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

2022-11-30 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3000字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读书笔记 篇1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

  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这几行字,读了很多遍。第一眼读这字句,便不能忘记。过一段时间想起,阅,思,拂卷无言。

  再过一段时间想起,再阅,再思,再拂卷无言。如此反复。今又翻阅,感慨万千,却仍不能语尽。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可以理解为庄重,也可以理解为自重、自尊心、信心。

  威就是有威仪,有威信,有威风。没有自信就没有威信,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看现在的“重”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份量”,引申为“内涵”。也就是说,君子没有份量,没有内涵,没有能力和水平,也就威不起来。这个时候,说明他的学问也就不稳固、不牢固。

  忠信是多次涉及到的词汇。

  对上级、对人民态度忠心,言而有信。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信”是根本,因为失去“忠信”,仁爱之心亦不真实,“仁”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要“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有很多人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先生的讲解是: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我是颇为赞同的。以孔夫子的高贵人格,绝对不会如此势利眼,只和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他的“有教无类”便证明了他的一贯立场。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

  过是过失,“惮”就是“怕”。比如肆无忌惮(放肆而不忌讳和害怕)。

  下面一节,又是曾子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有两种解释。

  查询成语词典: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只有这样,民众的道德品性就归于仁厚,社会风气也就厚道了。我们的潜意识中一直是这样理解的。不过南怀谨先生有不同的解释,他说:

  “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

  ”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这种解释主要是把“学而”全篇作为一个整体文章来理解的,把每一个段落大意都和学问挂钩,所以才这样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仍然觉得比较费劲,有些牵强。

  ——见仁见智吧。

  反观自己:

  做人首先是要自信。如果没有自信,凡是悲观失望,对未来没有信心,说话就必然底气不足。哪里还能谈得上有威望和威信呢。要有自信,首先必须对掌控的事情充分了解其规律,做到成竹在胸。这个方面我很有感触。由于现在从事教育技术工作,这个领域又是更新换代特别快的,稍稍不注意加强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力不从心。

  而个人的力量又有限,所以要充分注意:发挥别人的作用,加强合作,用人所长。

  在用人的时候,对待周围的人,都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即使是自己不太同意他的某些做法,甚至在周围的评价都不太好的人,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无友不如己者,他们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对他人的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他们的优点要经常表扬和鼓励(现在不是时兴赏识教育么)。

  我有时候就有些不能容忍下属不能做好我认为应该干好的事情。觉得我这个外行都能干,你们是专业,为什么还干不好?有时候在公开场合说话就太冲,轻易就得罪人,让听众的心理受到打击。

  其实术业有专攻,我会的别人不一定要会,别人有很多会,甚至他们也认为“是人就会”的我也往往不会。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说:“读书人如果有志于真理,却又以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便不值得同他议理了。”

  每个人都有其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如果一个人追求了一辈子的真理,最终却搏了个恶衣恶食,由此可见此人并不足以为谋真理之君子。

  既然有志于道,必然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苦苦探索,并最终将探索的真理奉献于劳苦大众,这样的人能够成就其伟业,最起马也是丰衣足食。何以恶衣恶食呢?是谓志于真道者,必锦衣美食;修于伪道者,必将恶衣恶食也!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自己能够养活自己,有力气,丰华正茂,所以在同龄中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可到了40岁上下,便会愈加感觉到志与道与反之者之间的差别。

  早年风流酒色之人,到了人生的中后期又有几个不是苟颜残喘?因此,我们从生活中也不难悟出这个一个道理,即:四十岁以前有福不算福。这句话也能够更好地给孔子之方言以延伸。志于道,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多做贡献,从广义的社会角度准确地讲,无过即为贡献,且能丰衣足食,是谓谋求万日幸福生活之本也!

  上述是我对孔子这句的话的一部分理解,而另一部分也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我对此有异议。

  子曰:“志于道者,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的言行对中国人的影响几千年,自古以来众多读书人都是按照孔子之言以行之,本人愚见:孔子应该负中国彼此看不起之部分责任。何以谓之?君子应有广仁之心,四海播爱,一视同仁。即然人家有志于道,并修于道,最终落得恶衣恶食,其修于之道一定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耻恶衣恶食是人之常情,有谁不愿意过上美好的生活呢?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前提。作为君子不为其指明方向,而是未与议也,此举何以论为君子乎?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孔子的学问时要注意勤与思考,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拿来主义的思想千万要不得,否则,真道有可能会真得变作伪道。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国学,关注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习求禄位。孔子说:“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减少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

  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

  这则论语适用于仕途,《朱子家训》里就曾说过“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个人话多并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惹来杀身之祸。做学问,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来,这是很好的习惯,可是也并不表明这同样适用于官场。

  有了疑问,马上提出来,只会让你显得很无知,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

  在官场上,你需要一双慧眼,来辨别谁奸谁忠,找好自己效劳的对象,学会察言观色,同时也要量力而行,懂得“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的道理。

  凡事当谨慎再三,力求做过的事都不会后悔。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你就已经离踏上仕途不远了。

  论语读书笔记 篇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论语》中广为人知的一句,位于开篇首则。

  一直以来,在我所接受的解读中,都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之“乐”!在交通与信息并不发达的历史现实中,若有好友远道而来,的确是一件令人开心不已的事情。古代民风淳朴,朋友自远方来,主人想必也会像孟浩然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热情地准备好“鸡黍”,来一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甚或无妨隔着墙头或篱笆,邀请左邻右舍,过来一起小酌几杯。

  然而近来翻阅《论语》,却看到了一位学者的另外一种解读:“有朋自远方来”,表达的不是“乐”,而是“苦”。细思之下,竟觉自有道理!因为“有朋自远方来”,在孔子的一生中,更多的是一种盼而不得。

  春秋末期的社会,动荡变革,礼崩乐坏。周王室仅有虚名,诸侯国各自为政,虽然自晋、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开了弭兵大会之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少了,但各诸侯国内部,尤其是大国内部,权臣间或者强大氏族间的吞杀,却多了起来。孔子所在的鲁国,三大氏族(季氏、孟氏、仲氏)互相兼并的现象还不严重,但和鲁国公室的冲突日益激烈,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国和晋国,并死在晋国边邑,鲁哀公出亡在越国,后也死在越国。

  孔子出身普通,但志向高远,他想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然而在鲁国却一直没有机会参与政事。

  才华出众的孔子在51岁时才担任了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务,尽管政绩卓著,后受齐国离间,依然被鲁定公、季桓子疏远。

  孔子54岁那年,鲁国国君在春天举行祭天仪式,按惯例,祭祀用过的腊肉,国君要把它分给士人,让士人分享神祗享用的贡品。但是,那一年,担任重要职务的孔子却没有等到鲁国国君派人送来的腊肉!

  孔子明白自己的处境,在屈辱与留恋之中,他决定带着弟子到其他国家寻找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机会。他怀着热切的愿望奔走卫国、陈国、蔡国、宋国等,却不断遭遇猜忌、排挤,冷落,难堪,甚至多次有丧生之险,更有隐者的讽刺、嘲笑、劝慰。

  当思绪沉浸在孔子的人生经历中时,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高大而又风尘仆仆的老者的形象。54岁,已然不再年轻,却为了救世济民,改变社会,带领着众弟子,长途跋涉,奔走他乡。衣衫或褴褛,步履已蹒跚,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肩膀上落满灰尘,腿脚上沾满了泥浆,容颜黧黑憔悴,蓬乱的白发在风中飘荡。在一次次无处可去的狼狈与尴尬中,惟靠内心的信念迈起乏力的双腿在不同的国家进退徘徊。

  孔子的第一站便是卫国,卫灵公起先是以礼相待的,但不久便起传言,说孔子弟子众多,且都颇具才华,万一对卫国有所企图,卫国岂不是会有危险。卫灵公便派人监视孔子,后来卫国又发生了内乱,孔子不得已离开了卫国。孔子走得很匆忙,被一个卫国人嘲笑“如丧家之犬”!

