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作文

2021-08-10 端午节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粽子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粽子作文 篇1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里,人们不仅载歌载舞来欢庆节日,而且有吃粽子的习俗。吃着清香可口的粽子,观看着精彩的节目时,人们肯定不禁会问:这美味、清香的粽子是怎样包的呢?

  端午节一来,外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外婆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至子夜,桌上堆起了山一样高的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便是厚实的椭圆形的,每个都足足有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开始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大锅里煮,彻底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炭炉旁边,不时地往火堆里填炭,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银发被汗湿透,火光一照,更是银光闪闪的。

  煮粽时,把粽子都放在这个巨型大锅里,但甜、咸粽要分两只锅煮。加入浸没粽子的水,先用旺火把水烧开,再用文火加热半小时。煮好后,千万不能揭开锅,要焖半天才行,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香甜可口。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着的神情,让我想起了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斤上,又去守他的粽子。

  煮粽锅足足嘶叫了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她把粽子从锅里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几份,搁进竹篮里,让她的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带回家,给媳妇,给儿子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进了粒粒绝不黏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别人学她,总学不成。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种“材料”————耐心与爱。

  粽子吃起来清香可口,味道鲜美,殊不知,包粽子还有大学问呢!所以,我们在吃粽子时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粽子,珍惜这份特殊的爱。

粽子作文 篇2

  今天下午一点左右,外婆突然端出一盆米、一盆肉和一大束叶子,说是要来包粽子。

  我接触过饺子、圆子,但粽子我压根就不会包呀!不过,我学习能力也不差,也许看几遍就会了呢!妈妈也是新手,我并不孤单。舅妈拿起一片比她的头发都要长的叶子,示范给我和妈妈看。妈妈看懂了,我却还是一副非懂似懂的样子,刚拿起一片叶子,就在第一个步骤上——把一批叶子固定成“漏斗”状时卡住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弄。舅妈看见了,又耐心地给我讲解了一遍。我终于听懂了,舅妈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把叶子卷成“漏斗”状,再把连接处折起来,防止待会儿刚进去的淘气的米粒从“家”里逃出去玩,从而不见踪影。接下来,就是把米宝宝们送入简易的“家”里。当我把米粒儿填了一半后,再往里面放一块味道鲜美的肉,让好吃的留在后面,再往肉上撒一层米,把肉掩埋在里面。为了防止米和肉逃出来,得把唯一的出口封住,也就是“废物利用”——用剩下来的叶子来封住洞口。当然,叶子也会“心软”,会忍不住把米粒和肉放了,任他们浪迹天涯,流连忘返。所以,还得用一根绳子管住它,决不能让它动“心”。必须绑紧,不然一疏忽,米粒和肉又要出来闯天下啦。

  当我打完绳结,开始欣赏我的作品。天呐!我做的是什么玩意儿?猫不像猫,狗不像狗的。算了,能够填肚子就行。看看材料还有很多,于是我又帮忙做了好几个。没想到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像样。果然,多尝试就会进步啊!

粽子作文 篇3

  周六下午放学的时候,王老师对全班的朋友说:“在假期里学会包粽子,周五我们来一次粽子大赛,评选出一名包粽子王来!”我听后,又是惊喜又是兴奋,心想“太棒了,包粽子那么简单,这个冠军一定属于我!”

  周五,我来到教室,一股芦苇叶和糯米香味扑鼻而来,好似端午佳节已经到来一样。朋友们都非常兴奋,我也不例外,激动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态,严肃地说:“包粽子看起来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实很难。”我觉得王老师说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包粽子太简单了,根本不用练,有什么难的,这个冠军非我莫属。

  不一会儿,粽子大赛就开始了,我按照包粽子的程序,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形,然后往里面加几勺米,再把粽叶一道一道地卷起来,可是我发现我放的米要么多了,要么少了,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我手忙脚乱,百般尝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但无论怎样,我包的粽子宝宝始终是梯形的。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简单。

  不一会儿,粽子比赛结束了。王老师选出了五名包粽子王,粽子大王是王诗雅,粽子二王是刘宇菲……,很显然,我没有获得粽子王的称号。之后,王老师又让这几位包粽子之王分别到台前表演包粽子,王诗雅包粽子的动作很熟练,包出的粽子又大又结实,竟然连一根线都不用,米也不漏,真是太棒了!这说明王诗雅一定经过了大量刻苦的练习,才能包出这样好的粽子,她取得粽子王当之无愧。

  虽然这次比赛我没能拿冠军,但是通过这次包粽子的实践,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获好的成绩。

粽子作文 篇4

  家乡峨眉,美食众多,我喜欢吃的也很多,如米线、臊子面、凉面……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那貌不惊人的粽子。每次吃起粽子,我就会想起包粽子的高手——老家的老奶奶。

  粽子的来历可长了,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就在每年的端午节往河里投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我正巧回老家,看见奶奶在包粽子。

  我说:“奶奶,粽子怎么包的?”

