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2022-07-09 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篇1

  《我们内心的冲突》的作者是卡伦·霍尼,一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童年时期父亲对霍尼的贬低与嘲讽、母亲偏爱哥哥与对她的冷落,让霍尼的童年生活颇不快乐,但也为她日后踏入心理学的领域埋下了种子。

  霍尼认为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会不得不在各种背道而驰的愿望之间做出决定:比如,我们既想独处,又想有朋友相伴;既想学医,又想学音乐;既想自由创业,又想拥有稳定的工作;既想赞同别人,又想反对别人。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然而,很多人选择忽略这些冲突的存在,随波逐流,任由事情摆布,享受着这种内心的“平静感”。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和了解自己内心的冲突,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打破虚假的平静。正如书中所说,若想认识冲突并做出选择,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时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是真心想要独处,还是只是为了逃避社交?

  第二、发展自己的整套价值观。从别人那里接受到的信念始终无法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也很难以这些信念为基础来作出选择。当出现新的占据主流的信念时,又很容易不假思索地将旧的信念抛弃。往往复复之中,就会始终无法理解内心的冲突因何而起,也就无法认识冲突。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有意愿和能力做出选择并且承担责任。

  就如书中所言:虚假的平静其根源在于内心的迟钝,根本不值得羡慕,而且还必定会使我们虚弱无力,一遇到风吹草动就缴械投降,所以,有意地去体验冲突也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篇2

  我读了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妮的代表作《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的文字温暖又充满力量,简洁生动,即使是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也能轻易的读懂她的著作。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我们内心的冲突》指出,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很多内心冲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我们常常困惑于自己为什么如此自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些冲突,人们常常虚构出自己的理想形象,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将责任推给他人。与此同时,不同性格的人还会发展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防御机制。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卡伦霍妮指出了三种不同的防御机制:顺从型的人亲近他人,对抗性的人抗拒他人,疏离型的人疏远他人。但问题是,这些防御机制并没有消除冲突,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焦虑和绝望,让我们无法真诚的投入到任何关系或工作中,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看起来情况非常不乐观,但是作者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同样给出了解决之道。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在根本上解决内心冲突,消除由冲突带来的恐惧、焦虑和绝望等。虽然作者是站在心理治疗师的视角教导治疗师们该如何处理,然而对于个人来说,仍然有很多启发。比如在解决方法的第一个步骤中,作者提到要了解冲突造成的影响。

  我想,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冲突,以及我们自己说做的无意识努力,我们常常是觉察不到的。然而这些冲突却真真实实的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通过观察这些影响,能够让我们进一步觉察和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人往往比自己以为的更加迟钝。

  通过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我对自己更加了解了。我本身是顺从型人格,我也确实感觉到了因为自己的防御机制所带来的内心冲突,但是这些冲突是怎么产生的,要如何解决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这本书,帮助我了解我自己。

  当然,学习心理学,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别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正如我们生活在人群的包围中一样,我们不可能没有对人的探究欲,不管这个欲望是向内探究自己,还是向外探究他人。但是读书的过程切忌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将书中的概念和现象当做壳子套在任何人头上。毕竟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他人,都是鲜活而复杂的人,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性格的某一个片面。如果想了解人,我们需要不带任何预设,与真实的人去沟通和相处,如果带着书中的结论预设他人,无疑会让我们陷在一团迷雾中,永远看不清楚。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篇3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说得不错,既然不顺心,还不如去放飞自己。

  读过《我们内心的冲突》,不难发现,书中提到的三种人格,无论是顺从型人格、对抗型人格还是疏离型人格,其本质都是在逃避,他们逃避着真实的生活,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人生在世不称意”。

  我们的内心,因为什么才会起冲突呢?我想大概是因为选择吧。每一天我们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做选择就难免会有冲突。这些会使你的内心不那么痛快,就像听到天使和魔鬼在你耳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你会因为正义而听从天使的建议,还是会为了利益而陷进魔鬼的诱惑?

  提到这个,让我不得不又想起性善论与性恶论,人之初,或许善恶都不是“本性”,构成一个人性格的因素有太多太多,我们每日的行为大部分取决于外在而非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就像在看医学课本那样,学到哪就感觉自己得了什么病,从而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症,但是读到最后不禁释然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一个综合体,就像炒一道菜,不同的人拿着相同的食材还是会做出不一样的味道,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多半勺盐或者早出锅一分钟的差别。书中提出了很多贴近生活的问题,我也因此陷入这种冲突中感觉无法认清自己,但是最后才发现,这些本来就不需要弄明白,是什么味道,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