  楚昭王派人邀请孔子,孔子途经蔡国时,师生一行被乱军围困,食物也被抢光,弟子们又饿又困,又有弟子病倒,后多亏子贡找到了楚国的军队,才从乱军围困中脱离险境。这便是陈蔡绝粮的故事。

  然而来到了楚国边境之后,孔子又一次遭遇了尴尬。楚昭王原欲重用孔子,并打算赏赐他七百里的封地,却遭受了楚国贵族令尹子西以与卫国贵族同样的理由反对,于是楚昭王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又很快病死了。依旧停留在楚国边境上等候消息的孔子,连楚国的国都都没有被迎进去,又一次进退两难,无路可走。孔子再次去往卫国的路上,遇见了在地里耕田的隐者长沮,桀溺。他们的一番讥讽与惋惜,让孔子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哲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然而怀才总不遇,壮志常难酬,孔子虽初心不改,但也难免人之常情。他的酸楚孤寂求知遇之心发乎情,达于言,也被弟子们记录在了《论语》之中。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圣人也会发牢骚,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问美玉是要放在柜子里藏起来还是找识货的商人卖掉?孔子说应该卖掉,并且说自己在等待识货者呢!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能把个人的学问修养道德,用于社会实践,造福社会,不是很快乐吗?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质和才华,才华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待识货者,让它大放异彩。

  子曰:“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位伟大而又有亲和力的思想家,把自己内心无法排遣的寞落苦闷,说给弟子子贡。“没有人知道我啊!不抱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天吧!”

  诸如此类的话语,孔子自然不止说了这三句。但这三句却足以显示出孔子现实的困境与精神的困惑无奈。

  在外奔走14年,年近古稀的孔子最终又回到鲁国,余生的精力则用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

  孔子热心救世,到处游说,但在当时的鲁国,在当时的诸侯,没有统治者愿意或能够走孔子的“礼乐”“仁爱”之路,其中有统治阶层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纵然有极少数小官,如仪封人之辈赞许孔子,但在二千多年以前,要对当时的政治实行较大改变,没有适当力量的凭借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孔子徒抱大志,感慨至死。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才高和寡的他曾热切痴情地盼望着自己能被他人理解、接纳、赏识、任用,但知音难遇,连一些隐居者,也站在一边热嘲冷讽。热衷于政事然而寂寞凄凉的孔子,晚年间虽多了一番淡然与超脱,但若真“有朋自远方来”,有志同道合、知他懂他、赏他励他的朋友远道而来,该是一件多么痛快与欣慰的事情!

  如果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轻轻地呢喃,以委婉的方式道出了孔子一生深潜积压在心头的期盼与盼而不得的苦闷、失落、辛酸与孤寂,那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则是最直接的千古之叹。

  十四年风尘仆仆、困顿偃蹇,现实引领着孔子,走上了一条“曲线”之路,自己实现不了的,就把学问思想、理想愿望播撒传扬开来。这或许也是孔子将拜师礼定为“束脩”的原因。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来拜师的人,他从来没有不教诲的。十条干肉,真的是一份很微薄的礼品。

  孔子带领着他的学生,整理传授古代文献,删《诗》授《书》,记《礼》《乐》,赞《易经》,作《春秋》,筑坛讲学,“诲人不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当社会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干起来,不用呢,我就藏起来。孔子在政治上无法实现“有朋自远方来”,却在学术教育方面吸引了众多的弟子。只可惜,这终不是孔子最看重的。

  汉代建立,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写《史记》,推崇赞誉孔子,这中间的几百年间,孔子及他的思想想必是寂寞的,然而有真学问有良好修养有仁爱礼乐思想的孔子,以自己的实力呼唤到了历史的回音,终于有朋自遥远的汉代而来,将他的思想推崇到统治天下的尊位,孔子若地下有知,必然“乐”矣!今天,从孩童到耄耋,手捧《论语》,耳听《论语》,当我们在朗朗的书声里思考、感悟着这位圣人的语录时,又不知孔老夫子看在眼里,会“乐”成什么样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反复吟咏《论语》开篇第一则,愈加感觉这一则有开宗明义之深意,也深切体会到,孔子一生,苦矣!

  论语读书笔记 篇3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可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必须与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积极,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那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仅有经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本事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经过自身的知识储备,构成自己有理有据的确定,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

  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会豁然开朗,对新问题有新的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二、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现代人一般都期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脏话粗话,不管他人理解不理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了别人,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异常是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颗真诚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心对待他人,真心理解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市民,对所提出的问题要一一解答,为市民供给快捷服务、便利服务、微笑服务。

  三、以正确的心态应对人生观

  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承认现实不足之处,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陷的态度。在处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的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坦荡,作为我们一个普通人的认识没有本事顾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份内的事,那么整个团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团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

  四、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得与失。

  《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具有极大继承价值,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可谓是“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十分细致的佛像,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经过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同一山体的花岗岩石砌成的,台阶不服气的对佛像提

  出了抗议:我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心中常常自觉不自觉的与他人凡事做比较时,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较方法是否有科学和理性。经过比较应当是发现差距而产生压力和动力,因有了鉴别而便于定位和确定目标,其目标应是催人向上,奋发有为,这样比起来我想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欢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将眼光放长远些,你才会收获更多。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日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异常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日,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有时间就去读一读《论语》吧。

  论语读书笔记 篇4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得逐渐模糊,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读《论语》吗?回答是肯定的。《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为人处事、治学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教师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我们要从《论语》学习为人处事。

  正所谓"学高为师,行为世范",这是世人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可是,在纷繁的社会里,我们也曾为自己的清贫而浮躁,也曾为学生的调皮而动摇职业信仰,也曾为社会的某些不公而愤愤不平,也曾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烦恼。如何让自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守得住清贫,静得下心来研究。第一、为人要正直,要做君子。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第二、要讲仁德,关爱他人。《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便是"仁"了。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于我们来说,尊重每个孩子,尊重每位家长,关爱每个孩子,那么家长也会尊重你,孩子就会喜欢你,我们的教育事业不就成功了一半吗?第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在工作之余,我常常想起孔圣人的这句话。于是,经常于深夜躺在床上自问:"今天,我工作尽心了吗?今天,我关爱了学生和同事吗?今天,我业务有长进了吗?"虽然偶有虚度光阴之日,但所幸在圣言的鞭策下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孔圣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于是对待不愿写作业,不愿做值日的孩子们,少了些训斥,多了一些宽容,毕竟追求安逸是人的天性。于是,带着学生扫满是落叶的操场,带着不写作业的孩子到办公室补作业……

  其次,我们应该牢记孔子关于治学方面的古训。

  如今是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我们,如果能牢记孔子在治学方面的名言,该是一生受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最后,学习孔子先进的教育理念。

  孔子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还提出了许多在今天看来都值得学习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1、见贤思齐,学人之长。孔子倡导能者为师,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他提出"教学相长"、"见贤思齐"、"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当仁不让于师"、"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等卓见。他的这些思想实质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形成和确立的课程资源不只是现成的教科书,而且包括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课程资源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且包括我们同学以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每个社会成员。