  奶奶说:“首先要把粽叶洗净晾干,再把糯米泡好,配上绿豆、花生、肉粒等。然后把粽叶卷起来,再放入泡好的糯米,接着用剩下的棕叶盖在上边,最后用绳子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一定要捆紧,然后放在冰箱里冻几个小时,再把粽子放在锅里慢火煮,要煮好长的时间,慢火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是又软又香。

  粽子刚煮好,我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屋子。我立马跑到锅边,缠着奶奶给我一个。奶奶捞起三个热气腾腾的粽子,轻轻剥开,露出洁白晶莹的糯米,可诱人了。

  闻着粽香,我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粽子又大又好吃,一会儿功夫,我就把三个大大的粽子给消灭了。我还不解馋,又让奶奶给我剥了三个,最后,我吃得肚子都要撑坏了,躺在沙发上,口中还回味着,久久不想起来。

  我爱吃奶奶包的粽子,因为它带着一股浓浓的家乡的味道。

粽子作文 篇5

  今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兴万分,都显得无忧无虑,在操场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听到一串清脆的笑声。

  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为什么变得那样的无聊,因为我们没有像小时侯那样天真了,幼稚了,我们根本想不出来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只知道那些游戏太幼稚了。

  在这个时候,外婆走了出来,说道:“我们来包粽子吧!正好我现在有时间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们都非常地赞同外婆的意见,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包,我要包。”心里想着:太好了,总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层皮擦干净,再把米给淘干净,再准备好捆粽子的绳子,还要准备好粽子的夹心,就可以开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着大人包,现在我想自己动手包了,可是,我连包粽子的第一步还不会,经过妈妈的指导我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随意的放米,米放进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紧,要不然粽子就变成米饭了,不会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绳子系好,一个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简单做做难呀!我尝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我非常地沮丧,我垂头丧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粽子包不好。”妈妈说:“没有关系,你照着我做。”我学着妈妈的方法做,总算一个粽子包好。

  外婆表扬了我,我高兴极了。

粽子作文 篇6

  五月五过端午,家家户户来包粽子。我要写的传统文化是包粽子,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样做出来的——包出来的。

  每当五月五日过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很多人都会来包粽子,因为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上次那时候,人民会举行包粽子大赛与吃粽子大赛,包粽子的人必须手非常光滑,包粽子必须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亚军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搅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亚军。开始比赛包粽子了大家不停地包着粽子,都想拿冠亚军,他们的手不停地抱着粽子,连手已经累的不行了还继续包粽子,看来他们真的都很想拿冠军,都想着:我不能输给别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军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粽子,最后好像有一个在1分零几秒吃掉了两个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军。人民都向他学习,想他教人民包粽子,那个人也毫无保留的把怎么样得冠军的方法告诉了这些人。

  我与妈妈先去超市里买粽叶,我们买的粽叶是绿色的,而且很大,我们把粽叶带回家,然后开始包粽子了,我与妈妈把糯米放进粽叶里鸡肉香菇还有鹌鹑蛋都放到糯米里,然后用粽叶把糯米包起来,再拿点绳子捆住,把它放到水开了的锅里,煮很久,就行了,香喷喷的粽子气味飘到了妈妈那里,妈妈说:“啊真香呀,我估计粽子已经煮好了,我们快去拿粽子吧。”“好的,我们得快点吃完粽子,趁粽子还没有凉赶快把它吃完。”我高兴地说。我们把香喷喷的粽子拿出来,“啊,真香呀,快点吃吧。”我说。我们拿来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了,就睡觉了。

  这次的端午节实在是太美好了,吃到了我与妈妈亲手做的鸡肉粽子。我们做的粽子实在是太美味了,想起来都流口水,真好吃的粽子呀,希望下一次再做一次这样好吃的粽子。

粽子作文 篇7

  生活就像是五彩味瓶,由各种味道组成,我们就在一次次经历和体验中成长。

  那是一个周末,暖暖的阳光在清新的空气中发酵,酝酿着和煦的芳香。我的心情融在这幸福的金色里,说不出的愉悦。听奶奶说今天要包粽子,我更加兴奋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的粽子了!奶奶淘净了米,把肉和粽叶准备好,开始包粽子了。

