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命若琴弦》有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7-09-27

  下面是由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命若琴弦》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选择。

  读《命若琴弦》有感1

  读着史铁生的作品,其实就是在读着他本人。因为他完全将自己融入了他的作品。阅读史铁生的作品,那是在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而阅读他本人,更是在接受一个人间奇迹。

  读完《命若琴弦》,我在老瞎子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史铁生的影子,我也突然明白了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坚强的活着。

  对于身残的史铁生,开始并没有志坚。他曾经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自杀,但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他为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选择了写作,写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从此,他的生活有了目标和方向,可以说,是这个目标支撑着他一直走下去,并且比别人走得更远……

  人生必须有目标,因为目标会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老瞎子有一张可以使眼睛复明的药方,但必须要真真正正的弹断一千根琴弦,否则就不会灵。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中的挫折和难关。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琴弦弹断,以图看一眼世界。终于一天,老瞎子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没有想到他七十年来为之奋斗的药方竟然只是一张白纸,老瞎子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他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最后他绝望了,他不想再动弹,因为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他想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

  他开始怀恋过去的日子,想起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都是多么欢乐。因为他当初心中怀有理想,怀有目标。虽然目的是虚设的,但他却引导着生命的过程,使生命有了意义。

  突然觉得人生很荒谬,这一切都很荒谬,人生竟然是被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或根本不存在的希望所指引着,直到我们走近它,才发现我们心中所谓的目标只是我们的幻想。这就像是一个圈套,一个生命的圈套,为了活着,我们只有奋不顾身的往里跳。

  是啊,为了活着。老瞎子的师傅为了活着,用其一生弹断了八百根琴弦;老瞎子为了活着,弹着琴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而小瞎子也将为了活着,弹起三弦不断的走下去……

  但是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五十多年前,老瞎子的师傅告诉老瞎子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重见光明。于是老瞎子活着,为了这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但他并不知道,他活着,为了那遥远的希望。

  如今,老瞎子又告诉小瞎子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重见光明。于是小瞎子也将活着,也将为了这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

  也许不知道在多少年以后,小瞎子也变成了老瞎子,他也会对另一个小瞎子说要弹断一千四百根琴弦才会重见光明……

  这个谎言会一直流传下去,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小瞎子把它作为自己活着的理由和目标,因为有了希望,所以他们活着。

  不知道这些小瞎子们会不会和他们的师傅一样,弹断了那最后一根琴弦,却发现那药方只是一张白纸,他们憧憬的、梦想的、追寻的都是一场空,这一切都是一个圈套。也许他们会和老瞎子一样,断了心弦。

  这的确是一个圈套: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了那一点希望。

  那希望是什么呢?——是一个骗局。

  设下这个骗局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活着。

  老瞎子终于看清楚了这一切,走出了这个圈套,但他的弦已经断了。

  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也许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不必太多考虑,也许就像老瞎子的师傅所说:“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那所谓的希望、目标都是遥远而虚幻的,真正真实的只有我们手中的琴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拉紧手中的琴弦,弹好了,一路弹下去。

  读《命若琴弦》有感2

  每个人都要承受生命之重,正如史铁生,正如他笔下的老瞎子和小瞎子....

  〈命若琴弦〉向我们讲述的是老瞎子用尽一生的精力来弹断1000根琴弦,为的是拿到药方换回失却的光明,当他朝着梦想孜孜不倦的迈进时,意外的变故让他苦苦营造的精神之塔瞬间崩塌,他痛苦过,彷徨过,那种为了换回一天光明的执著信念啊,一下子砸倒了他...他终于明白师傅的教导,不是800根琴弦,而是要弹断1000根...读此,便真的是命若琴弦了啊。对于小瞎子来说,他的得以延续的生命,不正是要像老瞎子一样,为了这样一个“寻得最后光明”的目的而弹断一根根的琴弦么?小说还穿插了小瞎子朦胧青涩的爱情。小瞎子在和老瞎子走街窜巷的说书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兰秀儿,在品尝爱情片刻欢愉后听到兰秀儿远嫁山外,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将小瞎子一下子从梦境打回原形。这里也体现出生命的残酷,有身体缺陷的人不能和正常人一样享有爱情...小瞎子的经历老瞎子都经历过,他也曾苦口婆心的劝导,可人生哪能轻易转变航向?知是徒劳,也知经历过才能看清命运,才能懂得如何生活。