  2、游于六艺,全面育人。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并未以课程形式开设,但我们从他的《论语》阐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窥见他丰富的教育内容。具体来说,有体现哲学思想的,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回顾历史足迹的,如"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才能,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有畅谈政治见解的,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等等。纵观他的教育,能注重教育弟子如何"做人"、"学习"、"为政",这足以看出他全面育人的观点,这和我们新课程改革所贯彻的全面发展也是一致的。

  3、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孔子注意到人的个性特长不同,才智高下有别,他很善于了解学生的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论语》记录了他许多谈"仁"的句子,"仁"字出现了很多次,不同的人问"仁",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施行教育,这是他教育实践的伟大创举,是他教育思想的精华。这一教育理念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所推崇的,而且永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理想追求。

  4、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孔子的教育是与人生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并不重视存在的客观知识,而是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已知中悟出新知,从书本上的知识、道理联系到社会的知识和道理。孔子与弟子子夏的一次教学对话。孔子采用随境而迁的体验人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我们今天的知识教学应当是一种新的视野。

  《论语》教我为人处事,《论语》让我淡薄宁静,在读《论语》中顿悟,在读《论语》中成长。

  论语读书笔记 篇5

  孔子,中国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当我们吟咏他的话语之时,也许我们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己。

  一、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应该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老师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比如,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提醒他;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而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如果,当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这些不是我们想要的。“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教师需要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就需要有一种不断学习的精神,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书。

  孔子的学习“三月不知肉味”, “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孔子知识的获得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一是谦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二是实事求是,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 “过,则勿惮改”;三是乐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是圣人的学习!他的学习精神是我们所不及的。

  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二、孔子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孔子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因材施教”。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积极;子路则勇于积极,故使之知有所退”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再则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要求自己和弟子们都服从于“仁”,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还教育弟子要言行一致,为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全面地教育弟子。

  三、孔子的为师之道是快乐的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教师的工作是一件繁琐、劳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种清贫的生活世界中寻找快乐,在清贫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心里开出一片乐土,追求自己的完美。

  在从事这项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的同时,认识到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将为你带来极大的快乐。

  教学时把自己当作自由的研究主体,把激活课堂作为优化教学的切入口,不囿于既定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建立在教与学双向主体积极性基础上的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

  师生通过合作和创造性劳动,就会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从研究中国共产党同获得一种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发展的快乐。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读书笔记 篇6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订的《论语》中保存,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璀璨的宝石。现如今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再学国学经典的热潮,当然,《论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孔子的思想的影响力使我们不容忽视。虽经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谐思想、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仅对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社会,乃至是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论语》中对于学习的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文也。”(公冶长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学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有教无类。”(卫灵公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孔子的学习思想分析要结合他所处时代背景来看。他之所以被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同时他还认为学习要“时习之”、“不耻下问”,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虽然“有教无类”的概念现在的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被提出则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对人十分谦逊,相传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学者为师,而孔子的弟子颜渊的年纪也比孔子大许多,可见,孔子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解并没有局限于时代,这一点十分不易。孔子站在岸边感叹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告诫自己和弟子们要珍惜时间学习。同时,他认为学习应当处于一种乐知的状态才会是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一点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一样,很有先见之明。并非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总结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经验就在于“敏而好学”,借此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应当努力勤奋。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足可见孔子对于学习者的严格要求。此外,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所教授的内容也不一样,即用“因人而异”的方法。比如说,子张和颜渊在问到孔子关于“仁”的问题时,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还认为诗、乐对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鱼鸟兽草木之名。”等,在当代,我们又一次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同样是认识到它们是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义所在。

  其次,再来看看孔子对于君子的看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欲讷言而敏于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在《论语》中,有很大篇幅叙述了孔子的君子思想。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就应当有文、有义、有道、有思、有礼。有文,即有学问,要敏而好学,以礼为之,天资聪慧固然可贵,但后天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君子要“文质彬彬”;有义,即要“以义为质”,行之以礼,对待别人要诚信,友好;有道,即有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勇于追求真理,为了自身修养品德的提高而不断完善自己;有思,即有自己的独到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当有九思:看了要考虑清楚、听后要考虑明白、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谈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怀疑要考虑是否询问、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力是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有礼,即对待别人要有礼貌,行为要符合礼。做到以上几点,应该称得上是君子了吧!再看孔子的君子之道,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应当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要有一定得约束,懂得进退的尺度以及不断完善自身。敏和明是孔子君子思想的核心,当代社会亦是如此,虽然有健全的法制制度,但还是会有一些不遵守法制的人出现,可以说现代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有的人能够做到在庞杂的关系中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可以分辨出正确和错误,即做到敏和明,那么这样的人还称不上是君子那谁是呢?

  第三,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仁”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因而在《论语》中有一定重要地位。例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篇)“唯仁者能好人,焉得知?”(里仁篇)什么样的人才是仁者?孔子作出了明确的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篇)同时,孔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泰伯篇)贤者要将仁作为己任,树立远大的目标,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仁在这里成为了人们实现自己理想和愿望的催化剂。仲弓问孔子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篇)对待别人要小心谨慎如同宾客一般,心中没有怨恨,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可谓是经典的名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闪现光辉,至今为人们所熟知,它所体现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其二,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良师益友”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因此要多多结交这样的人。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最后,看看孔子的为政思想。首先,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施行仁政,用之义以礼,从而赢得民心,国家取得长治久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篇)即君以礼博得臣之忠。“民无信不立。”(颜渊篇)体现出了孔子“民”的思想,和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孔子认为治国要先正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篇)为政要遵礼、爱民、施仁义、教化民众。在孔子对子张的问话中回答能够做到五美、摒弃四恶的人就可以为政了。(五美:君子惠而不费、自身劳苦但没有怨言、有欲望但不贪求、胸怀宽广但不傲慢、威严但不凶狠;四恶:不先教导就处罚,是虐待、不告诫就要成就,是暴、初始慢待突然严格,是贼、出手吝啬,是小气。)

  论语读书笔记 篇7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义的。立要是内在的立,只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简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己的高度。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外在。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敲门转身就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直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东西,金钱,名誉等等。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来”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现在的人就应该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了。最后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内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人生与天命都是不定的,没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当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观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间好坏,能了解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静气的去面对了。我们经常说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责任推卸给别人。这么难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这个社会,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样,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内心已经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实也就是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在筛选之后,融汇到一起,并进行提升。当知天命之后,就要来到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了。

  “耳顺”便是无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顺”在知晓天命后,区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个人要是想做到耳顺,我想就要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个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岁。肯定经历过了无数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经历过所有的规矩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那么就能随心所欲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来膜拜。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门去膜拜你?佛像谈谈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几刀才走上了今天这个岗位,为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绘的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到最后,必须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孔子所说的境界,是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参照的镜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有条理,有序的生活。英国科学家之前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也许可能更好的激励我们。在当今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也许能够在20岁就领悟到孔子所说30岁要领悟的东西,在30岁就能领悟到40岁的境界,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有用处了。

  论语读书笔记 篇8

  《论语》,一部让人感觉索然无味的书,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是一本圣人的说教书,然而李零先生的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

