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无痕,亦有痕。
忆水月,忆水月亭。
河两岸,有大片老宅。河西之街,名曰西北河,亦称米市街;河东之街,名曰东南河,亦称水月亭。
我就长在水月亭——这一如诗如画的水镇上。昔日的一切,迄今记忆犹新。
最忆水月亭的房子。
这儿的房子是上了年纪的,听说不少房子比镇上年过九旬的老寿星还要老。它们和蔼可亲,又不失庄重。老式的雕花木门窗,大门环,飞檐,天井,一样都不少。黑瓦缝里挤着许多的青草,仿佛老寿星的鹤发童颜。白墙上的石灰脱落了大半,上面爬了些青苔,如同穿破了的衣服上的补丁。门上被蚁啃出了许多小孔,本来门上九有雕花,现在多了几分自然的古朴。墙角填满了蜘蛛们为老宅量身定做的纱巾。这一间间的'老屋,究竟是老了。
最忆水月亭的芬芳。
清晨,河上的雾气飘到家门口,打开门,香味扑面而来,山茶的馥郁入牵牛花的清幽,配上百合的浓浓香气,还有墙角的蕨草,泥土里钻出的狗尾草,井边的青苔,篱笆上的紫薇花,院里的大香樟……总之,这儿挺有花园般的草园味儿。
最忆水月亭的水。
甘冽、清凉,泡上一壶龙井,嘿,好喝着呢!茶叶绽开得很快,但很竖着快沉下去了。记得桥下有一个茶馆,小时候,祖父常常带我去喝茶。河西的老船夫顶着一顶破毡帽,眯着眼,听着收音机里古老而婉转的越剧小曲;一旁的老渔夫一手托着茶壶,一手叩着桌板和着小调,情不自禁地摇着那光秃秃地脑门子。理发师傅呷着茶,和米店老板聊着镇上的新闻;臃肿的酱油铺老板挺着大肚皮,徐步走来,托着心爱的鸟笼,戏着笼里的八哥儿,茶馆的小伙计猫着腰,凑到他身边,弯着月牙似的小眼睛,必恭必敬地问道:“老板,要点啥?”
最忆水月亭的清晨。三四点钟,河西的菜市开始热闹起来了。附近的菜农挑着担子,或是踩着三轮,赶来贩菜。不久,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飘向高空。不多久,女人们开始洗衣服,没多大工夫,小小的竹竿上升起了“万花旗”。
最忆水月亭的人。
这儿的人,勤劳、团结、善良、可爱,是他们创造了这美丽的小镇。年轻的人走向水月亭外,把梦放在外面的花花世界;老人却习惯了这里,默默坚守;小孩子则把梦放在水月亭,因为我们爱这个好玩的地方。
我爱旅游,去过张家界,游过黄山,去过三亚,游过黄浦江两岸,但却游不出水月亭的感觉。即使如今它已面目全非,但我依旧时不时地想起或是来看一看。因为这是永远存在我心中的水月亭。
如今的水月亭不见了,永远的消失了。
水月无痕。
但水月亭的一切,是永远不会被水月亭的人忘记的,水月亭人的心中也都有如我这般的印象。
水月无痕,亦有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