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徐汝佩卷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6-29

  王阳明先生这篇《书徐汝佩卷》写于1523年,时年52岁。下面是相关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一】

  4月10日,一组的“西湖敢愿”提出:经营者首先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八个月下来,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而要成为一个教育家,务必要“行不言之教”,让自己成为员工的榜样!“不言之教”是圣人的教人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意思是只有自己能不加以偏见地始终遵循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远比教导和强迫别人所获得的收益和功效大,天下万事万物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孔子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又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圣人们说的,都是依靠大德良行,身教重于言教,大音希声。

  阳明先生深黯教育之道,大教不言,大教若不教。在《书徐汝佩卷》中,对一些士子的问话和疑惑,要么问而不答,要么只是一句“非是之谓也”;对徐汝佩的反省之言只是“颔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从而使徐汝佩“悚然若有省”,觉得先生的不言之教是“倾耳而听,若震惊百里。粗心浮气,一时俱丧矣。”

  作为企业家,如何践行“不言之教”呢?

  首先是修身以德,修身以诚,以身作则。正如《大学》所言:“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只有自己先做到无私奉献,躬身力行,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里,与员工的幸福痛苦感同身受,员工才能和企业家、和企业一起同道同心,才能齐心合力。

  其次是行胜于言,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一大本规章制度,一百句口号,形不成企业文化,一个仅以监督、奖惩为治理手段的企业也不会是员工口中“好礼、好义、好信”的企业。而一个企业家的品格、德行,才是员工最好的榜样,榜样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员工在企业里努力工作,除了要获得薪水、尊重和幸福外,必须获得心灵的成长和职业技能的成长。只有具有教育家思维的经营者才能真正培养、扶持他们成长,从而带动企业的成长。

  行不言之教,造就更多的经营者,让企业更好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二】

  王阳明先生这篇《书徐汝佩卷》写于1523年,时年52岁,与之前分享过的《寄杨邃庵阁老书》写于同一年,当时阳明先生因父亲去世居丧丁忧在家,但他也四处讲学,门生很多。这篇文章不是书信,而是记录了他与学生徐汝佩(徐珊)的一段故事。当时朝廷和南宫策士对阳明的心学是攻击朱熹的,是一种异端邪说。阳明先生的门生徐珊在南宫会试(即进士考试),因不满考试“策问”的题目中有“阴诋夫子之学”(即暗含有对阳明心学的诋毁),就不答而离去,他认为王阳明心学是“简易广大”的、王阳明的言语是“真切著明”的、王阳明的心是“仁恕公普”的,因此见到有诋毁王阳明心学的言论,就“怫然而怒,愤然而不平”。当有门士告诉阳明先生徐珊之举时,王阳明并没有表现出赞赏,而是“黯然不乐”、“默然不应”、“颌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这些举动令徐珊深刻反省,在感悟中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他说:“始吾未见夫子也,则闻夫子之学而亦尝非笑之矣,诋毁之矣。及见夫子,亲闻良知之诲,恍然而大悟醒,油然而生意融,始自痛悔切责。吾不及夫子之门,则几死矣。今虽知之甚深,而未能实诸己也;信之甚笃,而未能孚诸人也”;“何忘己之困而责人之速也”;“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诋毁,而日谆谆然惟恐人之不入于善,而我则反之,其间不能以寸矣”。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徐珊意识到自己当初未当面得到阳明先生教诲时,也诋毁过阳明心学,后来亲自得到先生面授致良知,才恍然大悟。现在虽然对阳明心学学习得比较深刻,却未能知行合一付之行动;对阳明心学信之甚笃,却未能说服别人。忘记了当初自己也是非常困惑的,但现在却只会去责备别人。而阳明先生遭受天下人百般耻笑诋毁,但仍淡定从容,谆谆教导,但我却相反,图一时痛快,和先生真是差距甚大呀!所以他发自内心说:“昨承夫子不言之教,珊倾耳而听,若震惊百里”。