  诚如李零先生所言:“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读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一味的吹嘘孔子的道德思想高尚,也没有像一些极端的知识分子一样贬低孔子的理论。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作者永远是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的,不掺杂社会的看法。先来说说书名,作者为什么命名这本书为《丧家狗》呢?在我们的观点里,形容一个人像狗是对他人的侮辱,为什么要把孔子形容为狗呢,而且还是一只丧家狗。先来谈谈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从小我们就知道孔子是个伟大的人,是个圣人,然而读罢《丧家狗》我才知道圣人其实也只不过是我们历代中国人给孔子搭建的神坛。“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这是这本书中,作者形容孔子这个人的一段原话,它表达出了孔子的出身、志向、品格和学问,它体现粗孔子在传播自己的政治思想屡屡受挫,他的彷徨和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说孔子是丧家狗并不是贬低孔子,而且孔子也认同这一说法”,虽然有人表示“然哉然哉”,也只能算是孔子在失望的心情下的自嘲,不能当作孔子的自己评价,但是我认为即使是孔子的无奈赞同,其实他心里也是觉得相似的吧。作者还讲到孔子更像是一个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游侠骑士生涯,和孔子周游列国很相似。他们都有一个理想,都希望能有好运,而结果却是到处碰壁,虽然受了几次高规格的接待,但都没有谁把他们真正地当一回事,而且还有几次险于丧命,最后都失望而归。作者李零先生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由此,我更不觉得孔子是一个圣人,他就像是活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的求而不得的失意人。当然,我认为这与他是个伟人并不冲突。

  为什么前面我说《论语》实在难以让人细读下去,此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看到后边,前面就忘了。还有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丧家狗——我读<论语>》这本书将原本杂乱无章的《论语》一书归类化、分类化,让读者能把握要领。与传统的同类书籍不同,作者并非一味的输出孔子所传播的道义,而是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当然,他的这些观点也是就事论事,想孔子所可能想。作者语言不乏一些幽默更是让书有些看头。网传李零的《丧家狗》是愤青的思想结晶,只是一味的训诂,贬低了孔子,拉低了《论语》的思想内涵,而我却认为这正是《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非同寻常的可贵。想想看,我们已经多久按一种方法、从一个角度来想《论语》、讲孔子。我非常认同作者的一句话“读论语,要心平气和——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目的无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孔子,特别是在这个礼乐崩坏的世界”,我们一味的去捧高孔子以及其学术理论,到现在社会好像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否则我们也不会如此呼唤道德,正所谓缺少什么就呼吁什么,无论是孔子还是《论语》都好像只是一个刻板印象,我们更需要的是近距离的孔子,哪怕作者有时候的想法有些偏颇但是他带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一些“传教士”所不能带给我们的想法。下面,我想就读罢《丧家狗——我读<论语>》谈一谈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内容。

  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一个疑惑,用作者的话来说是很深刻的苦恼:好人很少。做好事不难,难得的是能够一直做好事,所以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人有欲望有虚荣心是正常的事,作者的解决办法有两种:要么让他有个够,要么别让他瞧见,这就不会有种欲望的萌芽,唯有这样才不会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做有失偏颇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这两种方法都不太现实,既然自己说了是欲望了,怎么样的“多”才能叫做“够”,人的欲望无穷尽也。人活在这世上又怎么能不听不看不想,看了听了想了就必定会有自己的欲望,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而独立存在的生命体。其实我认为孔子并不是在苦恼好人太少,而是能够一直行好事、做好人的人太少。

  这也让我有疑惑,难道有欲望有虚荣心的人就不能被称作好人了吗?“好”的反义词是“坏”,做了伤人之事才能叫坏,有欲望有虚荣心和成为一个好人并不冲突。孔子的理解是要一直行好事,哪怕做了任何坏事我们都不能称作好人,我想应该衡量一下所谓的“坏事”是否真的严重到衡量一个人一生的品行才能下此结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使尽全力挤破头的生存,有欲望只是人的本能,或许孔老先生大可不必困惑。

  《论语》中子夏有一句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而不周矣”。这句话我只听说过一句那便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作者在解释这则语录时着重讲了前面四个字,即“贤贤易色”。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这完全打破了我对孔子的看法,在我的既定思维里孔子应当是提倡“八戒”的人,这更加让我赞成作者的看法:孔子不是圣人。我说这个话全无半点讥讽孔子之意,相反的,我认为他的观点比“存天理,灭人欲”诸如此类的可怕说教实在的多。所谓“食色者,性也”,吃饭和性都是人本能的需要。好色没有什么不对,正如作者所言“心里好之,嘴上又贱之”“女人又不是什么坏东西,非戒不可”。女子爱看帅哥,男子喜欢美女这没有什么好鄙夷的,每个人都喜欢赏心悦目的事物,如若我们都能做到“好德如好色”我想很多道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吧。

  作者说《论语》中最难学的两句话叫做“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两句话无疑是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我们这个时代非常值得倡导,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与贵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但是当它们的得来“不义”时,我们就要学会向孔子那样做到“于我如浮云”。再来说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们常说“潜力股”这个词,什么是潜力股?是在一个人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不自己贬低,仍然怀有志气、志向。一个潜力股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觉得是能力和志向,而要问二者哪个更重要我觉得还是“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好像只能做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很难不为一次次的打击所“夺志”,我想这也是坐着认为这句话最难学的原因吧。

  其实罢此书我觉得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我还是有一些疑问的。比如作者说“孔子总是将贤与贫捆绑在一起”他所举的例子是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没错,颜回的确是清苦,但是孔子称之曰“贤”仅仅是因为“一箪食,一瓢饮”吗?很明显孔子之所以夸赞颜回是因为“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又怎么能说明孔子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生活拮据就认为其贤呢?孔子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思想,颜回的淡泊名利的品德才是受孔子夸赞的真正原因,而作者运用“捆绑”一词我觉得过于刺耳,言外之意好像“贫”与“贤”是分不开的。

  我深刻记得作者李零先生在书的总结里提到了赵普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作者说“半部治天下?谁也不知道,原书也没法按用途一分两半”这当然是戏言,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我们心知肚明,无非是在强调《论语》中所强调的一些思想对于中国意识形态的重大作用。然而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以为是有失偏颇的,尚且不论这“天下”究竟指的什么,我只说光靠《论语》里的道德约束如何来治理天下,正如作者所说“孔子不能救中国,也不能救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要靠神仙。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当然,也不是说《论语》就无半点用处,我们不妨将它当做一本参考书,查漏补缺,大有裨益。

  论语读书笔记 篇9

  近日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颇有感触,下面简单说说。

  《论语》一书,传世已逾二千载,历史上也几经沉浮,但总体而言光华远甚于晦暗,其中思想纵有消极一面,但积极一面也形成了一些中华传统美德。不但国人古来拜读,也远播于海外。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对《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极为推崇,称“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格言,如何数理,无可与此纯粹道理相比拟。”

  两千五百年的时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贬加诸其上,现代人面对当今纷杂多变的繁华世界,该如何去看待理解这部传统经典,于我们又有何启发,于丹所着《论语心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在《心得》开篇于丹便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褪去加诸《论语》上的铅华,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这部传世之作的距离。细想一下,可不是嘛。经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华和赞誉,使得后人解读时无形中便处于或仰视或钻牛角尖的心态,无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话又怎么能无偏颇地思考呢?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在于丹看来,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她从宇宙观、心灵之道、处世之道、人格修养、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个方面,着眼于当下谈了自己的心得。

  书中多次提到了现代人面对的心灵困惑,这是人人都有体会的。当今社会人人皆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发展却并不同步,最显着的外在表现便是艺术文化的整体下滑,现代人面对而今这个声色犬马的繁华世界,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

  于丹举了一个GHP(国民幸福指数)的例子,中国的GHP指数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经历的是一个凸形曲线,至2015年中国的GHP指数排在世界48位,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国民幸福感就增强。这是全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在相当重视GHP的不丹,其总理也表示过自己的忧虑:“我们都是有限而且脆弱的血肉之躯,究竟能把多少‘东西’——快餐,电视广告,豪华轿车,新奇玩意和时装——塞进自己的身体却又不致打乱心灵的平静呢?”

