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什么是成功的教育”的反思优秀议论文

2022-01-26 反思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真值得我们反思在美国生活多年,我很有兴趣观察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异,尤其自己身为家长,又从事少儿工作,更有机会搜集有关子女教育的众多故事。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华人家庭有两个儿子。老大从小本份老诚,但天资平平,学习成绩一般,家长投资培养其才艺也不见大气色,使爹妈失望。而小儿子却聪明过人,灵气十足,不仅在校成绩一贯优秀,才艺方面也颇具天赋,音乐、下棋、美术等等,学什么就会什么。

  可想而知,这小儿子为父母争了光彩,也是亲友们夸奖羡慕的对象。家长便放弃不争气的大儿子,投资时间金钱来重点栽培小儿子。为他选送好学校,课外也花重金带他到处拜师学艺。

  高期待高压力下的老小,很羡慕哥哥的清闲自在,但他还算听话,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各方面出色的好学生,又进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学,家长更为之自豪无比。然而,从哈佛毕业之后,老小却什么事都不想做。他告诉父母:“我已向你们交了差,你们有了个哈佛毕业的儿子,够有面子了。但我从小就在高压力下生活,如今已经筋疲力尽,该是我放松一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了!”这个哈佛“避业生”多年闲荡而无所事事。

  而那个不起眼的老大,家长以往没有为他施加过多压力,反而使他有空间时间参与轻松多元的课外活动。他没有像弟弟那样被父母迫使着奔忙于上课外技艺班,却当了多年童子军,有机会在主流少儿组织中接触更广泛的项目,获得综合知识技能,找到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而且培养了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懂得要靠自己努力取得成绩。他读的虽是极普通的州立大学,却有机会展示和锻炼领袖能力。大学毕业后他不好高骛远,勤恳工作从普通岗位作起,表现非常出色,后来又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这家父母是提起大儿子就骄傲,提起小儿子就叹气。回想当年截然相反的情景,难道是家长看走了眼?选错了培养重点?还是教育方式有问题?或是社会环境改变了孩子们?

  这类望子成龙,龙却不甚争气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亚裔中的比例更高些,或许因为亚裔家长望子成龙之心甚于其他族裔。正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栽花插柳都得根据季节环境和品种特性,不适时宜地瞎种或揠苗助长,难免适得其反。

  迄今,海外华人社区对高压力高期待带来的不良培养后果依然认识不足。华人们常津津乐道亚裔孩子们在学校出类拔萃,名牌高校内亚裔学生比例远高于亚裔人口百分比。若再继续跟踪,从名校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干得不错的亚裔虽也不少,但多是从事一般技术工作,进入高级管理阶层和某些具社会影响性职业的亚裔却极少,低于亚裔人口百分比。与美国其他族裔相比,亚裔显得早期超前,后劲不足。原因何在?这并不能全怪种族歧视,而应从亚裔的培养方式与奋斗目标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应该承认,即便是在美国长大的亚裔,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领袖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创造性等)仍有缺陷。而造成此缺点的原因,多半与家长仍追崇东方教子观念,片面追求学业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有关。这是在亚裔尤其华人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教育误区,即家长总想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培养塑造孩子,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追求,甚至阻止孩子参与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外活动,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剥夺孩子童年快乐为代价,换来的往往是培养出心智不够健全的畸形人才。这种方式更与西方的教育观念格格不入。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是美国学校和校外少儿组织从小教导孩子的准则。

  而不少成年后来美的华人家长,自己没在美国接受过初等中等教育,往往不明白这种理念,还按中国传统方式来管教孩子,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期待去制定未来志愿,这必然引起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的反感,他们早晚会对此进行反抗。有的孩子中学时期就有主见敢与家长对抗,也有的孩子屈于家长的压力多忍几年。像此例中的小儿子就忍到了大学毕业。实际上,忍的时间越长,对孩子们的伤害越大。有些孩子为了顺从家长而进了并不喜欢的大学(哪怕是名校),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哪怕是热门赚钱行业),后来又转校改行,或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反而浪费了时间、精力与金钱,欲速则不达!还有人因长期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发生精神病变甚至轻生,更是悲剧。但即便在悲剧发生之后,华人家长和全社区也常是就事论事,很少追根寻源去发掘隐藏在我们族裔文化中的造祸原因。

  通过这两兄弟的典型例子,华人家长们起码可以从几方面检点一下自己的作为,对比一下中美、东西教育理念的差别。

  你为孩子提供平等机会了吗?

