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笔记

2021-01-21 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目送》读书笔记1500字(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目送》读书笔记1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纸质的香味,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当我终于将一本并不太厚的《目送》读完时,留在心中的,是缠绵的一丝又一丝不舍,激荡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对于一个整天关在校园里埋头做题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本书来读,很大程度是受了书名的影响。“目送”,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它是缠绵的不舍凝注到目光中送给离去的人最后一份让其早日归来的叮嘱,是一股超越了三维世界将那些必走之物留于心间的神奇力量。

  作为与整本书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从儿子的离写到父亲的逝,那无尽的沧桑在作者冷静而温暖的笔端一一呈现。我安静地读着这一切,于是道不尽的痛彻心扉与忆不完的温暖点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唤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间。

  我之所以会对第一篇文章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也许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吧!我是个安土重迁的人,而我的安土,不仅限于地域上,更包罗了春华秋实的交替,物异人非的变迁。我常自比为三毛,因为我觉得我与三毛都是步履维艰地行走于稀泥中的人,对于那拖出来的泥水,我们是多么地不忍擦去,因为它携带了我们的过往。可是,时间在流,世界在转,再多的留恋也留不住记忆的风逝。于是,我们只有站在风中目送着远去的记忆。

  而在作者的这篇《目送》中,我也读出了作者对那一切即将远去的事物的不舍。

  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日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多么的无奈与沧桑!如若说对于儿子的离,即使不必追却依然可以追,那么对于父亲的`逝与母亲的老呢?只能眼睁睁巴望着回忆中的影像一幕幕掠过,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过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样的笔调勾勒出了过往的影像,为了让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还给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张图片。在图文并茂的意境中,读着、感悟着那点点滴滴的温暖,我的心头也不断激起点点温暖的浪花。我想着,在某一天,当我与作者现在年龄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独自靠在斑驳的墙影中,在夕阳的余晖下回想着我人生的点滴,那感觉,是温暖还是心痛?也许兼而有之吧?

  当整本书翻至中间部分时,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对个人经历的“目送”,转而将目光转移到了万千世界中去了。作者对时间、对距离、对人际、对人与物的相处、对所经地点的景况都一一进行了讲述,在作者悠长而不舍的目光中,那些本来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为了一湾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独自散发着深邃的幽光,让我与作者共同打量着人世的一切。

  如果说开篇的《目送》是为了让读者走入一个无奈、疼痛、温暖、回忆与念想并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话,那么,在最后的一系列关于作者父亲病中与离世的文章,则是为读者设下的一级级台阶,让读者看着一个老人在时光的折磨下如何离去,然后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深邃的洞府。于是,在缠绵的思念中,我们又见到了尘世的光明,重新面对万千世界。

  在读着那一系列文字时,我总想象着那个在女儿、儿子以及老伴的陪伴中逐日衰弱直至被死神接走的老人,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爷爷。原来任何一个人的正常离去,走的都是同一条道,是留不住的,终究要离去。只是觉得,作者的父亲与我的爷爷相比,更幸福。不过转念一想,生命的本质不是一样的吗?何必太在乎外在的雕饰呢?去往另一个世界的生命都会把今生未受的福赶回来的。这样想着,心中便宽慰多了。

  有人评论说《目送》是21世纪的《背影》。很明显,评论者的《背影》指的是朱自清的那篇。不过,我却觉得这样的比较反而使《目送》中的一些味道消失了,委屈了《目送》,如若再加上三毛的《背影》,那么,《目送》那温暖与无奈的韵味才大抵被补全了吧!