  那这些你我多少都经历过的彷徨和扰乱又从何而来呢?一,是因为不平,拿自身为比照他人看到了更好的,望着这山那山高。二,是因为信念不坚定。全球化时代早不是旧时代相对闭塞的环境,物质文明发展程度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远超过去,可比可图的东西多了去了,人人都知“钱非万能”,但看到亲戚朋友同窗周围之人中谁谁香车宝马意气风发,难免生出消极心理,更消极一点,原来心中规划下的雄心壮志也动摇了,对于自己曾经的坚持产生了怀疑。

  并不是说人不该去图谋,不去追求,只是心中有所求时也不可忘了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他人的成功也不能老去看结果,人一生都拼搏奋斗过,奋斗背后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尝过,所以心中升起不平之感时该设身处地地想想别人可能吃过什么样的苦,才有了今日成就地位,应该看到不是比对方少了套房子,少了辆名车,学识口才不及等等,而该看到对方做到了我没做到的,从自身找原因,是因为不够努力还是机遇未到或错过了。更何况,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将快乐过多建筑在物质欲的满足上的话,只是愈发放大内心的空虚,愈难填满,而忘了拥有的一二快乐,加以时日便连或许谁人曾艳羡你的一二也愈发单薄了。

  所以于丹举了个例子。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称赞他:“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是够温饱,有个遮风避雨的地儿了,颜回便陶陶然浑不觉苦。他内心充实着富足快乐,且这种富足快乐并不为外物的多寡而有所撼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都是这种崇尚心灵自由不为外物所累的写照吗?这样的心态便是君子之态。

  那何又为君子,《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简而言之便是“爱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还是很宽泛,于丹总结出了四个君子的标准。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宽厚他人,严于律己。

  二、志必坚。君子胸怀天下,有远大志向,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恒心与定力兼备之人。

  三、易事而难悦。君子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友善的,不会去结党营私,很容易处事,但是难以取悦,也就是贿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把漂亮话说在前头,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后再从容道来。

  这样的君子标准做来很难,也非一日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子、圣贤之人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子的生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而失望离去,自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自己的思想,历经十四年却终不见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后将精力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时逝世。

  正是因为这份坎坷铸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宽和爱人的胸怀,但他也绝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报怨”,他认为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态度去面对有负于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从之。”有个仁者掉井里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为在孔子看来是“罔行”,是不动脑子失了分寸的行为。

  君子,或说贤者的标准,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论语》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标准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就如《心得》开篇所说,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真理。这标准我们个人也许终其一生也许也难完全达到,但不可忘记,不可力有所及时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导自身。这也必是个漫长无止境的历程,正如人人能说的那几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语出《论语》,是孔子自己总结的心路历程。大彻大悟之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可参照的都是这循序渐进非跳跃式的发展历程。

  于丹的《心得》内容颇多,读后感想不可能面面俱到全写出来,仅浅谈一二,且书中已有了更有力语句,便不再赘述。

  不过,既是“心得”,便是个人体会,一家之言,有人说好便有说非。虽有人指责于丹曲解先人着作,称其为“学术超女”,对现今的文化快餐现象甚为忧虑。但平心而论,能认认真真看下本书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难之时脑中闪现书中片语进而引导自身,惠及他人,实在于己与人是一次不小的收获。即便在一些人看来于丹的《心得》错误百出,()却是瑕不掩瑜。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在其诘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准了唯一的释义,而在即便随时间流逝依然能为大众所接受的长久生命力,口口声声说要“传承”,却又束之高阁不容许不同之声的出现,才是对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种曲解。既然所有学术理论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为人所用,又何来俱是以何形式,中国不有句古话么:“真金不怕火来验。”

  论语读书笔记 篇10

  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于丹对《论语》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

  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人处事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论语》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得变通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站在个人心理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同样,对于一所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将会增强教职员工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同样,对于一所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将会增强教职员工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的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不是全面抛弃,也不是全面保留。国家拥有现代政体,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不是全面抛弃,也不是全面保留。国家拥有现代政体,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可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

  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给人的美丽。

  论语读书笔记 篇11

  日月如梭,时间流逝飞快。天地变了,人也在变,真正亘古不变的是书籍,是深刻的道理,是那些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东西。以我的看法,具有悠久历史的《论语》中所包涵的精髓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可它却能将人的品性改变。这,才是真正无价的财富。

  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文言文,记录的是我国儒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每篇文章虽内容短小,却很精妙,能够运用极少的文言文表达出精准、明确的内容和显然易见的道理。

  当我一页一页地翻阅《论语》,看着这深奥而耐人寻味的字句,细细地品读着这一个一个字间的韵味时。猛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出现在我的眼帘。我不禁回想起平日里,我虽然是爱看书,但是每次阅读时都不会认真、仔细地体会到书籍真正的精髓。所以,凡是被我购买回来的书籍,我一般都会囫囵吞枣地看完。每一本书上都是干干净净的,一点批注也不做。每当别人谈论起我所读过的书籍时,我却根本插不上话。但是有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启示后,我才真正理解了阅读的意义。阅读,本意并不是只一味地去阅读各种书籍,囫囵吞枣地汲取知识,而是在阅读中多去感受这篇文章,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真实感受,感悟和思考。如果只阅读不思考,无疑是相当于没有读,也不会有任何收获;而只思考不阅读,更是相当于思想被束缚,不阅读,哪里有思考的空间?所以,只有在两者能互相结合的前提下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论语》中还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想起自己以往做任何事都不懂得坚持,还没进行到一半就放弃了的情形,不禁很是羞愧。是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是靠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才形成的;就像波涛汹涌的波涛,又何尝不是靠积累每一股细流才汇成的。这不正是用事实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和经验,最后拥有了实力,那么成功不就自然而来了吗?

  阅读是快乐的,希望你也可以抽出时间读一读《论语》这本富有内涵的名著,感受它独一无二的精髓,多多反省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尽善尽美。

  名著论语个人读后感2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将平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合为一处而成的,其中孔子的言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有了专门的学派:儒家。

  孔子没有留下任何一本可以完全证明是他写的著作,我们了解他的思想,仅仅能从《论语》中寻找线索,可见这本书的历史价值。

  《论语》中,多为孔子讲礼、仁、君子之言语,也有许多评价名人的话,但我觉得,我们读《论语》,应将重点放在孔子以老师口吻说的话上,这样,如同他穿越时间,在向我们讲课一样,让我们明白事理。并且,在这些话中,孔子所提倡的大多数都是我们普通人做得到的,是有益处的,何不试试呢?