  虽然家长们会疼爱所有的子女,但因为孩子们的个性特点不同,家长往往得用不同的方式来分别对付之。问题是,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化,出发点和机会却应该公正平等,也就是说不能“偏向”。传统的中国家长有重男轻女的习惯,对儿子的学识和本领期待更高,提供的机会更多。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点通常已不为广大家长效法了。但家长们却可能比较喜欢和重视聪明能干的孩子,尤其是所谓“神童”,而忽视了表现平庸或有缺陷的孩子。此例中的家长就是没有为两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在两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了不平衡的阴影。不过对老大成了一种正面激励,而对老小却产生反面消极作用。由于家长教育方式的失误,其苦心并没得到预期的结果。

  如果家中是独生子女,同样会有不平等现象,因为孩子会与其他同学朋友相比。有时家长一相情愿让孩子学这补那,孩子们反而不领情,认为被剥夺了像其他孩子那样的童年欢乐和自由选择。

  如果孩子有生理缺陷或行为问题,不但不能放弃他们,反而应该付出更多心血关怀培养,仍然要为他们创造与正常和天资儿童相同的机会。此类孩子长大后成为出色人才的例子并不少,都与家长和社会的长期关注分不开。家长们应记住,在培养孩子时,应该“有教无类”!

  你了解孩子的潜能与兴趣吗?

  这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其实都有能力和才干,只是表现的早晚与方式不同。而家长却过早下结论,而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以合适的方式开发他们的潜能。

  早期教育理论主张重视0到3岁幼儿的智力开发,这实际上是要通过亲子交流,发现孩子的性格特征和潜在能力,而并不是要教这么小的孩子学认字或弹琴等专门技能。然而,不少华人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有何天份或爱好,还误以为培养孩子学习技艺越早越好,送年幼孩子去上各类课外班,其实这反会“揠苗助长”。因为幼儿学习是以兴趣为主导的,如果孩子本来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愿意模仿弹琴或跳舞,不妨让他们自由发挥一阵。过早让幼儿上课,他们很可能会受不了枯燥而使兴趣消亡,就更别提学出成就了。即便是年龄稍长的孩子,如果没对准他们的特长兴趣去培养,也会枉费时间金钱。我听不少华人朋友说,让孩子学那几年钢琴真是大大地浪费。但每年仍然有许多华人孩子在家长督促下前仆后继地加入学钢琴的大军。

  怎么才能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呢?家长除了多关心和观察孩子之外,还应在学业之外多创造些允许他们演练和展示各类才能的机会。每个家长都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带孩子做所有文武活动,这就需借助社会少儿团体的资源。不少华人家长认为美国的课外少儿组织往往玩多于教,学不到实际知识,宁可让孩子参加课业补习班。其实,为孩子创造多元化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各类活动,正是美国提倡的一种培养全面素质的途径。看起来,美国课外少儿组织是今朝玩体育明日搞艺术后天办露营,每样只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孩子们却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项目,从中发现自己是擅长体育还是热爱艺术。见多识广的“万金油”也是很有用的啊!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如果真正喜欢什么,会主动提出要去学,只要孩子的要求是健康正当的,家长当然应全力支持。家长还要创造民主环境,孩子才敢于说出自己的喜好和要求。虽然孩子的兴趣时常会转移,家长也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学什么,而应以支持鼓励的态度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时正面引导孩子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并坚持不懈取得成就。

  你是否爱标榜炫耀孩子的成就?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家长的一个“陋习”。在“望子成龙”、“耀祖光宗”等传统意识指导下,华人们也爱把孩子的优劣,作为衡量家长是否称职的要素。然而,美国的教育主张以个人为重,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实现家长的期待。

  华人社会中的爱攀比、讲面子、父以子贵等风气,在海外依旧浓厚。这种攀比炫耀,不仅造成家长之间对孩子期待值的“军备竞赛”,更为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健康的阴影。对此不在乎的孩子还好,如果孩子受家庭文化影响较深也养成爱攀比习性的话,他们长大后怎能适应西方的主流文化?在美国学校中,学生若斤斤计较考分、名次、获奖等等,是很招别人反感的。有这种习惯的人,走上社会也会遭到孤立。

