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2021-03-07 端午节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包粽子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

  这个星期一,老师教我们包粽子,并讲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跳入汩罗江。当地居民听说后,便把煮熟的米饭团、鸭蛋、鸡蛋都投进汩罗江中,避免鱼、虾、龙、蟹咬坏屈原的尸体。后来,每到五月初五,人们用包粽子的习俗纪念屈原,代代流传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五月节。

  老师还说传说五月初五生的孩子都不能养大,因为这一天是“恶日”。如果养大了,女孩害死母亲,男孩害死父亲。五月初五不能盖房子,如果盖了房子,一家都秃头;还不能升官发财……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蝎子、毒蛇、蜈蚣等五毒就会出来害人。还有一些妖魔鬼怪也人间来纠缠伤害人类,而这些东西怕雄黄酒、艾草、菖蒲等。所以,那一天家家都喝雄黄酒并在门口挂艾叶、菖蒲等,用来赶走妖魔鬼怪。

  另外,端午节还有二十多个名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女儿节等。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知道了这些传统习俗后,我们开始包粽子,材料有:糯米、粽叶、系粽子的线绳。

  陈老师先拿了一片粽叶,然后把粽叶的圆头往里一卷,就变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把糯米往里装。装满后,再把米弄平,再用余下的粽叶盖住有米的漏斗面。最后用绳子绕紧系一个结,一个漂亮的粽子诞生了。

  老师做完示范后,我就跃跃欲试。拿起一片粽叶像老师一样,把圆头往里一卷,也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只是与老师的比起来大了许多。然后,我也像老师一样把米装满,弄平。再用余下的粽叶盖上,可就是盖不上。于是,我仔细回想老师怎么做的发现我的“沙漏”比老师的大了许多,我又把米倒进盆里重新做。就这样,我做了很多次都没有包出来,不是系不好,就是系的时候散了。最后,快放学的时候我找陈老师帮我弄好一个粽子。我非常开心,拿着粽子在教室里到处炫耀……

  这节课,真是非同凡响!既让我们学会了包粽子,又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它和春节、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家家吃粽子,插艾条是过节必做的事情。今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刷粽叶,腌肉,洗枣,淘米。准备工作做完了,妈妈就准备动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挑了三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再用双手捏住粽叶的两端,卷成了漏斗形,接着放入米和枣,封口,又拿了一片粽叶把它裹严实了,最后把最外层叶子的小尾巴用包针穿带过粽子的上端,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我也跃跃欲试,便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跟你学包粽子!”“好呀!”妈妈愉快地答应道。于是我就学妈妈的样子,拿起了三片粽叶想卷成一个漏斗形,可谁知,这粽叶偏要和我作对,一点也不听我使唤。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有些泄气了,直接把叶子丢下,说:“哎呀,这么难!我不学了!”妈妈笑呵呵地对我说:“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妈妈拿起粽叶教起我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漏斗形,右手虎口处轻轻托住下面,先放一层米,然后再放枣,最后再放一层米,再把粽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最后再用一片叶子,将它紧紧包裹住,用包针把它的小尾巴穿带过粽子的上端,就完成了!”

  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先把叶子按顺序叠好,做成漏斗状,先放米和枣再放一层米,三绕四卷的,哈哈!终于包成了一个粽子。妈妈直夸我厉害!听了妈妈的鼓励后,我又继续包起来,动作越来越熟练,越包越像样,虽然没有达到妈妈的水平,但我也心满意足了。

  通过学包粽子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坚持,不然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3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作文 -第一次包粽子。按照中华的民风民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猜灯谜……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数包粽子了。这不,今天妈妈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她讨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亲手来包包粽子。

  我先看妈妈演示了一遍,只见妈妈拿着箬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来的。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只见妈妈端上来一大碗花生、绿豆和糯米。我开始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我双手一拍,拿起一张箬叶,观察了一番妈妈的动作后,就依照葫芦画瓢开妈做。先将箬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筒。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圆锥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状太扁平。这时妈妈教我手要倒过来转,使箬叶呈圆锥形才可以。我依言照做,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圆圆的小筒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泡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变得如此黏勺。一勺舀下去,有几十粒粘在勺上。 我连忙放入箬叶“筒”中,可是放进去的糯米和 绿豆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箬叶的缝跑出来。我急忙放入红彤彤的花生“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勺浅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着粽子被一层层地填满了。之后,我便“上盖”,可是盖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顽皮地往外钻。我急忙拆开封上的盖,往里一瞅,只见里面一团糟:花生像个大地主,横七竖八地斜躺在箬叶旁;糯米则像一群小淘气,蹿上蹿下,有的趴在箬叶上,有的沿边滑了下去,有的撑破孔底钻下去。天哪!我手忙脚乱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将线胡乱地一团一绕一打结,便满以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妈妈问我:“然然,饿不饿?”我大声回答:饿!于是妈妈马上端起粽子,三步并做两步冲到厨房,开始煮粽子。不到一小时,粽子煮熟了,剥开箬叶,白里透黄的糯米,红通通的花生和红豆。随着箬叶的清香,伴着民俗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品尝到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丝丝的。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4