  比如整本书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

  它分三句,我认为第一句其实是提倡不读死书,即学习知识、道理,不能一直存着不动,最好时不时去实践一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确实,我也试过几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运用刚学的简便运算,对着长长的收银条快速帮爸爸完成了核对,我真的感到很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认为是劝我们要珍惜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彼此之间能获得快乐;如果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自己感到快乐,是因为知道朋友在乎和珍惜自己。也许,有朋自远方来,古人会比现在的人更加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与朋友的每一次相聚和离别,都有可能是最后一聚、最后一别,交通不便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我所在的四川省,古人就曾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认为是劝我们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诋毁自己,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不了解自己,并非恶意伤人心。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必生气了,为什么非要让别人了解自己?孔子这句活中,提到对“君子”(我认为是指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点要求。即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在整本《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对君子的要求,但每次不尽相同,有时为了突出君子的高尚,孔子还以“小人”(我认为是指道德较低下的人)与君子作对比,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我觉得,虽然身处两千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用《论语》中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尽力去做一个现代的“君子”。

  《论语》中可以引申出很多东西,里面运用古文讲述的道理也可以让我们思考良久,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写出了对《论语》中一章的片面理解,已经有一些字数,可见整部《论语》及孔子学问的深奥无比,很难理解透彻,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说过:“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名著论语个人读后感3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匪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读书笔记 篇12

  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忠,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 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谨而信 论语读后感

  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意义至大。“三人行,出则弟,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社会会更加和谐。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令我受益匪浅。今后,不远游;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 可是,就如孔子说的,而亲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而亲仁,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泛爱众,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没有德与孝不行,好知不好学,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读《论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就再去学习知识、是否被偷走。”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山之所以高;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谨而信

  ,使父母担心,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观其志,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就像读《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信,快乐的事有很多,我不怨恨、恼怒、严谨、实事求是,更注重物质化的世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但在社会上做事,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小人常戚戚,因为他们很快活,从此,那名学生开始被同学们排斥,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 这些便是给我感受最深的语句、治国、为政,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是有必要一读的:“父在、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观念,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泛爱众。像“父母在,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则弟;海之所以阔,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那个学生学习很好,很受同学与老师们的欢迎,但是却有同学发现那个学生偷同学们的笔和钱,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传不习乎?” 现在的大人们,最终不得不转学,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道不同,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不正是一种谦虚。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弟子入则孝,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要观察他的志向,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却恰似给我们亮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的课外英语辅导班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有关她的学生的故事。”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君子坦荡荡。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绘画巧匠、书法好手,是因

  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子曰:“弟子入则孝: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曾子曰。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高山,是那样地雄伟,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 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德,人之本也。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敏而好学。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齐家的孔门秘传,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我要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论语读后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必有我师焉,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本立而道生。

  论语读书笔记 篇13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动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通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达到,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可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达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接着修行,因为你知道现在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达到,而你,连孔子还没有达到。那么儒家可以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以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过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他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论语》是我们的根。

  论语读书笔记 篇14

  还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是过年的时候妈妈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时候太小,不知道是《论语》里的,但是却马马虎虎知道它的意思了,“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妈妈解释的很简单就是对远方朋友的欢迎。自古以来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五千年文化一直是历史上的一朵奇异之葩,而中华礼仪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自然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传播发展自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义务。 从小到大,从身边的很多大事小事,生活里的习惯的方方面面上可以看得出来,家长、学校、国家都在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灌输中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颗种子质量再好还是需要水分和营养才能健康成长的,所以,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着。我们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现在正在上大学,可以说直接接学习,间接理解到的论语知识有很多很多的,而《论语译注》一本就较好的整合了我们以前学过或者没见过的论语语录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有惊喜,有重逢,有懵懂,有领悟,惊喜其中的奥妙,重逢旧时的“故人”,懵懂于其中的古文言,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家知道,《论语》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的弟子及其后人对孔子,孔子弟子言论的记载的整合所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一是“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二是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例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对于《论语》,我们通过这些了解到它最根本的来源,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它是很有帮助的。读了《论语译注》对其中的孔子的许多言论和主张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孔子这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更多的了解。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感触最深的几则吧,但绝对是不只是这些的。 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左传》“礼”字被统计一下,一共讲了 462次,但讲“仁”不过 33次。《论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 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更高境界,“圣”才是更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他们都未必能达到。“孔孟”经常被我们说在一起的,可以说孟子

  是对孔子的继承吧。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孔子讲究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我们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直以来被许多人传颂着,孝感动天、、鹿乳奉亲、百里负米、芦衣顺母、亲尝汤药、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尝粪忧心、弃官寻母等。现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关于子女对父母的不赡养越演越烈,这在迫切的要求人们对于孝道的发扬是不可懈怠的。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是很久以前在某个杂志上看到的,很具讽刺意味: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缺憾承膝之欢,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寻亲。另外一对夫妇,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疮,越看越令人生厌,于是妻子责令丈夫将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 从这些故事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呢,大家自己可思考。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

  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据说有一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试问,乌鸦尚会反哺,那么人呢。

  作为每一个莘莘学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不耻下问的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闹着也要去。妻

  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对,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不只是古时候的故事在教育我们诚信的重要性,现代也是的。“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这样,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条腿被截肢,后来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为了一个承诺,他付出了一生。

  “仁义礼智信”,这些是对《论语》的总体内容的总结,不要小看这五个字,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成为当代和未来都有用的人。

  学习《论语》不应局限于何地、何时、何书,对于《论语》的学习应该是一生的,不应该局限于任何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马上”随地可以学习《论语》、思考《论语》。同时,也不应局限于任何时间,随时想起,随时都可以思考《论语》,学习《论语》。一颗颗的珍珠容易散失,而把它们互相连接相织就可以一直保存了。

  论语读书笔记 篇15

  近日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颇有感触,下方简单说说。

  《论语》一书,传世已逾二千载,历史上也几经沉浮,但总体而言光华远甚于晦暗,其中思想纵有消极一面,但用心一面也构成了一些中华传统美德。不但国人古来拜读,也远播于海外。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对《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极为推崇,称“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格言,如何数理,无可与此纯粹道理相比拟。”

  两千五百年的时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贬加诸其上,现代人应对当今纷杂多变的繁华世界,该如何去看待明白这部传统经典,于咱们又有何启发,于丹所著《论语心得》带给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在《心得》开篇于丹便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一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褪去加诸《论语》上的铅华,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这部传世之作的距离。细想一下,可不是嘛。经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华和赞誉,使得后人解读时无形中便处于或仰视或钻牛角尖的心态,无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话又怎样能无偏颇地思考呢?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在于丹看来,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咱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愉悦生活。她从宇宙观、心灵之道、处世之道、人格修养、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个方面,着眼于当下谈了自己的心得。

  书中多次提到了现代人应对的心灵困惑,这是人人都有体会的。当今社会人人皆知物质礼貌高度发展,精神礼貌发展却并不一样步,最显著的外在表现便是艺术文化的整体下滑,现代人应对而今这个声色犬马的繁华世界,正如书中所说“咱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取,而是选取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

  于丹举了一个GHP(国民愉悦指数)的例子,中国的GHP指数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经历的是一个凸形曲线,至2008年中国的GHP指数排在世界48位,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国民愉悦感就增强。这是全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在相当重视GHP的不丹,其总理也表示过自己的忧虑:“咱们都是有限而且脆弱的血肉之躯,究竟能把多少‘东西’——快餐,电视AD,豪华轿车,新奇玩意和时装——塞进自己的身体却又不致打乱心灵的平静呢?”