  我不会包粽子,从来也不敢自己亲手去试试包个粽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烦,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边看着奶奶包粽子。别看奶奶年纪大了,包粽子可真厉害:拿过两张粽叶,两只手往里一折,卷成一个倒置锥形的漏斗,然后放上米,再在当中放一小块肉,最后顺手一推一转,一个粽子就成型了。扯根线拦腰一扎,一个严严实实的粽子就摆在眼前。这简直就是在表演魔术,哪是包粽子啊?看着看着,我不禁心里痒痒儿的,跃跃欲试,很想学着奶奶的样子也来上几下。可这绣花般的活儿难度太大了,我恐怕无法胜任。动手呢,还是不动手?过了这村儿再也没这个店儿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要不,你也来试一试?正好这里还有一些米。”听了奶奶的话,我再也按捺不住这颗蠢蠢欲动的心,豁出去了,包吧!头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的疤儿,粽子包坏了不是还有米在吗?于是,我在奶奶的鼓励下壮着胆子开始尝试包粽子。

  我学着奶奶的动作,照葫芦画瓢,先把两片粽叶交叉叠放,再把粽叶做成一个漏斗形状,开始往里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的米,再把肉放进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盖在肉上面,然后用粽叶盖起来。由于有些紧张,我试图用手按住粽子两边,再捏紧绑上绳子,可是好几次粽子散开了。我越是想把粽子包得严实一些,越是手忙脚乱,更不行了。粽子似乎在更我作对似的,裂开缝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紧张了,近乎沮丧。我硬着头皮尝试了好久,还是包不起来,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粽叶又咧嘴坏笑,米又掉出来了!看着我急得不行,奶奶轻轻地拿着我的手,教我怎么完成最后的步骤。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地包出了一个粽子!接着,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自己包,顺利地包出了好几个粽子。尽管有点像水货,毕竟还是自己的`产品。看着自己费尽辛苦包出的粽子,我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样甜。

  时至今日,见过很多的粽子,也吃过很多粽子。但是有关粽子的经历和体验,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粽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才会让你真正的快乐。

粽子作文 篇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是唐朝诗人文秀写的《端午》中的诗句。传说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包粽子。

  今天我也跟着奶奶包了一次粽子。我们先将肉切好,米洗干净,再放入秘制调料浸泡,然后把粽子的衣服粽叶洗干净晾干。万事俱备,只欠我的实际行动啦!

  我先拿一件粽子的衣服,卷成小漏斗,然后开始往里面放米,再放一块肉,接着又盖上了一层米。我心想:这不是很简单吗?正在这时,小米粒们开始不听话了,一粒粒地跑了出来。我赶紧捏住小口子,想把粽子捆起来。可是还没等我拿起绳子,它们就携肉潜逃了,还把衣服给弄破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以失败告终。

  我不服输,重新选一张粽叶,然后又和米粒们战了几个回合,可依旧没有成功。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手把手地教我包。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可是和奶奶包的粽子放在一起,我包的简直是个小怪物

  粽子煮好了。闻着粽子的香味,我直流口水,拿着自己包的小怪物,轻轻地咬一口,嗯,真好吃!

粽子作文 篇9

  旋即就是端午节了,这是每年都要有的,没什么奇怪了,一千多年来就是如此,搞些活动就会赋予节日一些新的涵义,这样才不会让这个节日半路夭折。可能我们还有许多的节日除了吃之外并无太多的意义,所以断不会流传至今。比如几个月前的清明节,因为没有什么吃食可餐,所以把那个围绕在前后的寒食节挪过来,这样便将那个仅有吃的节废除了。因此仅有吃是不够的,吃要吃的有道理才行,最好可以吃的肝肠寸断,吃的海誓山盟才算吃的有品味。

  不过今年就有点特殊了,特殊就特殊在将端午节的吃与高考挂在了一起,平来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偏偏两件事就连在了一起,可谓是天作之合,细想一下这两件事还就有些必然的联系。这并非是本人的想像力特别地丰富,而是在当下许多事经不住细细地琢磨。本来嘛!今天就硬是看了几个营养专家很耐心地告诫莘莘学子,说是端午的粽子不好消化,再加上糖的作用,所以可以导致人笨,告诫参加高考的人不要食粽子。要是搁在往年,也不会冒出这些怪论来,但今年就因为此节偏与高考的国人重大事件联在了一起。

  按说端午是一个节,高考不能算是一个节,但它似乎比节来得更加重要,大多数的家庭与个人一生只过一次,虽不说过一下对人的一生会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但人对此一关还是寄与厚望的。一生一次与一年一次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两厢一对比,谁重谁轻一目了然,用不着我在这里多费口舌,所以慎之又慎还是有些道理的。一般要过此关,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马虎的,否则在某一项疏忽了,便会憾恨终身的。记得我小时候对粽子还是很崇拜的,当然那个时候对从嘴入肚的东西崇拜的还有很多,并不是唯有对粽子情有独钟,以至于发展到今天,就变成了人生中很美好的回忆了。但我那时却偏遇不上这种好事,很年的高考时节都是艳阳高照,热浪袭人,如果有人遇上个雨纷纷的天气,便要大烧高香了。哪里比得了现在,不仅气候宜人,还能碰上个端午。

