬、时乐濛还将它改编为混声合唱曲。
歌词欣赏: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月亮出来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的阿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史书记载
唐樊绰《蛮书》卷五记载:“龙尾城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今弥渡县红岩镇﹚城路”。滇西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从这里穿境而过。“白崖城……正南去开南城十一日程”记载了当时马帮从弥渡南面去“开南”﹙今景东县﹚的路程。《明万历赵州志》、天启《滇志》皆记的“弥只里”、“弥只铺”,便是现今的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马帮从白崖南下经“大庄”哨,过“腰惠铺”(今弥渡县寅街镇加会邑村)登景东山坡﹙在加会邑村的山峦里﹚进入密祉坝。往北上定西岭,直达下关;往右进藏区;往左上博南古道。
现今发展
“一送小郎﹙是﹚箱子边,箱子底下两吊钱……”﹙弥渡方言,“吊”为“千”﹚。《送郎调》细腻地描绘出了赶马哥上路时小俩口辞别的动人情景,淋漓尽致地唱出了情侣惜别的依恋之情。流传至今的弥渡《赶马调》,民间流传着五、六个版本的唱法,没有人说得清它起源何时,但一听到这歌声,就知道那是从千里迢迢的驿道上传来的山歌小调。脍炙人口的《绣荷包》、《大风刮来树头歪》、《月亮出来亮汪汪》、《郎骑白马白汗衫》等山歌小调,旋律优美、委婉缠绵。一旦歌声悠然地飘起来,赶马人的生活,赶马人离别亲人的情形,被古道分离了的亲情,仿佛就会活生生地再现出来。
风俗
弥渡人自古善于用歌声娓娓叙事,叙事的旋律中又表达着真挚的情感,也往往烙着时代的印迹。“一更里,我夫拿去把兵当,只为中日战争起,不知哪日在一起……。”一听这《妻哭五更》,便知道这歌是抗战开始流行的。而听《当兵曲十二月》:“正月当兵是新年,日本鬼子太欺人,自从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战已六年……。”则能听到民族觉醒的心跳声和抗战烽火的熊熊燃烧声。当时还传唱着的《送郎抗战》、《女子抗战》、《代信小曲》﹙“代信”弥渡方言:“捎信”﹚、《抗战十二月》,叙述了日寇的烧杀奸淫,唱出了对入侵者的憎恨、鄙视,中华民众奋起抗战的英雄气魄。
相互联系
一首歌是一个故事。听曲山歌小调,就是听一个完整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旋律,表现着激扬、高亢、平静的心情,描绘出一个个时刻、一个个季节的真实的情景。“一更阳雀叫啾啾,妹在房中巧梳头……”唱到“三更阳雀叫兮兮,妹在房中巧穿衣……”,铺展开的是女子等待男方来定亲的难奈心情;唱到四更、五更“前穿五龙征北斗……双双媒人过礼来”,听完这曲《阳雀调》,一个磨磨蹭蹭梳头、戴花、穿衣,满怀期盼的姑娘,熬过一阵难奈的时光,便喜形于色地站在了你的面前。
- 相关推荐
【云南弥渡山歌歌词】相关文章:
黄山歌词09-22
隔壁泰山歌词11-06
大王叫我来巡山歌词01-31
客家山歌对唱歌词08-27
山歌唱响大竹县歌词09-04
莫文蔚大王叫我来巡山歌词04-19
大王叫我来巡山歌词贾乃亮01-21
动人的山歌精选作文01-23
那时那山歌-800字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