  那这些你我多少都经历过的彷徨和扰乱又从何而来呢?一,是正因不平,拿自身为比照他人看到了更好的,望着这山那山高。二,是正因信念不坚定。全球化时代早不是旧时代相对闭塞的环境,物质礼貌发展程度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远超过去,可比可图的东西多了去了,人人都知“钱非万能”,但看到亲戚兄弟姐妹同窗周围之人中谁谁香车宝马意气风发,难免生出消极心理,更消极一点,原来心中规划下的雄心壮志也动摇了,对于自己以前的坚持产生了怀疑。

  并不是说人不该去图谋,不去追求,只是心中有所求时也不可忘了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他人的成功也不能老去看结果,人生命都拼搏奋斗过,奋斗背后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尝过,因此心中升起不平之感时该设身处地地想想别人可能吃过什么样的苦,才有了今日成就地位,就应看到不是比对方少了套房子,少了辆名车,学识口才不及等等,而该看到对方做到了我没做到的,从自身找原因,是正因不够发奋还是机遇未到或错过了。更何况,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将愉悦过多建筑在物质欲的满足上的话,只是愈发放大内心的空虚,愈难填满。而忘了拥有的一二愉悦,加以时日便连或许谁人曾艳羡你的一二也愈发单薄了。

  因此于丹举了个例子。孔子最钟爱的弟子是颜回,称赞他:“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是够温饱,有个遮风避雨的地儿了,颜回便陶陶然浑不觉苦。他内心充实着富足愉悦,且这种富足愉悦并不为外物的多寡而有所撼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都是这种崇尚心灵自由不为外物所累的写照吗?这样的心态便是君子之态。

  那何又为君子,《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简而言之便是“爱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还是很宽泛,于丹归纳出了四个君子的标准。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时刻、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宽厚他人,严于律己。

  二、志必坚。君子胸怀天下,有远大志向,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恒心与定力兼备之人。

  三、易事而难悦。君子的人际关联必须是融洽友善的,不会去结党营私,很容易处事,但是难以取悦,也就是贿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把漂亮话说在前头,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后再从容道来。

  这样的君子标准做来很难,也非一日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子、圣贤之人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子的生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而失望离去,自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自己的思想,历经十四年却终不见用,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后将精力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时逝世。

  正是正因这份坎坷铸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宽和爱人的胸怀,但他也绝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报怨”,他认为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态度去应对有负于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从之。”有个仁者掉井里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为在孔子看来是“罔行”,是不动脑子失了分寸的行为。

  君子,或说贤者的标准,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论语》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标准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就如《心得》开篇所说,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真理。这标准咱们个人也许终其生命也许也难完全到达,但不可忘记,不可力有所及时不去发奋接近,不去引导自身。这也必是个漫长无止境的历程,正如人人能说的那几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语出《论语》,是孔子自己归纳的心路历程。大彻大悟之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可参照的都是这循序渐进非跳跃式的发展历程。

  于丹的《心得》资料颇多,读后感想不可能面面俱到全写出来,仅浅谈一二,且书中已有了更有力语句,便不再赘述。

  但是,既是“心得”,便是个人体会,一家之言,有人说好便有说非。虽有人指责于丹曲解先人著作,称其为“学术超女”,对现今的文化快餐现象甚为忧虑。但平心而论,能认认真真看下本书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难之时脑中闪现书中片语进而引导自身,惠及他人,实在于己与人是一次不小的收获。即便在一些人看来于丹的《心得》错误百出,却是瑕不掩瑜。

  经典之因此为经典不在其诘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准了唯一的释义,而在即便随时刻流逝依然能为大众所理解的长久性命力,口口声声说要“传承”,却又束之高阁不容许不一样之声的出现,才是对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种曲解。既然所有学术理论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为人所用,又何来俱是以何形式,中国不有句古话么:“真金不怕火来验。”

  论语读书笔记 篇16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修身养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书笔记 篇17

  论语读书笔记 篇18

  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更是偶然,看过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个美女教授讲得太有水平了。正好校长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于丹《论语》心得作为新年礼物,作为一校之长,赵校长太了解我们的需要了,拿到这本书,便顿时觉得爱不释手。

  假期中,有闲暇时便捧起书来读,读后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于丹把《论语》变成了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书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它,知道它的大多数典故呢?我们都知道,中国台湾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注意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许多的小学生从小就读《论语》,而国内情况就不容乐观。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专科毕业,对于《论语》也是知只甚少,想学也无从学起。于是在我的心中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读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二,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体现永恒的真理。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有所树立的,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社会竞争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三、“让我们重新审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地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摸棱两可。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演变而出的是一种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能纠缠在其中,使自己不能自拔,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女人呢?

  论语读书笔记 篇19

  近日拜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后,感触颇深……

  我想《论语》给予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在于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之下圆润地融合成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的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让我们每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论语心得》中一共讲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

  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己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了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灵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论语读书笔记 篇20

  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义道德,一部《论语》,除了孔子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剩下的就是这个了。综观孔子的一生,他游说诸侯,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儒家学说,虽屡受挫折却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混乱动荡的春秋乱世,他的思想和实践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昭示着个人人格的伟大魅力。《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很好地践行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

  在孔子身上,随地随地自然流露的仁爱之心、君子风度、修己反省品质、待人交友之道以及平时的言辞等等,无不体现着社会的良知和天地间的正气。他以其言其行向人们昭示:“仁者爱人”是人间正道,是做人的基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君子的标准。所谓君子,必须能志道、据德、依仁,还要有义、有礼、有逊、有信,再学习一定的“六艺经传”。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一词的份量极重,因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德的学说,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谦谦君子,这样的社会才能有德有礼——人人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可见,修身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题阅读】

  仁者爱人

  “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是社会基本伦理的准则。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入仁,明“知其不可”,却仍然坚定地“而为之”,他提出的“德治”“礼治”包括这一课讲的“仁义”思想,其终极目标就是要恢复周礼,使人各安其分,从而达到他向往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有仁有爱,有礼有义,且君臣有分,父子有别。而周朝,则是这种大同社会的理想目标,孔子多次赞叹周代的礼制完美丰富,“郁郁乎文哉!”也表达了内心的无限崇拜之情“吾从周”。而要达到有礼,有仁是最根本的,它是民众团结、社会和谐的基石。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做到“克己”就是仁,做到“仁”就能“复礼”,做到“复礼”则实现了其孜孜以求之的理想境界。因此,“仁”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有了“仁”的“仁者”天下人都会称赞他。孔子又进一步指出,行仁践仁要靠自己,要自己亲自行动,亲自实践,别人是帮不了忙的。一旦具备了仁,心中就有“博爱”之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能问人,礼丧,导盲,爱物,最终做到两个字——“忠恕”。“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课中,孔子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并且具体解释了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因此,正确理解孔子“忠恕”思想的含义,对于把握孔子的“仁爱观”,是非常要紧的。

  孔子喜欢在平时和弟子各自言志,交流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等问题。作为仁者,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真正的“爱人”——问人,礼丧,导盲,爱物,这是夫子身先垂范,身体力行。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并且由人及物。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是要“克已复礼为仁”,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君子之风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是仁者,首先必须是君子。他具体提出了成为君子的标准与条件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要做到追求正道,坚守道德,心中有爱,游习六艺。孔子进一步指出,君子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即要有义有礼有谦逊的态度和诚信的品质,做到了这些,才是“君子哉!”

