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的作文

2022-09-15 端午节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端午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端午的作文1

  时光流转,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气惊天动地,大家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中各种花哨而令人兴奋的游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美丽的传统,大家在粼粼波光上划着龙舟,听着呐喊加油的节奏,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茶鸡蛋,小孩子们系着各种五花八门的红线,与此同时,与传统一起定格在大家心间的便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躯!

  回到现实……

  又逢一年端午佳节,早晨,刚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扑鼻而来,空气中参杂着端午节特有的气息;中午,一个个独特的粽子传播着一种诱人的味道,一个个白净的鸡蛋上变魔术般的出现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细纹,在这独特的节日里享受独特的佳肴,每一个家人脸上都带着一种透明的笑,那种比彩虹泡泡还清澈的快乐从心底浮起;晚上,与妈妈在人来人往的夜市中走着,也许正是这一个个人身上散发出的节日气息,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这一天中细节太多,多得难以说完,收获太多,多得令人意外,当然也有一些遗憾,足以让我慢慢弥补,这个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却更偏爱这种独有的节日氛围。

  端午节,悲伤的节日演变成了喜气洋洋的人来人往,但在开心之余,我想无论哪一个人有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在心里纪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语,我忽然觉得,如果他看到现在的一切一定会瞑目了……

写端午的作文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写端午的作文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们的节日》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的来历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节日,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写端午的作文4

  年年五月五,岁岁端午节。这一天,我国人民习惯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将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目前,屈原的作品已译成多种外文,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写端午的作文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惯,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

  过端午节要插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看龙舟赛。

  今天老妈带我去姥姥家过节,刚进门,姥姥就把包粽子的米,粽叶,肉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们来开包了。我和老妈把手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先看老妈包。先把粽叶折好,再放一小半粽米,把肉放在粽米上,再放一把粽米,然后把粽叶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缠绕好以防粽米掉出来。看着老妈熟练的包着粽子而我一个也没有包好,非常急,可越急我也越手忙脚乱。唉,又没包好,老妈说:“别急,慢慢来,跟着我的步骤一步步来”。我慢慢的,一步步跟着老妈的做,也包好了一个。我好高兴,拿着包好的粽子给姥姥看,姥姥还夸奖了我。我包的粽子虽然没有老妈包的美观,但是也很不错。认认真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没有半途而废。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好。

  下午,舅舅带着我们去看龙舟赛。站在江边,到处都是人,我们来的早,站在一个好位置上。开始比赛了,哨孑声一响,那些龙舟上的水手拼命的伐着收桨,前面的鼓手用尽全力的敲着鼓,后面的舵手掌控着龙舟的方向,总条龙舟上的人都要非常默契。龙舟越来越快,江边上的加油声也越来越响。江边上的人把掌声送给所以参加龙舟比赛的人。

  端午节吃了美味的粽子,看了精彩的龙舟赛,真的值得回味。而且划龙舟还可以增强划手之间的友谊。

  端午节,我们中国的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这天包粽子、品粽子、划龙舟。端午节,是古人所创造的,所以,端午节这一个节日也表现了古人的智慧。

写端午的作文6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一天,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我的外婆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包粽子,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包粽子吗?对了,是纪念屈原。外婆家的菜园地边上种了非常多的粽叶。包粽子时,要挑又大片又新鲜的粽叶采摘下来,清洗干净备用,再拿出十几斤糯米,也把它洗干净,如果要吃肉馅的,就包肉,要吃红豆馅的,就包红豆……外婆知道我喜欢吃大肉粽,所以大肉粽就多包了一些,她先把肉切成块状,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先拿一张粽叶,把糯米和肉包进去,再用棕树的叶子撕成的细条子,来把粽子捆起来,就包成了一个粽子。最后放到柴锅上去煮,煮上几个小时,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肉粽子了。

  到了下午,我心老早就飞到赛龙舟的地方了,于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信河边看赛龙舟,来到信江河,河岸两边好热闹啊,人山人海。我从远处就听到锣鼓“咚咚”的声音了。走近又听到“嘿哟!嘿哟!”的喊口号声。我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赛龙舟要喊口号呀?”妈妈说:“你看到在龙舟上的人动作非常整齐,那你知道是为什么了吧!”“嗯——是让划龙舟的人动作很整齐,得第一名?”“对了!”我看到一艘龙船停在岸边,我就捞起裤脚,爬上去玩了玩。这时,看到十几艘龙船争先恐后,向我们的方向划来,船上的人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背心,你追我赶,非常激烈……

  我好喜欢端午节啊!