  小说反复出现的是弹断多少琴弦,每次小瞎子对此有所怀疑时,老瞎子都会动怒。是啊,支撑你活着的惟一信念被别人否定时,徒然发现努力已久的目的竟然是空的,怎么能不让人绝望?“盼了50年!50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的路啊,挨了多少回的晒,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的委屈呀。”和看一眼世界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到啊!这也为老瞎子知道那张他保存了50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后的表现埋下了伏笔。

  小说中两次写到老瞎子回忆往事的感受。每次都弥漫着浓浓的感伤气息。“琴声烦躁不安,像是年年旷野里的风雨,像是日夜山谷中的溪流,像是奔奔忙忙不知所归的脚步声。”这正道出了老瞎子的心声,为了一辈子的愿望,全力去弹断一根根的琴弦,当接近梦想时,又产生了惆怅,70年中所受的全部辛苦就是为了最后看世界一眼,这值得吗?当老瞎子也对次怀疑时,他只能用“要不怎么着?就这么死去?再说就只剩下最后几根了。”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正如我们中的许多人,在经历大风大浪后,马上就要实现理想时的脆弱。

  小说的高潮部分就是老瞎子弹断1000根琴弦后动身去抓药。老瞎子从琴槽里取出一张叠的方方正正的纸条,他想起这药方放进去时自己才21岁,而如今,他已70岁,那张保存了50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命运的残酷彻底击倒了他,吸引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目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在经历无数艰辛后,仍不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的蓝天,月亮和星星...一切都空了,一切都熄灭了...他知道还有责任在,在回去的路上他想起师傅最后的话语“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他能做的只是告诉小瞎子,要弹断1200根才能睁开眼看世界。

  才明白了“目的虽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
  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弹不响就没弹断的可能,弹不断就不会有看一眼世界的希望,如此,便命在琴弦了啊...小说写到这里,无非是要告诉那些“命若琴弦”的人,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生命不会因看不到光明减轻了重量,黯淡了华彩,只要找到自己心中的太阳,生活也会处处充满阳光...

  读《命若琴弦》有感3

  读完这本小说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被这精短却深沉的文字震撼了,被那视琴弦如生命的老瞎子震撼了,被那老瞎子风尘沧桑的逝去,青华正茂的小瞎子的诞生震撼了,被作者这种展示信念的想象力所震撼了!

  每每老瞎子听这唯一与自己作伴的小瞎子天真的玩耍笑声,猜测着与自己相似的他,老瞎子紧紧地忧虑。他知道小瞎子的坎坷还未开始,他为小瞎子要经受与他一样的生活而忧心。但是老瞎子还有希望,因为他师傅告诉他只要他真正的拉弦拉断一千根,那么他二胡里的药方就可以治好他的眼睛。他这一辈子只为睁眼看这个世界,只为这个愿望他用演绎度过了一生。当他真正面对药方是白纸,愿望破灭的时悲恸让他干坐了两天竟丝毫不觉。他回过神时,就觉心中的弦断了,他活不了多久了!他先想到的是小瞎子,他要小瞎子有可以活下去的信念,便告诉困顿的小瞎子要诚心拉断一千两百根琴弦就可以让眼睛复明,尽情地看世界了.就这样老瞎子含泪死去……

  没错,老瞎子的师傅骗了他,而他又骗了小瞎子,他们都想让徒弟有可以活下去的信念,想让他们终了一生都不会发现这个命运的捉弄。因为他们清楚:心中的弦断了,人生也就此断了!

  靠着这个近似荒谬的药方,一辈又一辈的老瞎子、小瞎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不禁想到,我们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走在这孤独的人生道路上呢,我们又能秉承这个信念到什么时候,如果像老瞎子一样到了暮年也获得了荒诞的结果,我们又是怎样的反应?

  也许,我们不该过多的重视事件的结果,也许,我们不该过于执着事实的真相,获知真相可能会意味着枷锁和负担,会毁了自己。我想每一个前辈都希望我们沉心于现实的当前,珍惜、把握眼前的一切。不管是一株小草,一朵鲜花,一棵大树,一座高山,还是一片大海,一个家庭,一次爱情,我想我们应该珍惜它们。

  没有再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感触,因为体会不仅仅是用心、用脑感悟,而是用行为来诠释的。

  我想,接下来的每一天,在生活中我都是充满活力的,都是斗志昂扬的,我不再计较结果,只会在意过程中的幸福。我会幻想:我出生在葡萄园里,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要用向世界挑战的欲望战胜一切的恐惧和不安。

  我走在人群里,不会有人认出我来,因为我不是过去的自己。既然活,就像老瞎子一样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用生命演绎华美的音乐,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