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笔记

2023-04-28 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读书笔记1

  我今天读了《爱的教育》的第一则小故事《开学第一天》。在这篇日记中,主人公恩里科遇到了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他感到学校太狭窄,让人憋得慌。我刚新学期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老师,其中我不太喜欢的是金老师。因为他很偏心男生,那一次我们几个女生聚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既然生活币能换作业,为什么不能换老师呢?”“是呀,女生肯定全票通过,反正女生比男生多。我个人就有几十个呢!”所以金老师我不太喜欢。

教育读书笔记2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仅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教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爱能够使浪子回头,爱又能够激发人无穷的力量。是爱,使我们能欢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爱又是包容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欢乐。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相信,世界有了爱才会变得给加完美。

教育读书笔记3

  假期,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感觉很多。

  这本书是由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他以意大利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眼光和语气,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学校和家庭中发生的事情。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爱的旋律,人的心,扣人心弦,向我们展示一个温暖的世界。主角安利柯是一个乐观、善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好青年。父母、姐姐、老师、同学都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教他如何做人,安利柯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书中的故事有些凄美有些欢乐,让我仿佛融入其中。

  看完之后,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我应该热爱生活、劳动、祖国、他人和弱者。看完之后,我对爱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爱有很多种,包括对祖国的爱、善良的母爱、宽广的父爱、对同学的`爱、对学习的爱、对弱者的爱、对物品的爱。我们也应该有一颗纯洁、善良、充满爱的心。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恩抚养我的父母,感恩给我知识的老师,感恩帮助过我的同学。

  《爱的教育》就像一首美丽的音乐,一杯清水冲洗我的心,一顿美味的精神盛宴……

  相信每个人都会奉献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教育读书笔记4

  学习了王老师主讲的《中庸》的教育思想,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不素隐、不行怪。尤其我们学习传播传统文化的人,三五年的学习,都还只能说是入门阶段,千万不要素隐行怪,为了名利,去搞些稀奇古怪或者是华众取宠的事。要真正地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帮助学生老老实实力行好《弟子规》,每件事都认认真真去落实,而各种各样的花样表演,做形式,都是要尽力避免的。我们做传统文化,就特别容易流于形式,特别喜欢做面子工程,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孩子们的德行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反而还长养了浮华,都是极不可取的。真正的传统文化是体现在孩子们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彰显着孩子们的德行,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吸引别人的眼球,不是搞一些大型的活动去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让孩子们的良好行为感染着每一个家长,让家长们发自内心地点赞,称扬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知不觉地跟着学习,不断地修身,给周围的邻居作出榜样,为社会称道并传扬,这就达到了“化民成俗”,这才是真正地做传统文化。

  第二、遵道而行,不忘初心。我们任何一个做传统文化的都会面临这样的考验。一开始参加培训以后,内心里充满了感动、激动,满腔热血,要利国利民,准备回到单位大干一场。可是真正行动起来,真的千难万难,因为不是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们会听到各种声音,不理解、不认可、嘲笑、指责、非难,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自身的根基还不是很牢固,我们的内心里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力,很多人都会在一年两后就打退堂鼓,真正能勇猛精进,坚持到底的只在少数。这种退心的想法,我自己都有过若干回,但是,只要抱着对自己不放弃的态度,一直坚持努力修学,一遇到问题,就潜心学习,就能把自己定在道中,不会轻易退转。其实越学就会越坚定,越学就会越觉得以前所遇到的困难其实不是困难,完完全全就是帮助我们历事炼心专设的一个情境而已。这样子,我们对任何境况都会充满感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恨。的确任劳容易任怨难,如果不能任怨,就肯定会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的。

  第三、立大志,行小事。“君子之道,费而隐。”再高深的境界,也要从小处修炼。我们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往往学习上很精勤,每天在功课上花很多时间,却没有时间去处理一些繁琐的小事情,也许他认为小事情没有那么重要,还是学习传统文化,搞清楚生命的.意义比较重要。可是,我们所学的东西其实样样都需要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证得,不然那都只是知识,而算不上学问。比如,一心学习《中庸》之时,母亲打电话来了,跟你说家里发生极其细小的事情,你会不会生烦恼?会不会不耐烦地打断她?如果你这么做,你就已经不孝了,你根本就不具备学习中庸之道的前提。另外,对待学生也是,有时处理一个学生的思想问题,会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半天,甚至一天就耗进去了,我一开始就会内心里很焦急,生烦恼心。后来才发现,自己每处理完一件事情,就会增长一些智慧,而且每一次沟通,都是自己临阵磨枪的好机会。一是考验自己的耐心,二是考验自己的慈悲心,三是考验自己的智慧。所以再小的事情都不是小事,小事情中蕴含有大道理,舍不得弯下腰来,从小事入手,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也不可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境界,哪怕是从书本中学到一些知识,也只是学个皮毛,反而滋长傲慢之心。而那么越是道行深的人,反而行在低处,所以高人不露相,就是这样的道理。

