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书笔记

2022-08-16 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仨》读书笔记(精选2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

  近来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深有感触。

  一切沉重都未露出端倪的时候,她与爱人在异国享受他乡的乐观;大半辈子坎坷飘摇的时候,她珍惜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点滴生活。一家人自相遇到失散,平平淡淡享受亲情温暖、家庭幸福的日子。杨先生坚持在法国留学的那一年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日子,我却从阿圆来到家中之后深切体会到了一种温馨的、踏实的情感,她每每写到女儿,必是怜惜、喜爱的自豪语气。

  一对可爱的父女从她的笔下跳脱纸卷,学识渊博却生活不能自理的“拙手笨脚”钱钟书,聪颖懂事却“随父造反”的杨绛“平生之杰作”钱瑗。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他们心态平凡,只愿相聚不生离便一切满足。有爱人陪伴,有女儿承欢,这就是家,亲人离世,家人已去,家便成了客栈,老人的心在思念中空荡着,在孤寂中充盈着。从质朴简洁的语风中走过三人的一生,历尽曲折却仅存温情。

  杨先生在书中写道: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单是书中的章节名称就能够字字印证此话: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人思念我们仨。尽管句句引人心酸,我读完却没有伤痛难抑、同情怜悯之心,反而愈是心如止水、羡慕不已。悲欢离合,动荡不安在她的笔下都如此顺其自然地随时光而过,甚至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更没有怨恨,没有自怜,没有委屈不公。在她眼中,世间只爱侣、女儿二人,重心皆在家人身上,一同做学问,一同“探险”,一同把玩“石子”,其乐也融融。

  二人的离世,令人悲恸,却不招人绝望,这般年纪的先生,一路走来总归会看淡。曾经的肝肠寸断、心如死灰,如今却是一番无阴无晴的平静述之,平淡而不贫乏的文字怀念的是从前快乐的生活,相伴的幸福。先生是在忆自家的气息,用一颗百岁老人沉淀的心寻找至亲相会的通途,无旁人无关,不为告白与揭露,更非写与他人博取同情与围观。

  语气淡而情感挚,文字平而意不乏。你能够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父母天下一般普通,精彩的日子只因阖家团圆。先生毫不矫正揉造作地缓缓道来,叫人牵肠挂肚。读一读这本书,在还来得及之时,感相聚之幸,惜陪伴之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

  读过《人间词话》的人,都会对王国维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其提出的“六不”观点,则是许多人热议的话题之一。六不,指“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而无论是哪个“不”则都是对生活的准确描述,包含的都是对素质甚至人性的考量。

  不管是“六不”中的哪一点,都会让我想到一个人,她的一生仿佛一首温柔绵长的歌曲,悠长而动人。

  杨绛在《我们仨》里倾诉了对家庭满满的爱意和对生活的感慨。当我读完整本书却发现,书中完全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话语,这些浓浓的情感都在每一件家庭琐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家人早年颇多的坎坷波折,人到暮年,才有了安定的居所,而此时的她已不再年轻。正如她所言的那样,“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的忧虑”。而我们也同样应该知道,人间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忧虑。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这对万物来讲是如此,而对一个家庭一个人来讲更是如此。我原以为她有着那么多儿女情长,苦辣酸甜,然而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是那么简单——快乐而坚强地如流水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人生之路有喜有悲,就像一首有起有伏的歌曲一般,但又有多少人依然可以选择从容与淡然呢?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境如这流水般不涛不逆,正如杨绛所言,“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却只身于水中不觉水流”。世间万物还有那么多的惊喜未被发现,而世间万物的路也有千千万万条,杨绛却坚定的选择了淡然平静。

  《我们仨》让我感触颇多,杨绛的一生的旅途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苦旅”,而这也只是俗世眼中的苦,那些快乐、忧虑、烦躁、悲欢离合,都是她漫漫一生所经历的,而她却从这尘世中光怪陆离的生活,孕育了闪耀的钻石,在朴实无奇的尘土中,熠熠生辉。

  我们经常抱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我们身上缺少的是什么。是那份豁达、乐观,还是淡然、洒脱?也或许都不是吧。只是没有那份心境罢了,我们都愿去作那波涛汹涌的江河,而没有人愿去作那平静的潭水。

  在这一刻,我也许并未真正领悟到书中所写的那种静如止水、淡定从容的生活方式,但至少我们也应该寻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为了我们的生活和梦想坚定地走下去,这才是我们的人生之路,这才是我们在世俗和利益的红尘中最该做的一生的追寻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3

  闲来读到杨绛的作品《我们仨》,这是杨绛暮年写下的她与丈夫、爱女之间温馨有爱的文字,这是讲述亲情爱情的感人作品。而我只想借大师的题目,讲述一下我现在珍惜感恩的朋友至情,它不只是三人行的友情,是以让我倍加珍惜。

  北京,这个地方说大,它是真的很大,大到从东北角的平谷到南边的大兴,需要两个半小时;可说小,它却也很小,小到只要想见,我的挚友就能很快相见。读书期间对朋友的概念应该还是不甚明朗的,毕业之后,大家都各赴各的前程,相互间的问候也少了许多,才惊觉生命中一两挚友的重要性。

  我自认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可以结交一只手的数量的挚友,更重要的是她们也互为知己,周末几个人泡在一起,真真让我有一种人生大赢家的错觉。但人生并不会处处是如意,我没有爱情的眷顾,但友情让我不孤单;亲情不在身边,但友情常伴!

  有时想想,知足常乐,只有对拥有的当下知足,才能保持常乐;只有对现状保持清醒地审视,才能时刻准备进步。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对生活知足,对工作清醒审视,希望可以一直这样,在快乐中去追求工作的进步、在进步中追求生活的完美!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4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段平凡温馨的亲情故事,有一个平凡温馨的名字——《我们仨》。《我们仨》这本书我很早时就买回了家,当时只翻了几页,看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优美华丽的字句辞藻,只是一位老人如数家珍地叙说自己一家人的故事,便把它丢在一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才读出其中的意味。

  《我们仨》就像一杯清茶,需要你慢慢去品,才能辨其味、知其香。这本书只有不到二百页,却用最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三人在天意下相聚,又在古驿道上相失。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也只讲述了一个老人常做的梦,却道出了一种害怕失去最亲的人的惶恐。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用亦真亦幻的手法,讲述了在钟书和钱媛患病之时,杨绛女士两头奔波,却仍无法挽留亲人的离去。最终,“我们仨”在古驿道上失散。三里河的寓所因为亲人的离去,也成为了一个暂住的客栈。

  杨绛女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独自一人在青灯下回忆“我们仨”。这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也是这本书的主体,像写日记一般记录了三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部分记录了许多家庭琐事,正如我们普通人一样,一个学者之家也需要关心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连有一身傲骨的学界权威钱老先生,干家务活也如我一般笨手笨脚,不得不随时向妻子求助。杨绛女士正如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一样,不厌其烦地对后辈讲述年轻时的种种趣事,而我们这些听者也好像围坐在杨老身旁,感受大学者平凡简单的快乐温馨。

  《我们仨》这本书可以看作一本幸福指南,为许多人指出幸福的方向。这一家三口十分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如把饭后的散步美其名曰“探险”;钱老是在学术界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可在家中却如孩童一般要被人宠着,被人照顾:杨绛女士干起家务活来干净利索,算是家务事上的顶梁柱。可她还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带着女儿才敢走夜路……很多人只顾着为了追求远方那虚无缥缈的幸福,可到达时才发现幸福就在自己出发的原点。平平淡淡才是真。杨绛女士一家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他们与世无争,不求富有,不求闻达,“成名,只不过是多了一些不相知的人而已”。