  阳明先生对于攻击诽谤而表现出的宽容,和老子道德经说的“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同出一辙。他对于徐珊的举动,没有说一句话,却以“不言之教”让学生深刻反思,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境界。阳明先生对于朝廷及民间不少人认为他的学说是异端邪说时仍以一种包容态度,平心静气,乐观豁达,深刻体现了阳明先生的胸怀格局,这种包容异己对于心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篇文章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阳明先生的智慧、胸怀、境界、涵养和格局,令人叹服。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三】

  今天读罢阳明先生的《书徐汝佩卷》,深有感触。徐汝佩身为先生的得意门生,在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时,因为题目中隐含有诋毁阳明先生的内容,遂愤然而出,罢考归隐。当士人以为他行为高尚、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阳明先生却黯然不语。士人听了为汝佩感到不平,将先生的反应告之后,汝佩深刻反省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初自己在未接触到阳明先生时也对其学说存在不解和诋毁,及至深入接触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才明白其学问博大精深,而现在自己学了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即使自己深信阳明心学理论却无法说服别人,反而急于求成要求别人都认可先生的学说。而先生面对世人的质疑却不急不躁、心平气和日复一日去布道,从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弘扬自己的理论学说。反观自己,一遇别人的诋毁误解就拂䄂而去、闭目塞听,和先生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读罢,和大家分享下个人的几点感悟:

  1、推己及人,莫以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文中阳明先生的学说“以为吾夫子之学,则若是其简易广大也;吾夫子之言,则若是其真切著明也;吾夫子之心,则若是其仁恕公普也”,应该对世人有着极其仁厚真切之心、深有帮助的,即使如此还受到如此多的误解。因为世界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因为其环境背景、学习体验不同而有区别,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再好的理论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能接受,相反真理越辩越明,诸子百家争鸣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联想到本人在担任某公益组织理亊长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为自认为自己付出努力,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当遇到他人的不解甚至是流言蜚语、冷嘲热讽时就会不冷静、难过甚至是想到放弃,这不是和徐汝佩面对考试题目阴诋先生一走了之如出一辙吗?其实,自己犯的错误就是急于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标准观念,结果即使是正确的理念也难以服众,心有余而力不足,越着急越难以实现目标和理想。

  2、批评和责难是成长的老师,战胜心中的不意愿才是真正的勇士。

  忠言逆耳,或者说面对不同的意见,人一般都存在不舒服。有的会急于反驳,争个面红耳赤,也有的干脆自暴自弃、逃避是非。人最难克服和战胜的不是困难、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的一颗内心。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雄鹰的心在广褒天空,而蝼蚁的心在狭小洞穴,心量大了才会包容兼收并蓄,吸收不同的能量强大自己,内心的强大才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成其高。联想到自己师从于音乐医学泰斗吴慎教授,在推广音乐医学、黄帝内经五音疗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太多的质疑和误解。自己也有过退缩和畏难情绪,明知吴教授的理论是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上医上药的精粹文化,却在面对周围人士、投资专家、专家学者的质疑时痛心难受,不敢勇于坚持,其本质上来说还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音乐疗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缺失的大环境背景下遭到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任何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没有不遭质疑的,因为它们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维定式,会让人感到不适应。如果因此萌生退意,那么这个世界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创新将不复存在。文章中阳明先生遇到不解甚至诋毁时,“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诋毁,而日谆谆惟恐人之不入于善”,我却如徐汝佩一样“而我则反之,其间不能以寸矣”。

  3、自我反思是觉悟的最佳方式,理须事上明。

  文中当汝佩有所感悟说与先生听后,先生虽然表示赞许,却“颔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言之教若震惊百里,粗心浮气一时尽丧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佛,开悟即佛法。但是纷繁杂乱的事务和名利场常常会蒙蔽我们心中的慧眼、污染我们心中的明镜,让自己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只有遇到事情当作砥砺自己成长的机遇,遇到困难当作锤炼自己成熟的机会时,我们才会不断成长进步。同样,我们在面对员工的管理时,当其不能理解和抗拒我们的思想时,往往会急于说服,而效果却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学习阳明先生做一个好的启示者、教练者,让他们自己领悟,意识到问题的本源,则效果必然比枯燥的说教不知道好上多少倍。文章中汝佩在接受先生的无声之教后,“悚然若有省也”,即是良好的例证。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