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诗债换酒钱读书笔记

2021-09-28 读书笔记

  有一段时间,忽然发现自己不会写字了,已经有很长很长一段日子没有写出过一段完整的文字。倒也不是因为脑袋空空、无所事事,就只是单纯的无法执笔,无法让文字随着自己的思绪发散开来。

  后来有一天,偶然路过书店,顿时明了,原来是因为我很久没有看书的缘故。

  人的心就像一株植物,行走是阳光,而书籍是雨露,离开水的干涸植物,阳光越强烈,越会加速它的消亡,我不能只是行走,也要留一些时间‘灌溉’。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陷入提笔忘字的窘境,一定不会原谅自己。

  对老舍先生的记忆一直还停留在《济南的冬天》这篇中学课文中,只知道他原名叫舒庆春,写过《四世同堂》和《茶馆》,是文学大家,却并不知道他到底何以称“大家”。前些日子读了本书叫《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短篇合集,里面摘录的文章有关于北平、济南、青岛、伦敦这些他曾居住过的地方;有关于他的母亲、妻儿还有已逝的故友;有关于日常生活的琐碎点滴以及一个腹有诗书的文化人自觉对人生的“浅薄”探讨… …

  被朴实的文字吸引,有几日假期,机缘巧合要去济南游玩,寻着书里的影子去了大明湖和趵突泉,关于趵突泉我记着老舍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此话所言不虚,这泉眼仿佛是有魔力一般,你什么都不用做,单单是站在池边静静看着泉眼“突突突”的冒水,就足够一天光景了。

  《想北平》这书妈妈也是看了的,她有个习惯,要是钟意什么,定要与你寻找共鸣,然而几经磨合,她得出的结论是:我是走马观花的看完这本书。真是天大的冤枉,我怎么敢如此不尊重文字,只不过,关注点不同,深刻记忆点自然也会不同罢了。

  我打心底里是钦佩像老舍先生这样不虚头巴脑的作家的,诚如先生所述“什么文章最难写,自己不愿意写的文章最难写。我的职业是“写”。只要能写,就万事亨通,可是,近来我写不出来了!问题严重得很,我不晓得生了娃娃而没有奶的母亲怎样痛苦,我可是晓得我比她还更痛苦。没有奶,她可以雇乳娘,或买代乳粉,我没有这些便利。写不出就是写不出,找不到代替品与代替的人。”

  写作是件严肃的事情,饭可以随便吃,话不能随口说。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影响一个时代。

  如果非要用‘开卷有益’作为论点,让我说出读书有什么好处的话,我可以如数家珍的列出它十大条、二十大条,但是,那些条条框框无非都是些很空泛的大白话,读书真正的意义,书籍的个中滋味,还要每一个读书的人自己去慢慢品味。

  我也说不清从小到大的爱读书,到底带给我了些什么具体的东西,但是我知道,每次提笔,都是在我读了很多书之后,只有在获取了很多很多书籍食粮后,我才觉得自己特别有话要说,而且能说的出来。

  到现在依旧记得小学时班级图书角的一句话:好读书,读好书。

  现在的很多作品,辞藻华丽,文字飘渺,常常读了半天,也不知道它到底想要表明一个什么意思,说好听点儿是‘天马行空的意识流’,说白了就是没头没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写到最后,作者都快忘了自己最初是要写什么了。这种文章一眼望去就会见到很多我们平日里根本不常用,甚至不常见的词语,很多人认为,这种文字代表着一种文学造诣,所谓‘看不懂的就是最好的’。

  对于这个理念,虽然我只是‘文学界’的一个‘小透明’,‘读者界’的一个‘小读者’,却也迟迟不敢苟同。作为一个读者,你为什么要‘怀疑自己的`智商’?从娘胎里出来就开始说中国话,然后还上了那么多年学,你有什么是看不懂的?如果不是甲骨文也不是文言文,他写出来的文字你看不懂,不是你的问题,是他的问题。你的时间有限,你读每一篇文章都应该获得更多东西才对,他只顾及卖弄只顾及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而‘浪费’你的阅读时间,你不生气反而觉得他挺棒,你是怎么想的?

  我心目中的好文章,是文字平实却又蕴含道理,引人共鸣,让大家看的懂并觉得‘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哎’。知道很多华丽的辞藻是很不错,但是‘堆砌辞藻’不是本事,‘运用辞藻’才是本事。

  饭有很多种,诚然,御膳一定是最精致最名贵的,但不一定是最大众口味的。

  纸笔值千金,心有所想心有所向方下笔,何必诗债换酒钱。

【何必诗债换酒钱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关于爸爸烟酒钱的作文07-16

换门不改旧家风(诗)11-20

母亲的债精选作文07-23

亲情的债作文06-12

时间的“债”作文10-15

时间的债作文11-24

《爱,何必百分百》的读书笔记11-25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07-29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