  《目送》读书笔记2

  在读《目送》之前,非常惭愧我并在不知道龙应台是何许人氏,起初认为这应该是男作者才能驾驭得起这么霸气的名字,又或者这仅仅就是一个笔名,犹如鲁迅先生。直到大学毕业前夕友人将这本书送予我时,翻开扉页的那一刹那,我才知道,这本书注定将和她的作者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存在。

  之后又陆续读了她的《野火集》,惊叹于那疾风卷沙般的文风,女子笔下如此爽利果敢,岂止是难得!这般豪气犹如百年前夜里挑灯看剑的剑湖女侠,她们心里怀着同样深刻的情感——“无可救药的爱着这片我痛恨的土地”!那时的她正当而立之年。龙应台不惑之年的《百年思索》,有着深刻的理性反思,笔下仍这般冷峻理智,她脸上的线条已变得柔和,不似二十年前那么硬朗,但仍旧闪耀着她所独有的那份理智的光辉。而今的她,已知天命。一本《目送》拿在手里,百转的惆怅,让人知道,大漠的狂风已吹入林间,在枝桠间穿行,与溪水低吟,与草叶倾诉。

  这本书,是龙应台几年来散文作品的集结。其中少了政治论述,多了人生感悟;少了剑拔弩张的火药味,多了丝恬淡深沉的哀伤。书中写母亲的老去,写父亲的诀别,写孩子的疏离,写人生的困惑,写经历失败的颓废,写成功过后的淡漠,写身处闹市的孤独,写面对生死的迷惑,读着读着,赫然发现那支犀利如匕首的笔,竟然也能有如此温婉忧伤,惹人落泪的笔触。那支能够在华语文坛掀起龙卷风暴的笔,也可以如此平静而冷彻,看着她的那些对自己生活点滴的描写,渐渐恍然大悟自己的短暂人生。龙应台是那个气势磅礴的龙卷风没错,可她也是个真实世界的人,是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她也有一个母亲的酸楚,面对生她养她父母的衰老与逝去,她也有为人儿女的悲恸。或许随着年龄一年一年的增长,人越来越怕生命的老去,情感也越来越多愁善感了。当看完这本书,潸然泪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本书,读过以后又多了一种更深的体会,在龙应台柔情的一面里,还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深沉的,沧桑的,茫然不知所之的,很彷徨,很沉重;另一种是比较平和的,比较看得开,甚至比较欢快、比较享受的。前一种,是写到父母的;后一种,是写同辈、儿子、自己的事的。看《目送》,这两种感觉很分明。看《如果》到《散步》,一连六篇,一路压得心头快喘不过起来,很沉,很重,对父母的感情就像一座大山,在心头,是无法轻易承担的。接下来的一篇是《为谁》,顿感轻松,写自己与儿子,虽然涉及的还是为人父母,文字却活泼了许多。甚至插图都不一样,前面的插图是泼墨残荷,是空洞原野,是荒凉窗景,后面配的则是母子相娱。

  龙应台常说她是逃民,是一个无根的人,不系之舟。这种漂泊的流离感、不安全感时刻流淌在她的血管里,如影随形。然而无根之人,最在意的、最放不下的、最流连忘返的,就是这种她时刻在企求、在挽留的记忆,与童年、成长、父母相关的记忆。对她来说,记忆,是比将来让人害怕得多的东西,尤其是与她试图挽留住的童年、成长、父母相关的记忆。这些童年、成长都是与父母相关的,而父母已经逐渐远去了,虽然母亲还在,也已经看得到另一端的情景了,已经定格,只能往回看,无法更改,无法重来,只能在心里默默念着。而与儿子、与朋友,还有那么长的路,可以慢慢来,慢慢玩。两种感情,一种是过去了,一种还在继续。孩子还会长大,而母亲只会更老,写的感情怎么能一样呢。

  家,在变,从前是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后来是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目送,也在变,先是目送父母,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然后是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一前一后的背影,一前一后的目送,就是人的一生了。龙应台就在这一前一后,像一片孤舟,在芦花深处,听着杜鹃啼血,深深凝望。

  《目送》读书笔记3

  初见《目送》时,她一身墨绿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之中,那么不起眼。可她却吸引了我,像西湖边上被轻烟笼罩的一位女子,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上默默伫立,然后轻轻回眸......

