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反思

2022-11-04 对联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联》教学反思1

  学校中级职称晋职教师展示课,在全校教师的关注下圆满完成。我展示了一堂题为《语言运用——对联》的期末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我希望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这堂展示课中我大胆的运用了小白板教学,并将小游戏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我做的就是努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设计这堂复习课时,我首先运用到了导学案,让学生对教学过程能够有个整体的把握,我将学生在考卷中出现的问题用相机拍下来放在导学案中,让学生来找茬,发现自己的错误。这个设计自我感觉还是蛮有用的。平时考试过后让学生整理试卷上的错题,很多同学做得很敷衍,效果不太明显。当我把大量的错题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来整理错误时,他们的思维仿佛要敏锐许多,发现问题也要快很多、准很多。为了让学生明确考卷书写的重要性,我专门将两张考卷放在一起作比较,一张字迹工整、书写漂亮,另一张书写凌乱、字迹潦草。学生通过对比,很形象了地了解到了在老师批改试卷时学生书写工整是多么有优势。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动起来。我将关于对联的游戏带入了教学。如:行业连连看,巧用姓名组合对联,给史上最长的对联注音等五个小游戏。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小组成员共同思考,用小白板呈现答案。在这种有趣而且又有竞争的活动面前,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课堂氛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选择一副励志的对联送给自己的组员,并送上期末的祝福。学生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励志对联,通过小组交流,大家将知识共享后,知识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共同写期末祝福的过程,把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他们意识到大家是一个团队,荣辱与共。这也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在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展示课上完之后,静下心来反思,扪心自问:这堂课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教学设计,但是平时的教学中呢?是不是每堂课我都这么准备充分?是不是每堂课我都会考虑学生是否会学得很开心?还是偶尔会仓促了事,偶尔会枯燥乏味,偶尔会留有遗憾。让我们多花一些心思在平时的教学上,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用心,或者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对联》教学反思2

  在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建校10周年之际,该校策划了首届名校名师“生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的好几百名语文教师以及相关人士,场面甚是浩大。在学校新校区的室内篮球场布置成的教学观摩现场,真可谓是座无虚席。上课教师阵容强大,有省特级教师陈曦(高新实验小学)、文莉(银都小学),省骨干教师陈铁军(成都泡桐树小学)、石红霞(成都盐道街小学),市优秀青年教师何琳(成师附小),市学科带头人周学静(成都实验小学),这些教师除了有高新实验小学的,还有成都实验小学,更有特邀嘉宾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吉春亚老师(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做现场点评。

  怀揣着对学习的渴望,我早早地来到了这所正在腾飞的学校,高新区真乃大手笔也!整个学校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教师给人的感觉就是规范。由于课程安排紧凑,上午4节,下午3节再加点评,到了才知道吉春亚老师也要上一节观摩课,真是令我好一阵兴奋。要知道看一节“大家”的课,真是要胜读好几本专业书籍呢!因此,也无暇细看校园环境,就直接进入了“生命课堂”。

  最值得一看的果然是吉春亚老师临时准备的观摩课——《对联》。恰逢我上周刚上了一节国学课,也是上的《对联》两相比较,真是受益匪浅。首先,吉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上就做到了“味儿正、目标明、思路清”,所以才能做到“亮点显、效果实”。这十五个字,是吉老师总结的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想起我昨日的“个人认为”,确实还相差甚远哪!看看吉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吧:

  1、出示一段对子歌。(晴对雨……),学生读,问学生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出“对”的概念。(板书:对)

  2、找相对的词,巩固“对”的概念,提高学生兴趣。再出示另一段对子歌。

  3、出示对联,(板书:联)让学生初步感知对联,读了八幅对联。鼓励学生自己找出对联的特点。除了“仄先平后”,学生找出了其他的三点,即词语相对、字数相等、意思相关。然后老师点拨对联对平仄的要求,并且吉老师并没有给学生“平”“仄”的概念,只说在一般情况下,对联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三声、四声的字,而对联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情况下用一声、二声的字。(板书:识)

  4、巩固练习的设计层层推进,更见功力。先是区分上下联,再是连线搭配上下联(字数不等),然后是给出字数相同的上下联,让学生搭配,并于场下老师互动,提高学生兴趣。

  5、最后是总结,送对联(板书:趣),并留一作业。即板书:趣识对联)。真是意犹未尽啊!