教育读书笔记5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是什么?爱是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对祖国的爱,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的教育》,我还没读完,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爱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爱的教育》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爱的教育》书中描写了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育读书笔记6

  暑假期间我读了《陶行知名篇》这个书感触很深陶行知提出的教育学生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一只要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要做那种虚假的不切实际的人。不希望学生进入学校就好象进入了一个舞台把自己伪造成一个老师喜欢的孩子。没有错误没有缺点就好象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只会背台词不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出来思想束缚没有创造性怎能为人类造福呢

  陶行知说教育生活即"做合一"也就是说教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知行合一"。的确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可是如今孩子个个是家里的宠子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家长误认为只要我的孩子一心读好圣贤书就什么都强。比如我班一年级学生放学后要求值日生留下来扫地就有年轻家长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在学校来只读书识字接受知识才是教育让他的孩子放学后扫地就想不通了。

  因此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家务活理书包理自己的房间一切生活都有家长代替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逐渐养成了懒的习惯失去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劳动观念单薄助人为乐的思想缺乏。如我女儿原先单位的同事他们去西藏旅游他姓韩在旅途中大包小包全是父亲一个人背18岁的儿子两手空空不知道帮父亲分担一下更不知道帮助别人。后来是他老爸叫了他快帮叶阿姨拎一包才知道去帮助别人。

  你说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存在问题 还有的孩子只会读书不会做事如去年我和同学聚会我的同学讲到了他的朋友有个儿子就喜欢读书大学毕业了让他参加工作他说:"工作太怕了我还是继续读研究生吧!"家长问他为什么 儿子回答:"怎么与别人说话交流这个人际工作太难了还是读书好读书只有我一个人。"那不就成了书呆子了吗 读了不用不就等于废品吗还有一位土木系毕业的研究生在某设计院工作有一天他的.朋友想请教他有关房子设计方面的问题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 他说:"这方面我不太清楚。"那朋友说:"这样吧!你帮我问问你们设计院的同事。"他苦笑一声说:"不瞒你说我们设计院的同事名字我一个也叫不出来从不和他们来往我就搞我的一块设计图。"

  是不是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教学做合一"这是非常正确的教育理念。他早年在1927在晓庄师范宴会上指出的。他是培养造就人的主要实施。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都要以教学做合一为理念努力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教育读书笔记7

  《玫瑰与教育》作者是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写的。

  我最喜欢《心中盛满阳光》,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地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赏到好的风光。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因此,面对教育在有些让人不满的现象,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退去浮华留下平实。让我们踏实前进,留下深深的足迹。

  读了窦老师的'书,我感觉到了她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她的这种快乐溢于言表,并深深感染着我。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上堂课不难,通过磨练上堂好课也不是很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是快乐的。窦桂梅老师的快乐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是一种缘于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真诚的爱的快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时,厌烦的情绪总会爬上心头,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读《玫瑰与教育》感慨颇多。感慨自己还需要多下功夫,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想我们也都应该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做教育之园中的玫瑰,把自己的正能量散发给学生。

教育读书笔记8

  《爱的教育》这本书在很久以前就出现在我的书海之中,却从来没有得以阅读。直到五年级的现在,我才将这本书读书。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在爱的陪伴下成长。就像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了许多正直、善良的人,也遇见了许多邪恶、狠心的人。

  我记得小时候,在我第一次乘火车时,看到了工作人员正在一颗一颗的将铁轨上石头放到一边,我的心里忽然之间升起了一种痛恨的情绪,因为我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小朋友把石头放在铁轨之上,导致火车脱轨。我又转念一想,这种行为难道不是在口口声声的'向我们诉说做人的道理吗?如果再不吸取教训,这世间又会出现多少人间惨剧呢!

  这本书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它不仅是一本名著,还是一位谁都需要的人生老师。

教育读书笔记9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里,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同学们心中很有威信,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弱小;有聪明懂事的德罗西,虽然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家庭也很富有,但他却从不因此而骄傲;有勤奋好学的斯代地,他不善言辞,却有着非凡的毅力;还有坚强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无理打骂,却从未失去孝心,最终用优异的成绩换来了爸爸的懊悔……我看完这本书后,有很多感想,让我明白了团结友爱、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是非分明这些优秀的品德。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是可莱谛,因为可莱谛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把柴搬到货车上,然后回到家把咖啡烧上,坐在椅子上写作业,咖啡烧开以后,可莱谛把咖啡端给生病的妈妈,还替妈妈盖好被子。可莱谛让我很感动,他是一个既勤劳又刻苦学习,还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既勤劳又刻苦学习,还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教育读书笔记10

  教师是平凡的,但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地奉献和无私的牺牲。教师的职业崇高而神圣。在我们的心中,教师应当是:

  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

  一个充满爱心,理解学生的教师

  一个勤于学习,充实自我的教师

  一个关注命运,注重素质教育的教师

  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在这本书当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几年了,这个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同时。我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但是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刚踏入小学讲台,我承担了四年级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那时的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当初的热情减少了很多,而且还抱怨这,抱怨那,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怨天尤人,这种心情有时也影响自己的教学。李老师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可是,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李老师又提供了方法: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如何能不高兴呢?