  “目送”,饱含情感的字眼,我想,这一定和女人有关。果不其然,龙应台女士,一个经历众多大事件的台湾坚强女性,以一双细柔的手、一枝细细的笔杆,写下难以言尽的大爱: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有失败和脆弱,有失落和放手,有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她也曾是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目送下成长;然后她也成为了一位母亲,开始目送着她父母的一天天苍老,目送着她孩子的成长;在岁月的流逝中,她也开始被孩子目送......她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缘分,多么奇妙。三代人的关系仅一个“目送”就能解释清楚。目送着上一代人老去,目送着下一代人成长与同代人彼此目送却开始被下一代人目送......于是我开始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一条路就是人生。从生命的开始到灭亡,一路上有许多的交错路口,那又是另一个人的人生,在人生路上与你相交,彰显着彼此的缘分,又或者在下一个拐角的路口就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但终究在尽头时,是一个人。

  我们一个人来到这世上,也一个人离去,路途中或孤单或寂寞,有朋友陪或有家人伴,有些事还得一个人去承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个人在单行道上寻找,其实没有人不相信缘分。

  在大武山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的窗帘缝里射进来,她看到她母亲灰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映在墙上;她看到母亲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却是一个再也找不到回程的旅人。几十年前,母亲生来并非就是母亲,十几年前,母亲也是一位无忧无虑的少女。她们一路走来,慢慢成长,在爱的.滋润下成为了母亲,她从无忧的少女变成了开始为一个家操劳的母亲,她的脸上开始长皱纹,她的头发不再黑亮,谁还记得当初她青春洋溢的模样,所以要善待那个尚未成为母亲的少女,也包容那个从少女一路走来的母亲。

  在下着小雨微凉的下午,她在热腾的茶雾中看到老友虚弱的身影;在文化郁郁的江南风中,她看到一个个胸襟博大的斗士;在大雨磅礴,寒气逼人的英国,她看到17岁的菲力浦棱角分明的脸庞;在硝烟戾气的会议上,她看到车水马龙的酒会中,父母亲颤巍巍的身影走来......她的眼中尽是爱与亲情。

  她目送着那些苍凉,那些挚爱。那些珍宝,她的眼中尽是爱与亲情,她写着她的修行,却忘了告诉他们她的路途,看不见她的苍老。她的人生经历了很多,所以她才能写出那些一个个令人潸然泪下的孤独美丽的文字。她的人生境界就像一个空了的杯子,能心无旁骛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看看现代人,正相反!每个人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太多的欲念。太多的纷扰。不懂得知足与感恩,所以往往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就像冬天里的一杯热茶,久别重逢后的一个拥抱。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流年,留不住,算不出。就像日落残红一场梦。但所有的记忆都在眼中,从不曾忘怀。一次次的目送,心中的爱却不减半分。眼中的情也不差分毫,那些深邃的爱埋藏在眼中。他们用一年又一年老去的岁月告诉你——我们爱你,很深。

  但愿所爱永不忘,岁月长衣裳薄。

  《目送》读书笔记4

  这个寒假,我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适合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

  《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整个寒假,我虽然只读了其中二十六篇,却已经深深感动。

  同名主打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由此,我想到自己。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或者妈妈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远赴甘肃黄羊川,参加南京电视台的那次拍摄活动时;当我迈入南外大门,参加人生第一次入学考试时,我也都能感到背后目送我的那两双热切的眼神……

  对于13岁的我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体会龙应台“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会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间我一定也都会经历。只是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有龙应台的那颗感动的心,那支感恩的笔。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还是他忘记了?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潮的定义吗?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记得在作者回台湾那天,父亲骑了很破的车子送她,将她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原因就是车子太破,怕影响女儿的形象。而当时的作者呢?她是这样写的 “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虽然她知道父亲出于好心,不想让她蒙受阴影,但她是多么希望父亲能把她送进校园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亲的苦衷,没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亲,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没有追。这应该就是亲人之间的理解吧,这样的背影,凄凉且难忘。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潮,这句话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却是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为了照顾父亲,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迹;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宁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奔向机场,赶最晚的飞机……这一切,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学习呢?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想要珍惜这些关爱,就要从点滴之事做起,从理解做起。

  《目送》读书笔记5

  龙应台在书中也描绘过我上面发生的情景,在“牵挂”中的一个很短的片段。“他,有时是她,时不时来一个电话,电话絮絮讲完了,你轻轻放下话筒,才觉得,这其实是个’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电话——什么事都没有,扯东扯西,只不过想确认一下你还好,但是一句想念的话,都没有。”

  我想,她大概是个心理学家吧,否则怎么能把我的内心看的一清二楚?

