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深深震动着千里之外的人们。在上海,人们生活的轨迹已经悄然改变。在爱与责任的支撑下,个人意志和国家意志形成了可贵的统一。
援助灾区,成为这几天上海政治生活的一大主题。上海的决策者如此表态:“坚决完成国家任务,尽最大努力满足灾区要求,灾区需要什么,就尽最大努力提供什么。”
加班,加班,加班。周末,上海市民政局的捐款热线24小时向市民开放;收养登记处的电话响个不停,市民们急切地打听收养灾区孤儿的手续;救济救灾处的办公室直到深夜依然灯火通明……“前晚,忙到12点;昨晚,忙到凌晨两点。”年轻的公务员小章说。
加班背后,是市民爱心的“井喷”。记者拨打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各自公布的捐款,几乎每次都遇到忙音。上海市民政局紧急将增加到3条,因为有急不可耐的市民抱怨电话打不通,“威胁”要去投诉。
在网上开设宠物用品商店的马骏以前很少看电视,自5月12日起却成了电视迷,“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锁定播放灾区的画面,有时看得心理难受,生意也不想做”。
18日,马骏还和几个朋友一起赶往市慈善基金会捐款,他们发现,捐款竟然要像存款一样排长队。
马骏不知道的是,从12日当晚至18日中午,该基金会已经创纪录地接受了1.54亿元的款物。工作人员金重愉说,事先准备好的1万多张捐款证书,3、4天就用完了,连加印都来不及。
在这个基金会工作了13年的金重愉从这次募款中看出了上海慈善正经历的变化。“最突出一点就是:捐款的人群更广泛了,以前是老人们比较积极,现在本地青年、外来人口以及外国人越来越多,慈善已不再是一种外在要求,而更多地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她说。
这里发生的一些小事不由得让人既意外又感动。一位快递员在工作途中“偷偷”跑来捐上50元钱,顺便免费捎带走几个快递;一位过来找人的大学生见状决定不走了,当义工帮忙整理资料……
上海的夜生活单调了,大大减少了。上海体育场附近的一家“麦乐迪”歌厅,往日每逢周末之夜门口都是人流如织,这个周末夜晚却是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人进出。一位工作人员坦言,人们都在关心四川地震灾区的百姓,“谁还有心思唱歌呢”!上海东方卫视停播了黄金时段的所有影视剧等节目,为抗震救灾大直播“让路”。赈灾晚会,成为这两天上海荧屏的又一个收视亮点。
“上海人行事有很强的个人选择性,这次为什么都会心系地震灾区,人人牵挂灾区百姓,表现得如此‘一窝蜂’?”上海社会学者顾骏说,地震后包括上海人民在内的整个华人世界的表现,在他的记忆中是“最同心协力、最让人感动”的一次。
顾骏说:“这种表现给人的启示是:面对灾难,个人的意志与选择与国家保持了可贵的高度的一致。”
- 相关推荐
【千里之外,与灾区人民同在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千里之外的歌词01-28
灾区的人民小学作文05-17
千里之外,母爱悠悠作文(精选25篇)07-13
费玉清周杰伦千里之外的歌词04-13
时光与你同在的高中作文01-31
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成语故事08-07
给灾区人民的一封信05-04
给灾区人民一封信05-14
灵魂与目标同在高中优秀作文01-28
灾区人民,我想对你说作文500字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