  他们只希望有二三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起彻夜长谈;只希望家人都健康平安,能与家人一起在平淡中享受快乐和温馨。如果你在寻找幸福的路上迷失方向,请读《我们仨》。读过这本书后,你或许能停下脚步,在与家人朋友的平淡中,尝出幸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5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难都好像迎刃而解了,其实在那个年代,他们受到的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一家人的心始终联系在一起,又有着别人钦羡的相处方式,看起来是那么轻松而美好,仿佛一切外在的压力的灾难都不算什么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联系的方式总是书信,中间他们也分离过,时间也不算短,可是每次相聚总是那么和谐,三人在家中的角色很自然地分好工,互通又互补,外号既贴切又温馨,我很羡慕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有共同的趣味,切切实实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吧。事无巨细他们都互通讯息,即使再忙,也不忘沟通,试想如今这个时代随随便便就能联系,却总是缺少点什么,远不如“我们仨”的主人公交流得多呢,也完全没有他们之间的那种情感。

  刚开始前面的文章我有点看懵了,总让我认为是灵魂出窍了,看得也很难过和悲伤,总希望美好的事情能一直延续,没有死别,也不会只剩下作者一人孤身在世上了,这多么残酷啊!生活不乏趣味,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和创造人生趣味的心,“我们仨”的一生都应该是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家人本应该如此,互相扶持、互相包容,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下,也能增添家的乐趣,平凡中的乐趣!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6

  看完了《我们仨》,一直好奇钱钟书和杨绛之间的恩爱相处之道,在这本书中得以窥见一二。

  发现饱腹诗书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种世界较其他人有着天然的屏障。

  他们不管外在的言语,外界也或许认为他们清高。像极了俗世中的“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

  钱杨不与他人争锋,秉承谦逊的相处之道,也不免有人诟病。倒让我们俗世之人更加应该把他人的言论看法抛掷脑后,可得一身轻松。另外,二老育有一女,老人的心愿都是孩子快乐无忧、健康成长,长大之后常回家看看。

  与俗世稍有不同的可能是二老会更加支持女儿的个人发展轨迹,为所谓工作、发展做出甘愿忍受思念的让步。

  这或许是高知识分子的人生领悟。

  而俗世之人或许在个人发展和家庭团聚方面较难抉择。又或许,这根本不是俗世不俗世的问题,这只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问题。自古“忠孝难两全”,长大之后也更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再有,钱老在84岁高龄仍要服从组织安排,一路颠簸路途遥远去开会,在外的条件总比不上家里安心舒适,杨绛女士再心生不愿也会尊重钱老自己的决定。

  至此发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工作难处。

  看似光鲜或完美的工作背后或都有其辛苦之处。

  应了之前的一句话“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所以,不抱怨工作,尽力克服困难,大概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

  最后,钱杨之女钱瑗先于二老去世,真是令人扼腕。

  之后,钱老于女儿去世的后一年也因病去世,独留杨绛女士一人聊度余生。至此我们仨走散了,杨绛女士也要在原有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团圆氛围中尽显孤独。

  至此感概,这一生,或好或坏都是个人“独活”的一生。

  这种“独活”,不是形式上的孤独或欢聚,而是精神上的自我寄托。若终其一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然后才为家庭而活,那么家人走散的那一天,就是世界崩塌之日。好在,我们仨走散之后,杨绛女士还可以看书、写作、出书。

  形式上虽然一人了,内心还有一隅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则是支撑天不会塌下的顶天柱。

  可喜可叹也。观他人的一生,可以反思个人需求的渺小。

  在他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可以当作参考,要什么,不要什么。

  少即是多。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竭尽全力,做减法,去成为自己,从心而活。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7

  忙时常成为我不能好好读书的理由,忘于阅读,懒于思考,此番托辞羞愧。

  以前只闻钱钟书先生,不知杨绛先生。如今,从新认识。纸上字字生机的日子,让我心生羡慕,觉得可惜又心生期盼。一幕幕,妙趣横生,始终有温度。

  好生羡慕”我们仨”互相懂趣味横生的小日子,尽管曾在寒冬却不曾寒冷。我记忆起,父亲就倍疼我不曾舍得打骂,母亲更像严母,但很小我便体会一个人,一个人消化情绪和知识,我的志向我的想法我的不安我的愤怒他们会尽力理解小心呵护,却不曾懂得。我想,他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活,我的成长缺少他们的陪伴。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怎样经历,透过文字能想象几分。突然觉得可惜,可惜自己一直忙于工作忙于追求也错过了家人很多的陪伴时间,可惜自己大学里怎么也睡不够的时间,可惜自己喜读却不坚持的时间。读完”我们仨”,以景贴人,想做回那个喜读善研的学生,做个知父知母不忘乡柴火的女儿。

  读着钱和杨的相处,各有长短,互有锋芒,互助互补,相互经营,相互取暖。读着钱、杨对媛的教养,对价值观的坚持,对家的养护。我心里期盼与另一半,现在和将来也能慢慢磨合,互懂互扶,互谦互爱,过着妙趣无穷的小日子。

  一言一字,拟人拟物,手法用词不华却流深。推荐!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8

  以前读过这本书的,系统推送,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了解杨绛先生源于对钱钟书先生《围墙》的喜爱。杨绛先生的文字,读起来感觉平实,亲切,她不张扬,于平实中见真情。

  这部作品写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以倒叙的时间次序,先是钱先生和杨先生老年时期,一家三口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们对生活,始终是坦然的,乐观的。文章以梦境的形式展开叙述,有钱先生的下放,钱媛的重病,杨先生对他们的惦念与不舍。即便都很困难,依然,努力保全彼此世界的温度。在三人世界里,各自安好又彼此温暖,直至丈夫和女儿离开,家变成了客栈。

  然后,杨先生回忆了他们仨的过去,有奋斗的艰难,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更有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活色生香。特别是书中所附的书信往来,杨媛的画,处处散打着爱的温度。如果说我感受到他们幸福生活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真实,让每个人保留自己原本的样子,比如钱先生的孩子气,比如钱媛对父母的称呼,再比如杨先生对妇女俩的宠爱,还有他们对日常琐碎生活所用的看似不经意却充满智慧的小定义。

  其实,这样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但是,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不同,很难想象,除了亲情,还有什么是杨先生一家所在乎的。好像没有。关键是岁月的积累,精神世界的丰富,决定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9

  人生的主题是孤独,能有这样的人携手才是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遗憾已经走散。

  几周前和别人谈起有关处对象的种种,我又突然灵感爆发,说两个人不应该太依赖,也不应该因为有了对象就变得很宅,否则一旦出现变动体系就会造成巨大的不稳定。这段话的灵感来自于最近开庭的一起谋杀案(凶手和他老婆都是很宅只一起打游戏看电影的人),两个人活成了两座毗邻的孤岛,当其中一座有所远离,另一座也变得动荡不安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造成很不良的社会 动荡。

  可是转念一想,如果两个人都不是孤岛,一座的远离就能不影响另一座吗?不会的。读读三毛的《撒哈拉》,再读一下《万水千山走遍》,你就知道,一样的风景,一样很多的朋友,可是有的人变了,心情就再也不能一样了。

  不过看了《我们仨》这本书,突然觉得可以为之前被我否定的宅辩护一下。作者说的那种吃饭时间太长耽误自己看书的心态我超级能理解。而他们都宅,也没因为生活的种种考验就出现什么动荡。当然了,也许我应该说,宅着,也有有趣的宅和无聊的宅。有趣的宅就不会有问题呢。我向往的打怪升级的爱情,多半也是一种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宅啦。