写端午的作文7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人们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

  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来蒸,过上半个钟头,妈妈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个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它的竹叶,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从肉色变到黄色,我情不自禁的尝了一口,啊!好吃的无法形容……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家为它喊“加油”似乎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那就好了!

写端午的作文8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中华三大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听到楚国都城被秦国军*攻破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救他,竞相划船寻觅并向水中抛粽子。

  还有的认为过端午是为了驱邪避毒。《楚荆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东北农村还保留着端午节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挂在门旁和在儿童的臂上系五彩线的习俗。

  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还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范晔的《后汉书》就持此说。

  

写端午的作文9

  端午,中国人都知道的。其实他还有其它的称呼如:端阳,重五……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一早起来,站在院里活动身骨,然后在耳边挂上一脉不知名的植物,那个植物有一种摄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觉都被卷走,脑中只有一股清风在环绕。

  那时候还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处,但是听爷爷奶奶说过。那是一种可以避邪的草药,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万别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门,看到家家户户上挂着的都是那种植物,在门窗上,在小屋中,整个小城迷漫着这种清香的气味,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的时候,我们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我们可以吃鸭蛋了。

  你别认为鸭蛋没什么,你得记住,那一天是端午。

  没错,端午的鸭蛋是很特别的。

  这些鸭蛋是以我上文说的药草煮出来的,那药香再加上鸭蛋本身的香味,别提多诱人了,而且,鸭蛋也因为药草的浸泡,全变成了青黄色,看着都让人眼谗。

  儿时手比较小,想多拿鸭蛋却拿不了几个,所以总是用毛线织成一个络子,然后用一个个装在里面,挂在胸前,这当然不好看!但当时却是我们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挂久了。我们一高兴,便掏出络子里的鸭蛋,吃了。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黄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净。晚上一到,便钻进竹林中,抓几只萤火虫,放在蛋壳中,在上面盖一层薄罗,封好。萤火虫便在里面一闪闪地亮,很是灿烂!

  现在长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会再有儿时的端午吧!

写端午的作文10

  端午节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个节日为何而来,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会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许是因为老家地处平原,没有吃米的习惯,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必备吃食,即便是备受宠爱的饺子,也不是主角儿。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太好的时候,端午节的特殊只是体现在早饭上,即糖包和咸鸭蛋。糖包,用发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红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这样,糖包在平时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显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为什么吃咸鸭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家乡的人以面食为主,不爱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鸭蛋刚好可以中和糖包的甜。

  甜食对于小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时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欢吃糖包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锅的时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馋的孩子往往拿起刚出锅的糖包就吃,结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烫的直叫。

  咸鸭蛋平时吃的也少,因为鸭蛋贵,一般家里养有鸭子的人家才会经常吃到咸鸭蛋,若是会过日子的妇人,还会把积攒下来的咸鸭蛋卖掉。没有咸鸭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鸡蛋来代替了。

  小时候,早饭吃好就是过端午了,因为午饭又和平时一样了,能吃的起饺子的人家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早上的糖包和咸鸭蛋越来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饺子到慢慢变成了主要的过节吃食,一到做午饭的时间,家家厨房里都传出“笃笃笃”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写端午的作文11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但你知道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吗?你又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说说端午节的故事吧!