  当家长们宣扬孩子得了什么嘉奖或名次,考上什么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之时,孩子们却在指责爹妈此举的无聊。此例子中的小儿子,恐怕就是对家长曾拿其当作炫耀资本的行为感到厌恶透顶,才作出逆反之举。

  人都要学会正确对待功名和挫折,家长们首先得以身作则,孩子们才能在正确影响下健康成长。不然,会一代一代重蹈覆辙。不少华人恐怕还记得自己童年时对家长严厉管教的逆反情绪,可如今为人父母却又不自觉效法,真是苦了孩子们。

  盼望自家出“天才”或“神童”并以此为荣,不是健康的教子观。称职家长最应该为子女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尤其是亲情、快乐等感情需要。

  什么是成功的标准?

  此例中的家长的另外一个失误,是未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天才”,什么叫“成功”。“天才”是人已经具有的内质,小儿子当年具有天份,长大后这些才能并不会消失,只是看他想不想、会不会将这些才能发挥出来。就像当初家长不该小看大儿子一样,现在也没有必要为小儿子叹气。不妨表示,两个儿子都在过他们所选择的生活。像这家小儿子这类青年,仍然是大有潜力的人才。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家长更应该给他们自由空间和充份信任,让他们去选择事业与人生。

  小时候的“神童”长大成为平庸之人的例子中外皆有,追其原因,都是由于教育不当,拔苗助长。美国也曾有十一二岁就进大学的神童,但在缺少同龄人的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适合其年龄的正常关注,心理、感情成长得不健全,对一些需要较丰富知识和经历才可理解的课程难以消化,有的后来成了一事无成的牺牲品;有的不得不长大几岁后重新读大学,反而耽误了时光;还有的虽然学业上有所造诣,社交等综合技能却极度欠缺,丧失了正常的人生。目前,明智的美国家长和学生们本人,都懂得人生不可速成,不愿意选择提早毕业或跳级,而希望充份享受该属于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或小学、中学、大学时光。

  中国一度兴盛大学办神童班,总体来讲也不算成功,近年这股热已经减退,大学的神童班逐年减少。但一些华人家长仍期待自己家里能出个把“神童”,那些介绍如何培养“哈佛女孩”、“耶鲁男孩”、甚至百多年前某外国人培养孩子成为“天才”的早已过时的理论,才能有那么大的热销市场。

  东西方对“成功”认识也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往往以“名”、“利”、“权”、“地位”等来衡量成功与否,好象进名校赚钱多职位好名气大就是成功了,成为所谓“人上人”更被奉为成功的偶像,而忽视了人们真正的喜好及人生的快乐。此例中的家长,就是把进名校当作成功的标准人生的目标,所以小儿子在达到此要求后,就以“大功告成”来回应家长。其实,上好中学名大学,只不过是人生中学习知识的一种过程,将其当作奋斗目标是本末倒置,用其衡量成功与否也不对头。

  美国人大多不像老中这样在乎名校招牌和职业地位,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作其喜欢的事,过其向往的生活,无论贫富贵贱,都是成功的人生。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人更不会认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也崇尚吃苦耐劳个人奋斗,目的是改变自己挑战人生。如果说培养孩子的目的是期望他们将来成为凌驾别人头上的“人上人”,准会被认为心态不端。如今的新一代定义成功和人生的标准,又与前辈不同。因此家长们若以老辈的中国式标准来定义成功,会有背于西方主流文化,更会被新一代所嘲笑。

  可以说,具有天才素质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功。而所谓的成功者,更不一定都是天才。那些流传世上的论述“培养天才”、“成功之道”之类的书籍,其实都是不切实际之谈,因为根本不可能按照一种蓝本把所有人都克隆成“天才”或推向“成功”。身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应该从眼下作起,根据孩子们的特点,为他们创造充份发挥自我潜能的环境,不错过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向成功。

  • 相关推荐

【对“什么是成功的教育”的反思优秀议论文】相关文章:

优秀与成功议论文10-16

成功与失败优秀议论文08-12

成功是什么议论文400字09-10

议论文什么是优质教育12-14

优秀议论文之成功与正气03-01

成功在于坚持优秀议论文09-29

优秀议论文:自信让你成功08-27

成功是什么优秀作文09-15

什么是成功英语优秀作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