  有关动荡,有关离开与离别,这里有个悖论——一个人孤独久了就会适应,但是偶尔也会幻想生命中能有个长久的陪伴。当你有了陪伴,觉得一切都settledown了,出现了有的变动,你可能又被会打入那个黑暗的孤独深渊,可是你却觉得不能泰然处之了。是应该期盼本来就不曾拥有任何东西,还是庆幸至少曾经拥有?杨绛告诉我是后者。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0

  前几日,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直想提笔写一写心中泛起的涟漪,不得静。放假八日,终得空儿,细记几笔。

  看到这个蓝色小硬皮的《我们仨》,就浮起我和敏敏到浙师大第一日,满大街的乱窜找书店的情景,我们想在浙学习的日子各读一本书。最后驻足在一个售学生考级考学资料小书店,闲书极少,小书架只不足两排,在角落里翻出这个小蓝本,杨绛先生的,小巧的样子,喜欢,细细读来了。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百岁老人杨绛的名句:我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人人喜欢,人人叫绝。其实,你读了她的《我们仨》,你会明白她为什么会有此妙言哲语。

  整个小蓝本读下来,没有任何华丽辞藻,一句也找不到,从头至尾全是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文字讲述一家三口平淡又单纯的日常生活。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三口都不是寻常人,但他们却过着最寻常朴素的生活。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起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一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书中文字波澜无惊,平淡无奇,但从这些淡如水的一字一句中,我却嗅到了浓浓的书香之气,感受到那一份相守相伴、单纯快乐、温暖幸福的家的氛围。一家三口都爱书如痴,最喜的事就是啃书。三人各自工作,各不打扰,各据一个书桌,埋头研读。在牛津大学学习时,两人不喜社交,觉得浪费时间,喜欢泡在图书馆。钱老连考牛津大学的学位都觉得不值。他觉得为了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白费功夫读不必要的功课,想读的许多书都只好放弃,很不值当。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不喜欢参加各种报告、会议,喜欢呆书房研究学问。每每称病告假,由其妻子杨绛出面推辞,杨老每每都尊重钱老意愿,遇到实在推不了的,她还自愿代之,决不让钱老有一点勉强。所以钱钟书才骄傲的对世人说:他拥有世上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女儿阿瑗自小在父母的前、书柜间穿梭长大,自然也喜欢读书。阿瑗自小体弱多病,上学不太照常,初中甚至休学一年,回家养病,自学各门功课,父母有时间指点一二,她也考上市区最好的高中,继而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温和上进,兢兢业业,一直都是教师队伍里的尖兵。阿瑗与钱父两人自称哥们儿,是杨老的两个顽童,杨老呢,就心平气和地纵容他们胡闹,为他们的捣乱善后。他们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相守一起过清净平淡的幸福生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97年早春,阿瑗因病去世,98年岁末,钟书去世,三人就此失散。杨老只想三人再聚聚,写此书,一人来思念仨儿,三人又可相守幸福。腹有诗书气自华,三人自身上散发出的高贵淡雅的文化气息,不与其人相遇,只读文字,已经扑面而来,点点润我心肺。他们仨就如山间璞玉,藏于自然,朴实纯洁,暖阳下,自生烟!也许这就是满腹学识之人最喜欢的原生态生活。

  提起上海已经有九十年历史的五酒店锦江饭店,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创立者董竹君,竟然是个女子。

  1900年,董竹君诞生在上海洋泾滨的一个贫民窟里,她的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在她12岁那年,迫于生计,为了给父亲治病,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在XX里她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并和他相爱了。她虽然很想做一个良家妇女但是年仅16岁的董竹君并没有要夏之时赎她出来,她不愿意在以后生活中背负一个欠他人情思想,被他人歧视的包袱。她找准机会机智地逃出了XX。我很佩服16岁的她怎会有如此的心计,一个女子特别是在那一个环境下呆着的女子竟然有如此远大的见识。能遇到一个愿意赎她的人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可她却没有依靠任何人独自跑了出来,逃离了那个苦海。一个多么聪明胆大的女子啊!

  她和夏之时结婚之后成了显赫一时的四川省督军夫人,但她不愿意和丈夫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也不愿意丈夫沉迷在重男轻女,麻将和鸦片中,带着她的孩子们毅然离开了四川、离开了她丈夫,来到她的老家大上海闯荡。她独力养育的四个女儿都成了栋梁之材,既有八一电影厂的创办人,也有钢琴家,又有纽约图书馆的馆长。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让他们既注重包装(穿戴打扮),也注重内涵(读书上进)。这一点,也值得孩子们的家长借鉴。作为孩子的母亲她是成功的。

  董竹君知道自己也要上进。她和夏之时没有分居以前去日本留过学,又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创立锦江茶馆和餐厅。到解放初期,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外宾的五锦江饭店。在事业她也是成功的。她饭店的标语就是请把你的满意告诉你的朋友,请把你的不满告诉我们。

  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1997年香港回归,董竹君的一生历经了晚清、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她从一个洋车夫的女儿,沦为青楼卖唱女;又凭借聪明伶俐的性格,成为督军夫人;后来又不堪夫权的牢笼,历尽艰险只身去日本求学一生风雨飘摇,坎坷不断。但当命运每一次打击她,她都能像凤凰涅槃一样,获得新生。她曾说:我不向无理取闹低头,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

  在她的这本自传中,我看到的不仅一个女人的传奇,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从先生文字里懂得: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孤单落寞的日子更显往日的欢乐。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相思之苦,肝肠寸断。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生命有限,情海无边。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铭心,与日剧增,但先生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坚强与豁达让我想到胡杨林,千年风范,坚韧不拔。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她为了爱情甘愿屈居并付出,用智慧和大爱精心营造着家编织着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不要紧是先生给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承担家庭重担,免除后顾之忧,乃钱老先生的福气。更让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务事并没有捆住先生的手脚,影响她的事业,书中写到,读书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爱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蕴深厚、通灵炫目,神秘瑰丽,女人能将人生演绎如此精彩的莫过于先生。

  不管世风如何,也不管身份改变,先生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之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老夫妇德高望重,着作等身,却不要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诚实的品格同样跃于纸上: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语言,需要气质和定力来支撑。说实话、干实事,做人起码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实现,而先生风雨百年,仍能如此,这便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了。

  感谢杨绛先生,让我读到这样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谢先生,告诉我做人做事的真谛即本原、珍惜。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

  妞妞,距离你要到这个世界上只有3个月了,我想不光我和你妈妈,还有很多人都在为你的到来忙碌着,特别是你的妈妈,所以首先,感谢你妈妈,正因为有你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才会有我们普通的平凡的《我们仨》!

  妞妞,爸爸之所以就着看了杨绛的《我们仨》后写这个话题,思考的核心还是怎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其实这个问题我和你妈妈也说不清楚,但是马上就为人父母了,不能也教育不清楚你吧,你看这就是一个悖论了,自己弄不明白还得要教清楚孩子,所以爸爸决定告诉一个正确的路子,至于你在这个路子上走发现什么风景,那就看自悟了吧。

  第一,要多看书,书是人类总结经验的最好载体,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甚至有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Google但是爸爸还是希望你直接看原著,了解其他人的无数个人生,你就有很多重的精彩;

  第二,学习语言,这个其实包含了几小点的:学习语言可以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技术PAPER也可以是社会经验,然后学习语言可以直接跟人交流,以后就是学外语也不能走老爸这个不能开口的路子,虽然我在改正;

  第三,读千卷书还要走万里路,不能局限在空想和死记硬背中,格物致知啊,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知道语言的魅力以及修辞手法与后现代主义的奥妙;这点看老一辈的人就要好很多的,比如钱锺书,鲁迅,还有王小波,爸爸希望你能就他们的文字去追寻上个世纪的轨迹;

  第四,学会反思,所有的人特别是你的父母是深深爱着你的,这种爱是无私的,是垂直向下的!但是,爸爸希望你能融会贯通理论后在实践中相辅相成,这就是反思和计划的作用了!我们不希望你留名青史,但求物质精神双小康吧!