  这本书描绘的景象很详细,文字一点也不晦涩,这可能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当然,有的文字我还是看的不太懂,比如第三章中的大部分,也有可能是因为缺乏感同身受。

  第一次看《目送》,是在高一,那时候的我正值最叛逆的时期,跟母亲的关系十分僵硬,偶然中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推送摘取了这本书的“母亲节”,母子的对话简直就是我跟我母亲日常生活的最佳写照,于是我去书店买了这本书。

  我又读了一些其他章节的文字,终于明白母亲的感受,“‘母亲’是他们被归入spam(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简直毫无道理,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高科技使你能够‘看见’他,......虽然也可能是万里之遥,但是那个定点让你放心——亲爱的孩子,他在那里。可是高科技也给了他一个逃生门——手指按几个键,他可以把你‘隔离’掉,让那个‘叮’一声,再也不出现,那个小小的点,从你的‘爱心’雷达网上彻底消失。”

  我的母亲对我十分“爱护”,在她的认知里,“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上来。”我从小都不被要求做家务,她对我的要求只有好好学习,她所作的plan使我的生活被安排的“妥妥当当”,然而我很厌烦妥当,你知道的年轻人总是不屑于顺着别人的轨迹行走。于是,反抗、针锋相对层出不穷,有时候我十分沮丧,我的母亲和我有着偌大的“阶级”差距,她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她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向自己的女儿虚心求教,每当她的女儿尖锐的指出她的错误时,她总是会带着“高帽子”、摆着一副“不可一世”的脸孔,推搡着女儿去复习或者是写作业。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她是在为我,每日辛辛苦苦熬的汤、奔波在家与学校之间,我上大学前她每日的生活都是围着我转,我没办法去指责她什么,但是在上大学之后我发现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即使我远离了她,但如果我有段时间没有打电话给她(可能是两三天,也可能是一周),她就会在wechat上给我发消息问我:

  “在哪里?”

  “怎么没给我打电话?”

  “记得多喝水、早睡、多吃蔬果。”

  “这周六上广州看看你行吗?”

  通常父亲会来广州开会,她每次都跟着上来,站在我的学校门口,手里拎着一壶熬了一整夜的汤,然后再给昨晚熬夜正在补觉的我打电话:“我在你学校门口哇~你快下来!”

  绝望,她的生活依然是围着我转的。

  我尝试过跟她沟通,我对她说:“妈,你可以试着去旅游吗?”

  “你想去旅游吗?好哇,我们可以去......”话语中带着惊喜和满满的自信感。

  “我说的是你自己去或者是跟你的朋友、姐妹去旅游,就你,和你的姐妹你的朋友。我不去。”我特别强调。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长久的沉默。

  我只是想让她从满是我的生活中拔出去,毕竟我与她不是共生共存的,虽然有十个月的时候就是如此,但我想如果我是孩子的母亲,我不会变成她那样,有时候人可以自私一点的,为自己而活,我想。

  “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哦。’......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看我做菜。’......我说:‘好了,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我觉得,我的母亲总是要学会如何去为自己生活。

【《目送》读书笔记1500字(通用5篇)】相关文章:

1.目送读书笔记900字

2.目送读书笔记大学5篇

3.目送读书笔记高中5篇

4.目送读书笔记高中生

5.高中目送读书笔记5篇

6.目送的读书笔记初二

7.《目送》的好句及读书笔记

8.目送好句摘抄

9.龙应台《目送》阅读答案

上一篇:《简爱》的读书笔记 下一篇:幼儿园托班教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