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

2021-08-12 高考优秀作文

  凡事阴极而阳,阳极而阴;衰极而盛,盛极而衰。一个人聪明过分,也不是一件好事,就拿杨修和王熙凤来说,就是“聪明反聪明误”典型例子。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了一篇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满分作文,欢迎大家认真品读!

 

  【作文题目】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优秀作文】

  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

  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

  凡事阴极而阳,阳极而阴;衰极而盛,盛极而衰。一个人聪明过分,也不是一件好事,就拿杨修和王熙凤来说,就是“聪明反聪明误”典型例子。

  要说杨修之死得冤,首先得来看看《三国演义》中杨修的聪明:

  其一、一天,人们为曹操新修了一个花园,曹操观赏一番后,于是在花园的门上提一“活”字,左右都不解其意,而杨修说“门内添一活字,为阔,这是丞相嫌门太阔了,应该拆去这道门。”后曹操知道此事,虽脸上喜欢,心中却很忌恨。

  其二、曹操征汉中,带上杨修。正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曹操夜颁号令“鸡肋”,杨修便叫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问及此事,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于是军中无不准备行装,曹操听闻此事,大怒,立刻命人将他推出斩首示众。

  杨修的聪明,在于很能揣摩主公的心思,但有才却被杀,正是被聪明所误。曹操手下谋士林立,将才云集,像程昱、郭嘉等人其贤能并不比杨修差,但他们都能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把自己的聪明藏在心里,显得老实,实则是大智若愚。

  《红楼梦》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正是说的王熙凤。应该说,她上得贾母、王夫人的欣赏,下得小辈及仆人的尊敬。“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王熙凤这样一个精明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换来的是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最后自己也凄惨地死去。这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广施恩泽。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竭力,却落得人缘好,儿子的功成名就,处处显得老实,实则是“难得糊涂”的大聪明。

  其实说到底,杨修、王熙凤都是不是真正的聪明者。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和做起事情来都像“糊涂”一样,不计较暂时的得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不看重眼前短暂的目标。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长远的目标,可以忍受一切的孤独和寂寞。

  苏轼给儿子取名为苏钝,即是希望他儿子看上去,不是那种太聪明的人。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11-05

2016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老实而聪明04-02

孰对孰错_550字01-21

生命与欲望孰轻孰重作文07-06

2015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老实而聪明08-19

2015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老实与聪明09-05

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若老实与聪明兼具08-19

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老实也是一种聪明04-01

四川高考满分写人作文精选:老实而聪明的父亲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