  妞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爸爸的认识不知道会不会局限在2017年,但是我想至少大的条框是没有出格的,这都是在善良和平和的心态上完成的,当然我和你妈妈会做好榜样!

  最好还是要嘱咐一句,从我和你妈妈的经历来看,人怕没自己的目标以及知道了没有毅力去克服碰到的困难,人最后还是要超过自己!

  愿你妈妈和你安康,我们也会是不平凡的《我们仨》!

  自从知道了杨绛老师写了一本关于她和钱钟书先生以及他们的女儿的书《我们仨》,我就一直有想翻阅的想法。没有时间去图书馆借阅,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在系阅读。虽然一直觉得读纸质书的感觉更好,可掌上阅读也有它的方便之处。

  《我们仨》这本书,杨老师分为三部分写的:开篇写的是她和钱老师都老了,步入了暮年;第二篇写的是他们仨失散了,曾经的家变成了客栈;第三篇是杨老师追忆他们仨曾经共同的美好生活。

  刚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对于杨老师如梦境又似描述现实的手法,我看的有些云里雾里,实在有点摸不清头脑。可渐渐地翻阅下去的时候,却似乎能明白之前看到的那些文字的意思。

  杨老师用梦境的方式,写了钱老师住院治疗,她在女儿的陪同下搬到了方便照顾钱老师的客栈,因为医生的要求,她们每天看望钱老师的时间都受到了限制,而在病中的钱老师似乎也一直在昏睡中度过,难得清醒地和杨老师说上些话,尤其在谈论女儿的时候,二老是那样的疼爱。然后,就是他们所心心疼爱的女儿,却也因为病痛而住院了。

  年老的杨老师,一下子就成了孤家寡人,她要一个人慌忙地找寻着钱老师那条漂泊不停的311船,又想在梦中去医院探望女儿的病情。

  梦,看到杨老师和钱老师的女儿也生病住院的那一段,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杨先生要以这样的梦境来回忆她的那段生活。那真的是像梦一样的生活。无助,坚强,年老,丈夫,女儿,有多少人能理解那时杨老师的心境。

  看杨老师写的女儿去世的那一段,和他们来告别,钱老师让女儿回家的那些字句的时候,我是半躺在床上看的,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为杨老师的情感,为杨老师的文字。

  杨老师的文字中没有渲染太多的悲哀之情,她就那样写着,记录着她的心境,却让读者看的纠心,看的落泪。

  原来一位大家,用她的文字描述她的真实情感时是如此的有震撼力!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1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这是我听过对家最美好的描述。我们对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向往,我想要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能够包容我小脾气的家、一个没有争吵的家……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对于家的期待,但何以为真正的家呢,我觉得正是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因为有我们仨”,才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家。

  我为书中钱锺书先生说的:“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所感动,而杨绛先生文中写到的“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直接让我浸湿了双眼。我好像终于理解了之前一个视频里的女孩说,“很想说但是再也不能说的话是‘明天见’”是为什么了,这是对明天最美的憧憬,是最浪漫的三个字。我想对你说明天见,让我们对明天都充满向往,因为明天有你的存在,因为明天我们还能相见。

  我很羡慕书中杨绛先生一家,不提他们在后期经历的时代变革,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与孩子之间的牵绊都是我在这本书之外看不到的。可能正是这么一种情感让我为书中的情节动容,书名《我们仨》无需多言这就是他们的故事,就只有“我们仨”就足以让读者体会这本书所传达的。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2

  近日读了《我们仨》,感触很多。杨绛先生那借梦喻实的精巧笔法,真挚且风趣的描绘和充满智慧的为人处世,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杨绛先生用舒缓朴素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快乐生活、在困难中的坚韧和家人彼此的相互包容理解。先生的小家,是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家。

  待人时,看他人的最好的优点;用人时,看他人最低的人品。这是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个大智慧。先生通过绳子和书的比喻,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胡乔木同志给先生一家帮过大忙,也时常来拜访。别人说,乔木同志只是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先生一家罢了。杨绛先生认为,读书,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使用绳子,则从最薄弱的一段判定绳子的质量。先生说,钟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这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对待自己的朋友,是应该当成书一样读。人无完人,我们都不是完美的,我们与朋友相处时,应该宽以待人,欣赏朋友的优秀品质。我们看朋友要看他们好的一面,而不是死死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这也让我想到当下的一个热点事件,长相甜美的央视记者王冰冰,遭网友人肉,并在网上发她的隐私,包括离过婚,四级考了两次等等。这些很正常的事情,却被人当成黑点来爆料。在网络世界,网民把人捧上神坛,发现一点黑点,又会把人从高处摔下,狠狠唾骂。这种不肯接受别人的一点点缺点的极端的思维,是不可取的。“读书,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这种观点,放在对待朋友,对待身边事物上,可以让我们与朋友间相处更融洽,让我们更容易避免极端思维。

  杨绛先生与家人的相处,充满了爱与包容,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杨先生一家人,彼此都保持着非常大的分享欲。每次暂时的分离,他们都会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称这些小文章为“石子”,在重聚时拿出来品读玩味。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生活。在我看来,我们也应该和爸爸妈妈保持一个比较大的分享欲,让爱我们的人有对我们生活的参与感。很多时候我们和家人的隔阂和误会,是因为缺乏沟通。在我们离家在外时,父母会非常担心我们,想念我们,我们应该常常给家人打个电话,发些信息,与他们分享我们的生活趣事。

  总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很多家人间和睦相处的妙招,有为人处世的智慧,还有一个个温馨风趣的家庭故事,更为深刻的是一家人在困难中的相互扶持与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3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读完了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似一股清流,每读起来,便使人心静,让人心疼,而又心生佩服!

  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书中静静的回忆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作者以梦为引,飘渺而又真实,好像失去是一场梦,但梦回到现实又真的只剩孤身一人。不知杨绛在1997~1998年是怎样挺过来的,接连失去至爱的女儿和老伴,杨绛用了最为平和的文字,却给人传递出无比心痛的感觉,生老病死,看似自然,却是至亲至爱的失去,痛又无助,但还要坚强的活着。

  书中满满是回忆,满满是思念,思念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虽常说不能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但是美好的回忆会让我们心存感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会给我们以动力和方向。话说回来,现在是未来的回忆,我们的现在能否成为未来的动力,能否生成美好的回忆?所以珍惜每一个现在,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生活变的有意义!痛苦的也好,快乐的也罢,在未来,这一切都将是故事。

  失去亲人后,杨绛开始回忆他们三人的生活。从她与钱钟书先生的相识相恋开始,虽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是志趣相投,性格互补,两个学者、文人,在艰难时期异国求学,却能苦中求乐,不卑不亢。后来有了他们可爱的女儿,生活更加充满乐趣。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发现,孩子是生活的催化剂,如果自己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则会两相宜,当然得会善于取舍、善于选择;如果安排不当,优柔寡断,生活琐事就会侵占工作时间,而工作完不成就又导致生活不开心,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两头都抓不住。所以,生老病死是规律,代代相传也是必然,怎样把工作和生活都照顾的很好,则是智慧。

  他们回国后,赶上了革命,杨绛夫妇没有选择逃离祖国,即使没有安定的居所,也安静的在上海等待解放。他们爱祖国,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他们就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这比单纯的高喊爱国更加爱国,用切身行动诠释什么是爱国主义。

  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杨绛对生活的态度,她们夫妇一生坎坷,但在书中,她对命运的不公没有抱怨,对经历过的苦难只是简单略过,而对于生活中细小的感动和美好却历历在目,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也许这就是幸福!