  既然我以那句诗当了标题,不如就让我们继续用李白来举例子。众所周知,这位大仙是出了名的随心所欲,可他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疏离型人格。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盛大宴会,纵然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还是没有当场爆发,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体现了他顺从的一面。反之,他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勇敢,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畏,这里面包藏着他想要反抗的心。一个人的形象是立体的,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也会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的颓废,这并不矛盾,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就是这诸多矛盾的统一体。

  李白的诗句体现的是道家的处事风格,在道家那里,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道”,所以,无论是驯服的猫狗还是凶猛的野兽亦或是在无人之地绽放的花朵,它们都是“道”,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一个有着奇妙性格的活生生的人,但其中道理太过玄妙,那么现在我们还是来重点谈谈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

  儒家的思想有明显的积极入世的态度,而且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等级关系)处理社会内部问题,这明显的体现了卡伦霍妮理论中“顺从型人格”的特点——“亲近他人”的特点,当然,这种亲近是建立在等级观念和公序良俗的基础之上的:父慈子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亲近必然也是不平等的,对低等级人的“仁”也抱有一定“施舍”的味道。

  再说等级关系,等级关系实际上是强弱关系,取决于实力强弱,利益分配的多寡。而维持这种不平等关系的需要是控制和被控制。卡伦霍妮说顺从型人格需要一位“能够控制他,并满足他所以需要”的“伙伴”,而显然,儒家思想中不乏这些“伙伴”的身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孔子这里没有过分强调被控制和被压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思想的初期中,这些“伙伴”的作用并不明显,各阶层的人都要依正理,不过到了后期被某些政治投机分子的篡改下,变成无条件的服从和被控制,沦为政治工具,官方哲学。利用儒学的地位和教化作用,将一代代人塑造成顺从型人格。

  卡伦霍妮认为,顺从型的人,最重视的就是他和别人在情趣和爱好上的共同点,不在乎不同点。而在这方面,儒学似乎体现了对抗型人格的特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当然这种对抗型的比率不高,没有激烈的对抗,甚至最后还是落在共同点上,因为儒家还是强调友善待人,求同存异,同还是站在重要位置的。

  儒家的仁和中庸之道也十分体现卡伦霍妮关于顺从型人格的描述:“他建立的基础是仁慈、怜悯、爱、慷慨、大方和谦逊等”“他可能是为了和别人和谐相处,免得双方出现矛盾,所以做人一点都不张扬”因为“这些需求的核心,其实都是心中对于亲密关系和归属的渴求”超脱于社会规范的`束缚会使他感到不适,中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不过这条道路上也有着缺乏创新批判精神、“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问题。中庸之路走向极端,就成了不中庸的中庸。顺从型人格的对归属的渴望被过分放大会带来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虽然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可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影响,还是习惯顺从的,因为儒士是顺从型人格的典型代表,哪怕早早的就受到了新思想的感染。不过从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要感谢儒家思想的,它在客观上稳定了社会秩序,让生活中的“好人”更多了,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让我们在塑造理想形象的时候,不会有人塑造出杀人放火的恶魔形象。拿我自己来说,在与人意见不合的时候,我常常会选择屈从于大多数,不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尽管我每次都在为要不要说出来而作斗争。就像书里说的,脾气特别好的人也有过掐断别人脖子的念头,可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念头,它会好好的藏在心里,不会表达出来,所以从外界看,我还是一个接近于顺从型人格的人。中国人是有反抗意识的,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这才有了鲁迅笔下麻木无情的看客,可是,一旦这种反抗意识被激发出来,就会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在反抗恶势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哪一种人格不是一种逃避呢?亦或者说是一种压抑。我们因为害怕生活中即将也许会遇到的“恶意”,从而压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顺从、对抗或疏离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根据前面提到过的,不仅仅是顺从型,任何一种人格过分突出都会给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而这当然不是要让我们摆脱所有的内心冲突,去像庄子那样抱着葫芦去追求什么“绝对的精神自由”,而是要正视这些冲突,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想卡伦霍妮并不是想让我们完全想明白你喜欢的人是“真正喜欢”还是“应该喜欢”,而是希望所有人可以“找到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出选择是有风险的,我们也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理性,那么不如就让我们理直气壮的放出我们感性的一面,做自己内心的主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篇4

  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但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分析师。相信问题都是可以解决,抱着积极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去剖析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寻找这二者分别作为表象和本质的联系。要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不遗漏到这个联系中的无意识因素。这样也能练习用更全面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消极情绪的危害非常大。包括害怕,自卑,自己压抑,过于依赖他人,对于v外界的东西过于看重等等,消极情绪会形成习惯,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起来人愈加无力和麻木,既失去发现问题的敏锐力,也失去解决问题的动力,越来越虚假越来越会找借口越来越无力面对真实的困难,生活充满打击。作茧自缚又难以自拔,永生陷在失控的牢笼中。