  今天,妈妈从菜场回来时,手里抱着一摞绿色的细长的叶子。

  “妈妈,这是什么呀?”我指着叶子好奇地问。“这个呀,是芦苇的叶子,我们包粽子吃可好?“好呀!我也要包。”我兴奋极了。

  妈妈淘好糯米,又往糯米里倒了两碗清水。她告诉我让糯米多浸泡一会,到时粽子会更软更糯。接着妈妈烧开一锅清水,把清洗过的粽叶放进锅里烫一烫,然后把粽叶的头部和尾部剪掉。我有点迷惑,为什么要先烫一下呢?妈妈说这样能增强粽叶的韧性,包的时候叶子不会折断。呀,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啊。

  “我先包一个,你和姐姐看着。”妈妈挑了三片粽叶,把宽的那一头对齐,边与边稍稍叠加起来,窄的那一头完全重叠在一起,宽的那一头压在妈妈左手的虎口处,右手捏在叶子的中部,接着把粽叶往里一挽,挽成一个杯子状的圆锥体,粽叶窄的那一头此时就像“凤尾”一样向上竖立着。妈妈抓了一小把糯米放进“小杯子”里,在米里添了一个蜜枣,又抓了一些米在上面,用手抄了一些水淋在米上,“小杯子”被装得满满的,平平整整的。最后妈妈把“凤尾”按下来,盖严“小杯子”的杯口,顺势再把“凤尾”剩下的部分向右边一裹,裹成一个尖尖的、鼓鼓的角,用根绳子把包好的粽子用力捆上几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让我试试!”我兴奋地叫道。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也包了一个粽子,可是我总是裹不好粽子的角,就这样把米倒掉再装上,裹得不像再倒掉,来来回回好几遍,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一个粽子成型了。妈妈说,包粽子要很深的功夫的,不是一次两次就学会的。

  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又包了好几个粽子。傍晚的时候,这些粽子就上锅啦!粽子快煮好时,我闻到一阵阵清香,我不禁咽了下口水,感觉自己已经吃到了粽子,那香甜正在我口中回味。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5

  去年端午节的前两天,一年段组织我们亲子游活动。那天大清早五点多我就起床了,却痛苦地发现窗外下着大雨,让人很揪心,我盼望着雨早点停下来。快八点时,雨渐渐小了一些,我十分警惕,十分小心,十分安静,十分沉默,十分害怕老师打电话来说不去了。过了半响,没有电话来,我才放了心,就和爸爸妈妈赶到会合地点。

  本次亲子游的活动之一是去田坂村包粽子。雨中的田坂村披着轻纱般的雾,青山隐隐,碧水迢迢,家家户户的屋檐上垂挂着水晶似的雨帘,村里十分宁静,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叫。

  我们下车不久,就有村民来接我们去他家了。我们进了一户农家。厅堂中坐着一个大嫂,旁边放着一盆青青的叶子,样子象柳叶,但比柳叶长,比柳叶粗。大嫂熟练地拿起两片叶子,折出一个小圆锥,往里边放点浸好的糯米,再灵巧地折几下,抽出一根小草绳,象走迷宫一样,把绳子在粽子上绕了几圈,打个结,一个“四角圆锥体”——粽子就完工了。我们也跃跃欲试,大嫂又捧出一盆粽叶,大家蜂拥而上,把一大盆叶子抢得个精光。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两片叶子,照猫画虎地折了起来,好不容易折出一个小圆锥体,往里边放米时,米从下边漏了出来,简直就是一个漏斗,妈妈出手堵住了漏洞,我们七手八脚地用叶子把米包住了,但发现只有三个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忙抽根草绳往上捆,用力一勒,哦也! “棕子”散了。我和妈妈向大嫂求教,认真学习,终于成功地包出了两个小粽子,老师戏称它们为“双胞胎”,我乐呵呵地抱着“双胞胎”拍了张照片。