  读完整本书,就像杨绛所说的,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记录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4

  我很喜欢杨绛先生《我们仨》这本书。微微泛黄的纸,简朴,却散发着一种很清透的气息。看着它,忽然会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宁静,安逸的怡人。书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写的“Mom.Pop.圆O”。这样的三个称呼,听上去很亲切。

  《我们仨》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布满着人世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比从窗户纸的孔隙中,静静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每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

  当读到伤心处时,我会落泪;当读到开心处时,我会欢笑;当读到告别处时,我会心酸;当读到家常处时,我则会认同。总之,它能牵动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能将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慨。

  这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杨绛先生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平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用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崎岖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最后的附录里,有很多张杨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智慧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他们夫妻俩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5

  一本薄薄的回忆录承载的却是一家人的一生。千言万语道不尽说不明。书很短,不敢说感触深刻,可其中的脉脉温情,却也引人思躇良久。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提笔写书,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书中讲述了杨绛先生重温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岁月,那些单纯朴素又盛满温情的亲情故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独特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用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7月伉俪二人赴英国牛津求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国后直到1998年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难忘经历。第三部分,丈夫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开,剩下杨绛先生自己一个人思念他们一家人的一生。

  书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从柴米油盐一餐一饭,到字里行间书信往来,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十分触动。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杨绛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钱钟书的陪伴,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与繁琐的事情交织,这才是生活的模样。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6

  前段时间陪女儿去书店买教课书,无意中听到有两位看起来颇有学识的老人在讨论一本书的内容,听上去比较触动,便特意询问了一下书名,老人很热心的告诉我说是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在书店看了一会儿,意犹未尽,便买了下来,看完后颇有感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写的篇幅比较少,没有着太多笔墨,写了杨绛做梦梦到与钱锺书走失,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钱锺书被安排在古驿道,瑗瑗旧病复发受病痛折磨,不久离世,钱先生也体弱多病,最终我们仨在古驿道上相失。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重点描述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娓娓道来的回忆。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每读几页便有令人动容的地方。

  钱钟书夫妇在动荡的年代互相扶持和依偎,女儿钱媛又弄常的孝顺,而且他们都是知福且惜福的人。

  人生之路如此漫长,寻到一个志同道合,不离不弃,柤伴一生的人,着实不易。最好的感情,并不是非要爱得轰烈烈,荡气回肠,情深,容易相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两个不完美的人,走到一起,相互弥补才会完整。在顺境时,不离不弃;在逆境时,相互扶持,携手相伴,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钱先生与杨先生的感情,让人羡慕。杨老师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与繁琐的事情交织,这才是生活的模样。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7

  亲情、爱情和友情,你会认为哪种情谊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呢?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吧。历经人生各种苦难,回头看只有亲人仍在侧的人,可能会认为亲情是可贵的;处于恋爱甜蜜期的情侣会认为两个人相爱是难得的,可能觉得爱情更重要;在职场上、社会上打拼的人,需要朋友和各种人脉,这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友情。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假设之外,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会认为亲情在三者中是居于首位的,小编就是其中一个。

  提到亲情,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是值得去看一看的,这本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中语言平实朴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满满的亲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我们仨》这本书分三个部分讲述了杨绛、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瑷一家三口的故事。

  第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体验;第二部分是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同样以梦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语言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8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过世,这个平凡的小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本书中我感触较深的三句话是: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我们仨最终只剩下我一个,哪怕生活条件变好了,也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杨绛先生笔下的是凄美的思念,种种的回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最后变成一个人的思念和回忆,多花时间陪陪父母,别看父母平时很坚强,他们也有很多需要你的时候,他们陪你长大,也希望你能陪他们变老,只愿时光对他们温柔以待。

  记得有一次妈妈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是爸爸陪妈妈去的,他们早早就出了门,从他们出门的那一刻,我的心就一直悬着、慌着,就怕出点什么事。

  中午爸妈回来吃饭,我表现得小心翼翼,问了下情况,说下午才能拿到检查结果,我的心继续悬着,后来知道妈妈第二天一早要做一个小手术。

  妈妈早上八点的手术,手术前被抽了几管血,我很心疼,后来妈妈进了手术室,我一下子慌了,整个人紧张起来,坐立不安的。当时就是觉得好害怕,那种怕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好在最后手术成功,妈妈被护士用轮椅推着出来,妈妈的表情看上去很是难受。

  我想要爸妈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也希望自己多抽时间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嗑,不管做什么,陪在他们身边就好,珍惜每一次与他们的相聚,同样也可以用文字或照片记录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爱你的父母亲人,就看一看《我们仨》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8

  读完《我们仨》,我认为此书非常值得阅读。从杨绛先生平实真挚细腻幽默的生活化叙述中,我有了许多感觉、认识和感动。

  杨绛先生的长达万里的梦,对丈夫和女儿的殷切关怀和难舍难分的思念,古驿道上的声声泪,离别情,催人泪下,让人深深地感动。也为她送走他们两个后的坚强走下去的力量和勇气钦佩不已。

  她和钱老国外的生活,首先探险两个字让我印象深刻,做饭是探险,做得了红烧肉炖鸡汤学炒菜做西餐。旅行散步是探险,边走边研究,乐在其中。学习是探险,不浪费任何时间徜徉在书海里,饱读诗书,然后学有所成。生小孩教育小孩是探险,孩子的成长中他们也乐在险中求。这种探险,在他们回到国内一直在延续,贯穿生活始终。

  印象更加深刻的是无论是杨绛对钱老孩子般的宠爱,还是他们仨的互敬互爱,还是杨绛一家的生活都是充满趣味和情怀。不管时代如何艰难困苦,但他们相亲相爱,友好和睦,有知识有涵养有情有义,过得有滋有味。天下家庭若想幸福莫过如此的和谐有爱!

