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届的高考中语文作文都会占很大比重,也有不少人都担心自己的作文会不会跑题,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分析这篇作文题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阅读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权威分析】
考生可以由漫画联想到自己、他人,也可联想到某类群体,可以抽象为人类;分数可以能理解为学业成绩,也可以理解为工作业绩乃至团体、社会、国家的进步程度;人物脸上的唇印、掌印,看成亲吻、掌掴之外,还可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而成绩浮动与奖惩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能引发考生对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起点与程度、数量与质量等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一人因得满分受到表扬,另一人因不及格而受到批评,这是教育及至整个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并无特别之处;漫画的意趣来自比照,第二组漫画并非高分就表扬,低分就批评,而恰是相反。这样,寓意就出来了,人们总是以某一尺度去衡量评价,达到最高标准就获得高度肯定,达不到最低标准就会受到批评;人们往往又将这种标准固定下来,要求高分者恒高,低分者不断进步;这种僵化而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需要反思,正如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必须批判。
从两人不同遭遇看,其中一人分数由55分到61分,虽只有6分的进步,但由批评转为表扬,另一人分数由100降为98,却由表扬变为批评;低分者获得进步值得表扬,但满分者变为98分就进行批评,这就提供了另一思考角度,事物起始阶段都有发展空间,但到一定高度后,其提升空间越来越狭小。如何看待事物达到一度高度后的发展态势,并提供更好的发展可能,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写作的重点还可以放在如何辩证看待进步与退步上,而如果敢于突破,这个立意还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小小说。
100分和61分得到表扬,98分和55分受到批评,前者我们能够接受,因为达到了最高标准和最低要求,但98分就受批评毫无道理,机械地拿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事物是不应该的。所谓起点低则进步快,高水平则求稳定,所有发展到高水平的事物,都该被容许在合理区间内浮动,而这个角度将带来更深的立意。
“读图”难度增加 联系社会生活
■倪宁馥(泉州一中高级教师,泉州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漫画作文不是高考作文常考的类型。作为材料作文的一类,审读材料(即“画面”)并据此立意,是关键的一步。
本幅漫画的内容清晰,容易把握:甲同学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父母的亲吻,第二次考了98分则挨了耳光;乙同学第一次考了55分被扇了嘴巴,第二次考了61分则得到亲吻。这样的画面,并不鲜见,符合考生特别是家长的生活实际,反映了当下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如何面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问题。
诚然,重视分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此“唯分数论”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应试教育“高烧不退”的大背景下,诸多家长迷失家庭教育的主体方向,变相的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排名、考试分数等,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矛盾和问题。如何理性看待分数、进退,如何避免陷入“功利主义”误区,如何促使教育真正回归本原,都是此次作文值得讨论的问题,也是相对容易把握的方向。其他如“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建立合理的奖惩制”等,亦是较为准确的立意选项。而具体到谋篇布局,就多数同学选择的议论文体而言,可以先概述画面,再揭示寓意、明确主旨,然后联系社会生活,展开合乎情理的论述。
其实就本届考生而言,虽然今年的考题有些出乎意料,但其实并不陌生。今年的题目,相对以往常见的“文字”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相对重点准备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则因所谓“任务”的消失,降低了构思的难度。考生若能保持平稳、积极的心态,调用之前(尤其高一高二)训练的积累,相信不难应对。
【范文】
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相关推荐
【安徽高考作文解析及: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相关文章:
像树一样活高考作文08-14
高考作文:像烟花一样绽放10-07
像孩子一样生活初三作文05-22
像星星一样的孩子初二作文05-22
安徽省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点评05-22
像孩子一样简单作文500字10-04
像孩子一样生活初三优秀作文05-21
安徽高考作文10-01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像树一样活着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