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高三作文1000字三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高三作文1000字三篇1
追忆似水年华,我用一段旋律,纪念高三的青春。
----题记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飞快的流逝。乘着时间的列车,经过了高一的懵懵懂懂和高二的略有所悟,我走进了高三。
刚上高三时,坐在教室里,望着讲台上老师忙碌的身影、同学们转动的笔、爸爸妈妈敏感而温柔的目光,我偶尔也会想小时候蓝天白云下的嬉戏、小学时红领巾下的稚嫩和中学时校园里悄悄长大的友谊,偶尔也会想我上高三了。
可是高三是什么?是学哥学姐眼中的人间地狱,是老师眼中“只要肯攀登”的山峰,还是成功人士眼里的基石?我无法用语言诠释高三,更无法用文字给高三下定义,我只能说高三像一段旋律,像一段激昂、充满挑战、豁达的青春旋律。
高三是一段激昂旋律。成功就在彼岸,高三的我们应该信心满满,扬起理想的风帆,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面对高三的一次次的考试,即使失败也不能倒下,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斗志不减。为了心中的梦想迸发激情,每一天都为梦想而活,奏响一曲气势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青春本该充满激昂。
高三像一段充满挑战的`旋律。前方的路途一片荆棘。现在我们在两点一线中生活,每天披星戴月,可是每当睡觉时总会想起还有许多事没做完,总有做不完的难题,背不完的公式,理解不完的知识点。所以,高三充满挑战,既要克服学业上的难题使六门功课齐头并进,又要克服面对高三的心理恐惧、面对失败的痛苦。可是,这就是高三,疼痛使我们感到真实,充满挑战的青春才值得回味。
高三也是一段豁达的旋律。“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高三的我们应该从容面的对挫折。失败了不哭泣,因为这次的跌倒是为了下次的站起;高三如品苦丁茶,前面的苦是为了口留余香的甘醇。
想起姐姐临走时摸着我的头告诉我“明年,明年的这个时候,经历了高三,你就长大了,成熟了,可以一个人闯天下了。”也许高三是一个人成长路上的关卡,是一个人成熟的基石,是一个一生最宝贵的经历。
我开始渐渐读懂高三,拒绝无痛感的高三,哭过笑过就是一种收获。
当激昂、挑战、豁达融在一起就组成了一段旋律,一段只属于青春的旋律。也许没有观众,也许没有掌声,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无悔于这段青春的旋律。
走进高三作文1000字三篇2
在9月1日上午7:00,早自习开始的铃声响起时,我们正式步入高三了,躲也躲不开的高三。
那天,当我面对一大堆不会做的数学、物理、化学题时,才知道自己曾经认为的“自己有潜力,高三一定会更好”是多么夜郎自大。突然知道,常常和自己疯跑、没完没了的玩电脑游戏的同学在私下是怎样的用功,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
在高三那个暑假,给自己定了好多条规矩:“暑假过后,不能再上网;星期日休息时,不能再出家门……”现在却觉得高尔基说的最真实的一句话就是:“把语言化的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的多。”而他说的最错误的一句话就是:“学习,永远不晚。”对我来说,从现在开始学习好像已经晚了。经常发现,曾经学过但自己忘了别人却记得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以前常常幻想自己在进入高三之后,每天一回家便开始学习,一直到深夜2、3点;常常想象自己平常不努力勤奋,努力勤奋起来不像是人。现在却痛苦的发现,自己平常不努力勤奋,现在依然没有勇气毅力去努力去勤奋。
在高一时,为自己定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前进100名,最终高考考一所一本大学。到了高二,发现100名有点难,于是决定前进50名,把分数考到一二本之间,上一所二本大学。然而直到前些天老师拿着我的成绩告诉我分数刚上二本还需要努力时才想到,原来那100、50不只是两个不是很大的数字,在它们背后有的是100、50个与我一样或者比我刻苦得多的人,当我想要超越他们时,自己要付出几倍于他们的刻苦。
前天和朋友一起回家,谈起一个同学的成绩排名。朋友说:“他也就是学的刻苦才能名次靠前,脑子又不是好使到哪,好超,咱们一刻苦他就不行了。”当时自己还有些赞同,现在想想,这句话是世界上最标准的自嘲。当人家珍惜时间,努力刻苦时,我们却在讽刺人家不聪明。刻苦都做不到还有什么好说的?还是省省吧,刻苦一次,努力证明这个荒唐的推论是真的。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我要把我青春中刻苦奋斗的篇章献给高三,所以我的高三,即使艰辛,依然美好。
走进高三作文1000字三篇3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蚕桑文化已深深融入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文艺术等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桐乡素有“蚕乡”之称,境内栽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很多描写桑树的篇章。
桑树一身是宝,堪称神奇,可它却并不娇贵。在乡村的山坡上,池塘边,房前屋后,杂树丛中,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走进桑园,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缓缓淌进心里。放眼望去,满目鲜嫩透明的绿色,让你恍惚:这是在画家的水彩画之中吗?凑近了一摸,那桑叶粗糙而又精致,细细的脉络,向你传递一种穿越了千年的柔和和沧桑感。怪不得,蚕会爱上桑。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桐乡人非常勤劳,早春时节,太阳刚探出头,空气湿度大,温度又低,妇女们就挎着个小篮子,步行到桑园里去采摘那沾着露水的新鲜桑叶。到了家,阳光斜斜地照进蚕房的时候,她们就将嫩绿的叶子洗干净,晾干,摘去叶柄,把最好的桑叶放进竹匾,让蚕宝宝们吃个饱。这样采桑喂蚕的日子要持续近一个月,蚕宝宝们也从只有芝麻大小的样子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大家伙了。很快,蚕开始吐丝,银白的丝从它们身体中不断吐出,织成一个个丝茧。
由于蚕一生只吃桑叶,到老时却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也被用来赞扬那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桐乡的祖祖辈辈,像蚕一样,脚踏实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蚕神女圣早成思,今年丝税抽征早。”一直为世人供奉的蚕花娘娘,相传是黄帝之妻——嫘祖。据说有一天,嫘祖口渴,到郊外一片青翠欲滴的野桑林里喝水。当她在取早晨的露水时,一个白花花的蚕茧从她头上方的一片桑叶上落了下来,掉入她的水碗之中。嫘祖一惊,待细看时,发现这是一枚自己从未见到过的轻巧的东西。她折下一段桑树枝,想把那掉进水碗的东西挑上来仔细观察。没想到在挑捞时,树枝上挂出了蚕丝,而且连绵不断,愈抽愈长。后来,嫘祖将那蚕丝用来纺线织衣,制成了飘逸的丝绸,并开始驯育野蚕,让更多人能穿上这柔软丝滑的丝绸。
每年,蚕茧丰收之后,桐乡可热闹了。农家妇女们将蚕茧浸在热汤盆中,把丝绕在丝筐上。她们的手指飞快地将丝缠在丝筐上,手臂在丝筐四周挥舞了一圈又一圈,将一个个小小的蚕茧,抽成一根又一根洁白的丝线,然后再剔去茧中黑乎乎的蚕蛹,将留在茧中的蚕留下来的壳一点点分离出来,最后制出白白的蚕丝被来。那一条条蚕丝被看似平常,却凝结了勤劳的妇女们的心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蚕桑、喜爱上蚕桑,蚕桑文化走出了江浙,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全世界。
走进蚕桑,你会领略到更多独特的美景,就像走进桐乡,你会喜欢上勤劳、朴实的桐乡人!
【走进高三作文1000字三篇】相关文章:
1.高三作文走进高三
2.走进高三作文
3.走进高三
4.走进高三作文范文
5.走进高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