  从来没有开始读哪本书要做什么准备,而这次本是做好了不止一次有所触动的情绪设想又是极其平静地读完。第一部分钱老先生被带到船上的部分起初以为是现实,看着看着才明白是杨老的另一种写法,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我甚至不能想象杨老是在怎样波动的情绪里写下这些看似平静的文字,像梦像虚幻。

  随后二老的国外生活以及回国后动荡局面下经历的一次次大大小小的算是曲折吧终有所解,像是在听奶奶讲故事,讲那些艰难又藏着傲骨的岁月,我甚至有些羡慕那个年代的他们,知识和志向都融入到血液里,不为时事所捆绑,不为金钱名利所勒索。对于文学的坚持,我在想,可能是初是兴趣爱好,后来成为离不开的习惯,一做就是一辈子,又哪里说得清呢。

  读杨老笔下的女儿,母亲的怜爱和心疼溢于言表,虽大都是琐碎小事,却看得出三个有趣的灵魂间相互依偎的乐趣,有些东西大概是真的有一脉相承,可能用词不够准确,只是这样感觉。很有趣,和现在我们所指的有趣还不一样,这个有趣不是指表面的有趣,而是骨子里的那种有趣。

  附录部分无论文字,信件,画作的那些对于杨老来说实实在在的回忆,总能联想到一位老奶奶于灯下反复读反复看,偶尔对着纸张与他们对话,想念孩子和丈夫的画面,但绝不是以泪洗面的那种场景,因为她的豁达和通透。

  每一个年代都有不一样的烟火气,有时候很羡慕老一辈人总说的那个时候。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9

  我曾做了一个梦,梦里有我,有锺书,还有我们的圆圆。梦里似真似幻,想要脱离这梦境,却又不知从何而醒。

  梦里锺书一声不响地和人走了,说是开会,然而他已上了年纪,又有什么会要开。兴得阿圆最靠得住,三两下就领着我找到了锺书暂居之地。这里驿站密布,家家却开得相似。阿圆牵着我走着驿道,叫我小心些走。古道狭长,看不见尽头,两旁栽的有柳树,花絮纷吹,自开自赏。我们走了好久,直到正午烈焰散去,方见一处残损道路,断口前有湖,一片幽蓝延伸至远处黑点。湖很广,稀稀落落置着些小船,有几只没有拴绳,飘得老远。阿圆左右寻了一阵,指着艘有“311”坠饰的木船叫喊,说就是那只。我同她踏了进去,果真是锺书的船。船上空得吓人,不见衣柜也没有帘窗。再去俯身瞧锺书,瘦了,不过几天未见,就薄得像一片枯叶,套在肥大的中衣里。眼镜没了,手提包该是也不见了,看着像个落难的灾民。我低声唤他,他动了动,仿佛睁不开眼睛似的,脸上缠着扭曲的泪痕,伸手去探我的身子,阿圆也跪坐下来去理他的发。然而不过短暂相遇,阿圆要回家里备课,我也必须在天黑前回客栈,这是这儿的规矩。

  柳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新枝未尽,枯枝已袭。我在客栈与木船之间穿梭,阿圆也在周末来看望,倒也乐得悠闲,混过了几个春冬。只一天周末,女婿忽然驾车来了,是来接阿圆的,阿圆说是久病再犯,不过有专家说如今已可根治,只是要住院半年左右。我真心为圆圆高兴,过往这病折腾了她不少。送他们远走,孤寂了些,我想也无可厚非。唯有一点,自从圆圆住院后,我夜夜泛起了梦魇,梦到阿圆躺在病床上,与护工聊着天。女婿为她添了冰箱,放着许多吃食,不过阿圆胃口小,总分一半给护工大妈吃了。应当的确是不严重了,阿圆也是这么认为的,还想要起来批作业。然而没有几周,病情越来越严重,翻身也成了难事,我焦急地发慌,讲给锺书听,锺书听的专注,叫我别乱想,老人就爱做这种梦。直至一日又是梦魇,梦中女婿与专家交谈,方得知早已无药可救,能拖一阵是一阵了。阿圆依然不知道。我忙跑去同锺书讲,他这次没有怀疑我这梦是假的,只是凄然,心中流着泪,他应当也是梦到了。阿圆没过多久就死了,在睡梦中,走得很安详。我从未想过我会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窘境,其实也说不上,阿圆也早已成了白发。不过说着也奇怪,阿圆逝后,我再没犯过梦魇。

  于是两个老人照心不宣地“忘记”阿圆的死。

  大约过了几个月,锺书发了高热。

  留我一人活在梦里,“忘记”他们的死。

  不知道两个痴子,会不会忘了吃早饭。我早教训过他们早饭一定是要吃的,不知道忘记了没有。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0

  长长的离别之后,是长长的痛;长长的痛消散,用长长的回忆安抚自己。回忆过去,望身旁空无一人,却觉心头更痛。回忆如泉在淌。

  梦中形单影只 明明和自己亲密无间的人突然丢下自己,任凭谁都不愿接受。望对方渐行渐远,心头苦涩难言。失去一个重要的人,好比同行的路上再也没有灯,归家的路长了不知多少。看着漆黑一片的世界,突然惊醒,发现身边人仍在,难掩心头喜悦。家的方向,大约只有两人同行才能找到。无边的夜空下,谁在寻找家的方向,又是谁在寻找不见踪影的伴侣? 梦醒却是离情 梦醒。为了一个神秘会议而独自远去的人,你可知道有人在记挂你?挂牵的心飘飞过万家灯火,只为瞥一眼远去的旅人。暮色降临之前短暂的陪伴,可曾融化受过伤的心?梦里曾那般揪心,掉落在冰冷的砖瓦上的,分明是与所爱的人一同离去的那份牵挂,如今却也不再需要了。深夜病床边已再听不见孤单的呢喃。相继地走了,远去了,是怕先去的人孤单么?一切仿佛梦一场,只是梦中离去的人,却没再于梦外出现。没有了亲人,再暖也不是自己的家,回忆再多也都是泡沫般的虚影。家的概念,已经和他们共去了。过去再美,也回不来了。梦里梦外,心依然苦痛。

  梦回以往欢笑 回忆里真的没有过大的苦痛,女儿降世的喜悦,萦绕心头,字里行间却仍隐隐透出哀伤,无论哪句都片刻离不开丈夫和女儿,仿佛用文字将他们套牢了,抓住了,他们就能再也不离开了。归途在何方?作者其实问了自己,也问了我们。她敲醒了我们:那给人安身的地方永远不可能称为家,家到最终只是一个概念罢了。家人已不在,欢笑留不住,家也就远去了。心中那个家,永远亮着一盏灯等你归来。家里永远有欢声笑语,家里永远有人带着笑容温暖着心。这些还是留在记忆里好。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到暮年失去了那个“家”,把它留在心里就好。哀伤还在,但那永恒的记忆,就留着它在心头,让那泓记忆的清泉接着在心头“滴答”。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1

  自古以来,缅怀逝者的文章多如牛毛,从向秀的《思旧赋》到潘岳的《悼亡诗》,从“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哀婉,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每一篇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宣泄了悲伤,每一篇都有它自己的动人之处。而我从未见过一篇像《我们仨》这样的祭文,如此渺茫,如此凄美,如此痛彻心扉,如此地特殊而惊艳。

  作者没有睹物思人,没有触景伤情,只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平淡的梦、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梦,本该荒诞而不合逻辑的,而这个梦中逝者的言行举止却如此正常,和生前一样,这是因为作者对逝者太过了解,连在思绪紊乱的梦中,都知道他会如何说、如何做吗?梦,本该是模糊不清的,而这个梦中逝者的一怒一笑都如此真实,这是由于作者对他太过熟悉,在头脑混沌的梦中都能如此清楚地勾勒出他的脸庞吗?梦,本该是很快会被遗忘的,而梦醒之后,作者都能如此如此清晰地回忆起逝者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声语调,这是因为思念太深,连梦中出现的幻觉也不愿放过吗?思念,是得要多厚重,才能让人做梦都在念想;思念是要有多么痛入骨髓,才能让梦的麻醉都没有效果,让逝者的音容在梦中都如此清晰!