  如果日子能退回去,想必现在可能我就要吃一个粽子过一下嘴瘾,再蘸上点白糖,如果运气好的话,再来碗奶粉和的汤就更好了。那里还能想着吃了这些能让人变笨的道理,若是因了这般谬论,断会跳将起来,打你个满地找牙不可。而现在则不同了,世道变了,人也得与时俱进,说吃粽子能反应慢,没人会怀疑,对于高考不利的事,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否则进得考场,拿到考题便狠狠地打了一个充满了粽子味的饱嗝,十几年背的东西一下子被糯米粘住了撕扯不开岂不麻烦了,屈原大夫在江底纵是身边摆满了粽子也难以下咽了。相信生活在城里的稍有些学问的家庭中,临界高考的孩子是断不会食粽子的,不知道因为不食粽子会不会在考试时会增加几分。

  自从现在的日子稍好过一些之后,我对粽子也是不太感兴趣的,但偏就在今天早晨食了个肉粽,晚上因为回来晚了,懒得烧火,又食了只肉粽。晚上坐在桌前百无聊赖想想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冷不丁就想起那些专家的话来,便尽情地回忆起今天所做的事,上午去南京考察了开发区的一些业务,这自是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只是在言语方面是不是有些不敬的地方,那个小陈临别时握手道别的情景浮上心头,怕是没有大不敬的地方,否则与他告别时,人家会拿眼瞪着你,应当不会有大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考察只需用眼,专家也没说粽子会对眼睛的视力产生什么影响。不过有一点仍是让我怀疑,在回来的路上,同行的一个搞建筑的工程师一直眯着眼打盹,说是头有些昏,我担心他是不是因为早上食了粽子的缘故,也不好明着问,只是中午在宾馆吃饭时小心翼翼地打探,他说是昨天睡晚了的原因。

  不过一想起下午的事,确让我倒抽了一口凉气,好象是与上海的什么一家公司搞商务洽谈,这可不是靠说几句客气话就可以应付过去的。脑子要是不好使了,就会出大问题,想来就有些后怕,也许应该在洽谈之前先寒喧几句,再委婉地问一下对方出门时是否食了粽子,这样既使我笨了些,对方也决聪明不到哪里去,双方糊涂地坐在一起扯淡也算是平等和谐的。想着好象也并未出什么大错,现在依稀还记得对方始终保持着笑容,也不知道是否是吃粽子蘸白糖的原因。总之,我唯一的失误大约就是忘记了问对方是否食粽子,看来专家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由此我又想起一件事,就是前些天因为限塑,去商场买东西没有袋子装,想买一只,那个营业员说还没有可售塑料袋,没有便没有罢,用手端着回来也没什么。想着这事也是件不大不小的好事。为了查证一下此事的确切好处,于是我又看了环保专家的文章,那文章像是有理有据。可有一点还是不太明白,就是有专家说塑料在土里要两百年才能消解,也有专家说要五十年就能消解,不知道那一个说的准,按照一般的逻辑,谁的职称高应当就是谁说的对,当然这个专家如果又是领导,那在双重身份的招牌下可能说话就更有权威性。我不知道说高考学生不能吃粽子的专家是不是一个领导,如果是,那我一定得信,现在有许多专家都做了领导,也有许多领导又当了专家。专家型的领导和领导型的专家到底谁说的对,这是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论理论问题,不经过二百年的研究是不会得出结论的,就如同塑料袋在土中消解是一个道理。

  不过我还是觉得发明粽子的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堆米在一起本来是散的,包在一起还是散的,煮一下就硬是团在了一起。我想我们说的团结也绝不是将大家堆在一起,也需煮一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同时我还觉得发明高考的人同样是了不起的,一大堆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分别地包在一间教室里,考卷一发,自然是点火开煮,几个小时下来,有的熟了,有的并没熟,自然明年还得回锅再煮。也许再过若干年,高考也许也能成一个节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节吃什么还没定下来,首先粽子不能吃算是定下来,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先将什么不能吃的定下来,剩下的就是可以吃的,再将可以吃的进行反复地筛选,自然就是有首选,吃的问题定下来了,高考节就会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精华】粽子作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1.粽子作文锦集六篇

2.粽子作文锦集5篇

3.粽子作文锦集7篇

4.粽子作文锦集八篇

5.粽子作文锦集五篇

6.【精华】粽子作文4篇

7.【精华】粽子作文9篇

8.【精华】粽子作文3篇

上一篇:包粽子作文 下一篇:吃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