  其余六节课各有千秋,但我个人最欣赏周学静老师的情致课《沟通从信开始》。这位老师在设计上求新求异,从《一封家书》的引入,到体会信的功能,再到读老师带来的陌生人的信(这位教师利用了借班上课这一客观因素,而顺势设计了“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想和这个临时上课的班级的学生交朋友”,转接无痕,吸引学生,实在是高!),最后到激发学生回信的欲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唯有在展示照片,激发写作兴趣那一环节中,有些“显摆”了。此环节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班级的学生有多么了不起,而应该激发现场学生有话说,因此,教师在此应请学生说,你想告诉对方什么?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

  这几位老师的课,我都会逐一点评,不为别的,只为锻炼自己的评课能力。

《对联》教学反思3

  新课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编了六幅对联,打破了以往对联难以入选教材的格局,很有点“敢为天下先”的感觉,我为此感到十分欣慰。但对此却作了一些反思:

  一、对对联的认识

  对联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有的实用性文学创作形式,是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联可歌颂,可讽谕,长短灵活,雅俗共赏。既可用于寄托思想抱负,表达爱憎情感。还可以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或用于红白喜事,寄寓悲欢哀乐,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兼而有之。尤其过春节所用的春联,可以表现一年的新气象,歌颂新生活,用得最普遍,穷乡僻壤,在困难的人家,过年都要贴一幅春联表示表示的。周汝昌先生说过:“我们过年过节的春联,更是举世罕有无与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全民性文艺活动’”。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程度之深,运用之广,影响之大,非同一般。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甚至上百言。

  对联的种类很多,除贴在门上欢庆春节的春联外,还有贴在相对的两根柱子上的楹联,挂在堂屋下面墙上的堂联等等。从用途上说,祝寿用的叫寿联,结婚用的叫婚联,吊祭死者的叫挽联,题国画上的叫国画联,用于风景名胜处的叫名胜联……那么,对联这一文学形式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其原因有二:

  其一,汉字是表意文字。一字一音,除少量联绵词外,一字一义,方正整齐,音调分明,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如果是拼音文字,就难以做到了。

  其二,我国古代就以“阴”、“阳”来概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这一认识通过语言表达为相反相对之义。因而在《诗经》、《楚辞》、《庄子》等古籍中,就有不少对句,后来,对句在汉赋、骈文以及唐代律诗中大量使用,要求渐趋趋严格,从律诗的对偶句中发展而形成对联。

  社会文化学告诉我们:一种语言和文学样式,越是广泛地运用,就越应该被社会所重视。然而,与此规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是:如今的对联面临着江河日下、风光不再的危机—————语文教材不选对联,语文老师不讲对联,或索性不懂对联,写作课更与对联无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建国后基本不提倡。所以对联被大多数人视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甚至是笔墨游戏。对联,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冷落,与民间对它的喜爱形成巨大反差。

  二、汉语教学的现状

  传统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地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加淡薄了。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被淡化甚至抹杀,对传统的人文精神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曾几何时,我们有些人用印欧语系的语法规律来硬套汉语,结果只能使汉语变得呆板、僵化,毫无生气可言。而我们汉语的组合是重意合,语义、语境的因素大于西方语言意义上的“句法因素,汉语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精神的语言,是一种“神摄”而非“形摄”的语言。应该反思一下: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了十多年的语法。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望着“语法”,一声叹息!我真觉得奇怪,自己的母语,反而学不懂,是这些人“笨”呢?还是“语法”有什么问题?在民间,一些不懂“语法”的人话却说得好极了,生动极了。好多不懂语法的作家文章不是也写得很出色吗?从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xxx的《马氏文通》(1898)算起,只不过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难道之前的人没有语法就不说话、写文章了吗?人是活的,语言是活的,干嘛要给僵死的“语法”管住了呢?好多语言现象是语法所管不了的。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过:“西洋的语法是法治的,中国的语法是人治的。所以不能以其法为万灵仙丹,而必须重视人的体味、领悟,神而明之。”所以我认为:以及学无用的语法,不如学对联!