  作者通篇未提思念,而这个梦却让思念显得如此宏大。思念的境界,不是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而是做了一个如此清晰明了的梦。

  对逝者离去的痛,为什么必须要哭天抢地、长篇大段的回忆才能展现?作者只用平淡的语言,便写出了她寻寻觅觅的茫然。梦像一层轻纱,遮住了意识,也的话了痛苦,留下满满的绝望与不知所措。潜意识透过薄纱,预示了结局的悲痛,而恍惚知道结局的梦中人却只能无助地在梦中的梦中看着女儿一天天消瘦,无助地跟着丈夫的船一天天走远。迷茫覆盖了整个梦境。也许,丧亲带来最多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这种不知所措。太习惯了有他们的生活,太习惯了他们的一言一语,而他们逝去了,未亡之人却久久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在这个她不能理解的、没有他们的世界里彷徨。

  作者通篇未写自己的心理,却将丧亲的感受如此精确地呈现出来。

  作者梦到的是驿站。这是多么绝妙的暗喻!人生在世,孑然一身,哪里才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只有家人,能给予我们安定与幸福,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于世。而当作者的家人离去时,她就失去依靠于安宁。从此,家不再是家,而只是她的驿站了。她也不再存在于世,只是寄居在人世间、漂浮不定的旅客,像一片枯叶,没了大树的根系,从枝头滑下,孤独地飘在空中。

  作者通篇未写自己的孤独,而这个梦却奏出了孤独的绝响。

  梦的清澈写出来思念,梦的平淡写出了渺茫,梦的内容写出了孤独绝望。作者仅仅描写了一个梦,而它却惊人地展现了作者对逝者无限的爱与思念,展现了这人世间做真实、最深切的情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一个梦,竟能如此凄凉哀婉;一种爱,竟能如此伟大而深沉。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2

  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思虑过一个问题,“待我百年之后,我的孩子怎么办?”无法继续保他周全,是阴阳两隔留下的遗憾,所以人越老越牵挂儿女,是怕这份思念无处可依。

  在梦里人的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她把这一段痛苦的回忆看作了梦魇了,梦中的驿站和梦本身一样,不受自己控制,无法向人询问为什么,也受了时间的限制,太阳落山就要回去,和梦一样,到时就要醒。

  在杨绛的“万里长梦”,“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又满地落叶,一棵棵杨柳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开始读觉得读不懂,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那些担心和手足无措明明是真的,越读越觉得心酸,觉得寂寞,一个瘦小的身影往来于钟书的船还有圆圆的医院,忙碌疲惫又忍耐,梦中的她独卧在床上期待明天的见面,一个人惺惺念念两个人,得有多孤独。曾经相偎相依的三个人失散了。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仨人一生辗转多处,不断搬家,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有迫不得已搬的,也有喜出望外搬的,有的简易舒适,有的破陋阴寒,但那时也都是家。现如今的四室大宅却成了客栈。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人的生活轻描淡写,却又丝丝入扣,看过后内心都是苦涩,眉心也都聚在一块。在杨绛的心里钟书是个踏实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圆圆是个聪颖过人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他俩再美好的头衔都不及在她身边所扮演的角色,为夫,为女,他们做的最出色。

  女儿未出生前,他们二人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愿意去“探险”,品味生活,一顿肉都让他俩觉得新鲜有趣,闲时和朋友聊天聚会,更多的时间都是各干各的,各看各书。那时的生活真是轻松自在,这种生活方式和现在的年轻人如出一辙,想想二人真是时髦。圆圆的出生并没有改变二人求知的道路,带着孩子转站法国学习,想必两人都够坚强能干,可能圆圆的天资从那时已经显现,定是得到了父母的真传。回国后的生活三人都变得流离失所,三人换做两帮,只能偶尔相聚,钟书真是厉害,即使许久不见,也能悄悄得到圆圆的青睐。那时的生活应该是身不由己了,时势没造出英雄,因为他俩都是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圆圆可能是真的太聪明了,才总是遭天妒,从小的体弱多病,才会让她更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也让她更认真的活,活出了百分之二百的自我。很多对圆圆细节的描写,让我觉得这个小大人不像两人的孩子,更像是伙伴,没有依附他们长大,像一棵独立的小树,自由疯长,支撑着二人。我很喜欢162页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仨,却不止三人。”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他们融合的彻底,互相尊重陪伴,相辅相成的成长,正因为这种生活模式,才让失去夫与女的杨绛更为失落和孤独。她失去的不只是一位丈夫和一个女儿,她失去了伙伴,老师,姐妹和兄弟。

  即使是三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也有他们的乐趣,除了读书学习,下馆子听旁桌的趣谈,父女疯闹,记录生活琐碎的“石子”,他们又是可爱的一家人。像普通人一样坦诚的面对分离的思念,杨绛的笔下,生活像行云流水一般潺潺而过,思绪万千,她只能通过重温的方式,在回忆中和他俩相聚。

  《我们仨》本是杨绛要写的题目,圆圆想写便拿走了,在最后的病床上,歪斜的手稿也没有忆完一家人的点滴,杨绛又接着写。没有人能深切体会她写这本书时的心情,除了沉重和心酸,也有使命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3

  第一次读杨绛女士《我们仨》这本书应该是在06年或07年间,那时候还年轻吧,只是为那份真情而感动过。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这个朴素的家庭让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对灾难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面对苦难时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时,从翻看目录起便开始了感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一个先失爱女后失爱人的女人,我在想,当杨绛女士写下目录的那一刻,承受的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年轻时我读不懂第二部分,第二次翻阅,因为经历,深深体会到了杨绛女士当时有着怎样的情感,一句“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道出了她内心翻滚的辛酸,然而,再没有明天了,钱瑗走了,钟书先生走了,就这样“我们仨失散了”。

  “我们仨失散了”,我为杨绛女士心痛不已!虽然书中没有多少凄凉的词句,但我读着却倍感凄凉,这也许跟我父母相继过世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吧。

  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这个老人用文字无声的记录着她对爱人和爱女的思念。

  含着泪花掩上书,感慨由然而生,那份无法表达的爱,无人诉说的情,回荡在心里很久很久……

  回眸处,灯火阑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愿杨绛女士能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他们曾经温馨的家!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4

  前几年在新闻上看到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惋惜,不仅惋惜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离去,也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因此,便忍不住又读了一遍杨绛先生的著作:《我们仨》。

  书的开始就是一个长长的梦,梦的内容主要是杨绛先生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一次次相聚,一次次别离。初读此书,我并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但我能深刻体会到杨绛先生对这个家庭的依恋和热爱。怀念往日生活时,杨绛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总让我觉得我的心底似乎有一颗种子,准备破土而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杨绛先生依然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所有困难,也许正是她的淡然,才使她平实的文字,处处散发着魅力!书中并没有悲痛欲绝的呼喊,也没有令人揪心难过的词语,让我感受更多的是杨绛先生对丈夫和女儿的浓浓思念。写作时,杨绛先生一人,怀念我们仨,那条古栈小道上,也只剩杨绛先生一人踽踽独行。我想,回忆里温馨的家庭,女儿的关爱,丈夫的牵念,才是真正的大爱吧!我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喜欢钱钟书和杨绛的不谙世事,不争不扰,喜欢钱瑗的大胆聪颖,孝顺听话。

  换做我,我是不能接受最亲的人双双离去这种事情的,我自然不如杨绛先生如此脱俗待世,杨绛先生如此看破红尘,想必她的内心也是经历无数次挣扎的。也许写下这本书,怀念那段往事,是对杨绛先生内心的少许安慰吧,谁能忍受原本和睦的家庭不复存在,原本亲爱的人从此阴阳两隔呢?杨绛先生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在她的书中感觉不到对人生的埋怨,对不公平社会的抨击,反而传递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坦然迎接生命中的风雨,把风雨当作洗礼。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了情和爱,还谈什么痛苦和折磨呢?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5