  一定要对自己真诚。这样才能把消极的心理暴露出来。

  人生终究是处理两种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与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可以等同于自己向外界索取,关心,尊重等等。这是被动的,一个不幸运的人可能就是碰不到真爱等等,所以就不要对他人过于苛求,树立独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自己的关系可以等同于自己对世界给予,要结合自己的才能找到正确的给予道路,文中说想成为作家但又写不出文章结果陷入痛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积极扩大实践。弗洛伊德都是片面的,我们普通人就更片面了。我们的想法经历了实践获得反馈后才能检验合理性,经历过实践才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使认识更加完善,马克思再三强调过我就不赘述了。

  总之带着脑子多做实事,不要仅仅满足于大脑活动。第一比如享乐,很多享乐不过就是麻木,逃避现实和跟风,虚无罢了。因此一些人变成机器,loser和他人的复制品。第二比如痛苦,反复咀嚼痛苦然后迁怒他人或者责怪自己,不断的内耗后把自己变成虚弱无力的甩锅,自卑一族。第三纸上谈兵,思而不学没用,只学不做一样没用。理论永远是死的,理论终究是实践的辅助环节,理论只是提供片面待考证的思维方法。看书不实操等于没看,要对自己真诚,对目标真诚,不要流于形式。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篇5

  本书分析不同类型的神经症,说的很详细,具体。所有的神经症都源于内心深处无法调和的冲突,不管是基于外界价值观的压迫还是曾经的经历,人的三种基本需求:亲密,孤僻,对抗,在一个内心世界无法和谐共处,导致某种程度的某一倾向占据主导。而这种以某一倾向为主导的人格,总是不可避免的压抑其他两个方面的本能需求,内心无法统一。这些无法整合的冲突有人用理想化形象来加以掩饰,有人用盲点法来屏蔽自己。

  在社会运转的大齿轮中,人们的情感体验、道德感的极度麻木,导致人与自身的极度疏离,内心分裂。不仅将外界的人与人分隔成不同的类别,区别对待,还用“合理化”的推理来自欺。真实自己与理想化形象之间的差距必须通过推理来抹平。为防止人格分裂的危险,过度自制倾向之强,在常年累月之后转变成了对各种情绪的抑制,不论这些情绪是热情,性激情,自怜还是怒火。某部分现代人,连爱情,婚姻和性的欲望都消失了,这不过就是典型的神经症的表现吧。最具干扰性的怒火,需要投入更多力量来遏制,但人们忽视了自制的强迫性本质。如果自制由于任何原因不起作用了,他会被恐惧包裹,甚至是担心自己发疯的恐惧。“自以为是”也能派上用场,消除内在的怀疑,杜绝外来的影响。

  整本书非常专业,需要认真思考才能搞清楚逻辑关系,甚至一段话要重复读好几遍。如果身边有类似的情况的人,还需要代入思考,辩证分析。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篇6

  厌恶自己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不同于弗洛伊德对人心理治疗的悲观态度,卡伦·霍妮认为人完全有改变现状的能力,并在文章末尾提供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亲近他人,以他人为中心,完全忽视自己的感受,重视爱情与性交的作用,隐藏自己内心的敌意与报复欲望。因为隐藏敌意,又无法真正获得亲密关系,冲突一直存在。

  抗拒他人。以自己为中心,将错的通过外化作用投射给他人。强调意义与利益,极度追逐权力,以此获得安全感。

  疏远他人。对获得安全感已经绝望,待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化形象的世界里,不与他人接触,就不会破坏人格的一致性。

  疏远自己。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为了获取某些权力、地位、名望,伪装为另一种性格并获得了成功,如此他就会变得畏惧、讨厌他原本的人格,担心原人格会破坏他的生活。同理,当一个人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只要求你听话的家庭里,你的自由意志就会无情的被粉碎。同时,你的安全感来源也变成了由他人给予,变得极度渴望他人的赞赏、喜爱、肯定。

  在三种基本冲突中,我是在家庭里以抗拒他人为主,疏远他人为辅。在外面社会里,我又以亲近他人、疏远他人同时作用的倾向。神经症的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在被他人批评时,就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整个世界都暗淡无光。在遭到他人赞赏时,就感觉世界百花齐放,一时多少豪杰。那么,原因何在呢?

  畏惧自己,厌恶自己。

  在过去生活的岁月里,依靠这副面具获得了赞赏、荣誉、肯定,主观上生出了安全感。认为你的自己是完全无用的,害怕会丢失现在的一切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强迫性内驱力,患上神经症。

  你会体验到,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愿每人都能成为真实的自己。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