  许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发现很难,就象包粽子。大嫂包得又快又好,因为她熟能生巧,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困难和容易只在于是否去做。

  端午节那天,我品尝了我第一次包的粽子!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6

  过年了,就得请天神,其中少不了粽子。这不,今天外公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外公讨教一番,也亲手包包粽子。

  我先看外公演示了一遍,外公拿着粽叶,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一个大大的粽子。我在一边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也一头雾水。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只见外公端上来一盆糯米与一碗红枣,我开始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加油鼓劲了。

  我双手一拍,拿起两张粽叶,观察了一番外公的动作后,就照模照样地学起来:将叶子卷成漩涡状。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漩涡”不是孔太大就是形状太扁。这时外公教我:“这粽叶是两面正,手要倒转呈圆形才可以。”我便照做。不一会工夫,一个圆圆的筒便出现在我眼前了。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本来不黏的糯米竞变得如此黏手,一手抓下去,有几十粒黏在手上。我连忙放入粽叶“筒”中,可是塞进去的糯米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粽叶的缝挤出来。我连忙放入红彤彤的大枣“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把浅一把地放人糯米。

  一把又一把,我看着粽子被一层层地填满了。之后,我便“上盖”,可是盖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顽皮地往外钻,我急忙拆开封上的盖,往里一瞅,只见里面一团糟:枣子像个大无赖一样,横七竖八地斜躺在粽叶旁;糯米则像一群小淘气,蹿上蹿下,有的趴在粽叶上,有的沿叶边当滑梯滑了下去,有的撑破底孔钻下去,天哪!我手忙脚乱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将线胡乱地一团一绕一打结,便溜之大吉。

  一早起来,只见我包的粽子正静静地躺在蒸笼中,看来已经蒸过了。与外公的粽子一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我的粽子又瘦又小,像发育不良一样,不过也像一颗小星星,虽然它少了一半。我叹了口气: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啊!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7

  端午节到了,一大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悬挂着艾蒿和昌莆,整个村子弥漫着艾叶的芳香。

  我生长在水乡,从小特别喜欢看赛龙舟。水手们身穿统一的服装,在一阵阵敲锣打鼓声中,齐心协力地往前划,“咚、咚,划起!”“咚、咚,划起!”那号子声呐喊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响起。可惜澧水河有几年没有看见这样热闹的场面了。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五黄”,还有用艾叶熬水洗澡等。每年这时候,我都会闻到那种熟悉的气味,奶奶说,洗过艾叶后百毒不侵呢。

  端午节不吃粽子,那就不像端午节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也缺少了许多情感托付,也许就没有了念想。这一天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还小些的时候,我就非常希望能亲手包制粽子,可那时候大人们不让,说是反给她们添乱。今年端午节学校正好放假,我便缠着奶奶教我包粽子。我一直认为包粽子就是两张粽叶放上糯米放上馅,一包,再用绳子捆起来,简单至极,根本难不住我。

  这一次我跟着奶奶做:先把粽叶两边重叠,使重叠处成为一个小漏斗状,再在粽叶里装已经泡好的糯米。而装也有讲究,先装三分之一,然后将准备好的馅料:肉、咸鸡蛋黄、大枣等等,拿两三个装进去,再用一层糯米铺在上面。我正准备用粽叶把糯米盖住的时候,糯米却像调皮的孩子似的纷纷蹦了出来,一点儿也不听我的使唤。这可怎么办呀?我急得直跺脚。幸亏奶奶替我去掉一些糯米,这才解了围。最后把上面的叶子叠下来,用线用力捆住。

  我一心认为奶奶她们扎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于是,我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后,又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那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留神扯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撒了一地。

  看着奶奶和妈妈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只只又结实又漂亮的粽子从她们的手中滑出来,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心里又羡慕又着急。我牛劲儿顿时上来了,非把粽子包好不可。细细地看,认真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几次失败,我终于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粽子。

  这有在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也是门手艺,真是“看事容易做事难”,要包得漂亮而结实,的确不容易。世上万事也许都是这样吧!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7篇】相关文章:

1.第一次包粽子_学包粽子作文600字

2.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3.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4.关于包粽子的作文:包粽子

5.第一次包粽子

6.第一次包粽子_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000字

7.包粽子作文600字 学包粽子

8.《包粽子》作文

9.包粽子作文

上一篇:赛龙舟作文 下一篇:包粽子优秀作文