  之前看过杨绛传,里面有提到《我们仨》这本书,就一直想看。虽然书中所述很多都是生活琐事,但都是些平凡、真实又美好的事。

  从梦中开始,人生快到离别的境地,再通过驿道一家相聚,圆圆的入院,梦中探视等让人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唯一可以体会的是一家人的真情,以及病痛的无情,离别的无奈。是的,人生总会有离别的那一天,是生离亦或是死别,总归让人痛不欲生。最美的是生活中平凡的相处,最幸福的莫过于我在闹,你在笑。大才子钱钟书,却是个大男孩,一个人在家会做各种“坏事”,灯泡破了、门把手坏了、墨水打翻了……而这时的杨绛却似一名超人,说着“不要紧”,觉得这种生活真的特别美好,后再加上圆圆,幸福的双倍叠加,那段时间的他们应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吧。岁月静好,住着出租屋,但环境特好;吃着自己煮的饭,美味可口;有数不尽的书可以看,精神充盈;散步“探险”感受着人生的乐趣;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如果一直这样,该多好。

  国家的沦陷,他们毅然回国,奉献自我,生离从这时候开始,两年多不见爸爸,圆圆对他很不放心,却因爸爸的一句话而变得无限亲密。当然,说了什么也只剩好奇了。圆圆和爸爸是朋友,一起闹、一起玩,一家三口随意排列组合就是一个小阵营,一家开开心心,好似那些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小小的幸福,却是最真实的样子。

  圆圆的懂事,家庭的和睦以及浓郁的书香气息,让人觉得无比的温馨,《我们仨》中更多的是一种小幸福,用平实的话语,描述简单的幸福,而后期的“洗澡”“白旗”“下乡”等也都只是几笔带过,更多的突出亲友的关怀以及家人在一起的满足。而我知道那是一段特别让人身心俱疲,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光,各种莫名的迫害,身心的伤害。光从书上看来就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之前在《杨绛传》中也有具体的一些描述,那是经历者的伤痛,而《我们仨》中却寥寥数语,经历过磨难的人会越发看重幸福,战胜磨难的人眼中只有幸福。

  杨绛先生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后回忆他们之间的美好,好似他们就在身边。

  珍惜岁月静好,多读书,体味平凡的美好!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6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最温的暖,最善的心。这就是大家闺秀杨绛先生,她的一生始终宠辱不惊,温柔如水。她把自己放的很低很低,钟书把她放的很高很高,她温柔贤惠,他宠溺温情。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是一场不惊天动地却成为永恒的爱情。

  如她温婉,如他专情,这才是最真的爱情,这才是最温的陪伴,这才是最长情的多情。让我用自己的笨拙和感动谈一下我对爱、对婚姻、人生的理解。致敬杨绛先生,您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一、两个人的世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表白,不需要太深情的对白。我爱你,我从心底里心疼你,我为你愿意做任何事情。我爱上你,就爱上了爱情,我们彼此变成更好一个人,我们一起吃苦、一起读书、一起散步、一起交流,一起走过人生的起起落落,一起面对人生的春夏冬秋。

  因为有你的陪伴,我从不孤单,因为有我的陪伴,你从来不寂寞。

  钟书做错了事情,弄坏了东西,搞砸了事情,总是忐忑不安的找到杨绛,杨绛总会说一句话:没关系,我会修好它。没关系,我去做。没关系,我会弄好它。多好,这时的钟书,这时的才子像一个被宠溺的孩子。也或许每一个女人身上都有一种母性,对她深爱的男子总是想对他更好,更好,那个时候柔弱的她也可以成长一棵大树,为她爱的人遮风挡雨。

  这种感情美好、纯真、透明。我遇到了你,从此你就是我最美丽的风景,无人可以超越,那是最真、最纯、最珍贵的爱。

  从前慢,慢到我们只能去爱一个人,慢到我们的心只有能放下一个人的空间。我遇到你,从此之外的风景只是经历,那美好的将成为永恒。

  细数如今的爱情,太泛滥,太多情。当代的爱情多数都是快餐,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感觉、三分钟热情、三分钟感动。三分钟后你向左,他向右,无非是谁先将谁遗忘。遇到一个真心爱的人,遇到一个能让你感动,能走进你灵魂的人,得拿出石头剪刀布的运气,爱情都去哪了?是谁辜负了谁?

  爱情是需要经营和付出的,爱情出了错,两个人都有责任。

  自私、猜忌、两个人思想的不对等都无法构建完美的爱情。爱情需要身心相互吸引才能碰撞出热烈的火花,如果我们仅仅为了谋求肉体关系而维系的感情,总是会在短暂的热烈中支离破散、灰飞烟灭。

  二、三个人的世界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诗篇。阿圆是幸运的,她有懂她的妈妈,她有爱他的爸爸,而且他的爸爸和妈妈也彼此深爱。这是最完美的童话。

  孩子是天使,是让两个人关系更稳固,更有共同语言的纽带。

  虽然养孩子绝对是一个让经济负增长的投资,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幼儿园、小学和更深层的教育经历。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可是孩子是我们无法拒绝的礼物。

  我敢说每一个拒绝孩子的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嘲笑自己曾经的观念是多么可笑和无根据。当然,现代人的生存压力太大,含着金钥匙拼爹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在辛苦劳碌、起早贪黑的加班、加班中消耗年华。

  数万一平的房子,日益增长的支出,你要去维系生活,你要努力去在城市里打拼拥有一个家。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人生不是在荆棘和苦楚中走出来一条光明大道。

  有些苦、有些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长大前,我们是父母怀里的小宝贝,长大后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唱着好听旋律的情怀主义,诗和远方是要在努力奋斗的背景下才能实现的后享乐主义。

  你坚持,你努力,你终会收获自己的风景。我们仨一起走下去,这是最温柔,最美丽的风景,比诗和远方更真实。

  三、心疼你的心疼

  读杨绛的我们仨失散了那些片段。我几度放下,搁浅,数次有想哭的冲动。我心疼这个百岁的老人,在短暂的时间失去女儿、失去爱人,独自行走在风里。

  虽然这位百岁老人依然是那么慈眉善目,心平气和,用不急不缓的语调来回忆她失散的亲人。且不提钟书的才华横溢,再优秀的他也不过只是她心里的一个支柱,只是她的爱人,她女儿的父亲,她陪伴走了多年的亲人。

  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了你爱,也给你伤,它给了你甜,也给了你苦,它给你无与伦比的爱情,也留给了痛入骨髓的悲伤。

  她的心里的痛只有黑夜懂得,只有落日的云霞懂得,只有飞翔的鸟儿懂得,只有她那颗忽明忽暗的心懂得。只是有些伤不必说,有些痛无需言,那些想念和悲伤都通过了她的温婉、她的娓娓道来得到了体现。

  真的心疼这个坚毅的老人,再坚强的心也不过是女人。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当水结成了冰,还得拼命把自己焐热,只因为逝去的已经不能重来,生活还是要继续,爱情永远活在灵魂里,杨绛一定是依靠着爱的坚定、细微的真诚来守护着自己的一颗初心。

  无论多苦,无论多悲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先生,您是我一生的榜样,愿您们一家三口在那个我们看不到的世界恩爱如常。

【《我们仨》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书笔记04-19

我们仨读书笔记04-26

《我们仨》读书笔记04-28

《我们仨》读书笔记12-31

《我们仨》读书笔记12-29

《我们仨》的读书笔记06-08

《我们仨》读书笔记精选05-31

《我们仨》读书笔记05-29

我们仨读书笔记推荐09-12

我们仨读书笔记精选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