  现在的汉语教学,存在的现象却是:“辛辛苦苦学习十余载,却不会写诗作文;忙忙碌碌读书千百篇,仍不会阅读交际。”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搞语法、排查知识点,像燕子衔泥筑巢一样,一点一点地精心构筑着知识的殿堂。学生们也犹如嗷嗷待哺的乳燕,如饥似渴地吞咽着诸如“读字、正音、遣词、造句……”在考试这根“魔棒”的指挥下,师生被训练成解答a、b、c、d的高手,可到了实际生活中却成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文章,少文采;交际,口木讷;运用,一头雾。难怪语文界的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要发出如此的感叹:“十年时间,2700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都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老的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因此,课堂教学要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深文化积淀。

  三、传统的对联教学

  古人对对联是相当重视的,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联为基本功,这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周先生指明对联是各种韵文的“基础”。强调学好对联这门“基本功”是大有裨益的。

  旧式教育盛行对联之风,上至尊荣显贵的皇族仕宦、下至凡夫俗子、耕猎渔樵,无不视对联为体现个人才华素质的有效手段。我们大家常见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就是当时常见的练习对联的教材。这是集语音、词汇、沟通古今于一身的极好形式。旧时儿童学习对联,从感性入手,先读有关对联的通俗读物,然后练习对句。《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就是这样的书籍。下面分别对这两册书各选一例来体会:

  (1)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2)天对地,风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读了这两则例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词语的对仗,必须在词汇意义上属于同一大类,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事对人事等。如“云对雨,雪对风”,又如“三尺剑,六钧弓”;景对景,物对物,工整、严格。另外,在词性上也要求基本相同,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还要求平仄相对。如:“云”是平声,“雪”便是仄声;“雨”是仄声,“风”就是平声。

  这样,学生熟读成诵,习惯成自然,最后达到应对自如的目的。难怪经常有人说:“过去的中国,是诗人的国土,是诗人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对联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语文活动。前人有“学诗先学对联”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我们大家的语文水平总体下滑,是个不争的事实,加上现在小学就学英语,对汉语的冲击就更大了,这与从小没练习对联不无关系。我们好像把学对联的“位置”让给了英语,好多有识之士不仅为汉语的前途而感到忧心忡忡!

  远的就不说了,就拿大家所推崇的鲁迅先生来说吧!他从小就受到传统的封建教育,,他在三味书屋时就学习过对联诗句。后来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篇文章建国后历年以来的教材好像都没有删除过,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学者钱剑夫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新中国成立后,不知何因,这种极富魅力的语文教学活动被革了“命”!社会发展了,进步了,我想我们当代人的文学水平应当比前人高吧?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与以前相比不知要高明几千倍!所以应该出更多的“鲁迅”才对呀!可是……我无话可讲,我不得不再次又一声叹息!

  四、汉语中对联的作用

  好多大师、学者受益于对联是不言而喻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关于对联的论述是很精辟的,他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对“对联”的作用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1、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

  2、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

  3、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4、对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旧时教师出对子考学生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鲁迅上私塾时,老师出上联“独角兽”让学生对,答案可谓五花八门。老师独以鲁迅对的“比目鱼”为最佳,给予表扬。因为“独角兽”中的"独“字不是数词,却含有”一“的意思。而“比目鱼”中的“比”同样不是数词,却含有“二”的意思,对得非常工整。郭沫若少年早慧,六、七岁念私塾时,有一天,他和同学偷偷去摘庙里的果子。被老师知道后,先是要体罚他们,后来又转念,出了个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有谁?”让孩子们对出下联,并说谁对得好就免除处罚。郭沫若马上对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表现出他志大才高,至今传为佳话。好的对联,本身就是篇好文章。象清人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共一百八十字,被公认为“古今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雨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业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纵观这幅对联,上联写四周景色,下联写云南历史,洋洋洒洒,写景寓情,情景交融,借史抒怀,气势不凡,浑然一体。联语对仗工整严谨,字字珠圆玉润,有色有声,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是一种‘提炼’,是一种‘结晶’或是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教益。”