  要说端午节,我们就要从一个伟大的人物屈原说起。屈原是我国古代楚国的一位大夫,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当时深受楚王的信任。后来,楚国逐渐衰落,又受到强大的秦国的侵犯,人民生活非常的艰难,国家有随时被灭的危险。屈原非常焦虑,不断向楚王献计、献策,希望楚王能够接纳自己建议,实现楚国的强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屈原建议威胁到了一些楚国官员和贵族的利益,他们就排挤屈原;而昏庸的楚王不但没有接受屈原的建议,反而逐渐疏远屈原,直至到后来将屈原赶出了朝廷。屈原日夜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理想确始终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投进了汨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的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都很悲痛,他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鱼虾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鱼虾的嘴,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种活动保留了下了,只是把往江里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俗,那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其实,当时的粽子只是用糯米做成的,后来,人们在里面加入了红枣、蔗糖等食品,让粽子变得更加可口。到了现代,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富有,粽子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粽子就成了人们的一种美味的食物。但,无论何时,人们吃粽子是都不会忘记屈原。

写端午的作文12

  从小到大,我过过许多次端午,但惟独这一次最令我难忘。

  今天,班级里开展了名为“香袋飘万里,情谊暖人心”的十分钟主题队会,内容可丰富了!有知识竞赛、观看香袋图片、朗读慰问信等环节,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制作香袋了。

  在队会进行了五六分钟后,主持人说:“现在在让我们来制作香袋吧!”我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忙活。我先将两块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花布翻到反面,准备将他们的三条边缝合起来。于是,我便开始穿针了。可没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烦,线头总是理不齐,根本穿不进针眼。我穿啊穿,穿了好多次还是无济于事。后来,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别人,发现了窍门,便先用舌头舔了舔线头,再用手捻了捻,果然一穿就穿进了。我小心翼翼地开始缝合,可是由于我是第一次缝,还没缝几针就被扎到了手,痛得我差点跳起来,还好没有出血。把三面都缝起来后,我将布口袋翻了过来。然后,我将一小袋香料粉撒到了棉花上,又将棉花塞入布口袋。最后,我完成了最后一次缝合,将线穿在袋口上,打了个死结固定好,一个香袋就这么做成了。这时,主持人刚好叫停。

  最后,又进行了展示香袋,朗读慰问信等环节,但我还是更钟情于制作香袋。这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能给灾区同胞带去温暖,多么有意义呀!这真是我最难忘的端午!

写端午的作文13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此时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此时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写端午的作文14

  “端午节来临了,我们可以放松自己了!”楼下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对,今天我们正准备去长鹿农庄放松自我呢!我们兴奋地来到了长鹿农庄,我们开心的玩这玩那,开心的游览着。看,那儿有一场“赛龙舟”!这可是一场特殊的“赛龙舟”,以前,龙舟赛都是比速度,这次可不同了——首先选手们要在有水喷来的情况下,用浆挑起保险绳,再划出去,然后他们要驾船绕河面一周,来到一个高耸的六角架边上,接着由两个队员把一个队友顶上六角架第二层,之后,顺着木杆爬到一个角顶端,最后横着爬到一条横着的木杆的另一头,取下篮里的粽子,跳到河中,并和队友一起划回起点。激烈的比赛开始了!选手们在保证不翻船同时慢慢地挑开保险绳,再划出去,当他们划出去后,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划到六角架那儿,最精彩的要数拿粽子了,选手们齐心协力爬上六角架,以惊人的攀爬力爬过木杆,拿到粽子,跳入河中……你知道傣族的泼水节吗?今天,他们把这个习俗带到了这儿,我们看了,欢喜地加入了泼水的行列。人们陆陆续续地进来泼水。我们欢乐地猛泼,水在空中飞扬,笑声在空中回荡,随着狂欢的气氛,我们互相“祝福”——泼水是祝别人幸福,其意义十分深远……我还吃了“万人粽”,它重达三吨,表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由多种材料制成。听说长鹿农庄还准备用它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呢!多么有意义的旅游,它让我体验了不少快乐,收获了不少知识。

写端午的作文1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写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端午的作文08-26

写端午的高中作文08-16

关于写端午的作文03-29

写端午粽子的作文03-11

写端午赛龙舟的作文03-28

关于写端午记忆作文05-04

与端午有关的作文怎么写05-04

写端午的作文五篇08-22

写端午节的精选作文11-29

写端午节精选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