  在教学当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错事”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岂不知“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多么单纯的孩子,多么可爱的孩子。平时我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但读了这段话,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我的这种师爱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发出的。都说人没当母亲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亲的心境。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母亲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

  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我一定能不断进步,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教育读书笔记11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晓畅明白,朴实自然,没有精英意识,即使现在阅读也有极强亲近感,很符合他倡导的白话文应该是“活”的文字。

  书中涉猎的领域和年代跨度很大,从“五四”时期到五十年代,几乎收录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各种演讲内容,让我们看到胡先生历经学者到官员(驻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长等不同角色转化中为人,治学的态度,可以充分体现他毕生倡言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为人之道。

  对书中感触颇深的是一篇对“五四”事件的回顾演讲稿,具体而详尽的过程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一方面,他承认“经过了这次轰动全国青年的大x,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另一方面,他坚持说,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他明确表达了:对抗争x的同情和对运动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为独立知识分子,一贯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宁鸣而生”。

  另一篇极具特色的演讲稿是关于x禅宗的发展史,从x哲学史的角度系统讲述了佛教在x成长发展的过程。胡先生关于禅宗发展史的研究考证翔实,表述客观风趣。胡先生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从学问的视野进入。胡先生的禅宗研究源于他编著的《x哲学史大纲》,到他离世只完成《x哲学史大纲》上卷,禅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弥补。胡先生对禅宗史下过很多功夫,颇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础上专门为影响很大,成为一代宗师却不识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会和尚传》;晚年,又花很多时间去考证《虚云和尚年谱》。虽然禅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学一隅,但严谨的态度足以描述x佛教发展的历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发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与他的一翻论战。胡先生对于禅宗史的研究体现了他在治学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会感受到x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用独立、理性、责任、正见、负责的言论来发表个人思考的行为特点。

  如何深入的探寻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来“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我们需要一生探寻的问题。

教育读书笔记12

  翻开书,首先看到了作者冯恩洪的简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等称号,以及对于他的点评。其次看到目录,分为9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很吸引人。

  开始进入读书之旅,本以为又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读了前言之后发现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应该说这是一部触动心灵的书——喜欢!

  读这本书时,总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感觉这块儿说得挺好,那块儿写得也很有道理,总想把这些内容都记下来,但是又记不住,所以就潜意识地多翻几遍。在主题1中提到: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讲了三方面:第一方面,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其中提到根据学生的差异应该发展和培养哪些能力,又谈到教育的功能是把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想到学生是有区别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对待呢,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二方面,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文中提到“和谐”,包括“倾听才能和谐,合适才能和谐,选择才能和谐,享受才能和谐。”第三方面,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人都是有潜能的,而且潜能无限。那么什么是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根据学生实际以及我们现有的条件让学生释放最大的潜能呢?如何让学生的潜在能量在我们的课堂里充分燃烧呢?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在做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冯恩洪校长是这样说的。这也是值得我深思的。

  在课堂上我们充分释放学生潜能,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如书中说的:教师不要讲学生已经会的东西,也不要讲学生听后依然不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方能使课堂从低效走进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备课时下功夫,其中备学生是不可少的环节。

  看了这本书感觉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教育读书笔记13

  《爱的教育》,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心中便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感觉身边充满了温暖,大家都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书中的那些同学们,让我感到他们是那么可爱,可敬,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多么温暖。真高兴我能认识你们,虽然只是在书中。真想跟你们交朋友,和你们畅谈。

  亲爱的罗贝蒂,你真了不起,不愧是一名军人的儿子,我为你叫好,为你感到自豪。虽然你为了救那名即将要被碾于车轮下的学生而失去了自己的脚,因此而不得不拄着拐杖走路。但就是你,挽回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你,是伟大的!

  英勇的伦巴第小哨兵,你真是好样的。你能像猫一样敏捷,你的头发像金子一样闪光,而你那英勇无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畏。

  坚强的马尔科,你真棒。只有十三岁的你为了寻找日夜思念的母亲,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美洲,在大海上漂泊了27天,历尽千辛万苦,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日日夜夜。钱被偷,流落街头,脚上磨出了泡,你没有停下脚步;他人的折磨和欺辱没有让你停下,寒冷、饥饿、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没有让你停下寻找母亲的脚步。这是怎样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啊。这种意志让你一路追寻着母亲走过的足迹。你经历的痛苦、失望和恐怖也都被都被你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一次次地重新燃起走下去的希望。正是这种意志让你最终找到了千思万想的母亲。

  这本书里的小主人公们都是那么令人敬佩,他们善良、勇敢、坚强、热情,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挚的爱国情感让我久久回味。

【教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育读书笔记02-01

教育读书笔记09-24

《教育之旅——教育的承诺》读书笔记02-10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09-30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09-30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10-02

优秀的教育读书笔记10-02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09-02

精选《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