  如清人戴远山赠友人联:

  诗堪入画方称妙

  官到能贫乃是清

  该联语言简练扼要,含蕴深切,警策动人。又如苏州拙政园四方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该联清新自然,形象、生动、传神,言简意深。

  对联“文字天地小,含蕴天地大”,集中、鲜明地体现了汉语的特色和魅力,做到了“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对联,是我们汉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以新的视角全面观照它,鉴赏它、传承它、光大它,使对联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受到合理的重视,并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书目:

  ⑴《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⑵《声律启蒙》成都古籍出版社

  ⑶《对中国传统属对教学的认识》毛力群

《对联》教学反思4

  教学本课,我的初衷是把它设计定位为一节关于对联知识的普及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鉴赏对联,学习基本的对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的优点是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重点突出。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开放、有序、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享受学习。

  亮点为:

  1、教学引入部分,设置情境,联系生活,且富有语文气息。从学生关注的社会大事——高考改革说起,先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再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选取焦点话题引入,内容新颖,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拟写对联部分的'设计充分考虑学情,先示例,再做基础练习和能力提升练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在能力提升环节链接高考,以引起学生重视。

  我的不足是课堂评价较为单一;对名联趣联内含的传统文化涉及不够,欣赏部分可稍加大比重,拟写部分稍稍压缩,或可尝试,这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奇妙的对联》是必修一“梳理探究”板块中的`一个专题,其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与对联相关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唤起他们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我用了一课时对本专题进行教学。本次课上我选取的都是那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在课程结束时,全班师生一起,为我们自己的班级创作了一副对联。我给出了上联——“望明朝蟾宫折桂”,并用毛笔将我的上联书写下来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对出下联。开始的时候,学生对得不是很好,虽然基本结构到位,但是意境欠佳。我对学生加以引导,最后他们对出了“盼他日金榜题名”这一下联,下课后,学生自己将我们的上下联和他们想出的横批“苦战三年”贴在了教室后面的墙上。

  这次课总体上是成功的。以下是我在这次课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进度略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往往他们还没有想出答案,我就开始让同学们回答问题了。

  二是后面的为班级创作对联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先创作,实在想不出,我再给出上联。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点紧张,判断对联的类型这一环节直接跳过去了。

  本次课让我感触颇多。首先,让我挖掘出了班上会毛笔书法的同学,可不止一两个哟!其次,设计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练习,会提高他们参与的热情。

  这次课程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潜力其实是无限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或者有所特长时,适时鼓励他们,这样会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

  新课标要求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必修一梳理探究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对联,增长人文知识,了解分俗人情。

  针对课标,设计的一堂课,想象是美好的,上课结束发现问题很多,以后应该引以为戒,为自己能够把语文课上得更好而努力。

  一是,讲对联过于注重对联的形式,而忽略了对联内容的深刻含义。以郑板桥的故事为引子,展开对对联的讲解,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精粹,运用汉语特有的技巧,通过漏字、谐音等方式来展现对联的奇妙含义,在以后讲这类内容时一定要更注重中华文化的奇妙,侧重内容而非是形式上。

  二是,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只是注重了题目由难到易,并未设计好每道题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作答方式,确实是自己准备得过于仓促,没有细致品味每道题以何种方式展现答案。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形式,小组讨论也要注意核心素养的体现,推荐好的答案,以免学生答非所问,浪费课堂时间,要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

  三是板书过于简单,没有针对标题《奇妙的对联》设计出奇妙的板书,增添课堂的丰富性。

  除此外,还有许多细节,比如上课语言要简洁扼要,内容要更加深入等,以后都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多看书,尤其是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文学类书籍。

《对联》教学反思5

  星期五上午我们学习“识字二”《对联》。我先范读四副对联,然后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学生读不出对联的节奏,我教学生在课本上画出节奏,之后又领着学生读了一遍。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感受,品味。而后学生再试读。