  有君子必有小人,《论语》中,孔子多次将“君子”与“小人”进行了对比阐述。君子能喻于义,志于道,甚至能舍生取义;小人却喻于利,志于衣食,并且患得患失。孔子对这种小人是很讨厌的,他把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他认为,君子当喻义弃利,舍生取义。这是君子的风度之一。相反,孔子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所以,孔子才会大加赞赏自己的学生——颜回的安贫乐道精神。

  要成为君子,孔子开出的条件还有许多,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仁、智、勇。一个人成为了“智者”和“仁者”,那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有修养的“君子”了。孔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另外,孔子还认为,君子还要心胸开阔、意志坚毅,表里如一。具备了这些风度,才能成为谦谦君子,才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度。

  周而不比

  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提出的标准是:“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并且要善于识人,正确对待别人缺点,正确认识朋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这是君子待人处世的原则。

  “周”和“比”,都有与他人亲近交往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周”有广泛、普遍的意思,“比”有亲密、狭小的意思;“周”是以一种大公无私之心进行交往,“比”是以一种结党营私之心进行交往。“比”,原指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故有紧密、狭小义。孔子这里所说的“周”和“比”主要是针对道德差异。在兴趣上,每个人都应该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恶上,人则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以自己的私心好恶为标准来衡量人、选择人。这才是孔子这句话的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讲“周而不比”其实是一种不断拓展自己胸怀、跳出自己牢笼的修德过程。

  【文化知识】

  儒家学说中的君子观

  “仁”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实到个人的具体修养上,“君子”则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曾参强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试图以君子的成立来辅助仁的修养的实现或者是将仁的高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君子人格上。要成为君子,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修养:一方面是“仁”,是“质”;另一方面是“礼”,是“文”。“仁”和“质”是内在情感或品质,属于个人的、自然的层面,“礼”是外在体制或风俗,属于社会的、文化的层面。理想的儒家人格就是既要尊重个体的真情实感,又要符合一般的社会体制。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从心所欲不踰矩”。

  儒家的修身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作为一种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自身便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以“人性论”为思想基础,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判断标准,以“修己”为基本模式,以“博学”、“正己”、“尚义”、“中和”、“多思”、“慎独”、“重节”、“重行”为主要内容,以立“圣人之德”为最高精神境界,形成了既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又有丰富的实际内容的文化体系。

  论语读书笔记 篇2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习,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 “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论语读书笔记 篇22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关于论语中“亲亲相隐”读后感。’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也: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是论语子路篇中一段记载,也是一段引起较大争议的观点。党即乡党,古代五百户为党。直躬者多数被解释为正直之人,攘即偷窃的意思。文段大致意思是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党有一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高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乡党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中间了。”初读之后,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情胜理亏,即孔子所言尚且能从伦理道德上理解得通,但却有违法理。倘若深读,却另有它意。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理解“亲亲相隐”这一文段。

  一、从伦理学角度看“亲亲相隐”

  我国古代典籍中,对伦理的代表性解释有两种,其一是以郑玄[1]为代表,在解释人与动物的关系时既强调了人与动物的联系,又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谓“伦,犹类也;理,犹分也”。就是说,人是动物的一部分,但由于人有“理”又与动物相区别。其二是以许慎为代表,认为“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就是说,伦的本意是类、辈,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不同辈分的关系;理的本意是指加工并显示玉本身细微精妙而又清晰可辨的纹理。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经过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和规范。

  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本文段中得父子关系来看这句话,会发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处于一种天性所为。即由于先天性的血缘关系,这种客观存在进而升华为后天父对子的疼爱,子对父的孝敬,对于这种行为也便觉得合乎情意。引自陈老师的一篇言论[2],在父与子关系之中,儒家把生物性的父子关系,提升为道德性的父慈子孝,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儒家伦理体系的根基,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文中所提的“直躬证父”意味着抽空了整个儒家伦理系统的根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父子相隐这种行为是一种尚未经过政治、社会契约等层面修饰的行为。而孔子在这句话的伦理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最原始,最本初的价值信仰。而我们所推崇的法制即建立在不同的伦理价值之上,以此为基业得以发展。

  此外,正如陈老师在文章中所论及的,直躬证父的行为是把“家”的事情捅到“国”的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帝国”、“国家”,没有一个公共空间,直躬只是把自己家中的问题捅到卿大夫之家、诸侯之家的领域中。他不是把父亲交给一个代表公意的公共法律、真理、正义,而是交给韩非子所说的“令尹”。这也是亲亲相隐的一个客观因素之一。

  当我们在争辩性恶说与性善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的不同,映射到本文段中对直躬者的讨论,其实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评判标准为出发点进行善恶之辨。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攘羊不报,对其他百姓造成损害,这种行为行为恶,原因是社会公众角度出发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对公众造成损害;从家庭伦理道德出发,为父隐瞒,是出自一种最朴实、未经修饰的恻隐之心,当我们以尊师重孝等伦理价值观判断时,这种行为即可称之为善。而在孔子所构建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可称之为善的源泉,百善孝为先。《论语·学而》中写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当我们用反向思维来研究,国是建立在党乡基础之上,而党乡又是建立在国里面最小的组织单元——家的基础之上,因此,国家的构建有赖于家庭的和谐的稳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读后感《关于论语中“亲亲相隐”读后感》。而家庭的和谐稳定则须以遵守最基本的家庭道德伦理。

  二、从公共管理学角度看“亲亲相隐”

  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国家是人民分别拿出一部分自己的私权,由政府来掌控,最后缔结条约,以契约的形式维系。而国家则是作为这一部分私权的决定者也有义务来保护这部分私权。倘若我们从国家的层面来探讨“亲亲相隐”这个事情,国家作为一种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组织以强制性手段要求她的公民遵守所定下的条约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比孔子的以礼乐治国之说,孔子更推崇治国者以仁义、德行为出发点,礼乐为治国之方。法制治国更多了一种强制性与规制性。所谓强制,是指以不同手段要求其公民必须按相关法规行事,而规制性则是指条文法规对行为的规范、硬性要求。政府被赋予了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天职,攘羊者倘若未被揭发,被攘羊的人损失一只羊,而攘羊者很有可能会再去偷第二家的,使受损者更多,而受益者仅他一人,我们则会需要政府作为公众方的代表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而惩治攘羊者。而对于瞒报者则采取否定的态度。

  站在现在社会大背景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社会面来观察。社会面是指政府内部与公众相接触的所有窗口。有种观点是一旦将事物放到社会面上,政府便成为了行动上的强势群体,地位上的弱势群体。因为公众的评判必然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公众对于做了法律上没有规定禁止做的事情即算合法,而政府则不同,对于法律上未规定的事情倘若都无作为则很容易遭致抨击甚至反对。所以说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义务,也容易在社会面上成为地位上的弱势群体。而在处理“亲亲相隐”这件事情上,对于瞒报者予以惩戒也是政府一种有作为的责任体现。而此时政府则是出自公众的角度,维护大多数人利益所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王丛虎教授认为法律即是大多数人在觉得此事是合理的时候即可将其定为法律,所谓存在即合理,我们在制定相关对瞒报者的法律条文时多数是站在旁观者看客的角度出发,亦是经过一种政治修饰的行为。

  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确认识到,前两段的分析是站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而倘若以现阶段的背景与今人判断现今事物的观点来看孔子这一观点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这也存在着一种偷梁换柱之嫌,因此,本章即特意强调是在如今的大背景下探讨现阶段的公共管理而非古代行政事务。“亲不举证”,是对亲情的理解与重视,汉代皇帝经常下诏免“父子相匿”罪[3]。要知道“慎终、追远,民德厚归”,就是因为通过对自然亲情的强调,维护小家的稳定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倘若这放在现今社会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大环境不同,整个社会的人文背景、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古代法律尚不完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尚属最底端的安全需求或生理需求,而此时百姓最希望的是生活安稳,而生活的安稳的基础就是家庭的和谐,统治者也只能靠占极大比例的道德约束结合法律来进行调合,对伦理道德的看重也便由此可知。但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则趋向于更高层次的生理需求或情感与归属的需求。人们探求的是一种法制社会,对事物的判断也希望有一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客观标准,因此法律上的健全便为人所求。法制社会才得以推广,相对完善且以维护大多数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法律也便应运而生。这也便是适用于古代的“亲亲相隐”的合理之所在。

【论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读书笔记06-12

《论语》读书笔记08-07

《论语》读书笔记05-08

论语读书笔记09-15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09-15

论语的读书笔记范文09-12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06-01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09-26

《论语》优秀读书笔记12-08

《论语》读书笔记感悟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