  学习完本课生字,背会了这几幅对联,我教学生认识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词语相对。我知道光靠老师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出示几副对联,上下联顺序是错乱的,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连一连。如:

  好山好水好景 岁岁有余

  处处春光好 寿比南山不老松

  年年大发 新岁新春新人

  福如东海长流水 笑脸迎客生意兴隆

  文明经商热情常在 家家气象新

  学生连得很正确,然后我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想一想:哪一种情景用哪一副对联合适?学生很聪明,都选的非常准确。

  在教学中,我始终都认为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能死抠课本,这样做于考试来说,似乎是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灵活,才会学有所得。

《对联》教学反思6

  对联是很有趣味的语文知识,既是知识,也是文化。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对联规则,懂得对联常识,将更有助于学生欣赏对联,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这节课中,开头的微课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对联的起源、种类和基本规则都浓缩在了微课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初步掌握了对对联的规矩。其后的课堂设计都围绕巩固和应用这些规则而来,由易到难。让学生从一字联开始,慢慢增加到二字联、三字联,既让学生认识到上下联字数首先要相等,又让学生在试对的过程中感受其他规则的应用。课的中间穿插几个对联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对联的趣味性。为了使学生初步掌握平仄的有关知识,特意挑选了几副成语对联,让学生来分析平仄。而后,又通过几句五字集句联让学生感受词性的相对。此时,小结对联规则,然后让学生进行连线题巩固。在考考你中设计的颜料店对联有些难度,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也能基本对出来,尤其是李言蹊同学对的“乌黑鹤白雕头棕”十分巧妙。在拓展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给学生们介绍了一种特殊的对联“玻璃联”。通过正反两面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对联不仅内容、形式有对称之美,汉字本身也具有这种对称的美感。进而推演到其实一个汉字拆拆合合有时竟也能成一副佳对。从而为下节课讲述“析字联”做了铺垫。

  这节课激发了学生对对联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从课后学生的日记中也看到了同学们都很喜欢上对联课,还有同学给我出上联让我对下联。另外,从学生对出的对联来看,学生也确已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规则,这一教学目标也算是有所落实。可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时间的掌控上,课堂容量过大,没有及时取舍教学内容,在一些教学环节上,如让学生写板书等占用太长时间,导致超时,这是今后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另外,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应对仍显稚嫩,经验不足,教学机智不够。因为对联课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开放性,要应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就需要教师灵活的头脑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课堂生成难以预测,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大大提高。板书的设计也仍需注意。今后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对联》教学反思7

  进入初三复习以来,从近几次的模拟考试中我们初三的三位教师同时发现学生在对联这类题型上的掌握还是很薄弱的,失分率相对来说也还是很高的!(在中考的语文试卷中2分的分值相对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了!)所以,在汇报课的内容上我选择了《中考对联复习训练》这一题目。希望通过本节课再一次系统的为学生理清答题思路,以及强调得分的要点。起到总结和启示的作用。

  再过十几天这些孩子就要参加中考了,因此,在我充分分析了近几年中考的试卷后,选择了以下几种类型题作为这次课的重点:

  1、盛世景象类

  2、灾难类

  设立以上两个类型主要希望警示学生关系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样不仅仅是有助于在对联考试中得分。同时,更可以为作文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

  3、情谊类

  这类题目是我们平时对联中常见的题型,此次选择这一类型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多注意身边人、身边事。同时也是想通过这一简单的对联进一步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4、品悟名著类

  名著是中考考点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希望通过这次对联的练习,提升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5、传统节日类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体现中国传统节日的题目,所以我在最后加上了“传统节日”这一类型。

  本节课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古诗文诗句作为导入,目的是希望给他们一个宽松、愉悦的心理暗示。为我下面教学的展开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对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对联的教学知识05-29

对联教学设计09-19

教学类迎元旦对联12-03

数字对联_经典对联12-13

经典对联及对联故事03-20

《作文》教学反思10-09

教学反思作文04-04

作文的教学反思10-27

教学反思作文06-25

大数的改写教学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